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孤陋寡聞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什麼渤海之刀,作爲使者的孫綜可不買賬。【△網.】

作爲遼東書院最出色的學生,所思所想甚至所見所聞也就要比旁人多上一些。整個北方,早在燕氏與公孫氏交戰之前,五路諸侯的分析便十分明顯。燕北、公孫瓚、袁紹、張燕、韓馥,這五個影響北方格局的男人,都擁有自己忠心的部下與或大或小的土地統治權。

但這裡面,並沒有人看好韓馥與張燕,韓馥性情偏軟,是老派庸碌士人的代表,若是時局安定,興許尚有安民之功,但在如今這樣分崩離析的大爭之世,沒有進取之心,冀州牧這樣的官職對他來說僅僅只是累贅而已,遲早會爲他招來殺身之禍!

至於張燕,能在各路諸侯的夾縫間率領十餘萬黃巾餘黨、百萬貧苦部衆求活於太行大山之中,其人之雄才不可忽視。但同樣與之對等的是他身份帶來的侷限,未在討董時期將自己帶給天下的印象轉變,仍舊是與白波賊、南匈奴一樣亦兵亦匪的軍勢,便使他失去統治更大地方的實力——因爲沒有人才。

真正能成爲冀州之主的,只有三個人。

如今公孫瓚已死,剩下的便是袁紹與燕北了,二人各有優勢。燕北所掌握的,是在北方經營數年之功,當旁人還未看出天下崩亂的倪端,遼東郡便已建立書院、鐵鄔、礦山、屯田,種種舉措都快人一步,何況完整接手劉虞留下的幽州,奠定如今兵力強盛、糧草充足、武備精銳的基礎。數次在冀征戰,在鄉野中下層黔首擁有無人可及的擁戴。

而袁紹擁有的,是龐大的政治潛力,諸如四世三公的出身、潁川士人的追隨,各路諸侯與士人間的人脈,這都是燕北所比不上的。但潛力就只是潛力,若不能轉化爲實力,袁紹同樣比燕北弱了不止一籌。

袁紹發揮潛力的契機,便是冀州。

在得到冀州之前,說什麼渤海之刀!

我家主公起兵於易水之北,十九騎殺出如今幽州之主,可從未聽到他吹噓什麼遼東之刀,你們渤海之刀算個屁!有幽州之刀鋒利啊!

嗆啷啷!

伴着孫綜的話音一落,那貌若兇獸的顏良手腕一動,孫綜甚至都看不清他的動作,雪亮的刀鋒便已架在脖頸上,只聽顏良冷笑道:“初平元年,本將見過你家主人,便是對袁公,亦多有尊敬,豈容你這黃口小兒再次放肆!”

孫綜拍着腦袋想起燕北來時亦曾提到這次會面,那時他對袁紹十分尊敬,甚至若不是早年投了劉虞,都有投奔渤海的心思了;不過還提到後來討董時與袁紹相見,也曾提及了……與袁紹在酸棗的會盟,令主公很失望。

對袁紹的認識,便是一個越來越失望的過程。

其人有大略,比起進取更懂妥協,有些時候那是政治的藝術,但在當今天下,連朝廷尚朝不保夕,一手政治的藝術玩兒的再順溜,有什麼用?

孫綜輕輕捏着刀鋒挪開脖頸,一瞬間的驚恐令他背後毛髮皆張,冷汗滲出額頭,擡手擦拭額頭,長嘆口氣撫者胸口道:“還當這位將軍是像與幽州開戰,原來只是想殺孫某,真是駭煞某人啊!”

顏良面上木了一下,環刀斬也不是,收也不是,竟是僵在搬空,口中喃喃道:“殺你與開戰,又何不同?”

孫綜沒好氣地白了顏良一眼,寒聲怒道:“知曉沒區別還不把刀收了!”

在孫綜看來,這一趟就是耍威風來的,雖然他膽子小……其實某種方面來看,孫綜的性情與韓馥有幾分相似,即是怯懦,可又好鬥,愛逞個威風,一不小心玩脫了就能將自己小命兒留在渤海。

但他來之前就已經想通了。

祭告天地、拜見父母、走訪親友一個都沒拉下,這趟便是回不去,也沒什麼遺憾——這位幽州說客,就是抱着必死之決心來的,就算死在渤海,也要梗着脖子死。

因爲他得到了燕將軍的承諾,今日他死在渤海,來日渤海爲他陪葬!

雙方的敵意,在初初會面的一刻盡數顯露。

都卯着勁要打上一場呢。

這一下顏良真是被將住了,他能因爲面前這個黃口小兒以幽州軍之威脅便收回環刀嗎?

“顏將軍且將刀收了吧,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況且如今並未交戰。”袁紹似笑非笑地說出一句,接着對孫綜敲打道:“使者也不要耀武揚威,就是你家將軍當面,尚且要對袁某行禮……開門見山吧,燕將軍派使者前來,所爲何事?”

聽到袁紹出生,顏良這才‘哼’出一聲將環刀收回,一聲不吭地坐回到案前。說實話,他們還真不能殺了孫綜,可以扣下、可以好生招待,但唯獨不能殺了。

且不說這很有可能會召來燕北的大軍進攻,關鍵是今日殺了燕氏的使者,來日誰還敢再向他們派遣使者?

瞧見正主發話,讓孫綜楞了一下,半晌纔回過神來……活下來了!

旋即反應過來自己在什麼地方,拱手說道:“既然袁公這麼說,那在下便開誠佈公了。我家將軍不願見到冀州生靈塗炭,今年公孫瓚興兵十萬,冀北各地都沒了青壯,田地荒蕪,我家將軍打算休養生息,所以派在下來告訴袁公,不要向安平國以西派遣使者策反那些郡縣,否則來之不易的安寧便被打破。正如袁公麾下將軍不畏一戰一般,我主燕氏的部將,亦急望以諸君項上人頭爲晉身之資!”

不等袁紹說話,孫綜便接着說道:“若袁公同意,我主願將安平國信都以東觀津、武邑、武遂三城;河間國莫縣以南東州、成平、樂城三城,共六地交給袁公治理。這不可謂沒有誠意,我幽州十萬帶甲……”

“十萬?哈哈哈!”下首謀士許攸朗聲而笑,拍案道:“若燕氏與公孫交戰之前,說你們有十萬帶甲,許某尚且有三分相信,可在戰後還有十萬帶甲,莫不是燕將軍把我等都當作傻子嗎?”

“戰前我主在幽西兵馬不過六萬……可在戰後,是確確實實的兵甲十萬,甚至還說少了!”孫綜一撇嘴,用有些鄙夷的目光望向袁氏謀主,擡手輕輕撫了撫自己的美髯,皺着眉頭驚訝道:“難道閣下不知,易水之戰淹死三萬公孫軍的是我主之烏桓援軍,幽州漢軍分毫未損?難道閣下不知,中山相戰場倒戈,將三萬大軍盡交我主?”

說到這,孫綜痛心疾首地向袁紹行禮,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連擡出指向許攸的手都帶着顫抖。

“袁公,您的謀士何以孤陋寡聞至此啊!”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
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