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

其實燕北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霸佔了邯鄲城,坐擁萬軍,靠着自己殺出來的威名庇護着冀州中間三郡之地。治政他做的不拿手,但賦稅能免就免,也沒太多苛政,這對冀州百姓而言就足夠提起他燕北的名字豎大拇指。

他挺滿足的了,那個曾經問他想沒想過日後當將軍的李大目如願回到他的家鄉,做了鉅鹿縣尉;當初帶着幾個瘦猴兒一樣的斥候頭子孫輕,如今做了邯鄲令不說,還娶了新婦把日子過得美滿起來;追隨他的黃巾悍卒姜晉如今成了鎮守平鄉城的校尉;大嗓門總愛罵人是狗娃子的張雷公現在是武安令;大鬍子悍匪一般的王當也成了拱衛邯鄲的易陽令;自家弟弟燕東受命爲廣平太守;自己更是做了叛軍僞官中不小的鎮南將軍。

就連口口聲聲誓死不降的高覽都成了他新建的驍牙軍校尉;邯鄲令沮授也安安穩穩地呆在自己給他的宅子裡軟禁起來,沒弄什麼幺蛾子出來。一起出門的老兄弟們,也就王義稍慘點兒被他派到麴義手底下做鄉勇。

他真的很滿足了。

如果沒有朝廷平叛軍隊在幽州北方集結,如果沒有麴義在南邊的威脅……這般日子簡直要讓他笑出聲來。

可是九死一生的大戰在即,可是難以戰勝的強敵在側。

上萬個弟兄還需要他去安置,幽州那邊仍舊沒有信件傳回,這一切都像在他心頭壓着一塊大石頭,令他難以呼吸。

平原麴氏的麴溫再度被他召了過來,燕北派他與高覽等候在城外迎接即將到來的麴義,他自己則穩坐叢臺之上,等待着麴義這個素未謀面卻豪氣萬丈的敵人或朋友。

邯鄲城南門,城郭之外還有一道高大的甕城,甕城之上射臺林立,不過四五百步見方的翁城上便有三百餘名弓手嚴陣以待。

這個在涼州長大的冀州人麴義,對燕北而言是危機也是機會。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共識展開合作,燕北能驅萬衆爲麴氏謀一前程,麴義也能彌補燕北在練兵與領兵之間的短板。

沒有敲鑼打鼓,沒有兵戈如林,高覽在城門洞下立成一道標杆,看到遠方升起的一道煙塵皺起眉頭。

“那是麴義?”

高覽轉過頭有些不敢相信,不過身旁的麴溫卻篤定地說道:“高校尉,不會錯的,一定是麴義!”

一定是麴義!

遠方單騎駿馬追風,強健的涼地駿馬四蹄騰挪,馬背上的騎士不帶刀劍矛盾,只挎着兩張手弩隨着馬背顛簸,捲起一道土龍奔馳而至邯鄲城下。

風塵僕僕的騎士留着鋼針一般的鬍鬚,臉頰兩側帶着西北朔風吹出的淡紅色,粗糙的皮膚卻掩蓋不住一雙露出精芒的虎目,奔至高覽身邊時猛然勒馬,任由坐騎帶起的勁風捲着黃土向前吹去。

“某家麴義,燕北何在?”

何等張狂!

高覽眉頭一皺,簡直按捺不住想要將這西北蠻漢自馬上揪下來一頓暴揍的怒氣。倒是身旁的麴溫朗聲笑了,拱手上前牽馬說道:“兄長可還記得小弟?城外夏天風大,還請下馬入城,燕將軍已在叢臺之上備下酒宴,只待兄長大駕了!”

“你是平原老家的麴溫?令尊身體可還好?”見是同族,麴義言語稍顯柔和,不過神態上還是一貫地留面子,他與麴溫本是平輩,說話間神態卻頤指氣使,好似麴溫不過是他麴氏家奴一般,躍下駿馬伸手一甩便將繮繩丟到麴溫手中,昂首闊步便向城中走去,對高覽擺手說道:“壯士,請帶路吧!”

高覽也不多說,自顧自向前走着引路,心中卻自有一番計較。

燕北之豪烈多在耍勇鬥狠,平日裡卻很會做人,屬一日狡狐一日虎的模樣,外柔內剛心機百變,頗有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意。而這麴義卻全然不同,無論行事作風還是言談舉止,都透出一股當仁不讓之感……高覽知道,有好戲看了。

他有一種預感,只怕麴義與燕北今天的酒宴很難賓主盡歡,怕是雙方在將來還需真刀真槍地對上一陣才行。

在這種時候,高覽才真正理解,當日燕北與他二人前往肥如,爲何說人少顯得底氣更足。

看見麴義,他就懂了。

……

燕北坐於叢臺之上,臺下兵威赫赫操練不止,可他的心卻靜不下來。

他也在想,自己究竟如何才能收服這種張口欲吞天的豪將?

