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

哈爾哈圖繼續說道:“截止六月底,戶部名下共有田地九百多萬畝,去年上繳糧稅近五百萬石,分別儲存在各城大倉裡,近幾年新增的長春、上都、青城三大倉共有存糧一百萬石,可滿足十萬大軍一年之需”

衆人一聽這個消息,不禁都興奮起來。

長春、上都的存糧不用說是爲了對清國作戰設置的,而青城,其南邊不遠處便是大明的山西,難道?

“戶部名下收繳稅收換算城銀兩總計近三百萬兩,不過帝國每年支出都在兩百萬兩左右,每年結餘百萬兩,其中濟州島一家就貢獻了近百萬兩,境內商稅約莫百萬兩,赤塔、烏蘭烏德、阿爾丹三地金銀礦合計百萬兩”

“累計發行銀幣一千萬枚,由於帝國銀幣含銀量高,在市場上很是搶手,如今在濟州島的貿易中成爲流通量最大的幣種,國內基本上形成了以大夏銀幣作爲主要錢幣的境況”

“不過”,哈爾哈圖頓了一下,“牧民們還是習慣於用牛羊肉、皮毛交換食鹽、茶葉、布匹、鐵器的法子……”

孫秀林說道:“陛下,這其中有各商戶上門採購牛羊皮毛的原因,也有牧民們不習慣使用銀錢的原因”

尼堪一聽卻面色凝重起來,他半晌沒有做聲,直到孫秀林咳嗽了一聲他纔回過神來,“咳咳,你是政務院總理,可有什麼想法?”

孫秀林看了一眼理藩院的烏力吉,只見他正微閉着雙目在養神,便一咬牙說道:“陛下,微臣建議,對於普通食鹽、茶葉、布匹、鐵器四類物品施行官府專賣”

一席話讓舉座皆驚,衆人都竊竊私語起來,不過在尼堪看來,這些人能明白其中的關竅沒有幾個,何況還有幾個林中出身的尚書。

真實情況是,牧戶用大量的牛羊皮毛與漢商交換上述物資,得到的物資都達不到“普通”的類別,漢商獲取了大量的利益不說,與之前相比,牧民們的生活終究還是好了一些。

如此一來,他們雖然還是有些怨言,不過還是念着商人們的好,長此以往不是什麼好事情。

“同意!”,尼堪斬釘截鐵地說道,“商部出臺具體細則,分出種類,對上述四種物品中的中檔部分施行專賣,不許商戶經營,由商部在牧戶集中的地方設置貨棧,以公允的價格與牧戶交換皮毛等物”

其實,尼堪的真實想法是,將這些物質的定價權牢牢地抓在官府手裡,說是‘公允的’價格實際上還是有很高的利潤,類似於後世的剪刀差,不過價格統一、用於交換的物資質量穩定,他們還是會感謝官府,感謝他這個博格達車臣汗的。

“馬上施行,不過今後還是要他們慢慢習慣使用錢幣,比如,在貨棧附近就地設立收購皮毛的市場,用錢幣收購,然後他們再用錢幣來購買專賣的物資,必須出臺詳細的清單,列明何種物資屬於專賣,何種可自由買賣”

等境內的市場趨於穩定,大多數牧民習慣於用錢幣來買賣時,就是取消專賣的時候,尼堪估計,那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十年,大夏帝國已經穩定了,廣大牧民肯定會念官府的好。

這之外,商人們還是可以做很多其它的生意的,比如酒水、取暖設備、成衣,等等,他們的路子也沒有完全封死。

“陛下”,孫道成出列了,“工部這裡,並無大事可說,定遠城城內的設施還在建造,定方、陳湯城的基礎也開始了,另外按照去年的計劃,黑城、伯力的船坊只完成了共四艘‘信天翁’級大船的建造,如今正在日本外海試航,您看……”

尼堪說道:“加上前年的四艘,那便是八艘了,前年的四艘已經在往來瀛洲航線上跑,這四艘完成試航後就專門用於接收移民,往返濟州島與海參崴,一艘大船可以擠五百人,四艘便是兩千,以它們的速度,若是風向合適,兩個月便能往返一次,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可以航行,這便是三趟,嘿嘿,六千人,不錯了”

雅丹說道:“說起這信天翁號,汪然明等前些日子還說想向工部訂購,陛下您看……”

“自然可以”,尼堪毫不猶豫地說道,“他們的福船、沙船想要跨越大海行駛實在風險太大,讓他們這樣的船隻辦理移民,那不是移民,簡直是殺人,若是去瀛洲,能有一半的船隻能抵達彼岸就不錯了,不過要告訴他們,價格可不便宜”

雅丹笑道:“微臣已經同他們說過了,至少這個數”,他舉起了一隻手,意思是五千兩,尼堪卻搖搖頭,“只管再加一倍,彼等明面上是一個人,汪然明背後站着整個徽商,楊文利身後站着整個揚州豪商,想要經營如此大的項目,彼等肯定是成羣結隊的,告訴他們,想要辦好移民以及那瀛洲公司的事宜,每家至少需要十艘信天翁級大船”

“另外,也不妨告訴彼等,每艘信天翁級大船可以給他們配備適量的火炮,由帝國給他們培訓火炮使用的方法,火炮、火槍、兵器價格另算”

孫道成一聽不禁有些傻眼了,一艘信天翁號的成本最多也就是兩千兩,原本他以爲一艘五千兩就頂天了,沒想到皇上更狠,這一下就是五倍!

