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

臨近冬月,自南方調往北方渤海,隨後上岸於趙王宮領了幾枚印信的薛州率軍起航,直抵對岸的遼東汶縣。汶縣與沓氐,是燕氏最早建成的造船司,也是地理上改變趙國造船技術發展方向的開始。

因爲會發生在遼東的水戰,都是直接面向海上,這便決定了燕氏的戰船清一色都是海船。以至於通常情況下汶縣造好的船是不會派往別處戰場參與於諸侯之間戰事的。即便參與,它們投入的戰鬥也是諸如東海戰袁紹、江東孫氏,襲擾沿海。真正參與內河戰事的船艦皆由渤海郡製成。

海船爲燕氏穩定了在幽州的統治,自孫輕掌汶縣之始,燕氏便有了近海水軍,短短一年時間增添數十條大小戰船,成爲渤海範圍內最強大的海上力量,震懾幽冀沿岸,不過到天下紛爭逐漸明朗後,海船在燕氏便不再有那麼重要的地位。

震懾,該震懾的都震懾完了,還要怎樣去震懾呢?

曹氏寧願遠走交州也不願進入揚州,便是這樣的道理。誰敢前往沿海?就連各路諸侯中最擅長水戰的江東孫氏的船隊都不能在大江之上阻攔燕氏,旁人又有誰敢逃到沿海。

wWW ◆т tκa n ◆c o

孫氏還能仗着船艦流亡海外,曹操倘若去了揚州,別說海外,隨便他進哪條河,就能被來自渤海的燕氏河船堵死在水上。

薛州在汶縣爲他的船隊增添了四十八艘鬥艦、二百餘艨艟,並受命在遼東、樂浪沿海諸縣招募水卒。燕氏的招兵是非常容易的,尤其在燕北起家的這片土地上,十餘年的募兵傳統讓這裡的人們習慣於受燕氏僱傭出征作戰,沒錯,是僱傭。

燕北和幽州鄉勇的關係更像是僱傭,從無斷絕的輜重、明確數目的撫卹、清晰的戰功獎賞以及渡過黃河便讓他們解散回鄉的軍屯決定了幽州人習慣於受燕氏徵召作戰補貼家用。

在戰爭中,儘管燕北是個幽州人,但燕氏麾下作戰的,更多是冀州武士。冀州的道路四通八達,距離各州都不算太遠,而冀州人也受交通便利的影響大多能挺多其他諸如幽、青、兗、豫、司、並諸州的語言,使他們能夠在這些土地上作戰,幽州武士的活動範圍則僅限於邊塞之外的東部鮮卑、高句麗扶余故地以及冀州,一旦渡過黃河,他們的戰力便會大幅下降,同時思鄉的心情也很難讓他們繼續發揮應有戰鬥能力。

故此幽州軍在燕氏征伐天下的前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後期,則逐漸成爲與其他州域沒什麼不同的地方兵力。

這對幽州人來說是件好事,更少的參戰意味着更少的死傷,儘管相對立下戰功獲得賞賜的機會減少,但前期燕北爲了供應戰爭所需開墾出面積巨大的‘自家田地’而令幽東四郡修造四通八達的‘沮公渠’保證了這些土地的充足灌溉。毫無疑問,在荀悅施行田策改革的十幾年後,這些燕氏‘自留地’統統都由州府以租買的形式分發給州中百姓。

這裡的田策改革由荀悅主抓,自然沒有多少冀州、關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幽東不復先前那般窮苦,不再需要戰功賞賜才能養活家人……所以說這對幽州人而言是件好事。

但沒有人牴觸燕氏的招募,恰恰相反,作爲燕氏軍屯的起始之地,也作爲天下操練鄉勇最久的地方,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皆有尚武之心,在興和五年的深秋時節,七千餘生活在沿海的幽州兒郎登上薛州的戰船,與六千多各地曾參與過不止一場戰事的武士們一同駛向那個叫瀛洲的地方。

甘寧又騷包地在屬於他的鬥艦上懸掛起錦幡,不得不說,他這個舉動爲他帶來可觀的利益。薛州此次於幽州募兵,兵員皆選用沿海水卒,大概各縣都能招募到八九百乃至千二三百的水卒,只有甘寧是乘着戰船在沓氐募兵。

甘寧招募到三千多個年輕人。

一匹蜀錦在遼東的賣價爲四千多錢,而甘寧船上用的錦帆要用至少十丈來衡量,在甘寧的戰船出現在沓氐之前,這些海邊長大的孩子們所見過最華麗的戰船當屬田豫的五彩樓船,但那也不過是以五色帛巾在側船舷拉起罷了,哪裡比得上甘寧的錦幡更有視覺衝擊力。

爲了登上這艘船,人們不惜爲甘寧賣命。

如今的甘寧不再是荊州那個不受劉表待見的校尉,也並未在艱難戰事來臨前被火速升職的將軍,他只是瀛洲將軍薛州部下的一個校尉,但這個校尉卻有着兵馬員額不限、親率四十二艘戰船船隊的職權,這是薛州親自向燕北上表求來的。

同樣是水上討生活,海賊出身的薛州並不認爲自己有能夠御使如此龐大船隊的才能,而他部下的甘寧,他恰巧知道這個錦帆賊頭子過往的輝煌戰績,不論是水中硬抗數目龐大的燕氏水軍還是在岸上以殘兵敗卒擊破同等兵力的涼州騎兵,這個蜀郡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手。

薛州需要這樣的人來爲他分擔壓力,毫無疑問,甘寧就是最好的選擇。更不必說,甘寧部下還有一個叫蘇飛的,過去也是荊州軍將領,他們都有足夠的才能來幫助他在可能的情況下對抗孫氏。

臨近秋末,幽州諸地沿海皆已結冰,冬季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些,給人帶來十分不好的感受,但這並不耽誤汶縣與沓氐的海岸從來不會結冰。薛州率領龐大船隊衆多的海船駛向瀛洲,船上穿着厚實衣甲的幽州新卒摩拳擦掌,期待着在船艦駛達對岸時迎來一場配得上他們十年苦練的戰爭。

不過他們終究要失望了,當船隊在冬季抵達瀛洲時,迎接他們的顯然不是戰爭。

孫權笑眯眯地率領部下重臣在港口迎接,並滿臉和氣地將他們請到州府,一場平平淡淡的受封儀式之後,孫權成爲真正的趙國瀛洲牧。

沒有人知道,這個生着碧眼的年輕人每當望向燕氏在港口龐大船隊時,殺人的心都有了。

只恨他不能跳起來。

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
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