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

飛石如雨,砸落蔡陽城頭。x

蘇飛根本無法理解一夜之間被奪走旗號的度遼軍如何將五架石變得不計其數。至少五十架石轟擊在蔡陽城北,轉瞬之間那先前被一顆飛石砸斷木柱有坍塌之險的城門樓徹底塌陷,裡面的軍卒尚來不及發出呼喊便被壓成肉泥。事實上蘇飛也沒時間去理解姜晉如何得到這麼多石了,他正忙着逃離城頭,所有守軍,逃離城頭。

四射的飛石掃平城上一切物件,不論是城門樓還是城垛,盡數被砸垮。目睹扛着大盾的力士僅僅因飛石蹭到邊角便被砸飛出去手臂扭曲成可怕的形狀之後,沒有任何人敢繼續呆在城頭,甕城上的守軍紛紛朝更南的方向,真正的北城牆逃去。

如果僅僅是飛石,並不足矣造成如此可怕的效果,但加上立足土方射術超凡的檀弓手就不一樣了。三韓、高句麗、漢朝樂浪郡特有的檀弓被燕氏趙國連年徵做軍資,那裡的百姓如果一年能獻上一張構造良好的檀弓甚至能免去所有賦稅,兩張就能免除一戶,若是再多便反能從州府得到幾百賞錢……當然,通常情況下沒有人願意獻上第三張檀弓。

而在中原,使用這種遠程兵器是最優秀步弓手纔有的殊榮,至少一石的弓力保證能將箭矢投射至四百步之外,搭配重箭頭會減少射程卻能在最遠距離仍舊殺傷覆甲敵軍。當然,弓手對覆鎧敵軍的殺傷從來小的可憐,可在戰爭中真正有鎧的敵人又能有多少呢?姜晉的敵人可不是武裝到牙齒的燕趙武士!

一營檀弓手立足離城百餘步的二丈土方,可想而知對守軍造成多大壓力。

這種時候,拿來壯大聲勢的五十六架投石炮的威力便顯得尤其重要,他們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整整一捆!

地動山搖,飛石砸翻守軍,卻兀自不停,只是照着稍稍放緩的速度繼續向城頭肆虐。哪怕攻勢放緩,也仍然是五十餘架石轟擊小小甕城,守軍哪個敢上前?

張繡在涼州時曾爲郡吏,督犯人做城旦,也就是監督他們修築城牆,而很巧的是,蔡陽城同樣過去是他的治下,雖然他不曾在這裡屯兵,卻也修補過城牆。他告訴姜晉,這座城用的是邊塞常用的夾板壘砌夯實造成,單純以石轟擊很難使其垮塌,不能效法張遼攻沛時直接砸塌一面城牆的做法。

張遼那是財大氣粗,一百五十架投石炮別說砸塌小小沛國譙縣,就是用來攻打襄陽都不是難事。何況就算砸塌甕城,裡面還有一面城牆是他們石砸不到的,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張繡的建議是,震懾守軍使其不能對攻城軍隊造成殺傷,接着用雲梯把步卒送上甕城,與敵軍近身搏戰,直至巷戰。

姜晉所希望的是直攻一點,打開城牆缺口將兵馬放進去,而張繡的建議則是四面八方,甕城之上步弓手與敵軍直接對抗吸引注意力,周圍整個北面城牆則由各部軍侯率領部下搭出幾十條浮橋將兵馬快速送到護城河對岸也就是城下,以雲梯蟻附攻城。

這本是攻城中對軍士死傷最多的一種攻城手段,大多數時候只有缺乏攻城手段的亂軍叛軍纔會使用。不過此時若有率先攻上甕城的步卒,在兵力優勢下反倒能夠使北城牆成爲率先攻下的地帶。

姜晉同意了這個戰術,同時命令張繡引步騎在餘下三座城門,尤其是城南遊曳,隨時準備與逃出蔡陽的敵軍襲鬥。在他看來,只要奪取城北的控制,守軍的戰意便會潰散大半,接着就是簡單無比的巷戰。

他有五倍於敵軍的兵力,儘管麾下軍卒的構成不如良家子來得精銳,但打順風仗?他沒怕過誰!

甕城上守軍爲之一空,城上充斥着傷者無助的哀嚎,他們都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卻沒有絲毫手段防衛,只能等待敵軍登城。城下身強力壯的軍士扛着巨木登上斷橋,有人在橋下涉水立起早已準備多時的木柱,一塊塊圓木搭在原本屬於吊橋的位置,一條簡易通路剛剛搭好,急不可待的步卒便扛着雲梯衝至甕城之下,將雲梯搭上城頭。

“率先登城者爲首功,賞百金!斬守將賞五十金、斬校尉者賞五十金、斬甘寧者賞五十金!”

姜晉將命令傳下,城下每個帶隊的軍侯、屯將、隊正都高聲對部下重複高喊着命令,各個攀援而上,準備迎接最殘酷的奪城戰,出來打仗,他們的路便只剩一條……要麼榮歸故里,要麼客死他鄉!

當第一個吶喊的軍卒操刀躍上城頭,迎接他的毫無意外是蘇飛早已佈下防衛的北城牆射來箭矢,轉瞬之間十餘支箭矢向雲梯搭上的缺口射來,眨眼便將他紮成刺蝟,仰着身子半邊搭在城外懸空,接着下面一隻大手提着衣領將他屍身拉出丟到城下,更多度遼軍衝上城頭。

甕城牆上很多巨石給攻城軍隊造出躲避箭矢的掩體,逐漸有攻城軍藉助巨石向北城牆的守軍以箭矢還擊。箭來矢往間,城下姜晉揮動手臂,身後令旗招展,一隊隊熟悉水性的軍卒將圓木推下護城河接着飛身躍入河中,拼出搖搖晃晃的浮橋,更多軍士向河中涉水而過,扛着雲梯殺上城頭。

守軍有力不逮,他們甚至纔剛剛爲飛石停止而鬆了口氣,接着便聽靠着城頭的袍澤驚懼地大喊。一架架雲梯搭在城上,有些軍卒來得及將巨石推下砸壞雲梯,但更多守軍卻沒那麼好運,還未破壞雲梯便見一個個如同魑魅魍魎般的敵軍躍上城頭,操着環刀漢劍衝殺而來,轉眼將城頭陷入一片混戰。

越來越多的守軍注意力被身旁城頭的度遼軍所吸引,隨之而來的便必然是甕城上攻城軍隊壓力驟減,甕城被完全攻陷,度遼軍甚至有餘力在城上組織弓弩手進行反擊,爲袍澤支援。

眼見日薄西山,蘇飛別無他法,恨恨地擺下刀頭,下令道:“退下城池,去城南與敵軍巷戰!”rw

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
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