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一盤很大的棋

但計劃永遠也沒有變化來得快,當劉淵躊躇滿志地糾集起一切可以糾集的兵力,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整個南線卻是風雲突變,形勢急轉直下。

這兩年來,爲了消滅進入上黨的蜀軍,劉淵耗費了太多的兵力和精力,以至於在河內前線只能是採取守勢,與晉軍周旋。

但劉淵忘記了,他的對手可不是普通人,而是赫赫名將羊祜,那是在整個的魏晉三國時代都排得上號的名將,又豈是齊萬年、郝元度、彭蕩仲之流可以對抗得了的。

儘管齊萬年等人擁有的軍隊數量上超過羊祜,但在屢次的大戰之中,齊萬年等人鮮有勝績,尤其是在年初的溫縣之戰中,羊祜以三萬之衆一舉擊破了齊萬年等人的七萬兵馬,斬敵近兩萬,徹底地收復了黃河北岸的所有領土,也算是將一直處於危機中的洛陽解除了威脅。

爾後,羊祜又大舉進軍,接連地收復了軹縣、野王和沁水,將齊萬年等人徹底地逐出了河內郡。

自胡人叛亂以來,晉軍是難得一勝,喪師辱地,潰不成軍,晉國上下,一片哀鴻遍野,都城洛陽,甚至都時刻處於胡人鐵蹄的威脅之下,就連司馬炎都不止一次地萌生過遷都的念頭。羊祜收復了河內郡,晉國朝廷上下一片歡騰,司馬炎也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現在晉國在南北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形勢之嚴峻壓得司馬炎有些喘不過氣來。鍾會在襄陽叛亂之後,已經連續地攻撥了上庸、新城、江夏等幾個郡,並且和吳國勾勾搭搭,儼然地將所控制的荊州地區搞成了國中之國。

司馬炎對鍾會的恨意,超過了對任何人,要知道鍾會只不過是司馬家所豢養的一條走狗,司馬昭在世之日,對鍾會是頗爲信任,委以伐蜀之大任,但這是這麼一條白眼狼,枉顧了司馬家對他的恩惠,在晉國處於最危亡的關頭,在司馬炎的心腹要害之處,狠狠地插了一刀,這種痛,讓司馬炎是畢生難忘。

所以,司馬炎最痛恨的人,莫過鍾會,最想除掉的人,莫如鍾會,但這兩年來,司馬炎也就是想想而已,胡人的叛亂,已經讓他是焦頭爛額了,如何還有餘力去對付鍾會,爲了防止鍾會向北滲透,威脅洛陽,司馬炎還得派杜預領兵駐守南陽,來防範鍾會。

堂堂一個大晉王朝,居然淪落如斯,怎麼不令司馬炎痛心疾首。進佔弋陽的陸抗對汝南和淮南是虎視眈眈,司馬炎也被迫對東吳採取守勢,晉國就連收復弋陽的能力都沒有了,整個南線一再地收縮防線,形勢極其地被動。

此次羊祜在河內的大勝,讓晉國君臣的信心大漲,讓他們終於看到了一線的曙光。司馬炎特加封羊祜爲護國大將軍,食邑加八千戶,以彰其功。

羊祜上表固辭,稱河內一役不過是小勝,胡人未滅,不敢居功。

其實羊祜很清楚,如果不是劉胤在上黨牽制了劉淵的主力兵團,自己在河內基本上是取勝無望的,此番河內大捷,這一大半的功勞是要記到劉胤的頭上的。但畢竟晉蜀兩國是敵對的關係,羊祜自然不可能爲劉胤表功,不過他還是在自己的心裡,暗暗地爲劉胤記了一筆。

劉胤的東渡,確實爲羊祜減輕了不少的壓力,但劉胤爲何要選擇在這個時候東渡,卻是令羊祜百思不得其解。

匈奴人的叛亂,對晉國的打擊那是相當地沉重,作爲敵對關係的蜀國,這個時候無疑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好機會,如果蜀國處於同樣的境地,羊祜自認爲自己包括司馬炎在內,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這畢竟是消滅宿敵的天賜良機。

但劉胤似乎並沒有這個念頭,甚至主動地提出了停戰議和,當時羊祜在函谷之時見到劉胤派來的使者,都深感莫名,儘管事後羊祜也得知北地胡人叛亂,劉胤的後方也不甚穩固,劉胤提出議和似乎也是爲了消除後患。

這後來基本上成爲了晉國上下比較一致的看法,劉胤暫時沒有選擇東進,是因爲關中後院起火,劉胤自顧不瑕,焉有餘力進攻關東?

