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

【實在不好意思,昨天也沒請假就斷更了。睡覺感覺有點腰疼,結果把昨天睡過去了】

太陽翻越極東蓋馬大山與單單大領,升起在人們頭頂驅走寒意灑下炙熱,再逐漸西沉到涼州更西的地方……那裡是西域吧?活動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待到次日再越過大山大領,循環往復。

西域是不是有一座能夠沉下太陽的廣袤湖泊?

這種問題在先秦時不知折磨着多少人,直至張騫從西域回來,帶回那裡的太陽和中原沒有什麼區別的消息。

令人錯愕。

安平鄉鐵監的匠人將燕北帶回的那些南陽造環刀劈爲兩段,瞪大眼睛仔仔細細地數着斷面的層數,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鐵鄔的刀劍確實比不上南陽造,因爲他們打出來的刀子比遼東要多六十多層。

遼東的百鍊刀,有六十多層;而南陽造是真正的百鍊刀,有一百二十餘層。

多一道摺疊鍛打。

若想達到這樣的多一道鍛打,遼東鐵監也能做到,不過每批環刀的鍛造週期要增加十七日,消耗鐵料增加六成。因爲所使用的刀條將不再爲精鐵,而是百鍊鋼。

燕北暗自咂舌,不禁疑問,讓遼東全部做成這樣的刀,顯然是不合適的。經過與雷公商議後,燕北決定今後遼東造刀制式當中亦要分出不同層級,十煉、二十煉、五十煉、百鍊,按照五、三、二、一的比例去造刀。

照燕北所想,即便是南陽鐵監,也不會所產刀劍盡數皆爲百鍊,正如從前朝廷武庫中的武備,也都是好壞攙着用,就算南陽是帝鄉也沒理由全造最好的。

因爲最好的,往往也意味着消耗最多的。

一柄刀要耗上二十七倍重量的礦石,這種買賣燕北不會去做。

“此事當真?”襄平城外的別院裡,燕北愕然地將書簡甩在涼亭石案上,對傳信騎卒問道:“你確定高校尉是這麼說的,哨騎探查過了?”

傳信騎卒是跟隨高覽的老卒了,對燕北亦不陌生,嘿然一笑這才尊敬地拱手說道:“將軍,千真萬確。來時校尉一再叮囑屬下,要將軍定奪。”

即便燕北如今做了州牧,封了薊侯,但軍中士卒仍舊以將軍稱之,燕北對這樣的稱呼也很滿意,只是如今他有些摸不清頭腦。

揮手令傳信騎卒下去休息,看着披鑲鐵甲的老卒在別院門口取回自己的隨身刀劍走遠,燕北這才側身對沮授指着簡牘說道:“公與你且看看,公孫瓚莫不傻了,兵馬全線收縮退出中山、常山大半,僅駐紮萬餘兵馬於常山關、無極城一帶,他這麼幹,是何用意?”

公孫瓚這一步的舉動太令人意外了,明顯要捨棄冀州北部……可他娘公孫伯圭除了冀州北部,還有別的地盤嗎?魏郡鄴城是韓馥的,那個慫人就是膽子再小,也不會容許公孫瓚染指鄴城,換成袁紹還差不多;東部的渤海、清河、河間、安平四地如今在袁紹手裡,更是不用想。

白馬將軍手裡只剩下中山、常山、趙郡、鉅鹿四地,還要猛地將兵馬收回屯兵鉅鹿,這不是腦子壞了這是什麼?

“公孫將軍,怕是以期與本初速戰。”沮授未必是最好的太守,但在戰略方面不讓旁人分毫,一語中的地點明關鍵,道:“白馬之優,在兵強馬壯,戰術非凡;此正是本初之劣,若伯圭狠心一戰,本初危矣。”

拉鋸戰袁紹的戰爭潛力便公孫瓚強,可若是一戰定勝負,任誰都不信袁紹有擊戎馬倥傯半生在北疆闖蕩出浩大威名的公孫瓚。

“這燕某自然知曉,只是心中氣不過,燕某難道還比不上個袁氏豎子了?”公孫瓚這種作態,肯定是要和袁紹背水一戰,但就是知道如此才讓燕北氣不過,難道對你公孫伯圭威脅最大的不正是燕某嗎?仇恨最大的放眼天下不也正是燕某嗎?“他去和袁紹打什麼?”

公孫瓚若北攻東守,燕北有自信讓他折戟涿代,袁本初也沒那偷襲的本事,到明年冀州的格局仍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可公孫瓚東攻北守,萬一在袁紹那邊碰了釘子,待公孫瓚被擊敗後,燕北需要面對的便是更強大更棘手的袁紹,這絕對不是燕北所希望見到的局面。

寧可和一根筋的軍閥公孫瓚打三年,燕北也不樂意和袁紹打半年。

沮授還以爲燕北是因爲什麼揪心,卻不想是這等氣話,朗聲笑道:“主公有君侯之尊,擁幽州之衆,管伯圭本初如何作戰,待到來年命一剽人馬出關直取常山趙郡,號黑山聯韓馥,陸梁伯圭腹背震懾本初西南,挾大勝之威定幽州之事,興盛武備則可定中原指日可待,何須煩惱?”

“哈!”燕北笑出聲來,不得不說諸多部下親信,沒幾個讓人省心的,可唯獨沮授是最讓他舒心,不過短短數言,便叫燕北心胸開朗,笑過之後驟然想到州府之事,爲面前案上酒器倒上溫好的幽州果酒,飲上一口才正色說道:“此次回幽,尚有一大事未定,需公與相參。”

沮授點頭,道:“願聞其詳。”

“燕某敬重仲豫先生,亦曾許諾待取得鄴城後向西迎駕,這是件好事,確實是好事。只是迎陛下鑾駕必與西面諸侯衝突暫且不說,就算皇帝迎來,凡事怕也多加掣肘,朝廷百官又哪裡能瞧得起燕某這般廝殺漢,一舉一動都要上表奏請,公與你知燕某並非貪戀權力,只怕到時虛圖內耗,反斷送大好局面,若是如此尚且不如做這幽州牧,天下永無寧日來的痛快!”

奉迎天子,說的容易,可這又何嘗不是將自己架在火上烤呢?

“奉迎天子?是好事,這是將軍奪取天下的大好機會啊!”燕北既激動又滿懷憂慮的幾句話卻將沮授說得血脈噴張,張手按在案几上鬚髮皆直,收斂衣袖張手對燕北道:“今幽州粗定東夷歸附,將軍兵強馬壯聲名海內,南下冀州則公孫覆滅,引兵東指即袁氏授首,修甲兵蓄卒馬。擇機強兵渡河南入三輔,則逢迎皇帝,遷都鄴城。傳信可授匈奴令號黑山爵印,挾天子而號令諸侯,擁甲士而夷滅叛黨,天下誰人能敵?比及十年,此功必成!”

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
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