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棋逢對手

劉胤正在奮力地廝殺,卻瞅見姜維拍馬綽槍衝了上來,不禁微感詫異,姜維的驍勇劉胤早已是有所耳聞,數度北伐中原之時,姜維無一不是親臨戰陣,衝在第一線,就是大軍後撤之時,他也親自斷後,與敵將廝殺。被魏人稱之爲虎膽將軍,可見其勇武非凡。

不過歲月無情,英雄總有遲暮之時,姜維已經有很多少年沒有操槍上陣了,此次驟然殺出,不禁讓人是大跌眼鏡。畢竟姜維已經是年過七旬的古稀老者了,和三十五六歲正當壯年的劉胤,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的上面。

不過劉胤倒也不敢輕視姜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姜維雖老,在體力上精力上或許已不復當年之勇,但其武藝,卻未必荒疏,更不用說他的臨戰經驗了,姜維一生戎馬倥傯,廝殺無數,論及戰陣經驗之豐富,天下恐怕是無人能及,和這樣的一位老將交手,劉胤自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姜維馬快,眨眼之間就已經衝到了劉胤的近前,但見他兩眼兇光,鬚髮皆張,雙手緊握綠沉槍,暴喝一聲,長槍如白虹貫日,向着劉胤便是激刺而來。

劉胤不敢大意,將虎頭湛金槍橫於胸前,奮力地一格,將姜維那勢如千鈞的一槍擋在了身外。

“當”地一聲,兩槍相撞,火星四濺,劉胤直覺得虎口陣陣地發麻,姜維這一槍,力道剛勐,縱然是血氣方剛的壯漢也未必能使出如此的力道來,不禁是暗自驚歎,姜維果然是不愧是蜀中名將,縱然老矣,卻依然不失當年之勇,如果姜維真的是在鼎峰之時,這一槍自己恐怕還未必能接得下來。

姜維知道自己老了,在耐力上和年輕人自然是沒法比的,所以這第一槍他便是竭盡全力,使出了十分的力道,欲在氣勢上壓倒對手,但沒有想到劉胤很是輕鬆地就化解了他這力破千軍的一招。

姜維自然不會因爲一招未能制勝就認輸,綠沉槍被格出去之後,姜維順勢一個橫掃,槍尖詭異地劃出一道弧線,向着劉胤的小腹之處劃去。

劉胤側身擰腰,綠沉槍的槍尖堪堪地從他的衣甲前面劃了過去,劉胤閃避拿捏的也是恰到好處,如果再差上半分,那鋒利的槍尖就會開膛破肚,連腸子都要給挑出來了。

姜維連着兩槍刺空,劉胤自然不會再給他出第三槍的機會,反手一擰,虎頭湛金破空而出,反刺了姜維。

姜維接架相還,兩個人鬥在一處。

論年紀,一個是銀髮老者,一個是壯年兒郎,論地位,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大司馬,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兩個人似乎不可能成爲鬥將場上的對手,但此刻在洛陽開陽門的街頭,兩個人卻是你來我往,戰在了一處,棋逢對手,將遇良材,鏖戰多時,不分軒輊。

有劉胤和阿堅頂在最前面,牽制着對方的主將,李球則在後面指揮着羽林軍拼死護衛,姜維的死士雖然悍勇無雙,但面對羽林軍的堅強防禦,卻也無法突破,一時之間,雙方形成了僵局。

這個時候,一彪人馬從西面突然地殺了過來,領軍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虎衛督傅着。

按照原先的防區劃分,傅着所統轄的虎步營和虎騎營是負責京城外圍的防務的,開陽門一帶,並不在他的轄區之內。不過劉胤事先已經做了安排,讓傅着儘可能地將虎騎營和虎步營佈署在距離開陽門比較近的地方,一旦開陽門這邊有事發生,傅着在短時間之內便可以緊急馳援。

傅着跟隨劉胤在外征戰多年,現在當上禁軍統領還真是頗爲不習慣,禁軍的規矩比較多,傅着自然不可能象以前那樣隨心所欲,自己的兵馬,自己怎麼帶都行,只要能打勝仗,劉胤其實是很少干涉手下將領的具體事務的。

