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

五艘貝加爾級大船全體出動,除了烏扎號、布拉姆是標準的戰船之外,瑪爾吉號、墨爾迪勒號、奧拉號都改成了武裝商船,只在上層甲板兩側各放了三門火炮,都是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首尾各有一艘千斤重的短管炮。

瑪爾吉號裝載了三十匹戰馬,其中能作戰的騸馬只有十匹,公馬三匹,剩下的都是母馬,工部馬場的牧人、匠人、醫者倒是有十人。

墨爾迪勒號裝載的主要是糧食,奧拉號裝載的主要是其它物資。

聽說在大海的另外那頭,大約一萬五千裡的地方便是傳說中的東勝瀛洲,不僅沖虛子心動了,鹿鳴園的山長、遼東大儒韓承影也怦然心動。

在道教神話中,那可是妥妥的海外仙山所在啊。

兩人都是孑然一身,身邊除了寥寥幾個願意跟着他們出海的弟子,並無他物。

而安排文武雙全的牧仁作爲這支水陸兵馬的最高指揮官,尼堪也是經過了了深思熟慮。

一萬多里路,還全部是海路,對於瀚海國目前的官員來說像沖虛子、韓承影這樣自願去的很少。

按照林來福的說法,他們從馬尼拉出發,乘着東南風北上,抵達日本東部才花了一個月,而在茫茫大海上卻要花上四五個月!

四五個月,四處都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海面,更有變幻莫測的兇猛天氣,任誰也會心裡打鼓。

何況,對於尼堪來說,這個時候,重點應該放在亞洲大陸纔對。

北美洲的西海岸直到十八世紀纔會有人大量出現在那裡,對於瀚海國來說,完全不用着急,等到徹底擊敗滿清,趁着農民軍攻打北京時突然揮師南下,一統中國纔是正經。

不過尼堪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還是決定啓動“大洋計劃”,這也是一開始那三艘船底包了銅皮的大船建好後一直在北到鄂霍次克海,南到千島羣島巡航的重要原因,他就是讓他水師知道,真正的大海是什麼。

饒是如此,艦隊多半還是依託着勘察加半島、庫頁島、千島羣島、北海道等陸地進行巡航,並沒有偏離陸地太遠。

想要成爲真正的航海家,那就需要哥倫布、麥哲倫的勇氣,何況以目前瀚海國的條件,包了銅皮的大船(領先這個時代至少一百年),尼堪親自與李光宗兩人動手製作出來的六分儀(又是一百年),航海鍾加大鐘、沙漏的組合,條件可比哥倫布、麥哲倫好了太多。

何況,還有熟悉這一段海路的林來福,又有確定的維度,此時若是還沒有膽量橫跨太平洋的話,那就白穿越這一趟。

想想麥哲倫,先是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後面還跟着葡萄牙國王的追兵(麥哲倫給西班牙國王做事,葡萄牙國王認爲他是叛徒,派兵追擊),在赤道附近橫跨大西洋抵達南美洲東海岸,在阿根廷東海岸屢次碰到部下的叛亂,最後越過波濤洶涌、險象環生的麥哲倫海峽。

接着又捕捉到強勁的東風以及南赤道暖流橫跨南太平洋抵達南洋羣島。

最後成功沿着馬六甲海峽、印度、非洲回到歐洲的的只有一艘船。

這纔是偉大的人類航海家,勇敢的人類,與之相比,牧仁這五艘船的計劃中的航程就相形見絀了。

亞洲人,也能成爲優秀的航海家!

當然了,除了抵抗長達五個月,幾乎沒有陸地的茫茫大海旅行的寂寞、枯燥外,一旦抵達預想中的目的地,還是要做一番建設的。

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去支撐。

適合的指揮官只有兩個。

牧仁和哈爾哈圖,而瀚海國的財政確實離不開哈爾哈圖,最終只得讓牧仁上了。

“你如果在我等計劃中的地方站穩腳跟,你將是瀚海國第一個獲得爵位的人!”

一想到尼堪的話,牧仁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於是,這個前林中索倫牧奴、鐵匠,跟着尼堪勉強學會了書寫漢字、算數的人收拾心情出發了。

“牧仁,此人叫卡魯,曼西人,原本是阿欽部落額克蘇的衛士,本汗聽西班牙人說,萬里之外的大陸上上也是有人丁的,那裡的人語言與曼西人有些像,有卡魯跟着,多少有些用”

實際上尼堪在扯謊,就算西班牙人瞭解印第安人的語言,他們是不可能知道在西伯利亞還有一支與他們的語言相近的部族的。

這是尼堪專門爲這支遠征船隊找的,來自阿欽部,曼西人。因爲後世有研究表明,與北美的印第安人,特別是是西海岸一帶的印第安人語言最像的還是俄羅斯的曼西人、漢特人,而這兩種人在幾十年前多半在西伯利亞汗國的領地裡生活。

卡魯,曼西人的意思是“熊”,若是有心人的話,就會知道這種語言與後世芬蘭人的語言有些接近。

除了卡魯,還有三個曼西人,茫茫大海,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尼堪連“通譯”都準備了四個(當然了,需要碰運氣,沒準也用不上,但根據後世的研究,曼西人的語言與印第安人的有50%的相似度)。