無論高覽也好、沮授也罷,他們的寧死不降更多的是因爲燕北頂着叛軍的身份,相當於理念上並不認同。但麴義則完全不同,觀其族中被祖厲張繡所殺的麴勝所作所爲,麴氏大概是並不反感叛軍的,否則也不至於響應韓遂了。可這卻未必是個好事情。

如果說高覽與沮授是用大義來折服,那麼麴義可就是正兒八經的需要用實力來降服他。

在燕北的意識裡,麴義殺了自己一百多人,如今即便是和談,就算不將身邊人手都帶上,多多少少也要帶上幾十個好手……可當他看到被高覽一路引上叢臺的麴義,他才知道。

他還是低估了麴義的膽量!

麴義一個人,形影單隻卻好似擁有整整一支軍隊一般,帶着與生俱來的傲氣,昂首挺胸地走到了他的身前。

“某家麴義,見過燕將軍!”

好一條北地大漢!

幽冀並三州之人因與胡族通婚,多年以來始終代表着中原人最優秀的體格,而同屬邊地的涼州則最貧窮,同樣的也最爲兇悍。麴義身上的氣質便是如此,足足八尺有餘的體量,不到四十的年紀彪腹乍背,整個人好似一頭從西北狂奔而出的猛虎,鋒芒畢露。

燕北在觀察麴義的時候,麴義也在看着燕北。

在他自涼州向東一路兩千裡的過程中,他已經瞭解了許多關於眼前這位叛軍將軍的事情。越是臨近邯鄲,他得到的消息便越多。先是來自中山國的商賈對燕北其人讚不絕口,再就是冀州避難出走的百姓對其攻城略地之迅猛誇大其詞,實際上麴義都不在乎……他只在乎一點,眼前這個堪堪二十歲的年輕叛將,只用了半日時間攻下了郭典鎮守的平鄉城!

對於郭典是誰,麴義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中平三年,皇甫嵩到涼州募兵,麴氏出家兵千餘,其中就是麴義統領。而在那之前,麴義已經認識

再後來,郭典做了鉅鹿太守,鎮守鉅鹿郡平鄉城,當年赫赫武功的郭太守居然死在這麼個娃娃手裡?

麴義覺得心裡有些堵得慌。

“燕將軍,麴義不過隻身前往,您又何必在甕城搭築射臺、叢臺下甲士數千……難道您打算用這些來嚇死麴義嗎?”麴義對燕北拱手,但也不等他說話便已經自顧自地落座,端起酒樽向燕北祝酒,但並不等他便一飲而盡,這才帶着幾分奚落地笑道:“您嚇不死麴某!”

“哈哈!麴兄快人快語,燕某飲了。”燕北並不生氣,雖然麴義的做派有些無禮,但燕北覺得麴義是個十分聰明的人。表面上他言談舉止囂張跋扈,但無論是見面時的拱手見禮還是飲酒前的行禮都做的有板有眼,讓人儘管生氣卻抓不到把柄,因此燕北覺得這應該只是麴義針對自己這次酒宴的‘戰術’,因而笑道:“實不相瞞,無論是射臺的弓手還是叢臺下的兵馬,都並非是爲麴兄準備的,而是爲了給燕某壯膽罷了。”

麴義笑的猖狂,端起酒樽問道:“喔?如此說來,麴某倒想問上一問,這是何意,難道邯鄲城的堅牆還不能讓燕將軍有一絲一毫的膽量嗎?”

“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難道麴兄以爲這與膽量有關係嗎?”燕北也笑了,端樽飲酒隨後說道:“我沒有殺您的想法,您卻有殺我的意願;若明知如此燕某還不做好防備,在刀斧即將加身之時毫無準備……哼,在燕某看來,那纔是真正的懦夫。”

麴義瞪了一下眼睛,剛毅的臉上露出笑意,拱手道:“如此說,倒是麴義錯了?”

“燕某素來親待平原麴氏,對下轄百姓亦秋毫無犯,而麴兄引兵前來未下戰書便殺某百餘斥候,這是何道理?”

燕北話說的溫和,但麴義能感受到言語之中燕北的怒意,因而正色說道:“燕將軍既爲叛軍,便要做好萬衆來攻的準備,如此說來麴某又何錯之有?”

“令兄麴勝在涼州響應韓遂叛亂,殺祖厲長,又與燕某有何區別?”燕北擺手說道:“事已至此,冠冕堂皇的話便不必說了,今日邀閣下前來,燕某隻是想問一句,麴兄難道真打算以燕某之首級、張公之頭顱去換做麴氏的晉身之資?而這又能叫麴兄做到什麼地步?是一縣尉,還是一軍侯?”

麴義沉吟不言不語,誠然就算他能拿下燕北與張純張舉的頭顱,可這功勳在如今的這個朝廷,又能換來什麼呢?

“若麴兄願意助燕某一臂之力,燕某可爲麴兄在幽州謀劃個至少比軍司馬強的職位。”

“你願意幫我?”麴義有些蒙了,燕北不想殺他就算了,居然還要幫他?“敢問燕將軍,這又爲何故?”

燕北起身張開手臂,在叢臺之下是數以千計的兵馬整軍列隊,持着長矛一齊向前刺出。

“殺!”

燕北笑道:“燕某有數以萬計的兄弟追隨,自要爲他們謀劃個出身……並不差你麴義一個!”厲害的屁股豐滿迷人的身材!微信公衆:meinvmeng22(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
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