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

尼堪在瀚海大學盤桓幾日後便離開了,他帶着自己的親衛隊從陸上向東走去。

此時,在海參崴周邊,已經有三條道路修建起來了,一條是向西直達琿春,另一條就是尼堪眼下行走的這條。

剩下那條,自然是北上雙城子的啦。

一行人先向北行走約莫七十里,接着轉向東,約莫三十里後再轉向南,向南行走七十里後再轉向西,再向西行走七十里後,一個遼闊的海灣便呈現在衆人眼前。

佛林灣,後世俄羅斯的納霍德卡灣,其西南角的港口,這一世叫做佛林港,後世叫做納霍德卡港的,是俄羅斯在遠東第一大港,若不是其海灣的出入口太過寬闊(二十里),不便於防守的話,其優越性還在海參崴之上。

這裡由於受到日本暖流的影響,在後世就算在最冷的一月份也只有一些薄薄的冰層,而在現在這個時代,由於小冰河期的影響,冬季還是有一層約莫兩公分後的浮冰,這樣的冰層,其實用人工就可以消除了。

受到後世海參崴的影響,尼堪一開始對此地並沒有重視起來,後來見到無論是黑龍江上的黑城、伯力,抑或海參崴,冬季的冰凍期實在太長了,完全不利於船舶的航行以及建造。

最後還是在孫佳績的建議下重新將視線投向佛林港。

這一投便一發不可收拾。

佛林河發源於錫霍特山,長約兩百里,沿途森林茂密,雲杉、冷鬆、冷杉密佈,此時錫霍特山的居民,也就是大小窩集的東海女真人的發展水平在經歷了高句麗、渤海、遼國、金國等好幾個國家後,已經大大優於大洋一端的印第安人了——至少開始使用鐵器了。

饒是如此,他們對於遍佈錫霍特山大量優質木材的利用還是少得可憐。

也是,隨隨便便胸圍一米,高達二三十米的大樹不是他們手裡的短刀可以撼動的。

不說對於有了專門用於伐木的大斧、抹了油的大鋸的大夏帝國來說,一切都不是問題。

發現佛林港後,工部的人還專門沿着佛林河的出海口一直向北向上溯源,一直到源頭,在長達兩百里的河道兩岸密佈着大量的船材,按照船坊木工的說法,就是這兩岸的巨木,再建造像第一艦隊(九艘大船)那樣的船隊十個都不成問題。

何況還可以利用不亞於綏芬河的佛林河水道放排呢。

於是,在三年前,尼堪便計劃將黑城、伯力的船坊大部分搬遷到此地,原本黑城和伯力的的船工加起來有近一千八百戶,最後只在兩地各留下一百五十戶,當然了,也是陸陸續續搬遷的。

三年的時間,這裡並沒有建造一艘大船,全部用在建設碼頭、儲備木材,今年在黑城、伯力最後幾艘信天翁級大船下水後,黑城、伯力的船坊應該搬遷的船戶全部搬過來了。

曾經風雲一時的黑城、伯力船坊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剩下來的那一百多戶船匠也就是建造一些用於內河運輸用的船隻,以及隊往來黑龍江的船隻進行修葺、保養。

不過,黑城、伯力的衰落不代表帝國造船業的衰落,而是重新見證了佛林港的崛起。

眼下,在長達五里路的碼頭上,除開往來船隻的泊位,還一溜擺開了十五個船塢,其中十個正在“大興土木”——十艘信天翁級大船正在緊張地建造着。

一千五百船工,每艘船隻一百五十人,還有大量從錫霍特山上大小窩集來到這裡“打工”的女真人,每艘船隻幾乎有兩百人在爲它服務。

說起這東海女真人,這裡還有一個故事。

截止到目前,尼堪佔據長白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已經快十年了,原本爲了躲避皇太極的抓捕而躲到錫霍特山的女真人在南北長約兩千裡,東西寬約四百里的大山上分散居住着,在如此廣袤的山區,還是東北虎最多的地方,加起來也只有三千多戶。