尼堪見狀便笑道:“別人不說,汪然明、楊文利這兩人,你讓他們在一個月內拿出一百萬兩,輕輕鬆鬆,十艘大船才十萬兩,不需要湊份子,就他倆自己就行了,不過這麼大的生意,他們還是會湊起來操作的”

“放心吧,你馬上讓船坊安排二十艘大船的建造計劃,完全沒有問題”

孫秀林出列說話了,一見他說話了,衆人趕緊退下了。

“陛下”,孫秀林以皇帝親哥哥之尊管理政務院,實際上相當於丞相,這些年他幹得還不錯,沒什麼大功績,也沒什麼大問題,算是一個“太平宰相”,今日由於禮部尚書韓承影病休了,禮部的事情只能由他出面說明。

“那咱雅班第達已經到了喀爾喀了,還派了他的徒弟提前到了陽都”

尼堪未置可否,“說說你的意見”

“陛下,微臣以前不太明白,來到草原一段時間才明白,這草原上的人對於宗教的執著遠勝於中原,何也?太過苦寒,風雲也太過莫測,再者,咳咳,這殺戮也太甚了……”

“如此一來,其勇悍自然要比中原的農戶強一些,不過卻也更爲純粹一些,某些觀念一旦沉澱下來就很難根除,就算有好的日子過也不例外,故此,微臣建議”

“其一,彼等將孩童都視爲勞力、財物,稍大一些便要參與勞作,微臣建議建議官府必須要出臺法典規範這一點了,凡是達到十歲的,至少男童需要到就近的學校就讀,讓他們讀書識字,明事理,知禮儀”

“若是這樣,三五年後,部落裡的頂樑柱便是這些人了,再過二十年,以微臣愚見,咳咳,那理藩院也可以取消了”

這話也只有他敢說,若是別人說,烏力吉非得噴他一臉口水不可。

尼堪卻暗自吃驚,這樣的話語不像是他這個雖然掛着“政務院總理”、“端肅郡王”名頭,實際上一直以來都以“清靜無爲”著稱的便宜兄長所說的,難道他手底下有“高人”?

突然想到一事,那傅鼎臣遊歷一番後,見過大夏帝國的軍隊橫掃草原一帶,最近又大敗俄羅斯帝國之後終於下決心加入帝國,按照他的意願,原本是要去繼承歷練一番的,尼堪卻將他破格提拔,讓他去政務院擔任孫秀林的“書辦”。

實際上就是孫秀林的秘書,七品的待遇。

多半是此人的建議,尼堪面上波瀾不驚,“接着說”

“是,陛下。說起這喇嘛教,微臣也研究過,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大致來說,無非是將身毒國傳來的佛教加上了青藏一帶本地的一些信仰罷了,哦,那本地的信仰就跟林中的薩滿差不多”

“教義上,大多無甚問題,不過有些內容太過荒誕、太過不堪,又與道家有些內容不謀而合”

“這些都無甚關係,微臣相信,普通牧民也接觸不到這些,但問題是”

他轉身看了看諸人,又轉身對着尼堪說道:“以微臣所瞭解的,草原上的牧戶,大小臺吉倒是根深蒂固,而普通牧民大多數卻還與林中差不多,我等若是接納了這位大活佛,就必須在國內大興召廟,您看……”

尼堪明白他的意思,不過這件事太大了,他也不可能一言而決,便看向其他人,“你等之意如何?”

雅丹出列了。

“諸位大臣,在下曾去過準葛爾汗國所在的塔爾巴哈臺,咳咳,不瞞你等,與巴圖爾的交談並不成功,他對於我國的和議未置可否,當時我並不知曉滿清的使者也到了那裡,由於無所事事,便很快離開了”

“這一節,微臣已向陛下彙報過。在路上,我才得知,巴圖爾當時一方面是因爲滿清的使者抵達,無心應付我等,或者本來就不打算應付我等,除此之外,尚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巴圖爾當時召集了喀爾喀三部、衛拉特其它諸部的頭領來到了塔爾巴哈臺,事後我從土謝圖汗長子、國舅多爾吉那裡得知,原來他們在做兩件大的事情”

“其一,便是制訂蒙古人自己的法典,其中細節此處就不贅述了,其中有一條便是要求所有蒙古人尊崇喇嘛教,凡是私藏薩滿教神物、偷偷禮拜薩滿教的神祇,一經發現,便要受到罰沒牛羊財產等懲罰,嚴重者還要罰沒所有財產,全家變爲牧奴”

“還有一條,規定十戶之家必須有一戶出一人入召廟爲僧,這些我等倒不必細究,微臣想說的是,他們之所有要制訂這些東西正說明喇嘛教只在大小貴族、頭目中流行,對於貧苦牧戶來說,薩滿教依然有廣闊的天地”

“剛纔郡王也說了,微臣深爲贊同,可以允許他們建設召廟,但不許他們制訂的法典在牧區施行,同時,大小貴族中又有不同”

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五十四章 收官(4):東京城郊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
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五十四章 收官(4):東京城郊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