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鳳雛三策

當然劉修這樣說,其實他內心的計劃並非如此,而是傾向於南下與劉琦匯合與夏口,然後和孫權、劉備聯合對抗曹操,進而佔據荊州。

“三公子計劃不錯,不過想要實現很難,且不說張魯、馬騰之流會不會與你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就眼下三公子在荊州的地位並不穩固,一旦荊州風雲有變,三公子危矣,何敢依靠荊州支持呢。”龐統思考片刻之後道。

劉修自然明白龐統所說的風雲有變是何意思,暗指劉表死後,不過畢竟自己是劉表兒子,所以龐統不會直說。

“先生之言有理,可惜修才疏學淺,並無進退之法,敢問先生可否賜教一二?”劉修作揖躬身道。

龐統捋了捋鬍鬚,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片刻之後,龐統伸出三根手指頭,說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不知道三公子可願意聽否?”

“願聽先生指教。”

“上策,三公子可利用先天優勢,帶兵突入襄陽,誅殺蔡瑁與蒯越等擅權派,如今劉荊州病重,已無身心管理政務,公子作爲劉荊州的子嗣,可名正言順的全權接管荊州防務,而後派一口才極佳之人入江東,說服孫權聯合抗曹,待時機成熟,西圖益州,便可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則霸業可成也。”龐統淡淡道。

聽到這裡,劉修已經大爲震驚了,不爲別的,而是爲龐統的眼界折服,此上策與諸葛亮隆中對中給劉備的謀劃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先謀荊州,然後再圖謀益州,建立三足鼎立之勢。

不過與劉備不同的是,劉備是外來戶,所以想要圖謀荊州,如果沒有外力因素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三國演義中劉表三讓荊州於劉備,結果都以劉備不忍奪同宗之地而遭到婉拒,把劉備塑造成一個仁義道德之人,不過在劉修看來這是扯淡,劉備這種尿性的人,有這種好事怎麼可能會拒絕,要不然劉備也不會在諸葛亮隆中分析天下的時候喜極而涕的樣子,此人骨子裡就想要奪取荊州,可惜實力不濟罷了。

劉修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擁護劉琮的蔡瑁和蒯越等重臣,而且還是手握荊州軍政大權的人物,龐統說的很明確,如果蔡瑁和蒯越不死,劉修入住荊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比如利用自身優勢,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蔡瑁和蒯越一個措手不及,而後逼宮劉表,從而掌握荊州,。

劉修想了想,覺得十分有道理,如果此計可成便可輕而易舉的掌握荊州。

不過劉修隨即一想,此計也有弊的一面,首先蔡瑁和蒯越爲荊襄世族,影響甚大,如果處理不妥當,萬一激怒其他世族,則荊州必亂,荊州各世族盤根錯節,實難理清楚,當然如果劉修可以拉攏一些其他與蒯族和蔡族同樣強大的家族的話,此事又另當別論,最重要的是劉表畢竟是自己的父親,如果逼宮,反而會引起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有違綱常,到時候自己很可能會落得衆叛親離的下場。

劉修思索良久之後,輕輕搖了搖頭,他還是不能冒這個險啊。

龐統與龐山民對視一眼,而後看向劉修,淡笑道:“三公子覺得此計如何?”

“此計雖好,然我實在不能爲之啊。”劉修探口氣道。

似乎早就預料到劉修會是這個反應,龐統喝了杯酒,繼續道:“如果此計不成,我便說說這中策。”

“先生請講。”

“中策,比較順應天時,待到曹操南下攻略荊州之時,三公子切不可與之硬抗,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撤出南陽,向南撤入襄陽,依託襄陽城高牆厚的優勢,同時命人結好孫權,與曹操一場持久戰,曹操兵馬衆多,然而糧草必然供應不足,只要三公子能夠堅持下去,曹操必然退兵,到時候便趁機拿下蔡瑁和蒯越,從而掌握軍政大權。”

此計總體來說也不錯,只不過龐統並不知道的是蔡瑁和蒯越是親曹派,如果曹操來攻,此二人必然會投降曹操,普天之下恐怕除了當事人,也唯有知道歷史的劉修瞭解這一diǎn,所以如果曹操來攻,襄陽必然是不可能回去的,不過通過龐統的diǎn播,劉修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辦法,襄陽雖然回不去,可以繞過襄陽,直插南方,佔據江陵,要知道荊州的戰船糧草多半都是囤積在江陵一帶。

劉修並沒有立刻否認中策,他很想知道龐統的下策是什麼樣的。

“敢問先生,可否賜教下策。”

龐統捋了捋鬍鬚,說道:“這下策嘛,呵呵,便是三公子現在所做計劃的事情。”

“哦?先生不妨說來聽聽。”劉修十分的驚訝,龐統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計劃呢。

“若我所料不錯,三公子欲先與劉玄德結爲盟友,互爲犄角,守望相助,待時機成熟便突襲宛城,收復北方被曹操佔領的數座縣城,將曹操的勢力徹底趕出南陽,而後穩定局勢,攻略南陽,而後待天下有變,曹操疲軟之時,奇襲許都,便可迎奉天子,號令羣雄,如果不敵曹操,也可以撤退到荊州大後方,與劉備、孫權等人聯合抗曹。”

龐統眼中流露出睿智的目光,醜陋的面容絲毫難以掩蓋其智慧的光輝。

劉修這次是徹底被驚呆,龐統竟然將自己計劃絲毫不差的猜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他相信天下能夠猜測到自己意圖的人不足五人。

突然劉修的心裡一個激靈,如果說龐統能夠猜測到自己的意圖,那麼與龐統齊名的諸葛亮難道會猜不到,顯然不可能的,說不定對方此時已經在算計如何利用自己給劉備謀取最大利益呢。

想到這裡劉修苦笑,自己還想着利用劉備牽制曹操,到頭來恐怕反而可能會爲他人做嫁衣裳。

“先生高見,竟然能夠猜透修的心思,實在是佩服之極,不過修有一事不明,先生爲何說修之策略爲下策?”這是劉修的疑惑,按道理即便諸葛亮知道又如何,在曹操面前,雙方只有聯合纔有生存的機會,否則必定會兩敗俱傷。

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43章 火燒糧草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3章 雙方對策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41章 成何體統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48章 謀反大罪第94章 背水一戰第5章 奸雄英雄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46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62章 大浪淘沙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88章 峰迴路轉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57章 甘寧水軍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183章 活字印刷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70章 鹿門山行第73章 龐統士元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81章 涅水防禦第1章 公子劉修第211章 洞庭水戰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24章 水賊援軍第95章 問計徐庶第116章 三思而行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58章 劉修資本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10章 劉表悲傷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6章 置狼牙營第91章 兩面夾擊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24章 水賊援軍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33章 病子黃敘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91章 兩面夾擊第20章 洞庭水賊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4章 甘寧興霸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25章 一夜七次
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43章 火燒糧草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3章 雙方對策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41章 成何體統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48章 謀反大罪第94章 背水一戰第5章 奸雄英雄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46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62章 大浪淘沙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88章 峰迴路轉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57章 甘寧水軍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183章 活字印刷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70章 鹿門山行第73章 龐統士元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81章 涅水防禦第1章 公子劉修第211章 洞庭水戰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24章 水賊援軍第95章 問計徐庶第116章 三思而行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58章 劉修資本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10章 劉表悲傷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6章 置狼牙營第91章 兩面夾擊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24章 水賊援軍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33章 病子黃敘第177章 分裂荊州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91章 兩面夾擊第20章 洞庭水賊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4章 甘寧興霸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25章 一夜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