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

率軍跨過遼水時,燕北的心中其實是帶着幾分不快的。

他只是能低頭、明事理而已,卻並非沒臉沒皮之人……眼看着這世間有如此多的賢才,有如此多良將之姿的英才,燕北如何能不心動?

這就像人們心底的貪婪一般,用羨慕眼光看着別人有那麼多的金銀財寶,怎麼會不在心底生出‘好東西這麼多,爲什麼不是我的’這種感覺。

天底下那麼多的賢才猛將……爲什麼不能是我的?

可每一次,都被人低看;每一次,都不被人理睬。

關雲長也就罷了,那般世之虎將,該有幾分脾氣。連麴義這個近而不遜遠則怨的老大難他的都得了,更別說關羽那般的威猛豪傑了,就算供的高高都不怕。可這次呢,連一個方及弱冠的田豫都因爲身份而看低他。

路漫漫,路漫漫。

誰知吾心?

“將軍有事煩心?”同乘戰車的沮授見到燕北望着道旁密林出神,因而問道:“斥候方纔疾奔四百里回報,五日之前公孫瓚營中仍舊只有幾百兵馬,不必爲戰事擔心……待此間事了,將軍便可前往薊縣會面劉公了。”

回過頭看沮授一臉關切,燕北這才如釋重負的嘆了口氣,抿着嘴笑道:“並非是因爲戰事,只是想到昨日,我以別部司馬相邀劉玄德部下那個少年竟不得,反倒被奚落一番,心有不快罷了。”

“原來是因爲此事。”沮授臉上帶着輕笑,扶着車轅道:“將軍雖有聲望,卻多半爲訛傳而出的惡名,何況將軍也確實做下不少惡事,也只能由着別人說吧?”

“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將來您歸附劉幽州正了名,以將軍求賢若渴,何愁無才學之人歸附?如那田豫,他也並未一口回絕將軍,您不是說昨日你們談完,他回去的時候說了承諾依然作數麼,只要您歸附幽州,他便是您的帳下之人了,不必自擾。”

沮授臉上已然掛着笑容,但說出口的話在燕北看來皆是國士之言,“將軍守遼東,待戰事一定,便可在遼東建館招賢,再於遼東南沓氐修建水寨,一路往青州東萊……此際中原戰亂不停,將軍若可保遼東安寧,何愁無賢人避禍而來?”

“哈,蒼天不棄燕某,才使有公與相助啊!”燕北搖了搖頭,也爲自己方纔的氣餒而感到好笑,揮揮手,對沮授說道:“說起戰事,公與覺得此戰會獵公孫,當如何戰勝?公孫瓚麾下有幾個非常勇猛的戰將,我只怕到時他們一齊突出,教我軍方寸大亂啊。”

燕北搖着頭,再度目露神往之色,“關雲長那般蓋世猛將,也不知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

沮授聞言輕笑,自家將軍這哪裡是求才若渴,分明是求才似餓死鬼投胎!聽說那名叫關雲長的蓋世猛將一人衝翻了將軍的軍陣,還險些將他斬於馬下,連兜鍪都被劈飛了,那是多麼危險的情況?可這位呢,絲毫沒有憤恨,反倒是心心念念着想要再見……誰知道再見是敵是友?

他覺得,再見多半是敵非友,那般猛將還是莫要再見的好。

否則上次是燕北運氣好,下次還能肚下藏身撿回條命嗎?

當然了,這話沮授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他們追隨着燕北大老遠的從冀州跑到遼東這個地方,遼東啊!比起幽州各郡尚且是最窮困的一郡,更遑論冀州了。民不過六萬餘,十一座城池只有區區兩萬餘戶漢民,就是算上遼東屬國那五縣,也才堪堪八萬百姓。整整十六座城池,卻只有襄平一地勉強能與冀州小城媲美。

三座襄平加到一起,還不如一座邯鄲城熱鬧。

就這麼個地方,養得起燕北將近兩萬兵馬纔怪!

不過也就是沮授了,治理遼東一郡下轄百姓與從前邯鄲城差不太多,若換了別人,又治襄平又治遼東郡,恐怕還要有力不逮。即便如此,面對如今遼東缺人、缺錢、缺糧、缺鐵的現狀,沮授也一直處於一個頭兩個大的情況。

誠然,遼東資源豐富,已經有匠人證明千山山脈表面有銅鐵礦物,而且數量還不在少數;誠然,燕北帶回遼東南大片林木中有數量龐大的櫟木;誠然,遼東全境有大量荒地、山林可供種田;誠然,遼東有大片海岸線可供漁鹽、有不少草場可供畜牧……可這一切的前提,是人口啊!沒有人誰去採礦、沒有人誰去伐木、沒有人誰去開荒、沒有人誰去捕魚、沒有人誰去曬鹽、沒有人誰去畜牧?

