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

這世間有一人,家世乃中原大族四世三公,曾直面宦官與其鬥得頭破血流,也曾與兇悍跋扈的董卓以理據爭令其忌憚,甚至欲置燕北於死地,他是誰?

他不是袁紹袁本初,也不是袁術袁公路,他還活着。

他是楊彪。

燕北親征幷州後,楊彪致力維護皇帝,爲皇帝獻計任燕北爲幷州牧,這在燕北看來是個餿主意,直接導致燕氏與皇帝撕破臉面。但實際上對於劉氏,卻忠心耿耿的計策,一切都爲了試探。試探手握天下兵馬大權的燕氏是否尊重皇權,如果尊重相安無事,即便不尊重也能讓皇帝早一步知道,不必墜入絲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景才知曉這樣的殘忍事實。

雖然與燕氏比起來,劉氏的的確確無絲毫還手之力。

這稱不上對錯,見慣了後漢王朝晚期朝堂的光怪陸離之後,還有這樣恪守本心的漢室老臣,不容易。楊彪也知道自己能活下來不容易,於他而言自先帝駕崩那場宮廷政變起,活得每一日都是上天賜予的——像他這樣的人,本該都死在朝堂浩劫之下。

宦官沒能殺死他、董卓沒能殺死他、燕北也沒能殺死他,可沒死的往往是那些豁得出去的人,一大把年紀的楊彪每每想到小皇帝孤苦伶仃卻承受着凡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他一直覺得自己應當做些什麼。

南下青州之前,麴義見過楊彪,給他指了一條明路,讓他進樂陵城爲燕氏招降負隅頑抗的袁氏將軍。那時候麴義可是自信滿滿,彷彿肩負天下大任要把四世三公貴胄世家打得滿地找牙,這個在北方最混亂的兩個邊境待了半生的武人也不希望楊彪這樣的人往死路、絕路上走。

這世上心想事成的終歸少數,楊彪沒有去樂陵、麴義也沒能把袁紹打敗。但總歸,楊彪沒死,當他不再生事燕北也就將他拋諸腦後;袁紹也還是輸了,半座廣陵城付之一炬,就連徐晃都沒打敗他,四世三公就先被自己打敗了。

心灰意冷的楊彪在黃河北岸結起草廬,乾脆不問世事,每日聽着河浪滔滔,心情卻不論如何都快活不起來,反倒越來越憂心忡忡。倆月裡還因雨季壓塌草廬不慎被壓傷,走起路來老腿兒一跛一跛地。這事經由楊彪身邊的寺衆郎密信傳報回趙國時,還讓燕北哈哈大笑了一陣……這小老兒純屬自己找罪受,老老實實在鄴都帶着不比什麼強,四世三公的名頭、大好的侯爵之尊貴,非要自己結個草廬體會世間疾苦。

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挖空心思想要成爲人上人,難道以爲他們都是瘋子麼?那就是因爲他們不像過這種日子!

嘲笑歸嘲笑,老頭兒有腿疾還是得治,正好前些時候皇帝害病招募了北方醫匠進京,如今燕北又一封書信送到鄴都,調幾個醫匠前往渤海郡樂陵城南的黃河畔,去給老太尉看腿疾。

沒辦法,什麼是君王,君王就是天底下的大家長,在燕北的理解中就是全天下都是他兒子,不然怎麼能被稱作君父?兒子不乖可以教訓,犯了律法殺掉也沒有辦法,但如果還活着,當爹的就算看兒子再不順眼也得去給他治。

何況,燕北心底裡偷偷地想着,其實他看老楊彪挺順眼的。

男兒在世,尤其成爲貴人之後活着,得有氣度。氣是氣質、氣概,度是度量、德操。

敵人,不論沙場之敵還是政見之地,如有置之死地的必要,毫不猶豫便是氣度;但在敵人生命終結之前與之後,無絲毫吝嗇地示以敬意也是氣度。

不然就不是真的大人物,因爲能夠與貴人爲敵的,自然也是大人物,而大人物是值得人們去尊敬的。

只是楊彪這病,本來是腿疾,卻不想燕北派了幾個醫匠過去,反倒成了心病……太醫令張機帶着幾個北方諸州多有醫名的聖手前去給老太尉瞧病,腿疾只是外傷而已,外貼內服的藥用到了,至多仨月便可痊癒,至多是走道稍顯長短腿,老爺子活了近六十歲,這點小毛病也不算什麼,哪知道張機與楊彪一聊天,算是捅了婁子,說不過幾句便使得楊彪當日嘔血,久昏不醒。

寺衆郎傳信回來可是將燕北嚇了一大跳,寫信將張機罵了個狗血淋頭,當日趙王宮裡的宮人站在東宮都能聽見燕北中氣十足的喝罵。

“孤派他是去瞧病還是施毒的,啊?過去纔不過三日就把老頭兒看昏過去,還吐血!就這水準尚不及燕某去瞧個跌打刀傷,這也叫太醫令?何隅不是說他能在醫道上有所成就麼,瞎了他的眼!”

太醫令張機不同於旁人,他在朝野也算是命人了,早年與黨人走得很近,出任過長沙太守,也是兩千石的官職。先帝尚未駕崩時在洛陽尋到何隅,何隅就說他這樣的性格在官場吃不開,倒不如潛心行醫,將來能大有成就。後來也算是一語成讖,張機在南陽沒做出什麼政績,不多久便辭官行醫,但他任南陽太守時首創了醫匠坐館瞧病,自他之後醫匠坐館的風氣便流傳開來,醫匠也由早年張角那樣的遊醫變爲如今的坐館行醫。

而且他對疫病極有研究,還專門寫過一本《傷寒雜病論》呈送邯鄲,燕北看過,正中他的下懷。燕北是最怕疫病的,北方打仗戰死者就地焚燒留存骨灰受人祭拜自他而始。儘管這種事根本無法通行於民間,但在軍中十數年光景,人們都已習以爲常。

燕北當時還覺得這個張機於當今天下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人才,怎料這還沒給予重用呢便出了這樣的事。楊彪若沒死還好,若是死了天下人難道不會將楊彪的死歸結於他嗎?

趙王宮裡燕北撓着腦袋罵罵咧咧,他不怕人說他伐害忠良、肆意屠戮,可他怕別人說他使陰謀啊……下毒殺個手無縛雞之力還跛了條腿的老頭兒,天底下有這麼窩囊的事兒?

一切的憤怒,在張機派人送來內外詳情後消弭無形,不過燕北算知道了,何隅說的沒錯,這張機確實不適合爲官。

楊彪嘔血的原因是他將吉本等人挑撥皇帝先下手爲強又在東窗事發後逃逸、趙王被逼反在天下平定後起兵反叛皇帝的事一股腦全跟楊彪禿嚕了。8)

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