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工商論

先是太原王氏一連向他下了數十個召回,命令他立刻返回太原,不得在長安逗留,同時還禁止他再宣傳自己的學說。

本來王安就是因爲族中禁止,所以纔來到長安,沒想到家族還是不依不饒,要將自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局面給毀掉,心中激憤之下,對族中的命令不管不顧,依然我行我素。當時的王安還是太年輕,再加上他自小就是族中的天之驕子,根本沒想過家族會拿自己怎麼樣。

可是當年的王安卻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宣揚的學說已經衝擊到儒家學說的根本,做爲儒家學說衍生出來的士人階層,根本不會容許這種學說有生存的空間,而做爲士人階層代表的五姓七望,自然是消滅這種異端的急先鋒。

也正因爲如此,太原王氏看到召回王安沒有效果,果斷對他做出處罰,先是讓族中斷了王安的供給,長安大居不易,沒錢他根本沒辦法生存,然後又讓王安的父親,也就是王況的爺爺親自下令讓他回來,所謂父命不可諱,任他再怎麼倔強,卻也不敢違抗父命,再加上身無分文,只得乖乖的回到太原。

不過王安剛一回來,立刻就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被關在家中不準外出。他的父親也是族中的重要人物,對自己這個聰慧卻又離經叛道的兒子十分痛心,對他所宣揚的那套工商興國的學說,更是十分痛恨,嚴格執行着族中的命令。不讓王安有任何外出的機會。

不能外出的王安依然沒有氣餒,他在長安的那段時間讓他眼界大開,結合自己爲官時所總結出來的實際經驗,再加上自己思考所得來的一些東西,使得他萌生了著書立說的想法,剛好現在有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新來下筆。

正是在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下。王安開始動筆寫下影響自己一生的一本書,而且這一寫就用了將近十年,光草稿都存了滿滿兩大間屋子。書成之後,王安將這本論述工商與國家、社會、個人等各方面關係的鉅著命名爲《工商論》。

將工商論完成之後,王安興奮的大醉三天。然後偷偷找人準備印刷成冊,秘密的送給長安的一些朋友,想通過他們傳播出去。因爲他這十年都躲在屋子裡寫書,所以太原王氏對他的監視也放鬆了許多,這使得王安前期的計劃十分成功,工商論很快被印刷成冊,並順利的送到了長安。

就在王安以爲大功告成之時,太原王氏也終於發現這本署名王安,並在秘密流傳的工商論,這下族中的高層終於震怒。不但發動整個王氏的勢力,而且還連絡五姓七望的其它幾家,合力將所有流傳出去的工商論收繳回來,然後當着王安的面,不但將所有書全都焚燬。甚至連他辛苦十年的手稿也都付之一炬。

看到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付之東流,而且還是自己的父親親自動的手,這讓王安一時間無法接受,急怒攻心之下,整個人竟然變的瘋瘋癲癲,每天堵着王氏宗祠的大門。從軒轅皇帝開始罵起,一直罵到將王氏推到天下名門的王允,然後又從王允罵到現在的王氏宗族,將當時掌權的王氏族人挨個罵了個遍,甚至連他的父親也照罵不誤。他的才學好,雖然瘋了,但罵起人來卻還是不帶重樣的。

王氏宗族看到王安被氣瘋,本不想再和一個瘋子計較太多,可無奈王安罵的太兇,而且連祖宗也一起罵,他們實在丟不起那個人,最後一致決定將王安逐出家族,而王況的祖父也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失望透頂,隨之也與其斷決父子關係,甚至還做主,讓當時已經十幾歲的王況也與王安斷決父子關係,從此之後他只有孫子,沒有兒子!

如此一來,瘋瘋癲癲的王安就被孤身趕出家門,不過王況的祖父畢竟對兒子還是有幾分真情的,因此開始對王安的生活也做了些安排,不但分給他一套院子,吃穿用度也都從家中支取,甚至還派有僕人照顧,每隔幾天也有醫生幫他診治。

但是因爲兒子這件事的打擊,使得王況祖父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家中的大權旁落,被王況的二叔,也就是王安的弟弟奪得。開始這個庶出的弟弟還表現出幾分大度,對變成瘋子的大哥還是按照父親定下的規矩照顧,但是後來對家中大權掌握穩固後,就慢慢的斷了王安那邊的用度,任由王安自生自滅。

沒吃沒穿再加上瘋瘋癲癲,王安慢慢的真的變成一個無家可歸的瘋子,而且由於他特殊的出身,使得全太原城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瘋子,而且不少無聊的人看到王家真的對王安不管不問後,開始將他當做取笑的對象,平時肆意嘲笑侮辱,至於王安以前的親戚朋友,也都一個個躲起來,刻意的將當年那個玉樹臨風的王安王公子給忘記了。

