第151章 教訓

分列式完畢,在趙仁的指揮下,各軍進行了實彈實操演練,一時校場上槍炮齊名,蹄聲得得,驃騎兵的騎槍破陣,龍騎兵的石牆衝鋒,步軍的步機槍射擊,炮兵的轟擊…讓人大開眼界!

過去中興軍中有神兵利器百姓們只是耳聞,但百聞真是不如一見,看着厚厚的木板在百步之外就被槍彈擊得粉碎,而炮聲響過幾百步夯築的城牆輕易便被擊垮,尤其是騎兵衝鋒的場面大宋百姓們已經是多少年未見過了,與上一次禁軍馬軍出城前往黃河防線的‘表演’,那是天壤之別。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宋軍在往年金明湖也會年年進行校閱,檢驗武藝,但是都是些花架子,弓弩比的是誰開得硬弓,而不求射擊的準確性。又馬槍止試左右盤弄,而不較所刺中否,皆非實藝,都是軍中之戲,生生的將大宋禁軍改編成了文工團。

而今日禁軍所演練皆是戰場上實戰的功夫,雖然沒有過去在馬上翻跟頭、拿大頂、鐙裡藏身、回身射月這些花哨功夫,但是進過軍營的人都知道單單一個密集隊列騎兵衝鋒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這不僅要求個人騎術精湛,而且相互間配合緊密,只要一人一馬出錯,就會導致全陣皆亂,而今日各隊進退盤旋自如,猶如臂使,當是下了大功夫的。

另外一些有心人發現今日皇帝自始沒有按照慣例穿着冕服,卻始終着戎服,伴在他身邊的也多是年輕軍將,與管家熱烈交談,顯得親密無間。而站在一邊的文臣們則顯得寂寥了許多,官家對他們驢脣馬觜般不懂裝懂的評價和即興而作的詩賦似乎毫無興致,甚至懶得聽他們吟完。便轉而言它,這讓他們十分失落又無奈,只能像喝了洗腳水似的乾笑…

皇帝在閱臺上的種種表現傳遞的信息實在是讓人不安,‘以文抑武’‘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太祖定下的規矩,而現在官家大量啓用武人鎮守各地,又刻意擡高武人們的地位,是不是要改變祖制打壓士人搞武人當國。這讓他們感到了一種迫在眉睫的危機。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與這位新皇相處。

可皇帝更‘出格’還在後邊,正月十六燈會,宣德門城樓上除了皇室中人,便是朝中宰執的地方。而樓前的綵棚也是各級官吏的專屬。但是今年卻有不同,太上皇被請上城樓大家無話可說,大宋仁孝治國嗎!而今年被請上城樓的卻還有一衆武官,而樓前的綵棚被賞給了軍中作戰有功的將官們。

當一衆士人們混在人羣中看着高高在上的武人們欣賞着歌舞,喝着皇帝賜的御酒,吃着賞給各種吃食。皇帝如此便似昭告天下,武人不再是他們士人的跟班,而是可以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超越他們的存在了。士人此刻已經不是無奈和失落了。而是轉變爲一種焦急和恐慌。皇帝要拋棄他們這些士人…

自大宋一統天下,士人們就得到了太祖的禮遇,歷代皇帝也均刻意提倡文事,選拔孔儒出身的官員,所以官場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郁。很多官員同時也是享譽一方的學者,極富名望的詩人。而同時作爲儒家知識分子又使他們自覺揹負了一種新的使命,這就是‘導君於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傳統。這似乎便可以實現他們與君共治天下的人生抱負了,使宋成爲歷史上是第一個由文人主導的朝代。

趙檉雖然讀書少,但是也知道‘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的道理。

如此做,一個是因爲現在外敵猶在,必須加強武備,可依然如過去那樣靠在臉上刺字來維持軍隊的穩定,靠重賞去激勵士兵衝鋒的沒有靈魂的部隊他是不需要的,而是要樹立軍人在百姓中的地位,改變過去軍人的形象,增加將士們的榮譽感,提高他們的地位。