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山地,只有區區三千多戶,妥妥的地廣人稀,不過由於錫霍特山着實太過富饒,木材、野獸、人蔘、野果應有盡有,加上還有十幾條流向大海的河流引來的令人歎爲觀止的、洄游的大馬哈魚,這些人幾乎不用爲生計發愁。

不過,不用爲生計發愁不代表不想過好日子。

在帝國實際建立接近十年後,由於毛皮的大量收購,漸漸地,毛皮的價值也在不斷下降,何況在沿海地帶、平原地帶生活着的索倫人在吃穿用度上明顯好於山裡的人。

十年來,有約莫三成的人下山了,其中有約莫一半的人來到興凱湖周邊的地區生活,有的過上了農耕生活,有的在森林邊緣半耕半獵,一半的人都來到了這佛林港。

因爲自從三年前帝國開設建設佛林港時就承諾了,只要幹滿一年就可以獲得三件套一套。

哪三件套?

自然是林中奇缺的鐵器組合一套、食鹽一袋、布匹一匹,日常幫工還管飯,在皮子價值日趨下降的情形下,每年能獲得這三件套絕對是一件極具誘惑力的事情。

何況,佛林港又承諾,表現出色的前五十人,還可以額外獲得鐵皮爐子一套。

這可是太具誘惑力了,在錫霍特山,若是能擁有這樣一套爐子,冬天就不要太舒服了。

於是這五百餘女真人三年來一直在佛林港幹活,有的被船坊的人瞧上了的,乾脆直接招工進了船坊,成了拿工錢的大夏版“臨時工”,臨時工幹得好的,若干年後還可以轉正。

不過對於這些東海女真人來說,打幾年工,賺夠足夠的物品和錢財後,還是要回到大山裡去的,那裡纔是他們的根。

與此同時,還有六成的人依舊在大山裡生活,依舊過着漁獵的生活,這也是尼堪願意看到的,每三年一度的招兵季也少不了他們。

加上部分願意下山讀書的孩童,士兵、孩童代表着他們的未來,在可見的將來,帝國對於他們的改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生着。

閒話少說,目前佛林港的最高頭目,原工部大匠、上次立國時榮獲一等子爵的楊春聽說皇帝來了,趕緊帶着一大幫子人前出十里地去迎候。

在迎候尼堪隊伍的時候,已經年過六十的楊春也是百感交集。

他本是通州大運河上一個小小的工頭,被皇太極第一次入關劫到關外,若是沒有尼堪第一次驚心動魄的大動作,他估計不是在遼東種地,就是在滿清的船坊渡過一生。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還有位列工部官員之列,還能封妻廕子的那一天。

故此,當見到遠處騎兵狂飆捲起的塵埃時,楊春“撲通”一聲跪下了。

尼堪見了這心裡也很不是滋味,不過他能理解楊春他們樸素的感情,也不顧新來的護衛頭目,原契丹聯盟那個部落首領拔野風的勸告,硬是下了馬將楊春他們一一扶起。

同時,還讓自己的騎兵將多餘的馬匹讓出來讓楊春他們騎着(長期在北境生活,都已經學會了騎馬),並一同來到佛林港。

他們在佛林港後面的一座小山停下了,就在那裡,尼堪一邊用望遠鏡瞧着港口,一邊聽楊春介紹。

“陛下,十艘信天翁級大船的框架都已經搭好了,這種大船,難就難在骨架,骨架一旦成型,在此基礎上拼接船幫、船板、船艙就快得多,這次的十艘大船與以前的相比略有改進”

“哦?”