不過王安的厄運並沒有這樣結束,做爲他的兒子,王況也受到牽連,當初在王況的祖父還在時,自然沒人敢對王況如何,但是隨着家中被二叔把持,對他這個長房長孫自然看不上眼,處處都刻意的打擊排擠。

幸好王況遺傳了父親的聰慧,而且在二叔的打擊下,也慢慢懂得了隱忍,就算知道父親在外被人欺負辱罵,也不敢去看他,怕被人抓住把柄,而且平時族中兄弟罵他是瘋子的兒子時,他也不開口辯解,只是一心用功讀書,想考個功名之後,再將父親送出太原。

但是事與願違,無論他再怎麼小心,卻還是被有心人惦記上,就在他不到二十歲考中舉人時,卻被族中告知,要他放棄科舉,轉而負責族中行商之事,而理由竟然是,他的父親鼓吹工商業,那麼他這個做兒子的,自然不需要進入科舉,管理族中商業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面對族中如此蠻橫的決定,王況心中怒極、恨極!但他不是王安,多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他有着常人難以想像的隱忍,最後還是笑呵呵的接下族中派給自己的任務,並且苦惱鑽研,慢慢的做出一番不小的事業,並且重新在家族中佔有了一定的地位。

也許是上天對王安父子起了憐憫之心,就在王況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時,王安的瘋病竟然也慢慢的好轉起來,雖然生活依舊落魄,但神智總算恢復了正常,不過對於太原城中的百姓來說,王安瘋子的印象已經深入心底,根本沒有人把他當做一個正常人看。

從瘋瘋癲癲又變成一個神智清醒的正常人,王安回想起這些年自己的遭遇,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博學機敏之人,忽然有種大徹大悟之感,世間的一切世情幾乎都已經看的清清楚楚,再無什麼事可以矇蔽他的雙眼,也正是在這種時候,他結識了那位杜爾老爹,閒極無聊指點他們幾下,就當成遊戲一般。

王況慢慢的在族中有了幾分話語權後,本想對父親王安加以照顧,只是族中看他不順眼的人卻還是很多,因此他也不敢做的太明顯,只是暗中悄悄見過王安幾次,送來許多銀錢財物,但是王安對於兒子的好意,卻根本不領情,將王況送的財物都扔了出去,而且開始連王況的面都不願意見,甚至還說他們父子之情已斷,不要再做這些無謂之舉。

王況開始以爲父親在生王家的氣,所以不肯見自己,不過後來通過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人他才知道,父親王安是怕再連累自己,所以纔不敢和自己這個兒子表現的太過親近。知道了這個原因後,王況心中更加愧疚,爲人子者,父親在外受苦,自己卻什麼也做不了,還有什麼比這種事更加難受的?

而王安似乎也知道自己這麼做,會讓兒子心中更加難受,於是就將自己工商論中的一寫觀點寫出來,然後通過一個人暗中將這些東西傳給王況,並且告訴他,若是他想做一個孝子,那就將這些東西全都學會,並且流傳下去,這纔是對他這個父親最好的回報。

王況一開始只是因爲這是父親的一生的心血,所以纔開始學習這些東西,但隨着接觸工商論的深入,再加上自己行商的一些體驗,立刻使他認識到,自己父親的學識是多麼的實力與博大,隨後更加專心的學習,後來他遇到崔玉後,兩人一見如故,忍不住就將父親所教的傳授給他,而隨着兩人友情的加深,再加上有一個重要人物的關係,使得崔玉也知道了王安的存在,並且還親自跑來太原求教了幾次,而王安對他也似乎與別人不同,很有耐心的指教了他許多問題,於是他和王安雖然無師徒之名,但卻有師徒之實。

瞭解了王安與王況這對父子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後,李愔看向王況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同情和敬佩,能在那種逆境中,竟然還能出人頭地,成爲太原王氏中一個重要人物,看來當初自己的眼光的確沒錯,這個王況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當然了,他的父親王安更是一位難得的智者,可惜自己年紀太小,沒能看到工商論那本書,否則無論如何也要搞到一本看一看。同時李愔還注意到,無論是王況與王安之間的聯繫,還是崔玉與王安之間的聯繫,都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但對於此人,崔玉卻語焉不詳。李愔問了幾次,但崔玉卻是笑而不答,只是說過會他就知道了。(未完待續)

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4章 殺鯨懾敵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21章 崔氏女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章 捕奴船隊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12章 鬥詩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28章 飛來器第704章 政變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498章 錫蘭島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64章 寒災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2章 鬥詩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92章 世家藏書
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4章 殺鯨懾敵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21章 崔氏女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章 捕奴船隊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12章 鬥詩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28章 飛來器第704章 政變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498章 錫蘭島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64章 寒災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2章 鬥詩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92章 世家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