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

方悅引領張頜部下最精銳的冀州騎兵自戰場邊沿脫出,起先因那邊只有數百敵軍,何況攻勢也不激烈,文聘並未放在心上,也因此當他們騎上駿馬衝出封鎖時文聘一樣措手不及,待到反應過來卻又被張頜親率的度遼將軍本部糾纏住大量兵力左支右絀。

到這種時候,作爲斷後的文聘軍本身士氣很高,他們各個都抱着必死之心來報答劉使君對他們的恩義,人人深知只要守備住這支敵軍便能使劉表南走進入宜城。能拖住多久並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他們想的只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這種想法非常正常,倘若想着拖住多久然後全身而退,那他們根本就不會站在這裡。

因爲沒有人能擋住燕氏南攻的腳步,自潁水之上龐大船陣震懾人心,數以萬計的軍卒登岸,以三千之中阻止他們進攻步伐已是難上加難,真正阻擋,談何容易?

留下的整整一個校尉部荊州軍在此阻攔度遼將軍部登陸南岸,心底便統統都攢着一股氣,就是這股氣支撐他們面對三倍於己的敵軍衝鋒沒有潰散,乃至奮起咆哮反擊。

可方悅率騎兵衝出阻攔,直朝襄陽城外的大道朝荊州軍主力逃走的方向追去,直至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便將留待此處的荊州軍心中的氣打散了。氣泄,則士氣不再,也就難以敵對數目更多的度遼將軍部軍士。

戰事不過持續半個時辰,留守的荊州軍的士氣在戰鬥過程中急劇下降,有軍卒四散而逃,亦有軍卒不顧陣勢向燕軍衝鋒最終死在強弓勁弩之下,最後文聘引領殘兵退入襄陽城中,原本撤退時有兵千餘,待到進入襄陽之後僅剩六百餘人。

他部下最大的死傷在於自城外逃入甕城時的阻敵,即便文聘部軍士再奮勇作戰,襄陽北門的甕城門還是被攻破,但好在他們放下北門的懸門,將敵軍阻在甕城之中,待到他們的軍卒登上城樓自四面城牆向甕城射擊,便使敵軍潮水般退出甕城。

在張頜看來,此時的局勢再在襄陽與文聘耗下去沒有絲毫意義,當即留下一部兵馬由黑山校尉羅市率領包圍城池,接着便繼續發兵朝劉表南奔的宜城追去。

文聘困守孤城,不過區區幾百軍卒,張頜並不認爲他能做出什麼大事來。南攻之前,張頜已傳信屯守在南陽潁水河畔另一邊的高覽,至多不過幾日高覽便可率大軍至此,到時候留給文聘的便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開城獻降、要麼城毀人亡。

至於現在,抓住劉表、哪怕抓不住也要咬住他的大隊人馬尾巴,給他造成足夠混亂,令荊州軍民聞燕趙之勢便喪其膽魄,纔是張頜的目的。

文聘是什麼,有什麼用?

張頜纔不在乎!

在以往他不論在小範圍的戰法還是大範圍的戰略上,都沒有這麼果斷,但他的腳上荊州土地,便顯得有些肆無忌憚。荊州對張頜而言——沒什麼可怕的。

不論一直在荊州的劉表還是剛剛到荊州的曹操,對張頜來說都是,沒什麼可怕的。

張遼就在南邊,聽說已經向華容進軍了,華容這個地方張頜是知道的。荊州可以被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塊,北面無疑是南陽,如今已落入度遼將軍部手中;東面是江夏,是張遼的囊中之物;南面有兩個郡對劉表造反,如今長沙在曹操手中;剩下西面與中間,纔是劉表如今的地盤。

如果能順勢奪取南郡中間最繁榮的襄陽、宜城二縣,則劉表便只有南郡西面窮苦之地可走,最後少不得也會被逼進益州。

張遼攻打的華容,處於襄陽正北一線,在他們中間留給劉表的土地已經不多了。

其實張頜心裡挺期待劉表和曹操一起躲進益州的,這種場面想想就很有趣。益州的地勢很有意思,武陵山、大巴山、秦嶺三座大型山脈將益州與中原隔絕開來,只需要兩支兵馬常駐於漢中、南郡二地,便能徹底將益州封鎖。

只要益州有三個諸侯,他們自己殺來殺去就夠嗆了,哪裡還有勁頭來找燕氏的麻煩。

等他們殺個三敗俱傷,燕氏兵馬一路自北向南、一路自東向西,一戰可盡數趟平。

這是張頜心中除此戰擒殺曹操、劉表之外,對他們處置最方便的情況。也就是說,在張頜的寄望中,如果這場仗不能順利擒獲二逆賊,便要儘量避免他們逃竄別處,儘管向西驅趕。

方悅的騎兵來去如風,但畢竟荊州府的車馬已早走了太久,整整提前兩個時辰的路途,對他們來說盡是折磨。荊州的地勢並不平坦,儘管劉表治理有方,官道還算寬闊,八百餘騎追逐足有一個時辰,待到日頭西落才終於遠遠地瞧見大隊人馬疾行的浩蕩煙塵。

劉表可不是像他入荊州那時區區單騎而來,他從襄陽撤走,攜行吏民上萬,車馬夾道路途不同,人們拖家帶口在路上又走的匆忙,遺落下不少物件,看得追擊途中參與過討董之戰的冀州老卒嘿嘿直笑。

“跟董公遷都時候多像啊!”

可不是像董卓遷都時候的模樣麼,只不過比不上那會吏民奔逃的規模。

劉表是個重情義的人,他連逃跑都帶着襄陽的士人們,用兵馬保護着前往宜城避難,甚至在路上他還想着,等到了宜城要先派兵把這些人送到枝江或其他暫時不會受戰事威脅的地方。可思來想去,枝江與其他地方都不是那麼安全,即使打退了燕北,他也一定會再和曹操見仗,到時候南面可就不再安逸了。

正思慮着這些事,突然後方傳來騷亂將沉思中的劉表驚動,再加上車駕被石頭重重地顛簸,劉表讓蔡氏拉開車駕帷幕向隨從將士問後方出了什麼事。

蔡氏纔剛撩開帷幕,便見後面煙塵滾滾,十數騎疾馳而來,馬上頂盔摜甲的荊州將軍策馬疾呼:“賊人襲來,快護住使君吏民,餘者結陣,準備禦敵!”

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九章 某善將將
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九章 某善將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