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

十年前若有臣子像燕北這樣對皇帝說話,即使是以昏庸荒唐之稱的東漢靈帝劉宏,就算有董卓的跋扈,也要被下令處死。x23us.com更新最快但十年後,燕北這樣對百官公卿近乎破口大罵,卻將公卿說得啞口無言。就連鍾繇都面色訕訕,燕北的反應過激,他已經儘量使言辭溫和了,不過是想問問燕北遷都鄴城之後對朝廷的安排,如何能想到燕北竟拂袖而去。

“還說什麼遷都洛陽,洛陽就算修繕了,能去嗎?沒糧食不是要陛下餓死?”董承跳着腳在燕北走後發着牢騷,大包大攬道:“元常不必多慮,你說的沒錯。不過就有兩千殘兵敗卒,還以爲朝廷就靠着他了!”

鍾繇朝董承看了一眼,沒有搭話。他方纔問出的的確是他的心裡話,燕北是反賊出身沒錯,遷都鄴城的疑慮也是沒錯。關鍵是他明顯感覺的到,燕北的滔天怒意並非是衝着自己,而是因爲董承接二連三對其不敬。整個朝廷來了多少個帶兵進貢的外將,怎麼獨獨燕北身後要有虎賁甲士挾持?

只是這種時候,鍾繇不願去與董承爭論對錯,否則便有推諉責任之嫌。

鍾繇雖默不作聲,但有人同樣坐不住。目下朝廷中帶兵最多的楊奉神色掙扎,片刻後起身對皇帝拱手道:“陛下,既然皇駕不向東遷,外將也不多留,也好讓諸公打消疑慮,畢竟楊某,也不過是個反賊而已。陛下保重!”

燕北的遭遇何嘗沒有刺痛楊奉?正如燕北所說,他爲朝廷立下悍馬功勳時沒人說他是反賊,待內憂盡除反倒抓着反賊出身不放。其實誰不知道,沒人在乎燕北是不是反賊,只是用這話由威脅着他罷了。這雖不見刀劍,可難道比身後虎賁武士持刀帶來的屈辱要小嗎?

燕北走了,可就輪到他了。楊奉儘管放不下唾手可得的功勳,可同樣也不願忍受這樣的屈辱,當即打定主意領兵隨燕北同往冀州。

如果說燕北走了,使朝廷百官迷茫不知前路,楊奉起身就真正會讓百官感到慌張了。沒了楊奉的兵馬庇護,他們這六七萬人還不是如同魚肉?

楊奉起身,他身後的韓暹、李樂等人哪個又會留下,一衆白波舊將紛紛起身拱手對皇帝請辭離去。就連皇駕進入河內郡中後也不曾斷了供奉的河東太守王邑也起身離席,他治下河東郡這些日子已經將庫倉耗盡,再留下也沒什麼意思,何況看目下局勢,朝廷在河內也安穩不了多久。

滿心的兔死狐悲之感,亦決定帶兵回還河東。

緊跟着,是一直在李部下的偏將軍焦觸,拱手道:“木相愛朝廷安定,臣的主公燕將軍既然離去,焦某便也走了。”

焦觸在朝廷幾年,多聽命於李,隨同出戰馬騰、韓遂,沾染了不少涼州人習氣,本就對朝廷百官多有不屑,如今李郭汜已死,見諸公燕北被氣走心中多有不忿,對皇帝拱着手,垂眼瞟向董承,抓着一把棗子,語氣無不嘲諷地說道:“涼州賊子,可還並未除盡,不說朝堂上的這位,南陽還有一位呢……主公走後,朝廷公卿好生吃喝,且歌且樂。國將不國,諸公如此對待救駕功臣,沒幾年了,呵呵。”

棗子隨意地灑在地上,卻像砸在每個人心頭的一柄大錘。百官公卿因東遷尚不知張濟已死於宛城,此時突然想起張濟部下那一萬多人馬,各個面色煞白。

本想着沾一把便宜的幷州諸侯張楊此時方纔想起,南邊兒可還有一位涼州將軍,眼珠軲轆轉了幾圈,心下里權衡着利弊。跟着朝廷往南去洛陽,官位上肯定有好處,可先不說會不會與張濟打起來,就洛陽連鳥兒都沒有的地方,好幾萬人過去吃什麼啊!沒有糧食,多少兵過去也不夠跑的,最後能剩下一半就不賴!

萬一張濟想回頭搶一把,他們能擋得住?

想完了南邊再想北邊,燕北想收攏幷州時日已經不短,自己領兵南下,說不得度遼將軍姜晉已經朝上黨去了,到時若是南邊沒討到好,北邊又讓姜晉把家佔去……還有他張楊活着的份兒嗎?

倒不如現在就給燕北賣個好,以後就算兵戈相見,打不過投降了還能保全半條命。

張楊想到這兒,面色滿是尷尬,卻還僵硬着起身乾笑道:“那個陛下呀,這都走了,那外臣便也走吧,嘿,走了走了。諸公不必遠送!”

朝堂公卿都知曉這幷州張楊是牆頭草,過去關西關東大戰時他便先參與關東諸侯討董,而後領了董卓的官職又安分了,現在見勢不妙想要離開,也是常理,自然沒誰會去送他。只是自張楊起身,無論伏完還是鍾繇、劉艾等人皆面色難堪。

牆頭草知曉見風使舵,可張楊目下都離開了,這不正說明朝廷局勢已壞到如此地步了嗎?

看着董承依舊在皇帝跟前說着些咒罵諸多領兵將領的話,太尉楊彪年事已高,卻在當前老淚縱橫,用力頓着柺杖怒道:“漢室衰微至此,盡節護主的忠臣競相離去,難道董將軍還不知曉是爲何嗎!”

“他,他們自顧離去,不敬皇帝。”董承面色極不自然,若是旁人就算是伏完他也不怕。可楊彪不同,這老人家族同樣四世三公,性情尤爲剛直,皇帝爲李郭把持之時便數次直言怒斥李郭,最危難的時候幾乎遇害都不曾畏懼,當下賠笑着推諉道:“鍾元常不過直言一句,便將燕仲卿氣的拂袖而走,又在陛下面前搶奪刀劍,如何是忠直之臣?若他們那些在陛下面前無禮的外臣是忠直之臣,那左賢王這樣的漢家肱骨又當如何?”

此時此刻,人們才發現來自匈奴的左賢王劉豹與右賢王去卑仍舊安然坐在案後,登時令人大喜。不過劉豹卻不接董承的話茬,燕北楊奉遠了不說,至少是他劉豹的朋友,對他從無半分虧欠。現在董承一句話把他們爲救駕付出的鮮血與性命貶低地一無是處,劉豹連看都不會看他一眼,撫胸說道:“陛下,命明事理的公卿將燕君勸回來吧,只有他能抵擋曹操,沒有他我們去不了鄴城……不過,不能讓董將軍去。李郭汜都被殺了,也不差這一個,這時候陛下若派個涼州人去。”

“嘖嘖!”劉豹微微搖着頭,將一枚野棗放入口中,含着棗核輕輕咂嘴,挑着雙眸將董承從上到下看了個遍,莞爾笑了,“羊入虎口!”

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
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