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

誰的兵馬多,誰做渠帥。

那是兩年前的理論了,黃巾鬧起來最開的幾個月時他們還是義軍,但當漢朝派出大軍平亂,銳氣受挫的烏合之衆便無以爲繼。後期更因天下亂匪強盜見黃巾勢大,都想插上一手、分一杯羹,徹底將浩浩蕩蕩的黃巾起義推入深淵。

表面上看,張角三兄弟的相繼死亡奠定了黃巾的敗局,但事實上燕北很清楚,無論張角三兄弟最後的結局只能是死,黃巾起義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敗。

就像大漢歷史上那些無法教人銘記的叛亂一樣,至多因波及甚重讓史家濃墨一筆。

但最終也無法被世人銘記。

除非……三十年內,大漢分崩離析。

不過就燕北目前所看現狀,張角覺得大漢要完,但他的起兵失敗了;韓遂、邊章覺得大漢要完,但漢朝的平叛也正在路上;現在張純也覺得大漢要完,以至於他們要攻城略地。

“唉,張純早晚也要完。”燕北在馬上嘆了口氣,他的本部人馬作爲前軍直奔蒲陰城,王政則押着大部隊在後面前進,他搖頭對周圍姜晉、王當等心腹說道:“瞧瞧他手裡的刀,只有幾千人而已。”

關心哪個皇帝座天下是士人考慮的事情,大多數百姓黔首隻在乎是否風調雨順,賦稅是高是低……百姓甚至會關心明天會不會下雨,院子裡的雞黍今天能收得幾顆雞蛋,屋子裡的機杼又能織出幾匹布絹。

但他們絕不會關心誰想坐這天下,又或者誰能坐這天下。

“燕某不關心誰想坐天下,也不關心亂七八糟的起兵造反。”馬背上的燕北揚着馬鞭,張手說道:“我只在乎怎麼做,能讓我等兄弟得到更多,財富也好,權勢也罷……而現在,我們兄弟奪下蒲陰城,便可坐鎮此城,所以都聽好了,等等誰都不要大意,這將是咱們做的第一件大事!”

一衆心腹齊齊頷首,王義笑着說道:“這可不對,二郎啊,咱們的第一件大事,在姜晉懷裡呢!”

黃巾出身的漢子笑的淳樸,誰不知道姜晉將他那總也洗不淨的黃綢緞像珍寶一般揣在懷中。

蒲陰城遙遙在望,駐馬于山坡之上望着遠方幽冀交界的濤濤林海,燕北緩緩地搖了搖頭,深吸了口氣說道:“那是大賢良師的大事,並非我等……那一次我們只是馬前卒,而今日……是我等功業的開始!”

王義訕訕地笑笑,隨後覺得心中有些沒底,小聲問道:“就咱們這點兒人,奪下這座城池……行嗎?”

王義這話一說出來,衆人臉上的笑容都凝固了,環視左右,他們只有七個騎馬的,還有九十餘個穿着簡易皮甲的步卒,爲了避免蒲陰城中駐軍的懷疑甚至只有四十張強弩。

“是啊二郎,蒲陰城裡可屯駐了近千漢軍……我們都有些擔心。”

燕北轉過頭,他看到部下因不安而在身上升起的雞皮疙瘩,也就只有張雷公等人稍好些,就連一貫勇猛的姜晉此時也有些驚疑不定的模樣。

深涉險境,一旦雙方真的爆發衝突,一百人在城池之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擊潰近千軍卒。

“人常道富貴險中求,我也曾帶兄弟們冒險……但我要問一句,燕某人可是見利不要命的小人?”燕北笑了,對衆人高聲呼道:“燕某人拼富貴,但絕不會以兄弟們的性命冒險。”

數年以來,他從未走錯路的經歷使他足夠自信,他相信自己這一次也能夠逢凶化吉。

“蒲陰城還不知道我等要反叛,因此打得便是有心算無心的主意。”燕北指着遠處的蒲陰城說道:“入城之後,諸位便跟隨我在縣官寺前列隊,一動手迅速佔領該防守的地方,等大軍入城便可定下乾坤!”

雖然聽着燕北這麼說,不過衆人大多還是第一次與燕北共事便要下這等險事,皆有不安。

“燕二郎放手去做,不管別人怎麼,孫某唯你馬首是瞻!”

正待衆人沉默之際,孫輕躍馬前驅道:“我信得過二郎!”

王當、張雷公對視一眼,分明看見對方眼中的詫異,他們這四個黃巾力士都是眼高於頂之輩,儘管如今棲身燕北部下,但也都是實在沒辦法的權宜之計,卻不知燕北做了什麼竟令孫輕如此相信。

有了孫輕說話,一衆黃巾舊部紛紛附和,倒也有了些士氣。

燕北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實際上說什麼都沒用,這種生死大事當前,人們想的自然都是個人利益……這怨不得別人,誰讓他還尚未在這夥人中立起威信呢?

一切威信,都要看他這次做的如何了!

