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阻止,還是拖延,都是在爲d&f公司爭取時間。
雖然在埋頭彈領域,d&f公司已經搶得先機,但是拿到市場上賣的不是槍彈,而是發射槍彈的槍械。
來到沙特後,趙禹立即着手設計發射埋頭彈的步槍。
受條件限制,主要就是大部分測試設備留在了英國,需要重新採購,還得招募一批開發人員,耽擱了不少時間。
三個月前,趙禹製造了第一批樣槍。
與拿去oicw項目的樣槍一樣,也是在原有的槍械上改造而來,不過用不的是fn公司的scar,而是df762n。
樣槍主要用來測試槍彈的性能,設計與製造難度都不是很大。
只是,在設計新槍的時候,趙禹卻很拖沓。
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力求做到最好。
用趙禹的話來說,這是d&f公司的翻身仗。
在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之後,d&f公司要想重新獲得市場的認可,就得拿出一種無可挑剔的產品。
對此,王棟也無話可說。
要知道,趙禹設計的這種新式槍械是用來獲得沙特的訂單,而沙特是d&f公司最大的客戶。
目前來看,也是唯一的客戶。
更重要的是,沙特當局爲王棟他們提供了庇護,因此王棟的膽子再大,也不會拿沙特的制式裝備開玩笑。
可見,d&f公司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
趙禹已經做出保證,將在年內完成設計工作,爭取製造出第一批樣槍,送給沙特軍方進行性能測試。
不出所料的話,h&k公司也會在年內推出符合美軍要求的埋頭彈。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d&f公司與h&k公司在賽跑,看誰首先推出新式埋頭彈,並且獲得國家訂單。
雖然無法阻止h&k公司開發埋頭彈,但是通過司法訴訟,能夠推遲h&k公司獲得美軍訂單的時間。
如果這場官司打上幾年,d&f公司就能毫無懸念的佔領大片市場。
此外,就算官司打輸了,d&f公司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那麼,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當然,關鍵是趙禹設計的新式槍械。
王棟沒有參與設計工作,對此也是一知半解。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全新的槍械不但採用了埋頭彈,而且在設計理念上超過了當今所有槍械。
用趙禹的話來說,這是一種開創新時代的槍械,將是標杆性質的存在。
對趙禹的能力,王棟有足夠的信心。
需要的,只是一點耐心。
當然,王棟也沒有偷懶。
其他人都在忙碌的時候,王棟在考慮一個其他人不會考慮,卻必須想清楚,而且得儘快想清楚的問題。
d&f公司的未來!
雖然離開了英國,對fn公司的收購也算不上完美,但是在經歷這些事情後,d&f公司已經成爲全球聞名的槍械與彈藥企業。
拿下沙特的訂單,獲得其他海灣國家的認可後,d&f公司就能跟h&k平起平坐。
要知道,只是沙特等海灣國家就能爲d&f公司提供上百億美元的市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此後,只是生產與出售彈藥,d&f公司每年就能盈利數億美元。
在槍械與彈藥領域,已經非常不錯了。
只是,然後呢?
當然,槍械與彈藥市場還要繼續做下去,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埋頭彈並不是這場比賽的終點。
與美軍一樣,華夏同樣不太重視埋頭彈。
在把埋頭彈的技術提供給d&f公司之後,華夏的“新保”集團並沒進行量產,華夏軍方也沒有相關的項目,原因跟美軍一樣,即華夏軍方看中的是無殼彈,而不是做爲過渡的埋頭彈。
從技術上看,埋頭彈其實只是傳統槍彈的深度改進型。
在制約槍彈性能的衆多因素中,彈殼產生的影響最大。
傳統槍彈上,彈殼佔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三十,還是沒有貢獻的死重,而且彈殼尺寸限制了彈藥的性能。
此外,彈殼還限制了彈藥的通用性。
埋頭彈只是把彈殼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並沒有徹底消除。
拿所佔比重來說,即便用塑料製造彈殼,也只是把比重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內,沒有徹底根除。
只有取消彈殼,也就是無殼彈,才能徹底消除彈殼產生的影響。
顯然,華夏軍方想要的也是無殼彈,而不是埋頭彈。
研製埋頭彈,其實是爲了備用。
從長遠來看,d&f公司依然可以在槍械與彈藥領域大做文章,即着手研製性能更好的無殼彈。
問題是,槍械與彈藥市場就這麼大。
除掉美國、華夏等大國,以及亞非拉的貧窮國家,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每年花在槍械與彈藥上的費用不會超過一百億美元,而且絕大部分國家會通過引進技術的方式,在本國生產彈藥。
可見,就算d&f公司戰勝了所有競爭對手,也只是一家槍械彈藥企業。
跟真正的軍火巨頭相比,d&f公司就是個小不點。
拿bae系統公司來說,其槍械業務所佔比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而其彈藥業務也以炮彈、火箭彈、導彈等大型彈藥爲主,根本不生產槍彈,要不然根本不會跟d&f公司合作。
原因很簡單,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小了。
一枚導彈,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美元,即便是比較便宜的反坦克導彈,市場售價也高達數萬美元。
一盒槍彈呢?
哪怕是高精度狙擊槍彈,兩百發一盒的市場售價也才幾百美元,而普通槍彈最多能賣到幾十美元。
一千盒,也就是二十萬發ss109槍彈的售價跟一枚“陶”式反坦克導彈相當。
真正的軍火巨頭,根本看不起槍彈。
顯然,d&f公司要想成爲軍火巨頭,必須拓展業務.
那麼,是縱向拓展,還是橫向拓展?
縱向拓展,就是在現有基礎上,即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開發大口徑彈藥,比如機關炮的炮彈。
橫向拓展,就是利用已有優勢,進軍相關領域,比如開發遙控武器站。
其實,不管是縱向拓展,還是橫向拓展,需要的都是人。
只靠趙禹、陳子豪等少數開發人員,就算有足夠的資金,王棟也沒法讓d&f公司成爲軍火巨頭。
那麼,去哪裡找人?
還有,找來的人是否可靠?
顯然,這些都是需要王棟考慮,而且只能由王棟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