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

幾天之後,卑路斯終於被李貞召見,只是這位進入王宮時還有些垂頭喪氣的波斯王子,在幾個時辰後再出來時,卻已經是精神振奮,整個人都多了一股活力,看上去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緊接着卑路斯就離開了北天竺,這次他先是到達了錫蘭島,然後拿着李貞和手令見到劉仁軌,通過劉仁軌的安排,乘着船飛速的趕回臺灣,並且拿着李貞親筆寫的一封信,要求見李愔。

這時的李愔正被爪哇瘟疫的事搞的焦頭爛額,若非卑路斯手持着李貞的書信,他還真見不到李愔。不過當李愔看完李貞的書信後,立刻一臉凝重的將王安等人召集到王府議事,然後在幾天之後,李愔又親筆給李世民寫了封信,信中着重闡述大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國內的政教結構以及向外擴張的野心的慾望,最後更是‘高瞻遠矚’的指出,若是現在不將大食的擴張勢頭遏制住,那麼將來大唐與大食之間必有一戰!

對於李愔這種近似未卜先知的判斷,李世民一向都十分信服,所以他在看到李愔的信後,也是十分的重視,甚至他還親自去探望了一下重病在身的李靖,將大食的情況向李靖介紹了一遍,想聽一聽這位大唐軍神的意見。

結果李靖不顧身患重病,強撐着伏在地圖上推算了數日,最後終於得出一個和李愔相似的結果,而且按照李靖的推算,以現在大唐在西方的防守部隊,很可能不是大食人對手,畢竟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距離大唐的政治中心實在太遠了,不可能調集太多的精銳部隊。

相比之下,大食卻沒有這個顧慮。他們隨時都可以從大食半島那裡調集十萬以上的精銳軍隊,另外還可能有更多的扈從軍。再加上現在大食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除非大唐在兩個都護府常年駐紮着五萬以上的精銳軍隊,否則將來在面對大食人時,肯定會吃上大虧。

也正是李靖得出的這個結論,終於讓李世民下定決心,先派出一支軍隊將大食人東侵的步伐給打斷,順便援助一下波斯人,讓他們可以喘上一口氣。聚攏一下被打散的波斯軍隊,使之成爲大唐與大食之間的緩衝區。

不過大唐對波斯的援助還只是李世民、李愔和李貞、李惲這父子四人計劃的第一步,日後還會有一個更加龐大計劃,而這個計劃的針對目標,自然是正處於飛速崛起期的大食。不過這個計劃需要實施的步驟很複雜。而且需要耗費數年甚至是十數年的時間,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對波斯的援助,將波斯這面個很有號召力的旗幟保留下來。

數月之後,卑路斯隨一支奔赴安西都護府的軍隊上路,這支軍隊一共有四萬人,主將由契苾何力擔任,另外名將薛萬徹擔任他的副手。他們兩人也是這次援助波斯的主要將領。

說起契苾何力和薛萬徹,這兩人一胡一漢,按說胡人的性子烈,無論是打仗還是行事都喜歡衝動。而漢人則一般比較理性,但是這兩人卻剛好相反。契苾何力雖然是胡人,但是在打仗時一向以冷靜聞名,而且極其善於抓住戰機。喜歡以奇兵突襲,深得草原兵法之妙。而薛萬徹卻性格火爆。打仗時喜歡猛攻猛打,李世民評價他的兵法時說過,讓薛萬徹帶兵,要麼大敗、要麼大勝,沒有第三種情況,由此可見此人的特點。

不過契苾何力和薛萬徹都有自己的缺點,比如契苾何力喜歡嫉妒才能比他高的人,這讓他和李靖、李績等人的關係都不太好,而薛萬徹則是目中無人,同樣在朝中的人緣很差。但是當初契苾何力曾救過薛家兄弟一命,所以他們兩人的私交倒是很好,這也是李世民派他們兩人合作的原因之一。

就在契苾何力帶領的這支援助波斯的軍隊離開長安不久,大唐就通過了一個西域公路網計劃,計劃在未來的十五年內,將玉門關以西的西域地區的各個主要城市之間,建造一個以水泥路爲主的交通網絡,有了這些平坦的水泥路,大唐的軍隊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西域的各個角落,這將大大增加大唐對西域的統治。

另外從長安到玉門關這一段,本來已經修建了寬闊的水泥路,不過李愔卻向李世民建議,最好在這一段上修建一條鐵路,這將會極大的縮短長安與玉門關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加強了大唐政治中心與西域地區的聯繫。而且爲了說服李世民,李愔還將臺灣的環島鐵路計劃拿出來做例子,雖然這個鐵路計劃才完成不到四分之一,但卻已經極大的促進了臺灣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對於火車,李世民也早已經有所耳聞,而且也知道在登州和上海等沿海城市,已經有修建了不少的鐵路,而且也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前段時間各個報紙還討論過關中地區引進火車的所帶來的便利,甚至連朝中也有這個想法,所以現在由李愔提出修建一條從長安到玉門關的鐵路時,李世民雖然感覺這條鐵路實在太長了點,但卻也不是很意外。