……

蒲陰縣城目前沒有收到一點兒消息,城池顯得風平浪靜,甚至靠近城池的道旁還有百姓正從各自鄉里向着城池大門走去。

一切顯得安靜寧和。

這是個好現象,對燕北來說。

至少張純做對了一件事,下面的各個城池還不知道他們已經反叛的消息,這樣能夠在戰爭初期最大程度上擴張,臨近冬季,各個城池倉稟都處在一年中最豐實的時刻。

更多的糧食,就能供給更多的兵馬。

燕北手握中山太守張純的書信策馬奔至蒲陰城下,一臉倨傲地對城門無精打采的守門卒喝道:“我乃中山軍侯燕北,攜張府君密報入城傳信,命蒲陰縣令、縣丞、縣尉及縣兵長官與長吏一刻時間之內前往縣官署!”

天氣已經漸漸轉寒,尤其在幽冀邊境這種接近塞外的地方,駿馬的響鼻都帶着兩道寒氣,更何況這些只穿着漢軍服的守城卒,臉頰被凍得通紅,耳朵都快凍掉了。

隔着老遠便聽到響亮的馬蹄聲,正靠着長矛捂着耳朵的門卒纔剛強打起精神,便聽到趾高氣揚的燕北高聲的呼喝,接着馬鞭險而又險地從頭頂甩過,便見那自稱軍侯的騎士高聲斷喝,“叫你們的屯長來見我!”

城門口兩個門卒面面相覷,本來被輪值到城門口這種苦差事便已夠令人窩火,哪兒知道今天走了什麼鬼背字,居然還要受這兇蠻軍侯的氣!

“閣下請稍後,小的這便爲您通報!”

儘管受了一肚子氣,小守門卒卻不敢有何怨言,反倒陪着笑臉急忙跑上城頭叫醒正在城門樓裡睡大覺的屯將下城。

燕北趁此機會環顧這座縣城,這才暗自感到幸運,蒲陰城池雖小卻五臟俱全,城門兩旁相距百步便有寬十餘步長四十步的‘馬面牆’,馬面牆便是突出城牆的射擊臺,在守城時弓弩手可立於其上向進攻的敵軍射擊。

這樣的城池,即便只有一千守軍,若是強攻沒有五千人,只怕死傷慘重都是小事!

就在燕北探查城池情況的一會兒時間,城頭上跑下數人,爲首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正給頭上扣着頭盔便跑過來拱手見禮說道:“不知燕軍侯到來所爲何事?燕軍侯是方纔上任的吧?從前沒見過您。”

見這漢子居然跟自己拉開了家長裡短,燕北輕笑一聲,給了個好臉色隨後說道:“若閣下想要敘聊可等今晚,中山王都尉就在後面,還請閣下速去通報,令縣令、縣丞、縣尉及各個屯將與縣中長吏於官寺集合,張府君有要事需王都尉當中宣讀。”

“都尉?”屯將楞了一下,隨後急忙叉手應諾,說道:“在下這便前去稟報!”

“非常時期,只有一炷香時間!”見那屯將急忙跑入城中的背影,燕北暗笑一下,隨後對守門軍卒說道:“稍後有都尉親兵百人先至,爾等可引他們直奔縣官署,隨後當都尉親至將兵馬安置在城外即可。”

“諾!”

燕北在城門稍等一會,便見到他的百人部下風塵僕僕地趕了過來。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燕北對此次搶城已經十拿九穩……他的計劃非常簡單,將城中四個指揮兵馬的屯將及那些威信較高的縣中長吏聚集在一起,兵馬衝進縣官寺解決這些麻煩。

到時候各自爲戰的士卒面對兵馬進駐,哪裡還會有反叛之心?

隨便捏造一個罪名便是了!

面對部下投來疑問的眼神,燕北輕輕點頭示意他們做好準備,隨後帶人進入城池,光明正大地走在城池當中。

奪取城池最容易卻也最危險的一環已經完成。

不多時,燕北便走到城中官寺外,傳令兵馬列陣,隨後帶着張雷公與王當及二十餘名進入縣署。

留下孫輕、李大目等摩拳擦掌的部下。

“傳張府君之令,燕某人接管這座城池防務!”一身戎裝的燕北挎着大步走入官寺堂中,面對跪坐整整一屋子的縣中長吏,徑自走向堂上看着厲聲立起的縣尉二話不說抽出環刀當即斬下,鮮血當即濺紅几案之上,“某家讓爾等起身了嗎?”

燕北一聲厲喝,身後張雷公與王當率先抽刀朝着幾名披甲的屯將砍去,隨後魚貫而入的部下端着強弩向那些穿着布衣的長吏射擊。

慘叫與喝罵聲匯聚一堂,燕北一腳踹在企圖抽出佩刀的縣尉刀柄上,將他抽出一半的環刀踩回刀鞘,環刀一閃便抹過他的脖頸。

在縣尉死不瞑目的眼睛裡,映出燕北將環刀插在几案上,擡手將企圖逃跑的縣城按回蒲團上的鏡像。

“府君……兵變了,蒲陰尚缺一名縣令。”燕北滿臉笑容地拍了拍嚇得抖如糠篩的縣丞,“幫我穩定城池……留你一命?”\+本站官方手機最新閱讀器app上架了!每日更新新品海量小說內容,體積小省流量,無廣告,查找小說更方便,快來關注微信公衆號jiakonglishi(按住三秒複製)下載手機客戶端】

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奪鹿侯的野望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
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奪鹿侯的野望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