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

梨樹城,騎兵學校。

秋季時分,剛成立不久的騎兵學校開學了。

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以前黑龍江省、吉林省、伯力省的農戶、牧戶、獵戶子弟,也有來自北至大興安嶺,南到燕山的蒙古諸部,這裡面,奧巴、吳克善兩部科爾沁部落的適齡孩童則幾乎強迫、強迫地都弄了進來,當然了,遼河平原西部的恩格圖部也進來了。

拿下遼東後,對於願意進入騎兵學校學習的漢人農奴子弟尼堪也放寬了限制,只要身體尚可,不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都可以加入,加上一部分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子弟,梨樹城幾乎完全成了騎兵學校的天下。

尼堪也是這麼打算的,原本孟喬芳在這裡就有馬步軍五千,改成騎兵學校後,將兩個大校場全部改成了騎兵大營,最後城池的一半被學校佔據了,官府衙門、商戶、作坊佔據了另外一半。

也是,最爲滿清修建的城池,梨樹城佔地超過五十萬平方米,區區五千馬步軍不在話下。

作爲北境之王,騎兵肯定是主力,故此,這一次在梨樹城就學的學生高達三千人,教職工甚衆,校長是一個出生於索倫尼布楚五部的老兵——說是老兵,實際上還不到三十歲,尼堪的堂弟,尼亞哈,漢名孫秀剛,今後我等就稱呼他爲孫秀剛。

多場大戰後,孫秀剛已經有了晉升騎兵旅指揮使的資格,不過卻被尼堪派到此地擔任總教官。

孫秀剛雖不樂意,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了,還是孫傳宇偷偷告訴他的——等這一屆學員三年後畢業後,他便是這三千人的指揮使,一想到這三千人從學生一直到士兵都是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孫秀剛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除了孫秀剛,校長是查克丹兼任的,一衆教員有退伍的老兵,也有像孫秀剛一樣等着學員畢業後一起升職的。

北邊山林之中的索倫人普遍身材高大——常年食肉,又要抵禦嚴寒,自然長得壯碩一些,歷史上兀良哈人的前身窩娘改(唐朝時的稱呼)號稱巨人部落那也不是白扯,蒙古大軍西征之時,他們的身材無論是作爲騎兵還是步兵都比當時的歐洲人高大強壯得多,此時的歐洲人普遍身材瘦小,還不如東亞民衆。

尼堪此時大約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在索倫諸部只能算得上比較高大,而孫秀剛卻幾乎有一米八五,絕對算得上高大雄壯了,同一個祖爺爺的堂兄弟,加上孫秀剛娶了尼堪舅舅烏熱斯的侄女,算是半個皇親國戚。

時至今日,尼堪引以爲基的部衆,首當其衝的肯定是索倫諸部,如今也膨脹到三萬戶,再就是博格拉部,這裡面既有索倫人,也有乞爾吉斯人、蒙古人、雅庫特人、哈薩克人,也有大約三萬戶,剩下的便是蒙古部落。

六萬戶嫡系部落,就算每戶只有半個壯丁,那也是三萬精騎!

再就是龐大的漢人農戶了,拿下遼東前漢人就已經是大夏國最大的部族,有四十餘萬戶,拿下遼東後,更是增加不少,有足夠的田地耕種,足夠輕的賦稅,讓這些漢人農戶讓尼堪感激涕零。

再加上家裡若是有子弟當兵,在當兵期間還可以適當削減一些賦稅,退伍後也有不少的好出路,故此,漢人裡當兵的也不少。

尼堪也有意識地讓漢人農戶子弟去騎兵學校,出身林中、熟悉馬匹的他知曉,十五歲左右,正是與馬匹建立穩定關係的時候,這時候的馬匹,如是沒有大的瘟疫發生,五歲便成熟可以馴化了,此後一直到其十五歲,長達十年都是它的巔峰期。

此後,便開始走下坡路了,三十歲後便幾乎不能用了。

而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就算以前沒有接觸過馬匹,也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在三年後成長爲一個合格的騎兵了——當然了,與那些從小在馬匹上長大的部族少年相比肯定差一些,至少在馴化環節。

到戰馬十五歲的時候,騎兵二十五歲,在戰馬衰退之前,還有五年的黃金歲月。

梨樹城南面,以前的皇太極大營,當時由於是皇帝陛下駐蹕之處,自然修建得異常堅固,皇太極敗退後,包括瀚海軍自己的大營在內大多都拆除了,只留下了這一處大營,如今便成了騎兵學校騎馬訓練的地方。

當然了,在天寒地凍、積雪深厚的時候,全體學員和戰馬就要搬到城裡大營。

與東京城的步軍學校一樣,騎兵學校同時也是梨樹城的守城部隊。

眼下,大營里布滿清一色白色的、大夏國工部出品的軍用帳篷,此時你若是站在梨樹城南城從牆上拿着千里鏡,便瞧得很清楚。

三百五十頂帳篷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大營裡,三百頂是學員的宿舍,剩餘的便是後勤、教員的房舍了,正中那頂最大、最高的帳篷,便是包括總教官孫秀剛的“大帳”,帳篷頂部一面瀚海軍軍旗正在風中獵獵飄揚。

