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

不過對於這些在顛沛流離數年後終於回到遼東故土的人們來說,這裡的生活環境已經與他們離開時大不一樣了。這不僅僅是指後金佔領此地後燒殺搶掠留下的滿目瘡痍,還有管理他們的衙門也從大明的千戶衛所變成了海漢的移民署和派出所。雖然海漢人並沒有明說要求他們改換國籍之類的事情,但所有人都清楚遼東這片天大概是已經變了,總兵大人既然對這樣的安排都沒有任何異議,那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自然也不會強行出頭爲大明打抱不平。

畢竟生存纔是當下第一要務,就算在這裡要從頭開始修建家園,就算今後可能要聽命於海漢官府,但比起皮島那種看不到希望只能等死的生活也要好上千百倍了。收復家園這種大明有心無力的事情,至少海漢人已經出面替他們完成了,如果能夠就此安定下來,恢復正常的生活,那今後的身份是當明人還是當海漢人,對他們這些平民來說又能有多大差別呢?

金平便是由東江鎮總兵府和海漢移民署共同任命的東江移民區第一任區長,而他能夠坐上這個位置,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的身份——沈世魁的副手金日觀就是他的父親。

要按照官職權力說起來,金日觀算是東江鎮的二把手,比沈志祥還高了一級。但與沈家叔侄雙雙從軍,準備在東江鎮內部搞家族傳承的做法有所不同,金日觀的兒子金平並沒有進入軍中任職,而是選擇了走文官路線。由於資質所限,金平也沒法通過科舉考試這條路子入仕,早些年勉強在山東拿了個秀才功名之後,便回到東江鎮做了一名管民政事務的官吏。

這個路子原本還是有些前途的,畢竟當時東江鎮的轄區還在遼東,治下有數萬人口,管理民政的油水還是不少的。可後來形勢急轉直下,東江鎮被後金的軍事壓力逼得只能遠走海外,到了皮島上這民政事務可就成了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了。數萬難民每天都會製造出無數煩心事堆在金平面前,而且必須要儘快處理乾淨,否則一旦在島上生出民變就是無法收拾的嚴重後果。

在皮島這種缺衣少食的環境中,原本想當個閒職文官的金平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也不得不開足馬力運轉,將有限的資源和物資最大化地利用起來,還得想方設法請軍方出面,向大明國內和臨近的朝鮮國催糧。這麼兩三年鍛鍊下來之後,金平在民政管理這個領域倒是磨練出了一身實打實的真本事。

海漢與東江鎮深度合作,在戰後開始探討將皮島軍民回遷遼東的問題,東江鎮方面就推薦了金平來作爲移民安置區的負責人。當然了,他這個負責人需要效忠的對象除了總兵府之外,現在又多了一個海漢移民署。

從北方戰事結束到開始遷徙皮島民衆,中間留出的緩衝時間並不多,所以海漢方面甚至都沒來得及對這個人選進行更專業的培訓,便匆匆讓他走馬上任了。不過之後移民署的官員便很快發現東江鎮推薦的這個人選的確是有些本事,在組織民衆實施基建工程方面表現出了比較強的指揮能力,而且方方面面的關係都還處理得不錯,的確是有勝任這個職位的實力。

金平憑藉自己的能力迅速得到了海漢方面的認可,他也知道等東江鎮民衆安頓下來之後,自己身上這個區長職務很有可能就虛職變實職了,到時候身兼兩國認可的官職,這大概也是百年難遇的奇觀了。但越是如此,金平就越是小心謹慎,他父親曾在私下對他說過,海漢將東江鎮軍民拆分安置,未嘗沒有要離間沈、金兩家的意圖在裡面。

因爲東江鎮沈家主軍、金家管民的分工已持續很長時間,如今將軍民拆分安置,金家手中的權力幾乎就不再受到總兵府的鉗制,而是由海漢直接給予,東江安置區的事務也不再直接聽命於總兵府。這樣一來雙方就由過去的上下級關係,變成了事實上的平級。雖然大家都抱定了要投效海漢的心思,但誰也不敢保證對方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想爲自己多爭取一些利益,如果沈金兩家互相猜忌,甚至由此生出隔閡,那或許會是海漢人喜聞樂見的景象,到時候他們收繳東江鎮的權力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金平很認同父親的這種看法,所以他雖然對海漢出兵收復遼東一事心存感激,但也依然對其存有幾分戒心。他倒不是擔心海漢人會殘害自己的同胞,從這合作一年來的狀況來看,對方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壞心,充其量就是想吞掉東江鎮的編制而已,但目前保留編制對海漢還有些用處,所以這個可能性也不大,對方頂多也就是想辦法架空現有的官僚機構,將東江鎮的控制權從沈金兩家手中逐步奪走。

也正因爲如此,金平回到遼東後處理各種事務都極爲小心,儘可能不留給海漢人挑刺的機會,倒是沒想到這種高標準嚴要求在海漢眼中成爲了證明金平專業能力的證據,幫他獲得了更多來自海漢的好感和信任。