“您看,長度增加到了十六丈,寬增加到四丈,長寬比四比一,還是三層甲板,爲了防止側翻,龍骨下襬加長了三尺,每層的空間約莫六百料,加起來就是一千八百料……”

尼堪此時心裡卻在想着,“這楊春還在用老法子計算,按照新的計算方法,船隻最大的空間就是48×12×2,也就是每一層大約一千立方米的空間,這是最大的空間,實際上由於船艙設施、骨架還要佔據一定的空間,以及船腹從大到小逐漸收縮,每一層平均起來也就是八百個立方,按照大明的算法,那便是八百料,往大了說,裝上一些人,加起來超過了兩千料也說不準”

“一千五百料,接近一千五百噸,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算得上大型船隻,自己旗下的戰艦也沒有這麼大的”

正想着,楊春繼續說道:“龍骨、肋骨全是整根雲杉製成的,結實得很,船板、船幫之間也全是鉚接,很少用到船釘,不過按照陛下的要求,爲以防萬一,鉚接之外,在關鍵部位還加了一道船釘”

“主桅杆幾乎與船長相當,還是五面橫帆,首尾各四面,船首還有一大面三角帆,哦,也就是老式船隻的縱帆”

“在首桅杆、尾部桅杆兩側各有兩面側帆,掛起來後就是四面,跑起來後這速度與雨燕號相比自然要差一些,不過比其它任何船隻都要快上許多”

尼堪點點頭,他指着一艘大船問道,“你一艘大船就安排一百五十人,加上東海人,兩百人,是否太多了?”

楊春趕緊答道:“回稟陛下,不多,在安裝龍骨、肋骨時是顯得人手多了一些,那時主要依靠大匠來完成橢圓形肋骨的折彎、安放、校準,其他人也就是打打下手,如今框架已經齊備,剩下來的活計多半在艙內進行,由大匠指點,其他人按照指點安裝就行了”

“再說了,陛下,您不是說過嘛,大洋彼岸的麥阿水那裡還大量需要船工嘛,就算這裡人多了,也可以派到那裡去”

“那就好”,尼堪擺擺手,阻止了他進一步發揮的勢頭,“朕倒不是這個意思,這裡我看還能加五個船塢,也罷,就算人手多了,將來還可以多加幾個船塢”

又問道:“完全完工尚需多久?”

楊春低着頭算了一下,“陛下,安裝船上設施、刷油、填縫、晾曬、下水調試、試航、返工,完全可以趕得上下一趟去大洋彼岸”

尼堪點點頭,這十艘大船,屬於帝國的只有六艘,被汪然明的美洲公司購買了四艘,每一艘的價錢已經達到了令人咂舌的一萬五千兩銀子,不過財大氣粗的江南豪商絲毫沒有討價還價的意思,還一次性服了五成的定金。

“陳啓新這廝!”

尼堪在心裡罵道,不過卻是帶着笑意罵着。

自從跟着孫佳績回來的美洲公司的人將“在瀛洲多條河流發現了大量的金沙”的情報放出去後,立即在江南的商行掀起了去瀛洲淘金的熱潮,若不是汪然明船隻有限,恐怕會爲了一個艙位一擲千金。

如今,在整個大明,都流傳着一個神話,“海外仙境瀛洲,遍地是黃金白銀,俯拾皆是”。

這樣的大船,一層按照五百平方的保守面積計算,一個人兩個平方,那就是兩百五十人。

什麼?你說一個人十個平方,天啊,就是後世的豪華郵輪達不到啊。

三層就是七百五十人,當然了,如果加上首尾艙以及底倉,還可以塞一些人,不過還需要裝載貨物,水手也需要空間,這樣算下來,一艘船除了必要的貨物還能裝載五百人,擠一擠,一家人也行。

十艘便是五千人,加上已經制作出來的四艘,這便是七千人,運力已經超級驚人了。

若是全部裝載馬匹,一船便可以裝載兩百匹,十艘就是兩千匹。

若是有一千騎,在瀛洲的牧仁、孫德茂就可以大大方方拿下整個後世美國的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再加上一個愛達荷州也沒問題,就算是被西班牙人發現了,他們也不可能一次拿出來一千騎兵。

當然了,一開始肯定還是要以鞏固基本爲主,有五百騎,足夠守住瀛洲、俄勒岡兩地了。

故此,但楊春還在滔滔不絕的時候,尼堪卻一點也沒聽進去,他一顆心思早已經飛到了大洋彼岸。

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
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