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劉修翻臉

對於糜竺意思,徐庶苦笑一聲沒有說話,他知道想要從劉修手裡分享糧草根本是不可能的,如今四方戰地,沒有糧草就不可能供養起軍隊,更別提招兵買馬了,如今劉修缺少人馬,這些錢糧恰好可以壯大自己的實力,劉修怎麼可能損害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劉備呢。

可惜糜竺看不明白。

“呵呵,子仲說的不錯,這次若無叔父幫助,宛城不可能攻破,當初我與孔明說好,如果得了宛城,便會將南陽的數縣劃與叔父治理,現在我會兌現我的諾言的。”劉修說道。

“不知道劉太守欲將哪幾縣讓與我主?”糜竺問道。

“育陽、棘陽、湖陽、平氏、比陽五縣劃歸叔父所管轄,這樣足夠誠意吧。”劉修笑道。

糜竺的臉色難看:“這幾縣現在可都在曹操手裡啊。”

“呵呵,如今我得宛城,沒有糧草支持,夏侯惇與曹仁必然撤軍,叔父只要派遣人馬收復這幾個地方就可以了。”

龐統與魏延對峙一笑,心道自己主公真是精明,這幾縣原則上是屬於南陽郡管轄,然而實際上是被曹操控制,許於劉備想來他也無可厚非,畢竟這符合當初的約定。

“畢竟我主念在叔侄之情,派兵幫助劉太守收復宛城,若無我主相助,劉太守可不一定能夠拿下宛城,宛城錢糧,劉太守理應分一半與我主纔是。”糜竺不死心,繼續道。

劉修的臉色一沉:“子仲言重了,各取所需罷了,若沒有你們相助,我也能夠拿下宛城,只不過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而已,何況我取了宛城,夏侯惇等人必然撤軍,這樣看來,我反而替你們解了新野之危,你們不感謝我,反倒跟我邀功起來了,我將南陽五縣劃於你們,你們已經是佔了大便宜了,可不要得寸進尺啊。”

“你……。”糜竺怎麼樣想不到劉修說翻臉就翻臉,此時只能氣的說不出話來。

“錢糧之事,休要再提,否則別怪我翻臉無情。”劉修冷冷道。

“好好好,太守大人好自爲之,此番回去我必定將劉太守的話如實相告我主,糜竺告辭。”說完糜竺一甩披風,轉身出了縣府。

徐庶看着糜竺氣呼呼的背影,苦笑一聲,也是作揖道:“劉太守,元直兄,在下也這就告辭了。”

“元直何必着急呢,多呆幾天,修仰慕元直許久了,希望可以和元直能夠秉燭夜談一番。”劉修起身走到徐庶面前說道。

對於劉修的好意,徐庶也不傻,不過他不可能拋棄劉備而投奔劉修的。

“多謝劉太守美意,如今新野危急,庶寢食難安,何況宛城已經拿下,庶也要回去覆命。”說完徐庶拱拱手,轉身走了。

看着徐庶的背影,劉修悵然若失。

“呵呵,元直胸中確實有大才。”龐統走到劉修身後,笑道,他自然能夠從劉修的臉上讀懂他的心思。

“呵呵,我知道,可惜不能爲我所用啊。”劉修嘆氣道。

對於徐庶的性格,劉修也是知道的,當年曹操將他娘擄到許都,迫使其歸去投靠曹操,可惜曹操得到了他的人,卻得不到他的心,在其一生中,沒有替曹操獻出一謀一計。

劉修也想強行將徐庶留下,不過這麼做肯定會引起徐庶的反感,而與劉備也會徹底撕破臉。

“對了,主公爲何與糜竺翻臉呢,宛城丟失,曹操必然不甘心,肯定會再次攻打我們,我們還需要與劉備保持盟友的關係共同抵抗曹操,此時不是翻臉的時候啊。”龐統一臉的不解問道。

劉修笑了笑道:“即便如此,士元以爲劉備會怎麼做?”

