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

原來李貞在看到僧伽羅王國對一枚佛牙舍利如此重視,又想到長安也有一枚佛牙,所以就想到一個缺德的辦法,那就是以長安的那枚佛牙爲誘餌,將國王辛克亞和一幫重臣都吸引出來,然後一舉將對方拿下,到時僧伽羅王國羣龍無首,還不是任他們拿捏?

想到這個辦法後,李貞立刻與李惲、王玄策等人的商議,結果得到王玄策等人的一致支持,而李惲雖然覺得這個辦法有點陰損,但是軍校裡的教官曾經告訴過他們,戰場上只有勝負,沒有對錯,更何況他們來這裡可不是交朋友的。所以李惲最後也表示支持。

貞觀十八年十月中旬,王玄策以大使的身份告訴僧伽羅國王辛克亞,李貞和李惲的父親,也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聽說僧伽羅王國也有一枚佛牙舍利時,對此十分興奮,因此特別命人將大唐長安的那枚佛牙舍利護送到僧伽羅王國,讓兩枚佛牙舍利重逢,然後在僧伽羅王國共同供奉一百零八天後,再歸還大唐,以此來弘揚佛法。

若是辛克亞對大唐有所瞭解的話,他肯定能從王玄策話中聽出不少破綻,比如大唐李氏自認是老子之後,皇室貴族大都信奉道教,另外佛牙舍利關係重大,海面上又不太平靜,誰沒事吃飽撐的把佛牙舍利送到萬里之外的錫蘭島啊?

不過很可惜的是,僧伽羅王國是個島國,消息相對比較閉塞。除了隱約知道另外一枚佛牙舍利在東方外,其它的一概不知。所以在聽到王玄策的話後。辛克亞和衆位大臣全都信以爲真,並且動用國庫。爲迎接佛牙舍利的到來大肆準備。

僅僅過了半個月,李貞和李惲就通知僧伽羅王國,告訴他們佛牙已經從大唐運過來了,結果滿心歡喜的辛克亞竟然沒有懷疑,估計他可能以爲大唐離他們的距離並不遠,最多也就是像北天竺到他們這裡的距離,所以半個月已經算是有些慢了。

迎接佛牙舍利是一件大事,至於對於舉國信佛的僧伽羅王國來說,絕對是一世可以載入史冊的盛舉。所以他們將獅子中裝點的十分漂亮,整個城中花香處處,幾乎所有人都在誦讀,以表達自己對佛祖的虔誠。

本來國王辛克亞爲了表達自己對佛祖的尊敬,準備出城十里迎接佛牙,不過王玄策卻告訴對方,佛牙舍利對於整個錫蘭島來說,都是一件盛事,所以只是出城並不顯得虔誠。最好是能出海十里,迎接裝載着佛牙的海船到來。

已經被佛牙舍利衝昏了頭腦的辛克亞不疑有它,聽後甚至還感覺十分有理,所以就在‘佛牙舍利’到來的那天。辛克亞帶着一些重要的文武官員,上了李貞的越王號,然後出海迎接‘佛牙舍利’的到來。雖然其中也有個別官員提出異議,但是因爲李貞和李惲之前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最後辛克亞還是選擇相信這兩個盟友。

不過這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越王號剛一出海。李貞和李惲立刻就變了臉,命令船上的武士將辛克亞和全部文武官員扣押,然後大軍兵臨僧伽羅王國,並逼迫辛克亞向他們投降,讓僧伽羅王國放棄抵抗。

國王辛克亞受到欺騙後,對李貞和李惲他們兩人也十分的憤怒,不過身爲一個佛教徒,他也有一般人一樣,身上有一種逆來順受的特質,特別是他還知道,李貞和李惲能在短時間內滅掉宿敵泰米爾王國,足以說明對方的實力強橫,根本不是自己能抵擋的。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辛克亞與其它一起被俘的文武官員商議後,最後同意向李貞和李惲投降,不過卻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附加條件,那就是讓李貞和李惲必須答應他們,完成之前的承諾,將長安真正的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來,然後供奉一百零八天。

對於辛克亞他們提出的這個條件,一開始真的讓李貞和李惲他們嚇了一跳,以爲這幫人的腦子有毛病了,不過後來隨他們一起來的中原高僧告訴他們,對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來說,供奉佛牙舍利要比統治國家重要的多。

