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孔明獻計

程普急匆匆的趕往西陵,然而劉修已經派甘寧拿下了邾縣和鄂縣,二縣互成掎角之勢,分別坐落在長江兩岸。∑小,..o

有過了半日,江東斥候向程普報到了這則消息。

程普一時拿不定主意,便請來了諸葛亮等人問計。

諸葛亮眉頭緊鎖,其實諸葛亮本人是極不願意劉備參戰的,在他看來,這次劉修攻打江東,劉備可以趁機火中取栗,奈何劉備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根本不聽諸葛亮的勸說。

也難怪劉備會失去理智,劉備老來得子,阿斗就是他的命,雖然之前收養過義子劉封,可是畢竟不是親兒子,而劉備年事已高,生育力下降,或許此生都再無希望。

現在妻兒都被劉修一鍋端了,他怎麼可能不惱怒。

黃月英也被劉修俘虜,可是諸葛亮也與劉備不同,他十分理智。

“劉修率先躲下邾縣和鄂縣,看樣子就是爲了阻止我們援救西陵。”諸葛亮道。

程普急道:“公瑾如今被圍困在西陵,危險重重,我們必須要儘快趕到西陵才行啊,能不能直接越過邾縣和鄂縣,直奔西陵。”

諸葛亮立刻阻止道:“恐怕不行,如果我們無視邾縣和鄂縣的敵人,到時候無法一舉攻破劉修,便會腹背受敵,首尾難顧,現在不是想怎麼救援西陵,而是一定要先攻下邾縣和鄂縣才行啊。”

江東的將領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亂轉。

“那事不宜遲,我們即可攻打鄂縣和邾縣。然後率軍北上西陵。”周泰粗聲說道。

“可邾縣和鄂縣互成犄角。無論我們攻打哪一縣。都有可能被敵人抄了後路。”

“那我們就兩座縣城同時攻打。”

“如此分兵乃兵家大忌,恐被各個擊破。”諸葛亮頭疼不已,劉修這一手用的狠啊。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麼樣啊。”程普來會踱着步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難不成要我退兵不成。”

諸葛亮不好再說什麼了,畢竟他只是隨劉備暫時寄居在江東。不好插嘴,不過在諸葛亮看來恐怕他早就算計到了這diǎn。

“我看我們就分兵三路,一路攻打邾縣,一路攻打鄂縣,另一路則馬不停蹄趕往西陵救援公瑾,如此兩不耽誤,你們看如何。”

“如此恐怕會中了劉修的奸計。”

“管不了那麼多了。”

“既然如此,我們願意幫助程老將軍攻打邾縣,承蒙吳候關照,我主暫居江東。爲了報答吳候,我主願意幫助吳候奪回邾縣。”諸葛亮站起來。大義凜然道。

“哈哈,如此甚好,有玄德公相助,劉修的奸計必然不能得逞。”程普哈哈大笑一聲說道。

而諸葛亮卻是苦笑不已,他沒有經過劉備的同意便出此計策,看來過後必然還要向劉備解釋一番,他此番也是爲了給己方留一條後路啊。

……

“軍師,你爲何要提出攻打邾縣的事情,劉修並不在邾縣,他遠在西陵,我此番之所以參戰就是要手刃劉修小兒。”劉備語氣帶着責備說道。

諸葛亮苦笑道:“主公,我也是爲你着想啊,劉修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我之所以提出幫助程普攻打邾縣,一方面是給主公留條後路,一方面也是保存實力,觀望一番,如今我們剛有diǎn起色,已經承受不起任何的損失了。”

劉備終於是沉默下來,他豈會不知道這些,只是他不甘心而已,同時他的心裡對諸葛亮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嫌隙,對諸葛亮的信任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了。

當年諸葛亮在隆中之時,給他畫了一個很大的餅,十分的誘人,如今幾年過去了,隆中對策中的諾言一直都沒有實現,如今更是被劉修打的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到江東。

如今劉備已經將近五十歲了,五十而知天命,劉備的雄心已經大不如以前了,他現在只想着報仇,什麼王圖霸業,他爲此奮鬥了幾十年,可是到頭來一場空,還失去了妻兒,成爲了孤家寡人。

想到這裡,劉備痛哭起來,這次他不是做作,而是發自肺腑的哭泣。

“想我劉備十五歲遊學四方,立志框扶漢室,上報國家,下安黎明,自黃巾起兵開始,討伐逆賊,想要建立一番功業,可是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卻只能四處奔波,寄人籬下,如今又害了二弟的性命,丟掉了妻兒,老天厚此薄彼,天道不公啊。”

“主公莫要傷心,如今還處於亂世,主公還有機會,不要喪失鬥志啊。”諸葛亮勸慰道。

“我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還有機會嗎?”

