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

大唐在滅掉西突厥的北庭後,立刻派駐一支五萬漢人軍隊進入北庭,等到將原來北庭的地盤接收完畢後,然後又以西突厥屢次作亂爲由,不再冊封西突厥的大汗,而是將西突厥控制的西域地區劃分成兩部分,其中與大唐緊挨的東側一方被劃歸到安西都護府,另外西側的一方則歸新成立的北庭都護府管轄。值得一提的是,北庭都護府已經將威海囊括在內。

安西與北庭兩大都護府面積廣闊,而且生活的也全都是各族胡人,雖然也有少量的漢人,但大都是在這裡經商,很少有漢人在這裡常住,一般來說,想要在這種地方加強統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不過李世民卻有一個現成的參考對象,那就是李愔在海外統治各地的經驗,雖然大陸之上與海外有所不同,但是隻要略加改動,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首先,李世民以弘揚教化爲名,在安西、北庭、安北三大都護府推行漢化,漢化的方式也幾乎照搬李愔制定的那些措施,比如改漢名、說漢語等等,而且同樣將異族分成四等,每提升一等都需要有相應的漢語水平。

相比海外諸國,這些大唐周邊的國家早就對中原的繁華嚮往無比,對中原文化也十分傾慕,因此在推行漢化的過程中,大部分人不但沒有反抗,反而還爲此歡呼雀躍,甚至一些胡族大商人還主動出資,幫助大唐在當地建造學校、修築道路等。

不過當上面的消息傳到李愔的耳朵裡時,卻讓他感到無比的鬱悶,想他在倭國、呂宋、林邑等地推行漢化時,又是軍隊鎮壓又是利益引誘,手段用盡才讓漢化政策推行下去。可是現在看看人家大唐,根本就是一句話的事,所有漢化政策都很順利的推行下去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一來那些地方在上千年以來,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二來大唐又的確強盛無比,這些人心中羨慕之餘,也從心中渴望成爲唐人,所以推行漢化如此順利也在情理之中。這就是千年文化影響的結果。李愔再怎麼羨慕也沒用。

不過想要讓三大都護府的統治穩定,僅僅推行漢化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漢化的影響實在太慢了,沒有幾十年根本看不到效果。所以李世民又抄襲了李愔的第二招,那就是異地駐軍。他將安西與北庭兩大都護府的本地軍隊調到安北都護府那邊,幫他看守草原人。然後又將安北都護府的草原軍隊調到西域去,另外這些異族軍隊中的軍官都是由漢人擔任,源源不斷的軍校畢業生讓他不用擔心無人可用。

當然了,無論是北方草原還是西域,全都駐紮着爲數不少的漢人軍隊,而且全都是精銳部隊。可以保證在發生異族軍隊叛亂時,能夠及時的鎮壓。不過這些軍隊也只是暫時,等到三大都護府的統治穩定後,就會逐步減少漢人軍隊的數量。畢竟在這麼遠的地方駐紮大軍,每年的消耗也不是個小數目。

李世民向李治講解完安西與北庭、安北三大都護府的形勢後,興奮的臉上卻又露出一絲隱憂道:“現在三大都護府的漢化推行都還算順利,不過因爲這是大唐第一次實行漢化之策。所以派去的官員都有些生疏,這也導致在推行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現在影響不大,但爲父卻擔心日後隨着漢化的深入,會產生什麼不良的後果來。”

聽到父親的擔憂,李治卻忽然靈機一動,然後認真的考慮了片刻後,立刻滿臉喜色的開口道:“父皇,兒臣倒是想到一個辦法,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哦,雉奴你有何辦法?”李世民有些驚訝的道,同時心中也暗自感嘆,看來這次讓兒子外出遊歷的決定果然沒錯,至少這腦子就比以前好用多了。

只見李治嘿嘿一笑,將自己想到的辦法講了出來,而李世民聽後卻是哈哈大笑,最後更是指着李治道:“雉奴啊雉奴,你竟然連你六哥也算計,也不怕下次見面時他找你的麻煩?”

