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渤海之刀

袁紹收到燕北的書信時,渤海南皮城中正在舉行宴會,爲長子袁譚加冠成人。

而除了加冠,也有因燕北、公孫瓚鷸蚌相爭,袁氏奪取漁利的慶祝。

袁紹一向是不喜奢華的,自出奔洛陽上東門之後,他已有許多年不曾這樣開心。任誰都想不到,燕北與公孫瓚這兩個生地不過隔着一條大遼水的幽州豪傑,居然會積攢如此多的憤恨,以至於甚至根本不必撩撥便能打作一團不死不休。這甚至讓袁紹覺得自己先前派遣郭圖謀害劉虞是個錯誤的決定。

原以爲燕北不過是個跳樑小醜,空掌了些兵馬,聚起山間羣盜,成不得大氣候。那成想在幽冀之間的戰爭中,燕仲卿居然始終穩穩地壓着公孫瓚一頭,戰爭以外的狠歷更令人印象深刻。

燕北與公孫瓚這兩個身在局中的人瞧不清楚,可袁紹與他的幕僚們,可是洞若觀火——燕北與公孫瓚交惡,早年間的裂痕暫且不提,歸結根本不過是公孫瓚的傻弟弟夥同玄菟公孫度打算一同進兵遼東郡。

僅僅是個打算,隨着漁陽田豫隻身將公孫度刺死,倒燕之戰土崩瓦解,人家公孫越可是連遼西郡都沒走出去!

燕北硬是能在還師遼東時沒有一點動作,憋足了勁一戰克定遼西,順勢將勢力擴大至幽東數郡不說,盡殺遼西公孫氏及其賓客滿門。

如果說袁紹在公孫瓚之死中看出什麼倪端,那便是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燕北從人畜無害地率軍經過嚴防死守的遼西郡時,從心底裡就沒給公孫氏留下活路。

後來的佈置,袁紹同樣看得清清楚楚。恍然間被州人舉爲州牧,燕仲卿卻沒做好做州牧的準備,整個幽西對他的勢力來說一片空白,從這一點上來看袁紹認爲燕北僅有雄才並無大略。如果不是當時渤海郡與公孫瓚交戰的話,那便是公孫瓚最好的北上時機,可惜被渤海的戰事拖住,纔給了燕北暫時安定州郡的可乘之機。

接下來,想把涿郡搬至冀州的公孫續死了,死在燕北的屠刀之下……後面的戰事,更爲清晰。

可是現在沒什麼好擔心的啦!

儘管前方傳回公孫瓚已死的消息,儘管公孫瓚去歲興起大兵突襲渤海甚至最近時距離南皮城只有一百里,但那都過去了。這片土地上最兇殘的敵人公孫瓚,死在燕北手上。而死前公孫瓚聚起十萬大軍,受困於幽州狹長地勢的燕北又能集結到多少人馬呢?

便是勝了,只怕也是慘勝罷了,這對袁氏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郭圖一路向西走過,所經之地郡縣紛紛倒戈掛起袁氏的旗幟,算算時間,現在郭圖應當已行至鄴城,只要說服了韓馥交出冀州牧官印,整合冀州軍民,區區幽州……不在話下!

可是偏偏,每當喜上眉梢,便總有惡客攪局!

“主公,城門外來了一隊精騎,執前將軍印信言說是燕仲卿的使者!”

“燕北的使者!”袁紹本靠坐榻端着酒壺隨樂曲緩緩搖晃,頭腦中想着冀州與周邊各路諸侯的複雜關係,突然聽到燕北使者前來着實被嚇了一跳險些失態,楞了一下才坐正,滿面雍容緩緩道:“他們有多少人,過來做什麼呀?”

傳信的使者撇撇嘴巴,那燕北使者遠道而來能做什麼啊?瞧您這話問的,反正看上去並不像是來進貢的!

“回主公,一行二十餘,皆兵甲齊備精騎大馬,不曾攜禮品……屬下以爲,多半是傳來書信吧,是放他們進城還是趕走他們?”

趕走他們?

你可真能想!

早在討董時期袁紹就知道燕仲卿是個什麼成色,天老大他燕氏要和地爭老二的角色!那可是位對四世三公袁氏名門多有不屑的主兒……說來也怪,宗族有時有庇護之名,有時也會矇蔽人的眼睛。有時袁紹也會想,若他沒有袁氏名門的這個出身,是否那些出身底層的草莽便更能接受他一些。

今天趕走燕北的使者,明日那渾人帶着自己的馬匪殺過來怎麼辦?

當然了,這種不提氣的話只能裝在心裡是不能說出來讓手下氣短的,袁紹輕蔑一笑道:“燕氏子尚且知曉禮節派遣使者,我又怎能失了禮數,無論何時且先聽其一說。”

部下文武聞言稱是,撤下歌姬舞伶,靜待燕氏使者。

氣度裝的再好,外交這種事終究還是強弱硬道理,否則便是有三寸之舌怕也提不起勇氣,袁紹麾下諸將顯然俱是知曉此道理之人,各個坐得大馬金刀,一派壯武氣度中,堂外有侍衛唱名道:“前將軍、幽州牧、薊侯燕仲卿使者到!”

話音一落,堂下走進個並不高大的身影,甚至在幽州那等天下之北的地方單論身量不過下等,區區六尺五寸長短的年輕人笑着邁步走進堂中。儘管其人身量低矮長相平庸,氣度卻着實不凡——頜下鬍鬚精修美髯,衣着並不華貴沒有絲毫飾物甚至還比不上渤海一介小吏。可就是這麼個人,在淳于瓊、顏良、文丑等勇武之人的逼視下竟是閒庭信步地走上前來,甚至帶着笑臉像逛自家後院一般將在座袁氏部將看個通透,末了才擡頭對袁紹高高地拱拱手,笑了。

“奉我主前將軍之命,在下遼東人孫綜,拜見袁公。”孫綜說罷隨意地左右瞟了兩眼,帶着笑意再度拱手道:“爲袁公賀喜。”

孫綜是遼東書院邴原出色門生之一,擅長交談,便被燕北選爲此次出使袁紹的人選,也算是對他的歷練。

袁紹笑了,問道:“燕將軍使節居然也會爲袁某賀喜嗎?還以爲他從不知何爲尊重長者……敢問使者,喜從何來啊?”

“孫某不知。”孫綜回答地極爲自然,攤手道:“袁公不必掛懷,在下視諸君在如此滅頂危急之際仍舊聚飲歡宴,自然是有所喜事,故而隨口一說。”

“大膽狂徒,豈敢戲弄袁公!”孫綜的話音剛落,下首一雄武之將便跳出案几,腰間環刀半出寒光凜冽,凶神惡煞不是顏良還能有誰,“莫非我渤海之刀不利?”

“嘖嘖,原來這便是渤海之刀,在下一時失言,還望這位,這位將軍不要見怪。”顏良驟然抽刀將孫綜嚇了一跳,就連身子都跟着閃了一下,然後才拱着手一副歉意的模樣說罷這段話,正待顏良達到目的將環刀歸鞘時,才慢悠悠地疑惑道:“渤海之刀雖利,不過你知道幽州公孫伯圭,他是不是也像閣下一般誇耀武勳,曾言白馬天下無敵?”898)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