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

麴義如果細細去想,不難猜透臧霸的小算盤。.:。這就像過去燕北帶着他們想投奔漢軍時的想法一樣,先亮出獠牙纔好待價而沽。

只是麴義纔沒空去想臧霸有什麼想法。

“什麼,你是說臧霸故意和咱打這一仗?”麴義剛吩咐幾個副將自山道包抄,以期一舉踏平臨樂山,聽到徐庶這麼說,大手一揮道:“他臧宣高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咱把他踏平咯,事兒辦漂亮,比什麼都強!管他投降不投降,就這兩面三刀的人物,降了你又能保證他不再叛?”

說罷麴義手掌拍案,探身指道:“直接把他們都宰咯,天下太平!”

徐庶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攻打臨樂山一向沒什麼大仗,泰山兵在山間掌握地利來去如風,東邊兒林子攢‘射’一陣子、西邊兒官道布一片鐵蒺藜,防不勝防。不到倆月時日便讓他們想青州大營送回兩千多傷兵,哪怕真正見仗時他們總佔上風,可實際算下來傷亡還是要比敵軍多,這如何能行?

可偏偏麴義又是個剛愎的‘性’格,根本聽不進人勸,尤其現在,不知是‘抽’了哪‘門’子的風,放着可以招降的敵人不去招降,硬要讓士卒用‘性’命填平泰山,徐庶雖是小小幕僚,卻也不能眼看麴義如此胡鬧,梗着頸子道:“麴將軍,即便踏平泰山,士卒傷亡過半又有何益處?”

“益處?益處大了去!”麴義根本聽不進去,揮手武斷道:“那不是你能攙和的事,打垮他們便是!”

徐庶硬是被麴義蠻不講理的態度憋了數息,才怒道:“大王有令要將軍擊破袁氏,如今袁氏未破,將軍卻在此與臧霸對峙,是何道理?”

“袁氏算個屁!自有徐公明對付,要不了多久袁本初自會授首,除非……”麴義原本瞪着大眼突然眯了起來,道:“除非臧霸現在投降,麴某就等收拾了南方諸侯纔回兵掃了他!”

兩個人的關注點不在一個地方,麴義是一定要擊破臧霸,甚至似乎並不在乎臧霸部下諸將,僅僅是想取得臧霸項上人頭;而徐庶則更願意儘快安穩局面,擊破袁氏以收全功;這般情景,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徐庶氣呼呼地走出中軍大帳,回到自己的小營帳裡奮筆疾書,派人向兗州的燕北傳信告知局面。

袁氏雖在燕軍的接連進攻下元氣大傷,可即便傷筋動骨那也還未徹底兵敗,仍舊有反抗之力手握徐州之地,麴義卻在此遲疑。這般情況若無人制止,只怕將來會釀成大禍,可現下的節骨眼上,除了燕北還有誰能阻止麴義呢?

沒有人,麴義聽燕北並只聽燕北的。

除了那位趙王殿下,天底下所有人對麴義來說都是個屁!

“哈!麴將軍的起‘色’可不太好。”

就在徐庶派人寄出信件時,一支軍騎步入前線大營,來人顯然權勢極大,甚至士卒都不敢讓他等候通報,不過是快跑着前去中軍帳告知麴義,而就在傳令兵入帳不過片刻,來人便也進入大帳。

這個時候能進入麴義前線大營的,除了田豫再無旁人,這個比麴義要年輕近十歲的樓船將軍帶着一臉笑意上來便擁住頂盔摜甲的麴義,旁若無人地端起案上的雕‘花’銅碗大飲幾口,這才笑着問道:“聽說兄長在泰山與賊兵‘交’手,小弟過來看看。兩萬水軍就停在東萊港,兄長一聲令下五艘樓船可經齊國走翰水直進泰山郡!”

“國讓,不是讓你去徐州支援徐公明,尋袁本初的晦氣,你到我這兒來做什麼?”田豫的示好麴義顯然並不買賬,坐回主座臉上不快之意昭然若揭,道:“泰山郡沒你想要的東西。”

田豫投降燕北時麴義就已是一方大將,在軍中地位哪怕時至今日也沒誰能夠撼動,至於旁人眼中的水師統帥、燕氏重將田豫,在麴義眼中也不過是個後生小輩罷了。

“麴將軍,要麼你我合兵,五萬大軍三月推平臧宣高,把他的人手全圍在這幾座山上,叫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要麼派人去勸降他,牽子經有師弟‘精’於此道,轉頭御使泰山兵南下打袁紹。”田豫根本不在乎麴義表現出的不歡迎,攤手道:“你這樣耗着損兵折將,萬一最後還輸了,難道趙王不會怪罪?”

田豫還是說話好聽,知道麴義是犟牛,‘毛’要順着捋。可是偏偏,百試百靈的法子在這次卻不管用了。麴義再度擺手道:“不能招降!諸侯,都得死,不然以後還有得‘亂’!”

諸侯都得死?

田豫楞了一下,當即變了臉‘色’,沉聲問道:“兄長可是聽說了什麼?何不說來給我聽聽。”

“麴某什麼都沒聽說。”麴義看帳中左右四下無人,這纔對田豫道:“張文遠以漢驍騎將軍請封趙國偏將,大王允了。”

“噫!”

田豫倒‘抽’口氣,笑出聲來,道:“這張文遠真狠,雜號將軍降爲偏將,可田某如何覺得這是不降反升呢?”

“當然是升,他張遼用平兗州打得曹‘操’找不着北的戰功請封偏將,若你田國讓現在上表,也就只是個裨將了。”張遼這也因仇恨啊,田豫咂咂嘴,還是覺得樓船將軍這官號‘挺’好,旋即將此事拋在腦後,對麴義道:“那你這豈不是傻了,放着平袁氏的功勞不要,跑過來打山賊,難道你打算到時候讓大王給你封個趙國校尉?”

“趙國校尉?”麴義嗤笑一聲,對這官職極爲不屑,燕北在官職上的小手段也就糊‘弄’糊‘弄’別人,他從邯鄲就跟着燕北,沒什麼是他猜不出來的。麴義擡頭望向帳頂,幽幽道:“我想將來生個曹孟德這樣的後輩……難道你不希望做曹參、樊噲這樣的人嗎?”

曹參,樊噲?

田豫坐在榻上身子向後仰去,麴義這說的什麼跟什麼?但田豫偏偏覺得自己好像聽懂了一點……曹參和樊噲,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開國大將!

“麴將軍是說大王……”田豫想明白了,騰地從榻上起身,邁步走出大帳,聲音還在麴義耳邊迴響,“我這就調戰船入泰山,打平太山寨,我等再南下掃平諸侯!”

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奪鹿侯的野望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
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奪鹿侯的野望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