遠在臺灣的李愔很快接到李世民送來的親筆書信,不過當看完信上的內容後,他卻一下子皺起了眉頭,因爲李世民在信上與他商量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與他交換一些官員,而且還要求李愔派出的官員,最好都是有推行漢化經驗的官員,因爲這些官員都會被派到西域和草原的三大都護府,負責推行漢化的事宜。

對於這件事,李愔自然不願意,因爲他把那些推行漢化的官員交換出去後,換回來的卻是一些大唐派來的官員,這些官員對臺灣省行政方式並不太清楚,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而他派到大唐的官員雖然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但是大唐需要的是他們推行漢化的豐富經驗,所以這件事明顯是大唐佔了便宜。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李愔派出一批經驗豐富的官員,那麼他在倭國等地的漢化政策肯定會受到影響,而且隨着那些官員在大唐推行漢化,肯定能帶出一幫推行漢化經驗豐富的官員,日後哪怕這些官員回到臺灣,大唐也賺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官員,所以無論是從哪方面,李愔都吃了虧了。

雖然李愔並不介意在推行漢化的事上幫李世民一把,但那是在他自願的基礎上,可是現在卻被李世民提出的這個辦法算計了一把,這讓李愔感覺有些不舒服。可惜他並不知道,這個辦法卻是他剛送走的那位九弟想出來的。

不過李愔的便宜可不是那麼好佔的,特別是在他心裡不願意的情況下。所以他很快給李世民回了一封信,信中雖然同意了交換官員的提議,但他卻又做了一些修改,比如交換官員不能按一人換一人的比例,而是必須大唐出三人,臺灣出一人的比例,而且這個交換的時間只有三年,三年後這些官員的去留,都必須讓他們自己選擇,雙方都不能從中爲難這些官員。

李愔修改的這個提議送到長安後,李世民卻又是一陣大笑,然後將李治召來讓他觀看,結果李治看後卻是無奈的苦笑一聲嘟囔道:“看來六哥的便宜還真不好佔,那些派出去的官員習慣了臺灣的生活,日後會回來纔是怪事!”

交換官員只是一件小事,李愔對此也沒怎麼上心,畢竟他從去年一直忙到現在,馬六甲纔剛剛穩定下來,錫蘭島的發展也已經走上正軌,至於李貞和李惲那邊,更是十分輕鬆的打敗了周邊小國的聯軍,現在正在鬼鬼崇崇的搞一樣東西,聽說十分的有趣。

另外除了上面的事外,李愔還要爲一件即將到來的事做準備,這件事就是呂萬帶領的美洲探索船隊。現在呂萬四處活動,尋找他以前的一些老兄弟,希望可以多說服一些經驗豐富的人蔘加探索船隊,估計還得再過一個月才能回來。

現在大部分參加船隊的人員都已經趕到了基礎,而且專門爲他們設計的探索船也已經建造完畢,就等呂萬他們的人到齊後,就會接到外海試航,順便讓船員們熟悉一下新船的性能。另外除了船隻外,還有一些航海的工具以及物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與飲水。

來自後世的李愔知道,太平洋做爲世界第一大洋,想要橫渡它到達美洲,最少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呂萬他們還要沿着一條未知的洋流前進,根本不知道這一路上是否會遇到海島,所以船上準備的食物與飲水一定要充足,爲此李愔還特意讓人研究了幾種容易保存,而且營養豐富的食物,至於飲水則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在每艘船上增加儲水量罷了。

一個月後,呂萬終於帶着一幫老兄弟回來,不過馮石介卻不在這裡,因爲他在去年就來到基隆,一邊負責安置那些已經到來的船員,一邊清點船隊需要的物資,爲此還經常和李愔打交道。另外他也去王府見過妹妹馮漱玉幾次,想再勸說她嫁人,但對方卻都搖頭不語。

船隊的人員到齊後,船隻也從船廠下了海,這次一共有八艘海船,爲了建造這作艘船,李愔將臺灣和登州等地最好的造船師傅組織起來,然後花費大半年的時間建造完畢,可以說這幾艘船代表着漢人最高的行船技術,船身都是用上好的松樹建造,經過防腐處理後,不怕海水的浸蝕,而且木質堅固緊密,可以承受大風浪的衝擊。

對於這些建造好的船隻,呂萬在經過幾天的試航和檢查後,都感覺十分的滿意,然後經過李愔的同意後,他們所有船員全都登上各自的船隻,然後拉到呂宋島進行海試,而且這次海試的時間會比較長,估計最少也要經過兩個月纔會回來,而且船上裝滿了食物與飲水,甚至在海試的時間中,他們會盡量避免登陸,儘管模擬橫渡太平洋的真實環境,讓船員們暫時適應一下,爲接下來的美洲航線探索做好準備。

第262章 聯姻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84章 奴港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133章 採訪(下)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6章 文心發火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0章 要動身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01章 慘勝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41章 土地券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3章 捕奴船隊第506章 陷阱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610章 三姐妹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06章 鬧洞房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
第262章 聯姻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84章 奴港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133章 採訪(下)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6章 文心發火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0章 要動身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01章 慘勝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41章 土地券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3章 捕奴船隊第506章 陷阱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610章 三姐妹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06章 鬧洞房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