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

若是換作旁人聽到李愔如此毫不客氣的問話,恐怕就算表面不敢,心中也會有幾分怒意。不過孫思邈的涵養極好,聽後不但沒有絲毫怒色,而且還仔細的思考了好久,最後卻還是無奈的苦笑道:“啓稟殿下,這個老臣也想不明白。”

“呵呵,你是當局者迷,我對這個問題想了許久,終於讓我想出一個解釋!”李愔笑呵呵的說道。

孫思邈聽後眼睛一亮,他知道眼前這位齊王殿下聰慧,若是能得他指點,知道醫者地位低下的原因,然後自己再想辦法加以彌補,說不定可以改變現在這種情況。想到這裡,他也不禁有些激動的躬身說道:“請殿下指點!”

李愔看着孫思邈恭敬的樣子,嘴角卻劃過一絲淡淡的微笑,十分肯定的開口道:“其實這個解釋很簡單,那就是自神農之後,醫學上就再也沒有什麼真正的人才了!”

“什麼?這……這……”孫思邈聽到李愔竟然說出一個如此意外的答案,這讓他一時間有些錯愕,過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有些怒色的反問道,“殿下,老臣雖然不才,但我醫學一道上,卻還是人才濟濟,扁鵲、華佗、張仲景等都是萬苦流芳的名醫,怎麼能說醫學上沒有人才呢?”

看着孫思邈激動的樣子,李愔卻是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見他絲毫不動氣的說道:“哦,那我問你,扁鵲、華佗和張仲景三人,與孔子相比如何?”

孫思邈聽後卻是哭笑不得,過了好一會這才說道:“殿下,孔子乃儒家聖人。與我道教的老子地位相當。扁鵲等名醫雖然活人無數,但怎能與聖人相比?”

“好,既然你承認醫學上沒有出過能與孔子、老子相比肩的人才。那我現在再問你,道學與儒學相比,哪個更興旺一些?”李愔再次笑呵呵的問道。他的問話中有陷阱。儒學講究入世,道家講究出世,因此從一開始就註定,儒學更加受世俗的接受,當然也會比較興旺一些。

“儒家門徒遍佈朝堂,學子更是無數,我道家雖然經過先皇和陛下的大力推廣,但與儒家相比,卻還是要差的多。”孫思邈倒沒想那麼多。只是苦笑一聲老實的答道。他不但是個醫者,同時也是個道士,不過無論是醫學還是道學。兩者都比不上人家孔子傳下來的儒學。

“不錯。老子算起來還是孔子的老師,但道學流傳至今。卻與儒學相比要差的多,你可知這其中的關鍵在哪裡?”李愔依然笑呵呵的問道。

“老臣愚鈍,請殿下指點!”孫思邈看李愔一直賣關子,臉上也不禁露出幾分焦急之色,再次微微施禮道。

“也罷,這個問題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兩者最關鍵的就是,孔子耗盡一生,教出七十二個學生,而老子西出潼關,只留下了本千餘字的道德經,而這些就是決定了儒學興盛,而道學衰敗的原因。”李愔一臉自信的說道,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但只要能暫時忽悠住孫思邈,那他就算是勝利。

孫思邈也不是笨人,否則也不會成爲一代名醫,聽到這裡終於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說道:“殿下,老臣明白了,您想說的是公開教學!”

“不錯,孫太醫想必也知道,現在在醫學方面,幾乎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狀態,就算收徒,可是條件也極爲苛刻,而且一人一生最多也只收兩三個徒弟,這點別說與儒家相比,就是連道家也比不上!”李愔一臉正色的說道,“而道家與儒家相比,其實也是差在公開教學這方面,孔老夫子當年大力授徒,使得門人子弟無數,儒家經義深入人心;而道家只有一本高深莫測的道德經,使得後人對其各有解釋,引申出無數流派,各有各的解釋,甚至還會引發內鬥,連內部都無法統一,更何談與崇尚大一統的儒家相比?”

孫思邈雖然也覺得李愔說的理由有點片面,但也未嘗沒有道理,若是當年老子也如孔子般公開教學,道家也未嘗會落到現在如此境地。至於醫學就更不用說了,各個醫者都是將自己的醫術當成寶貝一般,一般除了子孫外,極少外傳,這也使得醫術得不到交流,無法取長補短,如此一來,醫學自然日漸沒落。

“多謝殿下提點,老臣願意將一生所學公開示人,只是這件事還請殿下助老臣一臂之力!”孫思邈是個真正的醫者,深知醫術傳承的重要性,而且對自己的醫術也沒有敝帚自珍的念頭,否則也不會在一百多歲時,還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寫成《千金方》流傳後世。因此一聽李愔有讓他公開教學的意思,立刻點頭同意,只是他也知道這件事光靠自己肯定不行,必須要有眼前這位齊王殿下的推動。