何況還在打仗,就算沮授腦袋裡琢磨出一些解決辦法,在隨時防備對西面戰爭的情況下,他什麼都幹不了。

在這麼一個百廢待興的地方,也就只有燕北這麼一個求賢若渴的將軍在,才能讓沮授看到一絲一毫未來遼東興旺的模樣。

也正因如此,沮授纔會大力支持燕北西進與公孫瓚決戰一陣。

擺在燕北與他們這些部將面前的,只有一條生路……歸附劉幽州,只有歸附劉幽州才能停止戰爭。

沮授已經琢磨出來了,等戰爭平息,該種田種田,該伐木伐木……這麼多士卒養着也是白養,讓那些軍士去效法孝武皇帝時趙充國的屯田之策,讓這些士卒去開荒屯田、去伐木、去挖礦!

從鮮卑素利換漢人回來,從烏桓丘力居換漢人回來,甚至去遷徙陷入戰亂的冀州百姓過來,讓那些百姓安家遼東,去開荒!

只是這些已經被沮授撰寫成策的計劃,暫時不能告訴燕北……在沮授看來,燕北目下只有一件事要去考慮。

擊敗公孫瓚!

……

兵馬行至遼東屬國,留下吳雙一部與先前滯留遼東的蘇僕延共守襄平西面門戶,燕北繼續率軍西進。

次日一早,用過朝食的軍隊拔營而起,卻見後路一道煙塵,有人喊着:“將軍留步!”

傳令一路奔至燕北身前,告知消息燕北扶轅後望,只見王義帶着幾名騎手奔馳而來,那駿馬都快被累的吐出白沫,離近了燕北纔看到王義兩個眼圈烏青,怕是徹夜未免。

“阿義?出什麼大事了,你火急火燎趕過來!”燕北一看王義這般模樣,第一個想法便是遼東出事了,否則此時應當踏上前往高句麗的王義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想至此處燕北不禁大急,連忙從戰車上躍下,將王義扶下坐騎問道:“到底怎麼了?”

“將軍別急,看其模樣不像急事。”

沮授拍着燕北手臂,燕北看着王義一面累的氣喘吁吁一面嘴角咧出笑容心裡也暗自納悶,怎麼看他這副德行都不像家裡出事。可若不是家裡出事,派一騎卒報信即可,何必如此親自趕過來?

“弟知兄長此次西征關係重大,由曾聞公孫瓚部下有虎將可單騎衝陣,恐兄長兇險,因而這些日子趕製了一套甲冑。”王義拽下馬背上的水囊猛地牛飲幾大口,這才擦擦嘴邊對燕北拱手抱拳說道:“兄當遠離,弟亦剋日奔赴異邦,也不知何日才能相見……”

說着,王義鼻子便有幾分發酸,抿抿嘴不知說什麼好,開口幾次想接,卻不知該繼續說些什麼,只好咧嘴一面喘氣一面傻笑,半晌也沒說出個下文,揚手對隨從叫道:“把將軍的甲冑擡下來!”

這時,衆人才注意到幾騎駿馬後腿兩側都繫着沉重的木箱,騎卒將木箱搬下置於地面一一打開,圍觀者各個咂舌。

好威風的一套精鐵甲冑!

鑌鐵兜鍪上頂白絨穗,盆領亮銀筒袖魚鱗鎧胸口帶着獸面叼環護心鏡,下襬寬甲護住膝蓋,一雙近膝的銅虎頭鐵戰靴,另外還有一個單個的箱子裡擺着一柄五尺精鐵厚背長環刀……整整一套精緻無比的兵甲,天知道爲了在大戰來臨之前趕製這樣一套兵甲,王義在鐵鄔的火光裡捶打了多少次鐵錠!

“這……阿義。”

這是跟着他五年轉戰二州兩國的鐵匠兄弟,這是隨他刺殺陶謙西奔冀州又殺入鮮卑的兄弟,這也是……在燕北手下招攬強人後漸漸不受重用的老兄弟。

是即將深入異國不問前程欣然應諾,卻擔心他在戰場上出現閃失的兄弟。

“兄,兄長……呵,我這嘴笨的啊,路上想了許多,到這卻全然記不起來了。”王義撓着後腦勺齜牙咧嘴,“前天才打好,想給你送去回襄平,可孫校尉跟我說你已經出征了,我這才往這邊跑,可算趕上了。”

燕北一直臉上帶着有些僵硬的笑聽着,想到自己領軍南擊孟益時王義就在鐵鄔裡打鐵,爲了給自己打造這麼一套鎧甲,可自己直至領軍西去都沒去鐵鄔見他一面,想着這些再看王義缺少休息而烏青的眼睛,鼻子便覺得發酸。

“兄長你穿上試試呀,看看合不合……”

燕北輕輕揉了揉鼻樑,王義還在面前絮絮叨叨地說着,冷不防被燕北猛地熊抱住,用力錘了錘他的後背,撒開了把這臂膀看了他一眼,“你記得,事可不成,但你必須活着回到遼東!咱們兄弟的好日子就要開始了,一定要給我活着回來!”

“諾!”

深吸口氣,燕北張開雙臂,昂首閉着眼睛喝道:“來人,着甲!”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七章 韜光養晦
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七章 韜光養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