這下李貞和李惲終於打消疑慮,然後拍着胸脯保證,一定將長安的佛牙舍利請過來讓他們供奉,甚至若是一百零八天不夠的話,還可以隨意增加。只可惜他們的信用已經在之前透支光了,辛克亞他們並不相信兩人的口頭保證,後來還是雙方立下書面協議,才總算將這件事定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由辛克亞出面,很快將就羣龍無首的僧伽羅王國安撫下來,然後李貞和李惲的軍隊進入僧伽羅王國,並且控制了最重要的獅子城,結果僧伽羅王國滅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僧伽羅王國並不是第一個因爲佛骨舍利滅亡的國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佛祖反對殺生,但是因爲他遺留的佛骨而死亡的人不知凡幾,亡國滅種者也是數不勝數,這對於佛祖來說,未免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李治聽完李貞和李惲在錫蘭做的事後,當場是哈哈大笑道:“這個僧伽羅國王還真是可笑,爲了一個小小的佛牙舍利,竟然真的將國家都送給了七哥和八哥。”

李愔卻是笑着搖了搖頭道:“九弟,這你就錯怪那位辛克亞國王了,其實他能命令全國放棄抵抗,這在我看來,纔是真正的大智慧、大勇氣!”

李治聽後先是一愣,緊接着就反應過來,轉而若有所思道:“不錯,剛纔我倒是錯怪了對方,以七哥和八哥的實力,僧伽羅王國無論如何也不是對手,再加上國王與文武大臣都被俘虜,若是強行抵抗的話,最後也只會讓國內血流成河,甚至還有滅族之禍,與其如此的話,還不如放棄抵抗。”

看到李治如此快的反應過來,李愔也是微笑着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補充道:“另外對方提出將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也向七弟和八弟間接表示,他們國家之人一心向佛,對其它方面的要求不多,這樣也更能讓七弟和八弟放心,日後對僧伽羅王國統治時,也不會施行太過嚴苛的律法。”

“妙!妙啊!”李治聽到這裡一拍大腿道,他實在沒想到,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海外小國,竟然能有如此的智慧,看來這個世界上能稱王稱皇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易與之輩。

“對了六哥,接下來怎麼樣了,七哥和八哥真的打算把長安的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去嗎?”李治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立刻急不可待的問道。

李愔聽後卻是大笑道:“這是自然,當初他們欺騙僧伽羅國王也只是權宜之計,現在既然僧伽羅王國已經被他們掌控,爲了安撫當地的民心,自然不會再食言,所以他們已經向父皇上書請求這件事,雖然會遇到一些阻力,不過一枚佛牙舍利就能化解一場滅國之戰,相信大唐的佛門中的有德高僧也會同意這件事。”

其實李愔並不知道,就在他與李治談話的同時,大唐的佛門已經統一的意見,同意將佛牙舍利送到僧伽羅王國供奉一段時間,不過他們也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派出一批高僧護送,然後這批高僧將由錫蘭到達天竺,到佛祖生活過的地方遊歷。最後這次隨行的高僧達到一百零八人,史稱‘百僧西渡’,是一件佛教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事件,甚至它還爲李貞和李惲日後的行動帶來巨大的影響,現在暫且不提。

聊完了李貞和李惲的事後,李愔又問起李治這一路的經歷與感想,特別是對他在大唐國內遊歷時的所見所得十分感興趣,因爲這些讓李愔真切的感受到,大唐這幾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九弟,你來到臺灣的目的我已經很清楚,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有什麼安排?”李愔忽然開口問道。

“這……”李治聽後卻沉吟起來,他來臺灣本來就是考查學習的,要對臺灣和大唐做出一個全方面的對比,以便他能學習到一些東西,日後也能更好的統治大唐,只是現在他對臺灣根本不瞭解,而且剩下的也只有大半年時間,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看到李治的樣子,李愔卻是微微一笑道:“九弟,你想要了解臺灣,我倒是有兩個建議,其中一個十分輕鬆自由,一切全都看你自己的意思,不過卻可能無法真正的瞭解臺灣。”

李愔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然後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再次說道:“至於另一個建議,則是一個比較辛苦,而且也沒有任何的自由,你在臺灣的一切都要聽我的,另外也沒有時間與採兒和兕子呆在一起,你想選哪一個?”

李治看到李愔臉上的笑容,卻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心頭也禁涌起一種不妙的感覺!(未完待續……)

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62章 敷面膜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0章 三字經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85章 華服美人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
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62章 敷面膜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0章 三字經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85章 華服美人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