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

田豫最後還是跟燕北走出牢門,並非是因爲燕北調侃的那樣腿麻,而是因爲燕北的語氣。

敢不敢?

田豫氣鼓鼓地瞪了眼……他被俘便做好了被殺的準備,死都不怕,還能怕走出牢門?

所以田豫出來了。

兩人便一個在前,一個在後地於營中隨意走着,王當則特意招呼了兩什披甲帶刀的軍卒隔着幾步距離將兩人護在一起,雖然沒有將田豫隔開,但提防之意不言而喻。

比較起王當如臨大敵的模樣,田豫很有大將之風,沒有絲毫膽怯,雖然年歲較小個子還未長成,行走之間仍然是一派龍行虎步,彷彿他是被護在中間的大將一般。

“你是劉玄德的部下?看你們這些人的模樣,像是鄉勇。”燕北緩緩在前走着,時而與迎面行禮的士卒打着招呼,一面問道:“你是什麼時候追隨他的?”

田豫對燕北的問題感到詫異,兄長劉備不過是公孫都督麾下的別部司馬,怎麼燕北這話聽着彷彿他對別部司馬的興趣比公孫都督還要大?

“幾年前便認識了,大兄去年回到幽州,豫便追隨左右。”

“他也是去年才投奔公孫瓚的,如果晚些時候,你來投奔我多好。”燕北笑着,卻令田豫翻了個白眼,你一介禍害百姓的叛軍,我憑什麼投奔你?不過他也沒說話,聽着燕北接着說道:“劉玄德一回幽州便去投奔,你應當很佩服他吧?給我講講這個人?”

“呵。”田豫沒什麼交談的**,不過提到劉備,他還是很願意說一說的,道:“劉備劉玄德,幽州涿郡涿縣人,師從大儒盧子幹。從前就是郡中游俠兒,大豪傑!正逢國之危難,募鄉勇以保百姓,歷任縣尉縣令,公孫都督受難時前來投奔,任別部司馬。”

聽着田豫對劉備滿是恭維的語氣,燕北撇了撇嘴,說道:“那劉玄德身邊有關雲長那樣的豪傑,當然也是英雄……不過以他的才能只能做個別部司馬麼?那你在他那裡是什麼官職?”

“難不成您以爲官職都像叛軍中信口拈來嗎?”田豫的語氣仍舊嘲弄,接着說道:“田豫年少,又未立功勳,自然只能做個什長。”

“什長?那你這次立了這麼大的功,若能回去,興許就能做個屯將了吧?”燕北帶着田豫走到驍牙二部練兵的地方,士卒呼喝聲入耳有些吵,他又走遠了些,這才轉過頭對田豫說道:“你的才能做個屯將,太委屈了。你跟着我吧,遼東百廢待興,你若想做武官,我給你做別部司馬;你若理得清政事,襄平縣令、遼東郡丞隨你挑。”

“大言不慚……”田豫有些詫異的看了燕北一眼,他本想接着出言嘲笑,卻對上燕北轉過頭來一雙清澈的眼神,表情嚴肅不似玩笑,硬是將傷人之語憋回肚子。先是躬身對着他一直瞧不上,卻格外瞧得起他的燕北拱了拱手,這才長出了口氣說道:“豫多謝將軍高看,但在下並不願苟且於叛軍之中,更不願助將軍作亂爲惡。既然敗於將軍之手,您可以將在下關押,也可以將在下殺了。只是這樣的話,還請將軍以後不要說了。

“你這豎子好生無禮,將軍誠心相邀……”

“無妨,無妨。”燕北還是笑着點了點頭,轉過身接着向前走,臉上帶着些許苦***刻之間消失不見,平復了心情這才邊走邊問道:“田國讓,如果燕某不是叛軍,而是真正的遼東太守……以別部司馬或是郡丞相邀,你可會來投我?”

燕北沒有回頭,田豫在他身後繼續向前走,只是臉面帶上些許思索的神色。

誠然,燕北是個令人厭惡的叛軍首領,但田豫也承認……在他所見過的人中,沒有多少人有燕北這樣的氣度,這或許就是他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卻能統領亂軍,還讓這些各個看起來桀驁兇悍的叛軍對他心悅誠服的原因吧。

如果燕北是真正的遼東太守?

田豫思索了半晌,正當燕北內心一點一點灰暗下去時,卻聽身後傳來少年清脆的嗓音,“若將軍非叛軍之身,以屯將邀之,國讓亦不會拒絕。”

對田豫來說,這只是個安慰人心的比喻,因爲他覺得燕北這一份氣度,是值得人託付的。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和燕北想的一樣,對他來說,這只是因爲他對燕北不是那麼討厭的安慰,可在燕北耳中,這話宛若仙樂!

“國讓此言當真?”

燕北滿面驚喜的轉過頭,田豫重重地點了點頭,心裡也不由得感嘆,這麼一個人,若不是叛軍多好?可惜了!