“有,必定會有的,這次就是機會。”諸葛亮目光灼灼道。

“哦?什麼機會,軍師有和良策?”劉備在聽到諸葛亮的話之後,眼睛一亮。

“劉修攻打江東,孫權倉促備戰,我看孫權勝利的機會很小,如今江東大部分的人馬都被孫權調到了這裡抵抗劉修,而北方曹操也陷入了與馬超韓遂對抗泥潭中,只有主公獨善其身,如此便是機會。”

“你的意思是……”劉備陷入了沉思中,他似乎抓住了諸葛亮話語中的意思。

“沒錯,我們乘此機會,佔領江東,以圖東山再起。”諸葛亮小聲說道。

劉備不再說話,在船倉中來回踱步,顯然也在思索其中的權衡利弊,越想越覺得諸葛亮的話很有道理,如此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

“軍師,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

諸葛亮搖着羽扇道:“主公我剛纔說了,之所以請命攻打邾縣,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給諸葛亮留了一條後路,東吳的兵馬全部被劉修牽制在了江夏,而我們不需要全力攻打,只需要佯攻,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突襲柴桑,挾持孫權,如此江東便可唾手可得。”

“軍師真乃高人也。”劉備聽的一陣興奮,現在的江東不必以前的江東,如今的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百姓安居,匪猖已絕,就連最頭疼的山越人也是被孫權制服,遷移到了平原,過上了農耕的生活,已經被漢化,如果能夠得到江東,自己的霸業又有了希望。

“呵呵,天賜主公江東,主公怎麼能不取呢。”諸葛亮笑道。

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88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77章 大軍開拔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37章 黃蓋攻城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兵臨城下第138章 江東來人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38章 江東來人第27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劉表悲傷第77章 大軍開拔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56章 再臨洞庭第80章 夏侯元讓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98章 伏擊斥候第83章 樂進攻城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50章 說服高儀第8章 蔡瑁殺意第36章 設計圈套第53章 益水之陽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99章 胸有成竹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68章 文聘仲業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46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70章 鹿門山行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章 白眉最良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84章 孔明策略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60章 蔡瑁刁難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5章 奸雄英雄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64章 高儀謀略第65章 諸葛孔明第62章 大浪淘沙第52章 韓玄發怒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19章 貪生怕死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75章 龐統歸附第53章 益水之陽第47章 黃蓋撤軍第35章 借兵世族第244章 狼煙再起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58章 劉修資本第95章 問計徐庶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2章 魏延來投第50章 說服高儀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8章 蔡瑁殺意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48章 階下之囚
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88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77章 大軍開拔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37章 黃蓋攻城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兵臨城下第138章 江東來人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38章 江東來人第27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劉表悲傷第77章 大軍開拔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56章 再臨洞庭第80章 夏侯元讓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98章 伏擊斥候第83章 樂進攻城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50章 說服高儀第8章 蔡瑁殺意第36章 設計圈套第53章 益水之陽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99章 胸有成竹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68章 文聘仲業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46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70章 鹿門山行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章 白眉最良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84章 孔明策略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60章 蔡瑁刁難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5章 奸雄英雄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64章 高儀謀略第65章 諸葛孔明第62章 大浪淘沙第52章 韓玄發怒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19章 貪生怕死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75章 龐統歸附第53章 益水之陽第47章 黃蓋撤軍第35章 借兵世族第244章 狼煙再起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58章 劉修資本第95章 問計徐庶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2章 魏延來投第50章 說服高儀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8章 蔡瑁殺意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48章 階下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