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

四月中旬,春臨阿特勞。

薩日德格河流到阿特勞附近時地勢突然降低了許多,此處的海拔低於海平

面二十米左右,河水本來是從北面過來的,此時又折向西北,再折向西南,再折向東南,再折向西南,再折向西北,最後才流向南面匯入裡海。

這裡讀者不禁要問了,既然低於海平面二十米,那麼裡海的海水豈非要倒灌進來?

非也,裡海的海拔低於海平面三十米左右,就是這十米的差距,讓阿特勞附近依舊是廣袤的陸地。

不過河水在附近詭異的走勢形成了一個圓潤的“W”型,以及三處面積都在千畝左右的半島,以前希瓦商人在此地建有貨棧,若是在正常的歷史上,哈薩克人會在此地修建城堡,不過自從大夏國用武器彈藥從哈薩克汗國手裡換得此地後,便在那三處半島上修建了三個圓堡——三座周長都在三裡左右的歐式圓堡。

其中,兩處圓堡在河西,一處圓堡夾在中間,在河東。

在河東中間這座圓堡靠西的地方,修建有一座長約兩百米的單橋墩鋼架結構的橋樑,連接着河水兩側。

雖然是圓堡,不過大夏國並沒有採取時下歐洲人流行的全部用條石建造城堡的做法,雖然自從有了蒸汽機後,可方便地用蒸汽機帶動鋼鋸切割條石,不過饒是如此,這樣的建造效率依舊太低,何況阿特勞附近都是荒漠,並沒有大量的條石可以選取。

於是,大夏國熟悉的用輪窯大量燒製磚瓦,用青磚砌牆,中間夯土,城裡的建築則大量採用紅磚、青瓦,加上從薩日德格山漂流而下的木材,大夏國用了三年時間,先修建了中間那座圓堡,最後是北面、南面,事至如今,三座漂亮、結實的城堡巍然矗立在薩日德格河兩岸,已經成了以阿特勞爲中心,方圓約三十萬平方公里荒涼土地上獨特的風景線。

修建三座城堡也是有講究的,由於薩日德格河河水普遍只有一百到兩百米寬,敵人攻擊任何一處城堡,都會受到兩座城堡的反擊,若是攻擊中間那座城堡,則會受到三座城堡的還擊。

三座圓堡中,中間那座城牆、建築最高,城牆高達四丈,城中又有內城,內城正中,是一座典型中原風格的佛塔,磚木結構,高達三十米,它既是佛教信徒的聖地,又可作爲軍事瞭望用途。

自從拿下阿特勞後,大夏國完全疏浚了從阿特勞通往裡海的航道,眼下薩日德格山的優質木材可以通過河水、船隻運到此地,國家自然在此地設置了船場,眼下,在阿特勞已經有了一支如今裡海海面最強大的艦隊——薩日德格河流到阿特勞時,河水深度普遍在十米以上,可以建造大型戰船。

由於裡海海面長年盛行北風,風帆混合蒸汽機的戰艦、運輸船隻自然成了上上之選,眼下這裡的戰艦與帝國在長江跑的船隻一個類型,都是以前薩哈連戰艦的制式:

長十丈,寬三丈,設置兩層直通火炮甲板,當然了,在如今的裡海海面,大夏國幾乎沒有對手,首層甲板只是佈置了一些方便移動的小炮,主要防備敵人接舷肉搏時用,最重要的火力還是在中層甲板,那裡兩側各有八門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首尾還各有一門,一共有十八門,在裡海海面夠用了。

在這歐洲西部,大夏國在水上最重要的敵人還是奧斯曼,他們在黑海上可是有強大的艦隊,船隻形制此時也與歐洲人相差不了多少,不過眼下的奧斯曼人還在與以熱那亞人爲主的基督世界對峙,博斯普魯斯海峽還被人家封鎖着,此時還沒有餘力前來與大夏人一爭雄長。

這樣的船隻,瀚海軍統一稱爲長江Ⅰ型,到了裡海,便成了裡海Ⅰ型,當然了,作爲戰艦,就算是脫胎於薩哈連級,船首、船腹、船舵等關鍵部位的設置都是大夏國最新的制式,也就是戰列艦制式,不過作爲運輸艦的船隻更大一些,長約十五丈,寬約四丈,由於要裝運更多的貨物,船腹也比軍艦渾圓一些。

除了裡海Ⅰ型,還有脫胎於因果達、石勒喀級的船隻,分別作爲通報船、護衛艦使用。

這支艦隊一共有三十艘船隻,其中裡海Ⅰ型有十二艘,編成了三個分隊,每個分隊有四艘裡海Ⅰ型主力艦,石勒喀、因果達若干,分別位於阿特勞、阿特拉斯罕、拉甘三地。

春天來了,北邊西伯利亞叢林裡的鳥兒成羣結隊來到了裡海上,薩日德格河入海口是大面積的沼澤地,眼下正是春意盎然、萬物萌動之時,車軸草、黃茅、梯牧草正在轉綠,野菊含苞欲放,紅莓則剛剛露出了花骨朵,貂兒、狐狸、鼬獾、雪鳥、杜鵑穿梭其裡,加上河裡的鮭魚、鱘魚,以及人類活動造成的聲響和煙塵,裡海北岸,在十七世紀中期的春日正在呈現出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跡象。

船坊,是阿特勞城的一大產業,與瀝青有關的產業則是第二大產業,在阿特勞東岸,也就是中間圓堡從南面五到三十里範圍裡,隨處可見涌出地面的黑黑的瀝青,正是這些東西,成了拔都西征時攻城用的利器。

眼下,大夏國除了將它用到船底,最大的用途則是與魚膠、樹脂混合使用後再提煉,形成的粗膠是用在車輪、鞋業以及工業用密封圈、墊圈的重要物資,用量如此之大,而阿特勞附近的資源又如此之豐富,是定遠府附近的瀝青所不可比擬的。

故此,此地便成了大夏國最大的瀝青加工基地,也是最大的鞋底廠、輪胎廠所在。

同時,薩日德格河的魚類、裡海的魚類也很豐富,大夏國在此地設置了漁業基地,除了鮮魚、醃魚,魚膠更是粗膠生產基地不可或缺的東西,加上薩日德格山的樹脂,這纔是阿特勞成爲國內最大制膠基地的原由。

船業、漁業、瀝青,便是阿特勞三大支柱產業,如此重要的地方,修建三座加起來方圓九里的圓堡又算得了什麼?

