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

荊州對誰都是泥潭,就像燕氏同時發動的針對兗豫曹氏、青徐袁氏的戰爭一樣,必然曠日持久且消耗甚巨。x23us.com更新最快燕北的爛攤子在天下可不止這些,北邊鮮卑有個軻比能,自早年軍都山一役被徐晃堵在山谷裡揍得抱頭鼠竄找不到北退回草原,已有數年不曾有過動靜。但打過人的都知道,只要搏鬥還未結束,收回拳頭永遠是爲了下一擊打得更狠。

燕氏的戰旗遍插北方,鮮卑又何嘗不是呢?這些年軻比能兼併了步度根、蒲頭等鮮卑大人,意在重建檀石槐時期的部落大聯盟,一切都在蓄勢待發之中。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戰爭一向如此尷尬,即便強勢如燕北,也受限於他所處的位置無法真正掌握對北面作戰的主動權。

戰爭何時打響,從來不是長城以南說了算的,他們所能做的就僅僅是守勢、取得優勢、加固守勢、加固優勢,最終以期在外敵入侵時擊垮其有生力量。

深入大漠草原、在毫無道路可言的塞外,用重兵去搜尋跟着馬草遷徙的遊牧主力,這種賭國運的事孝武皇帝能做,燕北卻做不得,因爲他沒有用兩代人一百年時間開創文景之治的父親和爺爺爲他積攢家底。

燕北可以用十五萬大軍、三十萬民夫及數以十萬計的馬驢騾牛羊去兵分水陸三路進攻袁氏曹氏。或許不論勝敗,這將近五十萬人最終只有三十萬甚至二十萬回到黃河以北,但他們的戰線每向南推進一百里,便能收穫數座城池、十數萬百姓。

燕氏的戰線自登陸黃河南岸起,何止推進千里?這樣的戰爭是值得的,他們得到土地、得到人口,損失的兵員、兵甲、軍械,得到的卻是能夠休養生息的根基!

可他不能讓僅僅數萬的軍隊離開長城深入塞外腹地,冒着數個校尉部乃至全軍覆沒的風險行走在草原與荒漠之中。塞外的戰爭一旦失敗,並非像南方作戰即便無法全身而退也能收回五成,一旦兵敗面臨的便必然是全軍覆沒的風險,倖存者十不存一,這對趙國而言對燕北而言都是莫大的損失;即便勝了,那片不能耕種的不毛之地能帶給燕氏什麼?

什麼也沒有。

那的人與鞏縣鐵山裡的奴隸沒有差別,男人都是不能爲我所用的戰士,婦人則只會讓塞外的小狼崽子像馬草一樣沒完沒了地生出來。馬?牛?羊?燕北並不缺,趙國並不缺,得到涼州令燕北得到孝武皇帝徵大宛的紀念品由大宛馬與漢朝馬混種的山丹軍馬,既有大宛馬的骨骼、力量與速度,也有漢家馬的耐力,是天下一等一的寶馬。

隨燕北的地位越來越高,他越來越覺得役使奴隸是一種很沒意義的事,儘管他在鞏縣奴役十餘萬南匈奴俘虜挖礦開山,是天下最大的奴隸主,但他仍舊像年輕時一樣堅定地認爲天下遲早是要沒有奴隸的。因爲奴隸就像私兵……分權。

作爲天下間最有權勢、並且二十餘年中掌握權勢時間爲天下之冠的統治者,燕北越來越明白權勢的運用。所謂的權勢,在燕北眼中無非是能夠使用他人來達成自己的意志,而他人還樂於如此。這本身就比役使奴隸要高明許多,奴隸並不樂得如此,而作爲掌權者,他也當有方法讓別人樂於履行他的意志,否則便稱不上有權勢。

在他所處的位置上,甚至不需要幕僚鑽到一起拍腦袋,他張口就能達成奴役數萬人的效果,而且遠比使用奴隸要好。比方說開礦挖山,不需要擄掠人口,只需要去張榜僱傭工匠就夠了,何須奴役?大錢都是他鑄的,發到工匠民夫手裡,過上半年便又通過賦稅的方式回到他手中。

他能達成所願、開礦採木的民夫也達成所願、商賈達成所願官吏達成所願,同樣完成一件事,最後卻落得皆大歡喜,多好!

所幸,現在有了馬騰這曾在涼州攪弄風雨的強人擔任幷州牧,由他和燕東一同防着軻比能,興許還能給那個塞外強人找些麻煩,終歸是好事。

“臣來時,姜將軍剛有一場小敗,在沔水南岸。襄陽城易守難攻,荊州水軍亦實力強悍,非片刻能下。”

燕北對荊州一向沒太大關注,也無非是知道個南陽郡罷了,沔水水勢更是一概不知,倒是聽沮授說起襄陽,燕北這才恍然大悟道:“都打到襄陽了?阿晉做的不錯啊!孤聽說荊州軍中有個叫甘興霸的,是叫這個名字吧?前些日子夜襲了張繡與阿晉的營寨,打得雞飛狗跳,很是厲害啊!”

“回大王,甘寧至勇之人,其手中過去有一支千人水賊,號爲錦帆,行掠於大江之上,亦曾參與過早年蜀郡反叛劉焉的叛亂,怕是姜將軍之大敵。前些時候就是他在沔水興風作浪,沉了姜將軍的駐守退路的戰船,讓南行兵馬受挫。荊州局勢雖我趙國佔優,但局勢當下還不明朗……大王,您的幽州同鄉劉玄德,也參與這場戰爭。”

“劉玄德?”燕北已經很久沒聽人說起這個名字了,即便有時於堆積如山的案牘中見到這個名字,也不過一閃而逝,青年士氣他們曾刀兵相向也曾惺惺相惜,更於討董時並肩奮戰,不過如今天各一方,亂世中誰也顧不上誰。聽到劉備參戰燕北沒有太多情緒波動,只是驚訝道:“孤還以爲他去益州了,他不是被趙韙邀請入蜀攻打劉璋了麼,怎麼又回荊州了?”

沮授苦笑,他也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告人的狀,不過燕北派去統帥荊州、徐州的將軍確實都幹了點不靠譜的事情。拱拱手,沮授搖頭道:“劉玄德的確入蜀,但他留了一支偏師由張益德率領駐紮在南郡,南郡於襄陽之南。前些時候姜將軍聽說劉備入蜀的消息,便派人給劉備送信,要他給自己織一副草蓆……信由荊州府送往南郡,八成被張飛扣下了。待到攻下沔水之北,劉景升向劉備求援,信也剛到張飛那,他便率軍出征了。”

“他,他是被甘寧打糊塗了?”燕北瞪大了眼睛,這簡直比義殺昌霸還要奇怪,“讓他好好讀書他不讀,劉備不是劉表啊!好端端的招惹劉備做什麼?”

“大王,姜將軍找的就是劉備,因爲他會編草蓆,荊州牧是不會的。”沮授苦笑道:“臣曾問過姜將軍,他也不與臣說緣由,還是大王親自問吧。”

“問個屁,把他召回來,好好督造王陵,別讓張飛那個蠻子捅死了!”燕北急的直罵人,揉着額頭對沮授問道:“你覺得張繡領軍沿河守備荊州軍,行麼?”

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
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