但到了禁軍之中,束縛明顯地就多了,傅着身爲虎衛督,統領虎騎虎步兩營禁軍,但許多軍務,卻未必是他自己就能做得了主的,比如說虎衛軍的駐防,都有着嚴格的規定,根本就不能擅自調動,任何超過一曲人馬的調動,都首先地得到衛將軍李球的批准,甚至還得需要尚書檯的軍令。

虎衛軍負責着京城外圍的防守,佈防的區域相對來說比較分散,南城北城東城西城都有虎衛軍的調防地點,如果按這個分佈,虎衛軍是很難參於到開陽門事變之中的。

此次行動之前,劉胤特意地支會過李球,將虎衛軍半數的人馬,調往了南城,當然劉胤的理由也是比較充分的,祭天大典重要無比,將虎衛軍的大部調往南城,有協助羽林軍進行防衛的必要。

李球當然不會懷疑這中間有什麼問題,祭天大典是重中之重,將虎衛軍大部調往南城,可以保證祭天大典的順利進行,也可以減輕一下羽林軍的壓力。

所以傅着這次調到了距離開陽門比較的南城地區,名義上是維持南城的秩序,暗地裡傅着已經下令虎騎營和虎步營早做準備,單等開陽門那邊有信號,一旦那邊有事發生,傅着立刻便率兵增援過去。

開陽門發生變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傅着那邊,傅着二話不說,立刻下令集結隊伍,第一時間便率軍衝了過去。

虎騎營和虎步營此次重新劃歸朝廷禁軍,並不是從虎步軍和虎騎軍中直接劃出兩個營來,而是從虎步軍和虎騎軍中擇其精銳重組的虎騎營和虎步營,可以說此次劃歸禁軍的是最精銳的部隊。

多年以來,虎騎軍和虎步軍便一直是劉胤麾下擔任先鋒的部隊,驍勇善戰,百勝雄師,到了禁軍之後,沒有什麼仗打,淪爲了站哨的兵和儀仗的兵,這讓這些勇士們很是憋屈。

此番一聽到有仗可打,整個虎衛軍的將士個個都變得生龍活虎,豪氣干雲,風風火火地就撲向了開陽門。

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1140章 擋我者死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589章 裴秀之死第292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101章 狼煙起第798章 輕鬆之戰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69章 避禍沓中第298章 跨越雪峰(三)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736章 日搶三關(一)第242章 漢壽亭侯關彝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300章 跨越雪峰(五)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004章 絕境第483章 招供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23章 難如意第461章 武關之戰(中)第196章 爭論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680章 雞肋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309章 過草地(四)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1097章 試探之意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190章 驚人消息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520章 爭嫡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887章 抱犢山第776章 老爺嶺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140章 擋我者死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536章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584章 你的人頭值一億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1273章 前往馬韓第910章 迎頭痛擊(下)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1082章 北地王駕到第819章 跳出去第185章 血書第69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151章 山崩地裂第1139章 棋逢對手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70章 斂兵聚谷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609章 收復大小榆谷(上)第837章 壺關口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685章 設宴第1238章 千里追擊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494章 無處可逃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127章 鴻門宴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1224章 敗逃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1228章 看你怎麼收拾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929章 撿了個大漏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
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1140章 擋我者死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589章 裴秀之死第292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101章 狼煙起第798章 輕鬆之戰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69章 避禍沓中第298章 跨越雪峰(三)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736章 日搶三關(一)第242章 漢壽亭侯關彝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300章 跨越雪峰(五)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004章 絕境第483章 招供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23章 難如意第461章 武關之戰(中)第196章 爭論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680章 雞肋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309章 過草地(四)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1097章 試探之意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190章 驚人消息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520章 爭嫡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887章 抱犢山第776章 老爺嶺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140章 擋我者死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536章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584章 你的人頭值一億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1273章 前往馬韓第910章 迎頭痛擊(下)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1082章 北地王駕到第819章 跳出去第185章 血書第69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151章 山崩地裂第1139章 棋逢對手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70章 斂兵聚谷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609章 收復大小榆谷(上)第837章 壺關口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685章 設宴第1238章 千里追擊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494章 無處可逃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127章 鴻門宴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1224章 敗逃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1228章 看你怎麼收拾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929章 撿了個大漏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