“譁……”

微風吹拂下,花草擾動,天上飛來了一大片薩日德格黃鸝,那是從薩日德格山飛來的,飛過時發出一大陣哨聲。

看到黃鸝,便看到了春天。

中間圓堡裡,高塔上,尼堪站立許久,終於放下了望遠鏡,似乎也感知到

了濃濃的春意,他的臉上泛着愉悅的光彩。

“陛下”,身邊的張文俊說道,“他們都到了”

尼堪點點頭,面無表情,其實心裡還很是有些興奮。

土爾扈特大酋,六十歲的書庫爾岱青、契丹聯盟大酋五十歲的耶律興遼、哲德烏爾聯盟大酋米扎爾、希瓦汗國大汗阿布勒哈孜、博格拉部大酋四十五歲的額騰翼等都在高臺下等他。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

在書庫爾岱青的倡議下,土爾扈特汗國、小玉茲諸部、希瓦汗國,加上本就是自己人的額騰翼,準備在城中廣場上殺青牛白馬祭天,同時折箭爲誓,共推尼堪爲裡海之王,還爲他奉上了尊號。

尼堪今日穿了一身金色的絲質棉袍,外繡五爪金龍,外面是一身白色的呢絨大氅,玄色修邊,戴着珠翠黑紗金樑通天冠,腳蹬黑綢緞面皁靴。

今日巧了,貴爲一國之君的他竟然背上了他那副許久沒有用過的黑雲弓、穿雲箭,加上一柄古樸蒼拙的雙手橫刀,他緩緩走了下來。

當他走出佛塔時,正好面對着清晨的陽光,在春日旭陽的照射下,他那通天冠、金龍服反射着攝人的光芒,正在外面等着的諸人趕緊彎下了腰。

“走吧”

尼堪用突厥語簡單說了一句,便帶着諸人向廣場邁去。

廣場上,兩個光膀子大汗正在躍躍欲試,一個是葉赫勇士穆佔,另一個卻是阿克墩之子,索倫驍將阿楚琿,他們兩人附近,繫着一頭青牛,一匹白馬。

“時辰到!”

司儀哈爾哈圖大聲喊道,他說的是蒙古語,此時,耶律興遼、米扎爾、阿布勒哈孜心中都是一凜,作爲貴族,他們的出身有所不同,不過都是出身於拔都的金帳汗國,對於蒙古語他們並不陌生。

高臺上響起了隆隆的大鼓聲,長長的銅號也吹響了,正中的超大火盆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位我們久未謀面的索倫大薩滿羅秀出現了,他帶着十八個分別來自索倫、女真、蒙古、乞爾吉斯等部的大薩滿,穿着一動就渾身作響的衣服開始表演了。

“喲……”

一陣子後,六十歲的羅秀突然對着天空長嘯起來。

此時,穆佔、阿楚琿一人摟着青牛,一人摟着白馬,用手中的匕首刺向了它們的心口!

心口下,放着兩個大木盆。

沒多久,幾碗熱騰騰、混合着馬血、牛血的歃血端到了諸人手裡。

“大汗”

此時書庫爾岱青上前說道,“幾百年前,拔都英雄一時,時下大汗也不遑多讓,拔都人稱賽音汗,大汗已經貴爲博格達汗,我等不自量力,爲您加上賽音稱號,連起來就是博格達賽音汗,請大汗接受!”

“好!”,尼堪也沒客氣,眼下的他坐擁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領地橫跨太平洋兩岸,治下民衆五千多萬,已經是宇內妥妥的第一強國,再客氣就是虛僞了。

書庫爾岱青接着說道:“我等共尊博格達賽音汗爲主,長生天在上,無論強盛或衰微,都不離不棄,若違此誓,天厭之、神憎之,必定死於萬箭穿心之下!”

捏着鼻子喝了一口新鮮血液之後,每人手裡又多了一根箭枝,尼堪率先折斷了這根箭,餘人效之,尼堪再抽出一支輕箭,拿出黑雲弓,對着了五十步之外的一顆大樹。

“咻”

輕箭離開了兩石的黑雲弓,正中大樹下掛着的一個薩滿惡神。

“好!”

接着諸人都紛紛試箭,場中叫好聲不斷。

在其他人試箭時,尼堪偷偷抹了一把冷汗,幸好今日一箭便中的,否則堂堂博格達賽音汗若是不能一箭射中,豈不貽笑大方,而他看着篤信天方教的米扎爾、阿布勒哈孜,以及篤信喇嘛教的書庫爾岱青,暗忖:“但願這個活動能夠喚起他們祖輩的榮光”

這一日,尼堪接受了小玉茲、希瓦汗國的效忠,以及土爾扈特汗國的正式效忠,雖然只是一個鬆散的架構,終究打破了裡海附近的平靜,特別是小玉茲兩部聯盟,對外宣稱的是同盟,實際上是效忠,尼堪也沒有理會江格爾的想法,大大方方接受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時代開始了。

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章 私議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
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章 私議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