這條件可比麥哲倫好多了。

六部都有人跟着船隊,特別是工部的人最多,農戶其次,有一百人。

按照尼堪的承諾,願意去大洋彼岸的,凡是官府發放薪酬的,這一段時間都是雙倍薪餉,農戶也是免除瀚海國境內的賦稅,這一百農戶多半是家裡壯丁較多的人家,分了一半跟着船隊去那遙遠的地方。

另外,爲了預防那傳說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敗血症”,尼堪還爲他們準備了各類茶葉,甚至讓大明的商人給他們準備了大量的柑橘。

“至少每三日需要喝茶或那柑橘一次,切切!”

自然了,這又是西班牙人、荷蘭人的“經驗之談”,實際上都是尼堪自己的“經驗”,此時的西夷依舊在敗血症的肆掠中痛苦、無奈地掙扎着。

一開始,船隊上的人都對這次航行懷着激動、興奮的心情,渾沒有意識到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兇險。

這日,烏扎號上,作爲尼堪相當看重,又是“德高望重”者,沖虛子、韓承影、羅秀三人興致勃勃站在甲板上,對着海面上正冒出來呼吸的巨大的鯨魚指指點點。

至於羅秀爲何也願意跟着去茫茫“瀛洲”,其中尼堪的忽悠也是不少(此時的印第安人普遍信奉薩滿教(當然名字並非如此),有精通薩滿教的羅秀跟着,終究是事半功倍)。

“老道,道家經典說的“大鯤”便是此物了,哎呀,真是歎爲觀止,若不是來到海參崴,我這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領略這浩渺大海的妙處啊”

韓承影拈鬚說道,眼神裡滿是興奮。

“呵呵”,沖虛子卻很淡定,原本以爲海參崴已經“很東”了,沒想到這大海之東還別有天地,怎能不讓人嚮往?

“老韓,按照《列子.湯問》所載,這處大海應該就是北冥了,原本以爲海參崴附近的海面已經夠大了,沒想到此處之浩渺更是令人心折”

“按照列子的記載,‘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按照眼前親眼所見,數千裡自然誇大了,不過如此之大也是相當驚人’

“老道”,韓承影將視線收了回來,盯着沖虛子,“你是得道高人,你說說,真如尼堪那廝所說的,一萬五千裡之東便是四大部洲中的東勝瀛洲?”

“呵呵”,沖虛子不置可否,“秀榮此人從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什麼事都推到那什麼西班牙人身上,老道卻是知曉,他是別有淵源”

“哦?”,韓承影一下來了興趣,“他從小在邊荒長大,身邊除了那個與你一樣的邪門歪道,能有什麼師承?”

“不然”,沖虛子一下凝重起來,“此人雖是漢人之後,不過一身見識卻遠遠強過大多數飽讀詩書之人,特別是對各地地理風物更是如數家珍,渾不似一個林中長大之人”

說着,他快速地看了一下四周,此時羅秀並沒有同他們湊在一起,而是在甲板的另一側,他趕緊湊近韓承影說道:“老韓,你信我嗎?”

韓承影有些不明所以,懵懵懂懂點點頭。

“此子雖是肉眼凡胎,不過鍾靈毓秀,似乎得到上倉的格外垂青,隱隱有飛昇的跡象,你看這些大鯨,號稱北冥之鯤,老韓,瀚海國就處於北境,你想啊,此子爲何以瀚海命名他的國度?”

“唉,這一節尼堪也跟我說起過,有兩個淵源,一是現今的那北海,在索倫人嘴裡叫貝加爾湖的,歷史上也曾叫瀚海;另外,史上在一段時間裡也以此詞代指漠北荒原”

“呵呵,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老道來看,真正的瀚海,便是這北冥啊,而尼堪自己,便是這瀚海的鯤鵬!”

“鯤鵬?”,韓承影一下愣住了,半晌,似乎若有所思。

這時,一個大浪猛地撲過來,海水大量涌上甲板,將兩人澆得通透,而船隻也上下劇烈地搖晃着。

韓承影本來抓着船舷,這一搖晃,雙手竟然脫離了船舷,此時船隻又猛地向船舷外側的海面傾去,韓承影一下被拋了出去。

眼看他就要落水了,一個粗壯的身影飛奔過來一把抓住他。

“兩位前輩,到艙室去吧,海面上的橫風突然大了起來”,原來是蘇納,他手裡並沒有抓住任何東西,雙腳卻老老地釘在甲板上,笑嘻嘻地看着兩人。

“韓先生,這大海里除了這大鯨,還多得是一嘴利牙的鯊魚,末將可是見過五六條巨鯊圍殲一頭大鯨的景象,頃刻之間,一整片海面都是血水……”

“咳咳”,韓承影一顆心還在“砰砰地”跳個不停,他一把抓住沖虛子。

“哎呀,我等還是進去換一件衣服吧”

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八章 海參崴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七十章 猶他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
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八章 海參崴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七十章 猶他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