當然了,除了作爲他的寢帳,還是日常辦公、會議之處。

對於學員來說,十人一座帳篷。

既然是軍事學校,自然一開始就是按照軍制來劃分的。

有幸劃到騎兵旅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第一排第一班的學員來頭都不小,至少在其中一名學員孫德昌看來就是如此。

孫德忠,來自遼東的遼東漢人農奴子弟,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馬匹,遼東本地人,從他爺爺算起,他家已經三代爲奴,也幸虧“從龍”早,他家早早成了鑲藍旗的包衣戶,故此,雖然貧困,不過人丁還是有一些。

他家本來就姓孫,被大夏國官府從旗人手裡解放出來還分配了田地後,便依照此時大夏國傳說的孫家“傳秀德萬世”的輩分改名孫德忠。

當然了,對於這種現象,尼堪也暗地裡有一些規矩,本來就姓孫的漢人以及林中、草原的子弟可以改姓,其他的則要他賜姓方可。

雖然是包衣奴才,十五歲的孫德忠卻很健壯,這也是他被選中到騎兵學校學習的唯一原因。

不過當他得知與自己一個帳篷的其它幾人的身份後,這心裡的緊張、自卑感便油然而生。

穆佔,南楚留在遼東的兒子,當他在上都投降瀚海軍後,他的家小自然受到影響,不過他唯一的兒子卻在他叔父尼亞哈(有一個尼亞哈)的收養下平安長到十五歲,在這種情形下,讀書識字是不成的,不過騎馬射箭卻一點也沒有少。

穆佔,後世清國平定三番的名將之一,今年十五歲,而他的叔祖尼亞哈還有一個身份——納蘭明珠的父親,納蘭性德的祖父,而南楚的父親則是尼堪新納的妃子蘇泰的親兄弟。

於是,七拐八拐的,人家穆佔還是尼堪的親戚,私下裡,穆佔還要叫尼堪一聲“姑祖父”。

孫思克,同樣十五歲,後世的河西四名將之一,可惜由於父親孫得功早死,此次八旗南下朝鮮時肯定就顧不上他了,於是,在尼堪的“關心”下,他也來到了騎兵學校。

與尼堪想象的差不多,此子從小習武,十五歲的年紀便生就一副成人模樣的身板,如今不僅騎射了得,還讀過一些兵書。

按說,孫得功是間接死在瀚海軍手裡的,孫思克對於瀚海軍十分反感纔是,不過眼下就算滿洲八旗都是棲棲遑遑的,遑論那些漢軍八旗子弟?

祖澤洪,十五歲,祖大壽幼子,將門世家,騎射也不在話下。

巴圖,從喀爾喀回到西拉木倫河流域的蘇尼特部落渾臺吉騰吉斯的幼子,也是十五歲,此子從十二歲開始便在烏蘭哈達(赤峰)的學校學習,十五歲後便轉到了梨樹城騎兵學校。

圖裡琛,原本黑龍江以北精奇里江流域大汗巴爾達齊的侄子,也算是索倫人,也是從小便在哈爾濱學校學習,如今轉到騎兵學校。

漢人、索倫人、蒙古人、葉赫女真人,像極了當今的大夏國,這些人能擠在一個帳篷,不用說也包含了上面的意思。

圖裡琛十五歲便有着一幅膀大腰圓的身板,由於巴爾達齊是尼堪的連襟,是多西琿的妹夫,如此說來圖裡琛算是尼堪的外甥一輩。

圖裡琛的偶像是瀚海軍大將朱克圖,從小便以朱克圖爲目標要求自己,眼下看來,除了長得像朱克圖,想要達到朱克圖的境界還差得遠。

不過他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堅定起來。

“我要做嶺北精奇里江達斡爾的圖裡琛,而不是尼布楚的朱克圖”

圖裡琛,正是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第一排第一班的臨時班長。

騎兵學校,比軍政學校還要嚴格,早上六點起牀,晨煉一小時,早飯一小時,上午隊列訓練,午飯兩小時,下午隊列、體能訓練,晚上一直到十點都是讀書識字的時間——他們這幫學生,不少還不識字,想要學習操典,還需要一年之後。

班裡每一個人的情況圖裡琛都清楚,除了孫德忠,其他人或是將門世家(孫思克、祖澤洪、穆佔),或是貴族之後(巴圖,乃孛兒只斤氏),都有一定的基礎,對於軍事化的生活都能適應,只有奴戶出身的孫德忠,一開始很是成了衆人暗中的笑話。

不過此時便體現出名字的重要性,見他姓孫,還是“德”字輩的,還能進入騎兵學校,孫德忠雖然笨拙,不過除了圖裡琛之外,其他人並不知曉他的來歷,故此也只能暗地裡笑話。

圖裡琛雖然是巴爾達齊的侄子,不過以前在精奇里江達斡爾部落很不受待見,圖裡琛就是其中的一個庶子,人生冷暖見識的不少,他身爲班長,當下便制定了管轄這幾人的策略。

大力拉攏出身卑微的孫德忠以及舉目無親、父親間接死在瀚海軍手裡,故此異常低調的孫思克,打壓那因爲與尼堪有親戚關係,又因爲是犧牲了的南楚留在遼東唯一骨血、因而很受尼堪優渥的穆佔,以及圍在穆占身邊的祖澤洪、巴圖等人。

當然了,作爲明面上尼堪的“外甥”,圖裡琛還是有一些威望的。

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八章 三雄會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四章 私議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
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八章 三雄會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四章 私議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