二是這些飽讀詩書的風雅之士爲官卻沒能消除歷代官場奔競阿諛的痼疾,此類風氣有增無減,本應有的忠義仁孝皆已沒落,轉而追求功利,以致在金人破城之際,宋士人們所謂‘節義’的堤防已然崩潰,拋棄了給予他們崇高地位的‘君’!如今應該讓士人們品嚐苦澀的滋味,爲他們此前的行爲買單,且意識到在他這位‘雄主’下討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趙檉並不怕這些士人們拋棄自己,因爲他知道一個沒落的時代,必定會有一種遲暮的思潮勉爲精神支柱,這種思潮必定具備相當的功利性。如今儘管儒學已經偏離了過去的軌跡,但是儒學仍然是大宋士人們的空虛靈魂的寄託;此外,儒學還成爲了他們謀生的手段。

如果現在皇帝一旦拋棄它,儒學就不是吃飽了飯以後思考抑或談資了,也就等於毀掉士人們手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他們還有什麼路可走呢?或遠離朝政而去,或賣身求榮。要是此刻再把“稻草”還給他們,他們的心便很容易就被收買了,重新成爲賢臣義士了。

而趙檉也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也明白治國還需這些士人的幫助,但是他們也必須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爲自己的統治服務,否則朝廷每年拿出那麼多錢養這些人做什麼,就讓他們給自己搗亂嗎?

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有時就在某個人手裡:秦之李斯,助紂爲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覆無常。

這些都是歷史上的教訓,趙檉作爲後來人耳熟能詳,現在歷史選擇了自己,他不僅要避免悲劇重演,那麼自己還應該做出一番事業,洗刷女真人帶來的靖康之恥,重振國威,讓歷史少一些遺憾!

………

這兩日身體欠佳,更新少了,抱歉!

第71章 ‘真相’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71章 大事件第384章 碰撞第319章 愕然第163章 偷人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71章 大事件第91章 關係第66章 櫃坊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229章 被耍了第71章 沒想到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76章 收魂大法第274章 高手第38章 決意第41章 過年(二)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304章 截擊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必有一戰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5章 虛驚一場第182章 誅奸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12章 闖宮第115章 夜談第27章 可惜第53章 衝突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4章 不爭第80章 計較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69章 選擇戰爭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46章 神秘客第230章 事變第43章 風暴眼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307章 ‘逼宮’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39章 算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472章 晚了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374章 觸發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104章 巡邊(二)第75章 煙霧彈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29章 弄巧第188章 兵來將擋第101章 內鬥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438章 真相第326章 ‘勸說’第80章 出塞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185章 應州第95章 自作自受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93章 兵出飛狐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317章 風波起第49章 心思各異第66章 櫃坊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59章 手術第117章 突擊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47章 ‘盜’也有道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53章 ‘東南王’
第71章 ‘真相’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71章 大事件第384章 碰撞第319章 愕然第163章 偷人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71章 大事件第91章 關係第66章 櫃坊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229章 被耍了第71章 沒想到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76章 收魂大法第274章 高手第38章 決意第41章 過年(二)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304章 截擊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必有一戰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5章 虛驚一場第182章 誅奸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12章 闖宮第115章 夜談第27章 可惜第53章 衝突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4章 不爭第80章 計較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69章 選擇戰爭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46章 神秘客第230章 事變第43章 風暴眼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307章 ‘逼宮’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39章 算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472章 晚了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374章 觸發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104章 巡邊(二)第75章 煙霧彈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29章 弄巧第188章 兵來將擋第101章 內鬥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438章 真相第326章 ‘勸說’第80章 出塞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185章 應州第95章 自作自受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93章 兵出飛狐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317章 風波起第49章 心思各異第66章 櫃坊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59章 手術第117章 突擊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47章 ‘盜’也有道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53章 ‘東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