但羊祜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北地胡的叛亂誠然不假,但叛亂的區域侷限在渭北,並未對關中構成致命的影響,劉胤放棄大好的東進機會,只爲一個攘外必先安內?難道一個北地胡,要比整個中原還要大嗎?以劉胤的眼光,應當不會這麼短淺,放着唾手可得的天下不要,只爲平定北地胡的叛亂,這確實是令羊祜有些想不通。

而形勢的發展也符合羊祜的看法,劉胤很快地平定了北地胡的叛亂,而晉國對匈奴人的叛亂卻一直是束手無策,戰事陷入膠着。這個時候劉胤出兵了,他並沒有選擇從潼關東進,直搗洛陽,而是軍渡過黃河,攻打匈奴人的老巢,如此作爲,更讓羊祜疑惑不解。

是劉胤要遵守雙方所簽訂的停戰協定?那純屬扯淡,這一份沒有約束力的協定其實就是一紙空文,只要是符合本國的利益,頃刻間它就是廢紙一張。

難道說劉胤懼怕晉國函谷關的守軍?那更是扯淡,現在晉國的兵力大部分都已經投入到了南北兩線之中,幾無可再調之兵,如果一定要說什麼地方防禦最薄弱,那無疑就是西線了,從潼關到洛陽,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守備力量,如果劉胤集中十三萬大軍強攻函谷關的話,晉國很可能真的有亡國之虞。

但劉胤卻放棄了輕取天下的機會,選擇了一個更爲強大的對手,率師東渡,與匈奴人激戰於幷州,從客觀上,幫了羊祜的一個大忙。

劉胤究竟圖的是什麼?

羊祜都無法理解劉胤的行爲,他究竟是愚不可及還是智若天人,現在還無人能答覆這個問題,羊祜隱隱地猜測到,或許劉胤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一盤旁人所看不懂的棋。(。)

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1340章 橫掃第394章 應對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703章 出使洛陽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1218章 鏖戰第798章 輕鬆之戰第754章 司馬炎的風疾之症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313章 信任第1009章 羊腸阪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809章 羯人酋帥石豹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234章 反包圍第1074章 雪上加霜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705章 撒網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63章 艾先生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884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43章 往昔的恩怨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1002章 強行突圍第344章 解圍第67章 要煉丹?第1360章 尾聲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733章 姑射山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581章 恩惠第762章 軍渡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686章 鴻門宴第70章 斂兵聚谷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137章 備戰第1335章 所向披靡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77章 萬無一失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542章 景王妃羊徽瑜第1061章 懵了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4章 箭不虛發第99章 試驗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18章 險境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3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32章 春搜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392章 陳倉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
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1340章 橫掃第394章 應對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703章 出使洛陽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1218章 鏖戰第798章 輕鬆之戰第754章 司馬炎的風疾之症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313章 信任第1009章 羊腸阪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809章 羯人酋帥石豹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234章 反包圍第1074章 雪上加霜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705章 撒網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63章 艾先生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884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43章 往昔的恩怨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1002章 強行突圍第344章 解圍第67章 要煉丹?第1360章 尾聲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733章 姑射山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581章 恩惠第762章 軍渡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686章 鴻門宴第70章 斂兵聚谷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137章 備戰第1335章 所向披靡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77章 萬無一失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542章 景王妃羊徽瑜第1061章 懵了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4章 箭不虛發第99章 試驗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18章 險境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3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32章 春搜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392章 陳倉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