“哈哈哈~,孫太醫果然不愧是一代名醫,光是這份醫者之心,就足以讓世人感到敬仰!”李愔看到對方答應,立刻興奮的站起來走動幾步,毫不吝嗇的大聲稱讚道。

不過在李愔興奮過後,孫思邈卻皺着眉頭再說問道:“殿下,雖然公開醫學是件好事,但老臣卻一時間沒有任何頭緒,敢問殿下可有何想法?”他畢竟只是個大夫,除了對治病救人拿手外,其它方面還真不如李愔。

“呵呵,這個好辦,孫太醫既然知道本王在戰場上搞出的傷口縫合等技術,那知不知道,這些新技術救活了多少大唐戰士?”李愔一臉得意的開口問道。

“這……”孫思邈是從隨軍的太醫那裡,才知道手術等具體辦法,至於救活多少士卒,這個他還真不清楚,畢竟這些都是兵部的事,一般人很難知道。

“嘿嘿,本王是這場戰爭的醫護官,對所有救治傷員做了一個大概的統計,然後又和兵部以往戰爭的傷亡人數做了對比,結果發現,在增加了醫護兵這個新兵種後,使用新式傷口處理技術,使得高句麗之戰的傷亡率,只有以前戰爭的三成,也就是說,以前受傷可能要死十個,但是經過我們救治之後,卻只有三人會死亡,一場戰爭下來,有數萬士卒都因爲我們的救治而得以活命,所以在大唐軍隊中,增加醫護兵這個新兵種,已經成爲朝中文武重臣的共識!”

李愔笑的很得意,他的話沒有任何的誇張,唐代的軍隊中雖然也有隨軍的大夫,但是數量極少,再加上醫療手段落後,受傷的士卒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一場戰爭死亡的士卒中,絕大部分都是傷情加重而死亡。不過有了李愔的醫護兵後,這種情況立刻得到很大改善,再加上酒精消毒和傷口縫合等新式救治手段,更使得傷亡率大大降低。

“殿下活人無數,實乃一件無量功德!”孫思邈也十分敬佩的說道,不過轉而又有些疑惑的問道,“可是這件事和公開講學又有何關聯?”

“呵呵,孫太醫還不明白嗎?”李愔笑道,“想要組建醫護兵,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手,雖然醫護兵不要求有太高的醫術,但傷口的包紮處理等一些急救措施,卻是必修之課,想我大唐雄師百萬,需要的醫護兵更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量,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培訓場所,爲大唐軍隊提供大量的醫護兵,不過我卻想在這個場所上再次擴建,使它並不僅僅培養簡單的醫護兵,而是形成一個類似書院的機構,由經驗豐富的大夫執教,然後廣招天下有志學醫之人,公開教學研討醫術,名字我都已經想好了,就叫大唐醫學院!”

聽完李愔對醫學院的構想,孫思邈驚的目瞪口呆,本來他以爲李愔就是想讓自己號召大唐的大夫公開講學,沒想到李愔的設想更加龐大,竟然藉着和爲朝廷培養醫護兵的機會,趁勢組建一所有軍方背景的大唐醫學院,如此大的手筆,也就只有眼前這位齊王殿下敢想敢幹了。

孫思邈雖然爲李愔龐大的設想感到震驚,不過想到當醫學院建成後,將大唐各路名醫匯聚一堂,大家取長補短、研討得失的盛況,讓一向淡定的他也禁不住有些激動。

“殿下大才,此舉利國利民,更能將醫學一道發揚光大,老朽不才,願爲殿下馬前卒,任由殿下驅使!”孫思邈一躬到地,滿臉嚴肅的說道。

“哈哈哈~,以孫太醫的才能,做個馬前卒就太屈才了,等來日我向父皇稟報之後,這個醫學院山長之職,非先生莫屬!”李愔也是暢快的大笑道。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肯定也要隨之發展,不過以大唐現在的醫學狀況,若是沒有他的推動,想要快速發展根本就不可能,再加上陸青那裡已經開始行動,醫學方面人手不足的問題就開始突顯起來,日後這個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所以還是遲早做好準備纔好。

和孫思邈商討過醫學院的事情後,李愔纔剛把人送走,正準備回去看看惜君醒了沒有?這時忽然有下人稟報,李治急匆匆跑來找他這位六哥了。

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142章 搶銀行?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0章 經典船型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81章 兩支殘槊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1章 落魄漁民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36章 戰利品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200章 八百斤!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49章 鹽票法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0章 三字經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180章 傻丫頭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429章 藍寶石?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506章 陷阱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
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142章 搶銀行?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0章 經典船型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81章 兩支殘槊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1章 落魄漁民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36章 戰利品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200章 八百斤!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49章 鹽票法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0章 三字經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180章 傻丫頭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429章 藍寶石?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506章 陷阱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