龐統想了想,頓時醒悟,笑道:“主公真是英明啊,劉備屈居彈丸新野之地,如今主公願意將南陽五縣劃給他管理,地盤足足擴大了五倍,他自然會接受,即便心中不爽,也不太可能與主公翻臉,畢竟曹操的危險實實在在,他還需要主公與其一起抗曹。”

“沒錯,暫時劉備是不可能與我翻臉的。”

“不過統還有一事不明,主公爲何要將所得錢糧拿出一些分於百姓呢,此舉固然能夠短時間內收買人心,穩定民心,然而穩定民心手段多的是,爲何獨用這一種,要知道我們現在也需要錢糧招兵買馬,提高自身實力,這樣纔有機會抵抗曹操,守住南陽,十萬石糧草雖多,然而也經不起長時間的消耗啊。”

顯然劉修的決定並沒有與龐統商量,龐統心中疑惑。

劉修看了一眼龐統,沒有回答,而是問了龐統一個問題:“士元,如果曹操親率大軍前來,你覺得我們還能守住南陽嗎?”

龐統顯然被劉修跳遠的思維弄懵了,隨即思考了片刻道:“不好說,曹操平定北方,南下是肯定,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三五年之後,待我們在南**基穩固,與劉備聯合,還是有機會與其一戰的。”

“士元說的沒錯,只怕曹操不會給我們時間了。”

“主公,爲何這麼說?”

“原因有三,其一,孫權拿下了江夏郡,對荊州虎視眈眈,如果荊州被孫權拿下,則必然實力大增,到時候孫權足可有與曹操劃江而治的實力,此必然是曹操不想看到的,其二,我們攻取了宛城,扼守荊州北部門戶,與劉備結盟,對許都形成了危險,此也不是曹操想看到的,所以他不會給我們時間穩定局勢的,其三,如今我父病危,曹操正可以趁機南下,拿下荊州,有如此三原因,曹操必然會很快南下,所以我們也要早作打算啊。”劉修目光深邃,肅穆道。

龐統的眼睛一亮,頗爲欣賞的看着劉修。

仔細想想,龐統發現劉修說的很有道理,發現比自己看的都透徹,只有劉修自己知道,若不是熟知歷史,自己怎麼可能分析的頭頭是道。

“主公思慮深遠,統不及也。”龐統深深的一拜道。

劉修笑了笑,扶起龐統道:“士元莫要過謙,多虧士元相助,不然我焉能有今天。”

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26章 意外之喜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240章 歪門邪道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88章 劉備陰謀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89章 從長計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01章 兵臨宛城第237章 孫權下落第30章 黃忠漢升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24章 孔明三策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220章 馬良笑意第52章 韓玄發怒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48章 階下之囚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33章 病子黃敘第63章 促膝長談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106章 控制宛城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66章 置狼牙營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87章 敗局已定第52章 韓玄發怒第86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73章 龐統士元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74章 鳳雛三策第53章 益水之陽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73章 春節快樂第94章 背水一戰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59章 返回襄陽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5章 奸雄英雄第61章 南陽太守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9章 必謀荊州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64章 高儀謀略第46章 知己知彼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7章 收服甘寧第173章 春節快樂第40章 混進城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38章 慘烈一天
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26章 意外之喜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240章 歪門邪道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88章 劉備陰謀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89章 從長計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01章 兵臨宛城第237章 孫權下落第30章 黃忠漢升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24章 孔明三策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220章 馬良笑意第52章 韓玄發怒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48章 階下之囚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33章 病子黃敘第63章 促膝長談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106章 控制宛城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66章 置狼牙營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87章 敗局已定第52章 韓玄發怒第86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73章 龐統士元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74章 鳳雛三策第53章 益水之陽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73章 春節快樂第94章 背水一戰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59章 返回襄陽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5章 奸雄英雄第61章 南陽太守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9章 必謀荊州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64章 高儀謀略第46章 知己知彼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7章 收服甘寧第173章 春節快樂第40章 混進城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38章 慘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