西域之所以不好管理,關鍵就是距離長安實在太遠了,而火車的出現無疑是個拉近距離的好辦法,雖然這個計劃可能要花費一個天價,但是後來經過李世民和羣臣的評估認爲,修建一條長安到玉門關的鐵路還是完全有必要的,畢竟光是每年西域爲大唐帶來的收益就不是個小數目。

就在李世民將兩個巨大的交通計劃定下來後,李愔立刻從臺灣派到長安一支特殊的隊伍,這支隊伍全都是由一些設計鐵路經驗的專業人才組織,放在後世就是和詹天佑一樣的鐵路工程師,他們將實地測量長安到玉門關鐵路的距離,並設計鐵路路線。

想要修建鐵路,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就是路線的設計,這個需要專門的人才勘探,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李愔手中已經培養出這麼一批人才,現在全都被他派到了長安。第二人問題則是鋼鐵的產量,畢竟鐵路需要用到鐵軌,需要的鋼鐵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在設計鐵路路線的人還沒到長安,大唐和臺灣各地都開始大舉建造鋼鐵廠,希望集兩國之力,這條意義重大的鐵路給修建成功。

另外對於李世民在西域修建公路網的計劃,李愔也盡全力幫忙,比如臺灣各地的水泥產量,就將優先供應大唐的需要。

其實這也算是李愔和李世民達成的一個交易條件,大唐在最初時援助波斯,而李愔則出人出力幫大唐建造交通網絡,以此來加強大唐對西域的統治,至於李貞和李惲那裡,他們的力量暫時還太弱小,所以現階段還是以發展自己的實力爲主,什麼時候他們將整個天竺統一了,什麼時候也就具備了參與針對大食計劃的實力。

對於大食的崛起,李愔從一開始就抱着足夠的警惕,這個政教合一的大帝國在歷史上不可一世,領土橫垮亞歐非三大洲,甚至在後來還擊敗了大唐的軍隊,取得了中亞地區的統治權,若是任由大食像歷史上那種發展的話,肯定會對大唐和李愔都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幸好現在的大食還處於向外擴張的起步階段,所以他還有時間將對方的擴張勢頭給扼殺掉。

不過李愔也知道,大食不是類似西突厥那樣的末路帝國,而是一個朝氣無限的新生帝國,想要打敗這樣的敵人,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的海軍已經開到了非洲的東海岸,隨時可以威脅大食的腹地,大唐也擋在大食東進的道路上,也不是現在的大食可以招惹的。再加上天竺的李貞和李惲也發展神速,等到他們也成長起來後,就可以和李愔和大唐從三面夾擊大食,到時無論他們再怎麼強大,恐怕也只能含恨收場。

李愔將遏制大食的這個龐大計劃敲定後,總算是鬆了口氣,然後又將精力投入到爪哇島的瘟疫上面去了。不過爪哇島的瘟疫雖然牽扯了李愔的大部分精力,但是這段時間臺灣還是做出一個重大的決議。

臺灣也制定了一個和大唐類似的發展計劃,那就是解決各地的交通問題,不過與大唐修建道路不同的是,李愔的勢力範圍內大都是海島,所以交通自然是靠船隻,而蒸汽船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應用,已經經歷了數次的改進,現在的蒸汽船不但速度更快,而且船體也造的更大,裝載的貨物也更多,已經可以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也正是爲了大規模的推廣蒸汽船,李愔在各個重要港口都進行改進,比如在每個港口都儲藏了大量的煤炭和淡水,以方便蒸汽船的加煤加水,另外蒸汽船的生產廠也擴大規模和開設新廠,使得蒸汽船的產量越來越高,成本卻越來越低,已經具備和風帆船隻競爭的優勢。

不過蒸汽船的推廣還是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像一些遠洋船隻,因爲煤炭的補給問題無法解決,所以還是必須用風帆船隻,比如像前段時間的第二次美洲航線探索。雖然前一次的探索,的確讓呂萬他們到達美洲,但是很快李愔發現,第一次探索出來的航線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41章 連環殺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1章 飲宴聽琴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288章 風癱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06章 鬧洞房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288章 風癱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745章 遷都?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262章 聯姻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47章 偶遇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143章 軍紀第91章 終於走了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章 登州別駕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563章 下南洋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
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41章 連環殺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1章 飲宴聽琴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288章 風癱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06章 鬧洞房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288章 風癱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745章 遷都?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262章 聯姻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47章 偶遇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143章 軍紀第91章 終於走了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章 登州別駕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563章 下南洋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