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

歷時不過四個半月,燕氏兵馬西出太行踏平匈奴王庭,收斬部帥以下騎長三百餘,斬及四萬七千有奇,所獲牛羊驢馬不計,將二十餘萬匈奴俘虜奴隸發向渤海、河南等地充作力夫,所獲戰利自太行至鄴都沿行五百里,竟兩月不www..lā

一戰,平匈奴二十四萬騎長中含匈奴單于屠各部在內十部。騎手至倖存匈奴部中清點人數,除左賢王部、右賢王部,餘者十四大部盡降爲千騎部,儼然順昌逆亡。只是這一次,匈奴人連怒都不敢怒了。

隨後,再度有騎手分至幷州各部,傳燕北手令徵召各部半數騎兵行強兵役,共一萬四千餘騎,兵馬被分作三個校尉部,不過不叫過去什麼胡騎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了,而是號平原營、濟南營、北海營,發往冀州。

大約是誰都沒想到燕北方纔將匈奴打趴下便要自他們中募兵,匈奴騎中有很大的反抗情緒,可偏偏呼衍骨都侯的殷鑑不遠,這些匈奴兵硬是沒在路上弄出什麼大亂子。雖然沒大亂子,但小禍事是斷不了,一萬四千匈奴兵走到趙郡還剩九千多,路途上多是些血氣方剛的年輕勇士逃跑或是反叛,不過終究不算什麼大事,這都因爲燕北臨行前給他們留下一句話。

“好好當個漢卒立功,三年後全家當個漢人放馬種地;你們反叛,匈奴?說沒就沒了。”

這句在漢軍想起來涼氣都從腳底板冒到天靈蓋的殘忍之語讓隨行的羽林都好幾天不敢擡眼看燕北,可匈奴騎兵大多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而大多想着燕北許諾後的三年後牧羊耕田是何樣光景。

可在一些聰慧的漢兵理解來,這句話兩種情況其實是一個意思,反叛,剩下的幾個部落會被連根拔起,匈奴說沒就沒;打三年仗,入漢籍是他們的獎勵,可整個漢地能上馬的匈奴人這是一半,他們若成了漢人不就剩下留在幷州那一萬四千人了,匈奴到最後還是要沒啊!

自從燕北留給匈奴兵的這句話傳開了,那些職守宿衛的羽林騎看着休整時拿出玉斧把玩的主君,感覺便好像不一樣了。

甚至有些人在心中暗自揣摩着,他們這位氣度非凡見到旁人總是笑着行禮足可稱之爲禮賢下士和藹無比的主君,是否在心裡其實還盼着這些匈奴人反叛呢?

那可真是,大匈奴,說沒就沒了!

過了太行山便是燕氏的地頭,一路自是平安,六月下旬便回還至鄴都,此時自袁紹遣第一支先鋒校尉部渡過黃河襲擾鄉里已過去一個多月,袁軍又向北開進兩個校尉部,今日冀州的兵員近萬,不過仍舊受阻於南皮。儘管間隔月餘,不過其實袁紹的兵馬也就剛剛渡過黃河而已。

南皮以南都是平原,袁紹有備而來有許多戰馬,而麴義部下多爲步卒,擅長攻堅卻不願與袁紹野戰,僅僅在平原、樂陵二地交手一陣便退守南皮。因爲麴義的斥候看見,袁軍在黃河兩岸的渡口已經建起來了,正在調集來往船隻,他想以逸待勞,等袁紹調夠戰船再試試能不能打到河對岸去!

整個燕氏,麴義纔是最好大喜功的那個,只不過到底手上本領高超,誰也說不得他的不是。

戰報早在燕北迴還之前半個月便送進鄴都,平定單于王庭又擊潰七個反叛部落,這份血淋淋的戰報可謂是繼收高句麗扶余二國後又一份足矣震驚天下的功勳,甚至讓北方百姓覺得‘興和中興’這四個字,似乎離他們並不遙遠。故而自燕氏徵並軍回還入冀,即便渤海又開始一場新的戰爭,可從常山到魏郡沿線各處城郭百姓聞訊相迎的場面就沒斷過,可是讓這些殺紅了眼的廝殺漢好好威風一把。

燕北很滿意,這種尊敬對他的軍卒而言很重要。這場仗燕北的本部羽林騎僅僅在調撥給徐晃投入夜襲時露了個臉,三分之一的斬及都在匈奴人劉猛身上,其餘的便是成廉、魏續、曹性、徐晃、姜晉、潘棱這幾個戰將的本部去斬將奪幡,死了不少人,也着實殺了不少人,人頭滾滾,他擔心這些軍卒心裡害了什麼病。

這不是沒先例的,張遼傳回徵扶余時的戰報他看過,扶余人整整兩個校尉部的人馬在山頭營寨裡晚上睡着覺便營嘯起來,所有人都瘋了……這幫人若跑到國都腳下發瘋,一場大勝帶來的喜悅可就全衝翻了。

故而在行軍途中每逢有鄉里百姓夾道相迎,他便刻意壓住行軍速度,讓士卒好好受到百姓的讚譽……旁的不說,至少讓他們知道,血裡洗澡是爲了什麼。

不過沿途百姓在燕北經過方纔兩三裡地之後,便會發出一聲聲壓抑的驚呼,“唔,大司馬怎麼帶着匈奴兵回來了!”

是啊,匈奴兵,九千多個!

連百姓都如此奇怪,近了朝廷知道燕北帶着三個匈奴騎校尉部回還鄴都,便更爲驚訝了。前些時候因爲燕北平匈奴殺得太過兇狠,處置俘虜又太過決絕,使得成爲三千匈奴兵叛亂,爲太史慈與高覽合擊所破,怎麼如今便又領着更多匈奴兵回來了。倒沒誰爲自己擔心,只是這匈奴兵……這不是兔子打進狼窩了,別再被驅使上南邊打仗滅族了!

出征軍隊回還,皇帝照例領百官公卿至中城們迎接,自是一番嘉獎,甚至皇帝要親自爲燕北牽馬至皇宮,這如何能行,那不成比董卓還過分?燕北只得下馬與皇帝並行,還要稍稍落後半步。

皇室儀制,燕北雖不太瞭解,卻也不會有心去僭越,自問還是符合規制的,不過下一刻,皇帝出口的話卻令他愣在當場。

“幷州爲卿所平,當有州官以牧生民。”皇帝笑笑,道:“這是燕卿之功勳,便由燕卿牧守如何?”

這太出乎燕北意料,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神情頓時僵住。就在這時,身後突然跑出一個身影,頂着周圍護衛的羽林竄到最前,狠狠一揖拜倒在地,高聲唱道:“大司馬征塵未洗,不宜入宮,當沐浴更衣洗去征塵再入皇宮,否則有悖禮制!”

正是郭嘉!

燕北臉上的笑容,回來了。

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
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