卻不料燕北笑道:“我曾聽人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國讓可是君子?”

田豫正色道:“豫非君子,卻也知壯士重諾!將軍莫要小看田某,何況……這與將軍又有何關係呢?您既是叛軍,又與孟中郎爲敵,在下是萬萬不會投奔閣下的。”

“跟我來!”燕北臉露驚喜,拉起田豫的胳膊便向前快步走去,田豫雖掙了一下,卻見燕北轉頭沒有理他,對王當等人道:“都散了吧,田國讓是名義士,必不害我!”

燕北也沒有拉着田豫走上太遠,只是邀他一同到襄平大營中的將臺上,讓隨從武士拿出草蓆,這纔對田豫擺手道:“請坐。”

二人相對而坐,對上田豫滿面的不解,燕北這才問道:“既然有諾在先,只怕國讓今後是一定要來投奔我的了!”

“將軍何出此言?”

“國讓可見到那邊正在操練兵馬的將官?他叫高覽,是我的校尉。從前是冀州鉅鹿郡的軍司馬,像國讓一樣,是一名忠志之士。”說着,燕北又向襄平城的方向指着,神采奕奕地說道:“襄平城中暫理政事的沮授沮公與,從前是邯鄲萬戶縣令,兵敗後爲我所俘,酒宴派人連請三次都未曾出門,那是一位真正的剛直之人,我的部下當時問他,既然不去,要不要對將軍說沮君身體抱恙,你猜他怎麼說?”

“沮君說,告訴燕北,我身體好的很,但他的酒宴……我就是不去!”

聽了燕北這一番話,本已在田豫臉上消失的鄙夷之色卻又再度浮現,帶着慍怒之色對燕北問道:“將軍對田某說這些,是想告訴田某人的志向會因將軍的權勢與脅迫而改變嗎?請閣下收起這般可笑的面孔吧,田某的心意,絕不會因此而改變!”

喲嘿,小夥子怎麼還發起火來了!

“還請聽我說完,無論高阿秀還是沮公與,他們的志向並未因時間而變化,他們也絕非你以爲的小人,否則他們便不配做燕某所重之知己!”燕北難得的有些慍怒之色,他從來不是個好脾氣的人,他只是不在乎別人的侮辱與嘲笑,但如果同樣的傷人之語放在他的朋友、部下身上,是絕對無法忍受的,因而燕北咬着牙說道:“他們與燕某爲伍,正是因爲了解燕某並非肆意作惡之人,而非如你這般不去了解原因便妄加置評!”

“這般思慮,你田國讓又與一心取燕某頭顱立功的公孫伯圭又有何異?”

聽到燕北這麼說,少年模樣的田豫也瞪起了眼睛,手按在膝蓋上怒道:“將軍如此說,田豫倒要聽聽將軍所說了,又是何原因,您要如何才能給反叛至今尋出一個緣由?公孫將軍討伐叛黨,又有何錯?”

方纔燕北一力維繫的融洽,瞬間破滅。

“燕某是叛軍不錯,但自知曉劉公領州牧之後便無時無刻不想着歸附幽州,在冀州時劉公亦遣從事魏攸至邯鄲與燕某詳談,只待引軍北上歸附。”說到這裡,燕北垂下眼眸道:“然燕某受中山張公器重,既已應下劉公不再爲亂之諾,便不可再引軍隨叛軍作亂,便思慮着一條罪人之身北奔赴死,也算全了張公的恩義。留下部將在冀州,命其待紛亂一了,再歸附幽州。怎奈何部將引軍北上,這才自鮮卑繞了一大圈來到遼東……想在這裡救下張公性命,再行歸附。”

田豫不知其中還有這麼多事,登時沉默不語,但表情還有些慍怒……因爲燕北公然辱罵公孫瓚是個一心只想立功的人。

公孫瓚……是英雄啊!

“劉公有言,只誅叛亂惡首,因而燕某一至遼東便殺了張舉,想要奉於劉公,以保全中山張公的性命。”說道這裡,燕北有些慘兮兮的笑了,“燕某派出騎手往薊縣傳信劉公,那騎卒到現在還沒有回來。騎手專程繞過孟益的兵馬,那書信,應當被公孫瓚截下了吧?”

田豫聞言皺眉,他好像有一點印象,有一日公孫將軍的部下在營地中帶回一名叛軍的傳信使者,不過信上是什麼內容他絲毫不知。

看到田豫的表情,燕北基本可以確定,孫輕派出的騎手已經遭遇不測,攥緊了拳頭對田豫說道:“你可知燕某在信上寫了什麼?不用說你也猜得到,我要停止這場戰爭……可惜,這封信沒有送到劉公之手,否則孟中郎多半也不會攻過來了。至於說燕某爲禍遼東?我可以放你去襄平城看看,燕某可曾禍害過百姓!”厲害的屁股豐滿迷人的身材!微信公衆:meinvmeng22(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
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