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

“呂布走了,領兵去了兗州?”屯兵鉅鹿的麴義聽到這個消息,當即毫不猶豫地傳令全軍集結,開向安平國下博,派騎從向信都傳口信道:“讓高將軍拖住敵軍,給麴某十五日,那個渤海軍的將軍叫什麼,淳于仲簡?擊敗他!”

不需要麴義提醒,早在威脅側翼的清河國呂布調兵遣將去往兗州,高覽便知道他們一直以來等待的時機到了,當下不顧尚有三千餘軍士在趕赴信都途中,便對武邑率先發難。

呼嘯萬餘之衆,自信都東部兵分三路繞過大山與廣闊的衡水澤,突入武邑境內。

收到麴義的書信,高覽自是喜不自勝,當即傳信道:“那便看麴將軍的手段,高某自當與武邑拒敵二十日!”

目下局勢明朗,淳于瓊與顏良文丑分駐北觀津、南武邑,後方多半以弓高縣爲輜重糧倉,阻隔住通往南皮的要道。這個局勢對正西面的高覽有些不利,武邑與觀津都是多山多水的地方,敵軍若想紮下營盤據守,只怕是太過容易的事情,而他想要攻打卻並非易事。

當然,難易俱有相對,若是他久攻不克,後退至衡水大澤,淳于瓊等也一樣拿他沒辦法。

局面簡單明瞭。

最好的手段便是以不變應萬變,高覽屯兵武邑西南三十里,結連營扎堅寨,遣騎從於武邑城投射書信一封,向淳于瓊挑戰。

早在先帝時淳于瓊便已從軍久已立下功勳,甚至要是那時候的高覽見到淳于瓊,還要拱手行禮奉上名刺亦未必能得到一見,淳于瓊眼見如今被小輩挑戰,哪裡會如此輕易地應戰。連回應都不迴應,袁紹軍一門心思在武邑與觀津近畿搭建城寨,挖制溝塹,做足了守城的架勢。

高覽雖然兵多,淳于瓊卻佔着地利,誰都不願率先發動進攻,即便是進軍也僅僅將兩方大軍由信都與武邑上百里的對峙縮短到武邑城外的三十里外,隨後儘管往日斥候多在林間衝突,卻都沒有集結兵馬大舉進攻。

高覽的使命是拖住淳于瓊主力,淳于瓊的也是一樣,袁紹給他的命令便是要他在觀津、武邑一帶據守城砦。

守到冬季下雪,青州一定便是萬事大吉。

何必要開戰呢?

不過,淳于瓊所需面對的可不僅僅只有高覽這不到兩萬兵馬,還要麴義部正在向下博進發的萬餘精卒。當這兩路大軍匯合,三萬兵馬穿插而過,動輒將以雷霆之勢砸在渤海軍的頭頂。

而在麴義趕到之前,誰也沒想到在渤海的北面,一支不過兩千餘的勁卒在他們滑不溜手的校尉率領一路南下,經由莫縣斜走高陽,三日高陽降,易燕氏旗;五日入束州,束州開城懸虎與蜼宗彝章紋;十四日未至東平舒,漁陽太守鮮于銀領水軍已自出海口入渤海,取東平舒;二十四日,兵躍河間樂成,樂成縣令不降,轉而南下侵觀津武邑之糧道,途中燒掠軍糧三萬石——渤海軍爲之震動。

坐鎮渤海的袁紹長子袁譚大怒,命校尉蔣奇、王摩分領營兵三千、越騎兩千出南皮,掃擊這支躍動在觀津與武邑二重鎮的敵軍。

但糧道周圍再沒有那支敵軍奇兵的蹤跡,只有四面八方散落的痕跡,無處可尋。

張頜此戰功勳卓著,日子卻過的並沒有其作爲那麼瀟灑。由於玄菟之事讓他一直不受待見,即便在谷中圍公孫瓚一戰中綻放光彩,戰後也只是重回校尉官位,補足麾下士卒而已,軍馬是沒資格大量調動的……這使得他部下步卒居多,僅有五百餘騎兵。

用大量步卒在南皮與武邑之間襲擾,稍有不慎便會被敵軍尋到蹤跡,張儁義可不願嘗試在兵卒打沒之後,鄴城那位仁慈的燕將軍還會不會給他補充軍卒。

這不單單是針對他張頜,就連麴義想要在對決袁紹前將麾下將軍部充足兩萬兵員都沒有這個能力。

歷經連年大戰,冀州所剩青壯不過十之三四,農忙時連家中婦孺都要一同下地才能勉強不使田地荒蕪——冀州募不到兵了。這固然有公孫瓚窮兵黷武的原因,但就算沒有公孫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如今整個冀州,所能用於作戰的兵員便只有王門倒戈時的那兩萬餘冀州軍卒,也就是現在趙雲麾下按在黎陽不動的兵馬,所以這一仗最大的難度不在於怎麼贏,而在於如何少死人。

己方少死人,敵軍少死人。

順順當當的拿下渤海,再死下去冀州就沒人了。

自討董以來,天下進入烈度二百年未曾有過的戰亂,冀州更是首當其衝,每年當兵的、當官的、種地的、跑商的都要因爲戰亂、飢餓、疫病、寒冷死去十餘萬甚至數十萬,百姓卻往往生不出這麼多人來。

長此以往,哪裡還有人來當兵呢?

張頜在夜晚向篝火堆中添柴,他的兵馬屯在冀州東部的一處山谷中,不必擔心火光引來敵軍的覬覦,況且這近畿三十里根本沒有敵軍的蹤跡,這才讓他有閒情雅緻去思慮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事情。

二十年後世上不會就沒有人了吧?

照這樣的情形看下去,張頜覺得將來能取得平定天下的一定是燕將軍……幽州有民三百餘萬,冀州有民,誰知道冀州有民多少,這仗天天在打!張頜記得小時候聽大人們說冀州有民五百萬,但現在看來冀州未必能比幽州人多。

等燕將軍盡數掌握河北之地,只要休養生息,二十年後各地諸侯哪裡還有兵啊,到時天下肯定是燕將軍的了。

就着火光,張頜用木支在腳下畫着一副冀州地形圖,在靠近大海的位置,木支碳化的尖端簡易地畫着許多小船。那是幽州各郡的水軍,算算時間,他們應該都要在冀州東部沿海登陸了。

張頜不打算去南皮了,就是去了哪裡也撿不到太多功勞。

帶着昏沉的睡意,火光照着紅彤彤的臉,張頜沉沉睡去。

“明天,明天去弓高,堵在淳于瓊回家的路上揍他一頓。”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