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

詔書是真的,並非燕北拿着傳國玉璽自己私做的矯詔。儘管他在去歲冬季的確是想做這麼一份假詔書好教自己進京,但朝中有個叫董承的涼州舊將給他省去了許多麻煩。

董承是當朝皇帝的外戚,嬪妃董貴人之父,過去董太后的侄子,條侯董重的弟弟。儘管與涼州舊將同源,卻因身份始終站在皇帝這一邊。能讓皇帝還都洛陽以依靠關東諸侯的力量擺脫李傕等人的控制,是他當下最大的心願。

而焦觸的出現,無疑給董承指出一條明路,這明路便是雄踞北方的諸侯——燕北。

長安衆人對關東諸侯的勢力大多並無清楚認識,而對從前百官顯貴時尚爲逆賊的燕北,則多有不屑。董承也是這樣想的,一個粗鄙不堪出身寒微,儘管統御河北令人意外,但這並不難在董承心中勾勒出一個類似呂布的形象。

從頭到腳都寫滿了‘易於掌握’四個大字!

自這位外戚隱晦地向李傕麾下很受親待的偏將焦觸表達出希望燕仲卿領兵勤王的願望後,雙方一拍即合,一封封秘密往來中原與河北的書信裡,勾勒出兩個各懷鬼胎但一同趕走李傕的計劃。

這封詔書,也就來的一點兒都不奇怪了。

至於燕北手裡的那塊傳國玉璽,藏得可好了!儘管那是一件天下至寶,在燕北眼中卻始終找不到最好利用的時機,在找到時機之前,燕北可不希望那塊寶貝變成壞他大事的厄運之物。

不過乘船西行的燕北,將即將到來眼前的驚濤駭浪統統丟到一邊,他又見獵心喜了!

巨大的三層鬥艦上,燕北與楊奉、管承共坐於頂層,兩眼津津有味地望着下層甲板上的二將較技搏鬥。船上自有水卒武士圍坐圓場,場中典韋管亥皆赤手對搏,二將皆是筋肉盤虯之輩,你來我往之間拳拳到肉,手格之術足可謂軍中健者,左右水卒一時紛紛叫好,大河之上好不熱鬧!

典韋是世間難尋的猛士,燕北知曉;而這在河陽渡剛剛見到屬於自己已有兩年的部下管亥,亦是一員身長八尺臂膀千斤的猛士。

儘管隨着兵勢越來越強,部下無論猛士還是良將都已如雲,何況這樣身有勇武的猛將在萬人軍陣中能起到的作用已是微乎其微,但燕北仍舊喜好猛將。

在見到管亥的第一眼,就想讓他和典韋一樣,跟在自己身邊。

現在,正是試探管亥本領的時候。燕北當然希望管亥有配得上他名號的勇武,但另一方面,他不是典韋那樣來路簡單的人,就算想要帶在身邊,也要費上一番功夫。

“管校尉,若將來我等與北方諸君戮力能平定這亂世天下,燕某將與二三子共列傳記!”

燕北在船上遙遙舉杯,左右楊奉、管承皆舉杯相應。楊奉懷裡揣着那面絹布詔書,對燕北是一萬個服氣,什麼也不說便飲下樽中酒液,他是沒有一點兒反駁的意思,總之現在是錯的對的,只要是燕北說的,在楊奉這兒便都是對的。

興許是兄弟二人分在水陸,管亥的體形便是身長八尺膀大腰圓的馬上戰將之模樣,而作爲兄長的管承身材卻與燕北相仿,也是那種在馬背上舞不得長兵的身材,面上不像管亥那樣絡腮黑鬚,而是蓄着精修的短鬚,舉樽輕聲笑着說道:“管某兄弟何德何能與主公同列傳記,屬下不敢。”

統領水軍的田豫便僅僅是偏將,歸附在他部下的管承管亥自然也都只能是校尉之職。燕北在很久之前便知道自己部下有這麼兩個兄弟,一個是青州黃巾魁首,兵橫北海暴亂軍中;一個徒衆三千家呼嘯海外獵擊數郡。只是那時他在冀州而田豫於東萊,一直難以相見。

管承雖是自謙,卻知曉燕北言下之意——他們和燕北其他的部將有所不同,他管承、管亥、楊奉三人,從前皆是聚兵禍亂一地的亂軍首領。管承不知道燕北與楊奉之間發生了什麼,但他知道燕北對他們有一點擔心。當即不等燕北迴應便藉着武士給燕北添酒的時候說道:“過去屬下兄弟二人在東州爲禍,實屬無奈之舉;東萊一戰歸附田將軍之下,也只是想着能有口活命的飯吃。海外島上種不出多少糧食,可搶奪卻總會死人。幸得將軍不棄,我等這纔有了今日。”

管承說起往日,竟帶不少唏噓。他的話不是作僞,此次北行渤海避冬給他們兄弟二人帶來極大震撼。他們並非沒見過世面的草寇,當年管亥也是率領數萬黃巾圍困北海全境的人物,自有見識在身。可這等偏安一隅的見識如何能比得上燕北雄踞二州開疆闢土的大業?

二人自詡東州之雄,卻也不得不承認,就算給了他們與燕北相同的機會,他們也做不出同樣的大業。別的不說,就燕北手下各地諸侯出身的部將、平安時期各地太守兩千石們能被招攬至一處,對他奉若明公,這事就不是誰都能做的。

何況管承還聽說,過去與司徒王允共掌朝政的溫侯呂布也住在鄴城。

連總朝政的人都屈居於下,是怎樣的人傑雄主?

“今後主公但有驅馳,我兄弟必齊心戮力,絕無二心!”

事實證明哪怕是海賊,只要是勢力很大的海賊來表忠誠,也能讓北方雄主感到開懷!

正說着,底層船幫突然傳來水卒與武士們的轟然叫好,燕北等人向下望去,便見場中二人已分出勝負,看模樣是典韋更勝一籌,兩個赤膊猛士相互拱手一同踏木階而上,龐大的體重使地腳步分外沉重。

燕北對管承的話很是滿意,笑着起身給典韋管亥二人遞去酒樽,似不經意間與典韋交換了個眼神,便見典韋沉沉地點頭兩下,燕北隨之大悅,對管承笑道:“校尉不必如今如臨大敵,我們只是去朝廷拜見皇帝,不用管什麼李傕郭汜,他們敢攔燕某嗎?”

“如果敢,就地把糧食燒了,我們就在河東看着他們餓死!”

在燕北與典韋交換的眼神中,有他們提前定好的約定……管亥的武藝以燕北的本事去試探,如果典韋點頭,就說明管亥的武藝比燕北強。而典韋點了兩下,說明——管亥比燕北強得多!

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
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