而今天金平沒有像往常一樣急於去村子裡的工地查看房舍施工進展,而是帶着幾名下屬早早杵在村外路口,似乎是等着什麼大人物的到來。

不過這一等就是許久,直到上午時分,遠處終於是看到幾輛馬車緩緩駛來。金平等人趕緊整理了一下着裝,規規矩矩地立在路邊,等候這支車隊到來。

待車隊到了近處緩緩停下,從前面兩輛馬車上下來的全是身着綾羅綢緞的富商,而最後一輛體積頗大的大篷車上下來的則是十餘名揹着步槍的海漢士兵,看樣子是隨行的護衛了。

金平眼神一掃,便從人羣中找到了自己等候的那人,趕緊快步上前,彎腰深深一揖道:“卑職金平見過劉大人。”

南方商人們從山東出發的時候,消息便經由電臺通知到了旅順堡,而沙喜也就提前做好了參觀日程的安排,相關的通知昨天便已經送抵了金平這邊。

而金平口中所稱的“劉大人”,便是被沙喜派來陪同南方商人們參觀海漢控制區的劉尚了。劉尚的官職雖然不是太高,但性質特殊,又得軍方和沙喜的雙重信任,因此這趟差事也就交到了他的手上。而考慮到安全問題和某些軍事禁區,軍方也調了一隊精銳隨行護衛,順便也避免他們誤入到某些危險地帶。

劉尚連忙伸手扶起金平,口中連道辛苦。雖然對方是持下官之禮覲見,但劉尚也不會膨脹到認爲自己真是什麼大人物了。大家都是給上司跑腿,誰也不見得比誰高貴。

劉尚與金平見禮之後,便向他介紹了同行的這些商人身份。雖然沙喜發來的通知並沒有告知金平這次參觀行程的真正目的,但金平跟海漢人打交道的時間長了,大致也能猜到一二,海漢人帶這些南方商人到處轉悠,多半是要說服他們在遼東這邊投錢做買賣。畢竟如今海漢在遼東打下的地盤內可謂是地廣人稀,如果不引入外部力量,光靠海漢加上東江鎮的人手,要開發這麼大片的區域肯定進展遲緩。而來自南方的資金注入,或許能夠起到加快遼東開發進程的作用。

接下來便是由金平帶路,領着衆人進入建設中的移民村落,向他們介紹目前的東江鎮移民安置工作。即便南方商人們見多識廣,眼前廣袤原野上鋪開的巨大工地依然給他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同時施工中的標準民居房舍多達數十間,而期間又有多條人流源源不斷地將各種建材和工具運至施工地點,一眼望去至少有一兩千人在這片大工地上勞作不停。

遠處的原野上還能看到有不下二十頭耕牛正在農夫的驅趕下耕作農田,阡陌小路一直通往視線盡頭的遠處,也不知道是規劃了多大的墾荒屯田面積。

“按照我國的規劃,將在這片區域建起十多個移民村,以安置東江鎮的民衆。”劉尚擡手一揮,將眼前所見的一切都圈了進去:“這裡的所有開發建設費用,包括民衆的衣食住行,目前都是由我國向東江鎮提供無償借款,通過開發後的收益再逐年收回這些借款。”

“海漢國各位首長便是我等再生父母,這份大恩大德,東江鎮軍民沒齒難忘!”金平很適時地拍了一記馬屁。但這也的確是當下的實情,如果不是海漢出錢出糧給地,東江鎮這幫人怕是隻有窩在皮島上等死了。雖然這些費用今後還得以收益抽成或加徵賦稅的形式還給海漢,但海漢所提供的救助的確也拯救了瀕臨滅亡的東江鎮。

“我國與東江鎮是盟友,這些救助都是分內之事,金區長不用太過客氣。東江鎮軍民不畏艱辛爲國戍邊,我國首長們也都是很佩服的。”花花轎子衆人擡,既然對方知情識趣,劉尚倒也不介意說幾句好話吹捧一下東江鎮。

當然這話如果是沈世魁、金日觀之流聽了可能要老臉一紅,畢竟東江鎮的不畏艱辛完全是被後金軍壓制之下的結果,要是打得過敵人,誰會願意窩在那鳥不拉屎的皮島上戍邊。

何禮等人卻是聽得心中一顫,這海漢與東江鎮私下結盟一事,外界其實也早有猜測,不過他們這是第一次聽到海漢官員在公開場合下承認了這種關係。如果要認真追究起來,僅憑這一條就可以給東江鎮扣上一個叛國的罪名了。當然了,如今遼東半島南端這塊地方被海漢拿下,又以東江鎮的名義向朝廷請了功,這個時候誰敢清算東江鎮的過失,那怕是要被輿論打成與後金一夥了。

這種結盟很顯然是東江鎮處在弱勢一方,而海漢願意出錢出力讓東江鎮的人遷回來定居搞開發,顯然也是吃定了這幫人。何禮看這金平對劉尚卑躬屈膝的模樣,自然能想到海漢在東江鎮這些人的心目中擁有多大的權威。

當然海漢與東江鎮的關係其實也並不是何禮等人真正關心的重點,他們需要知道的是,既然海漢已經在逐步將東江鎮的人遷回遼東,那麼這對於接下來的投資活動又能有什麼益處。特別是對他們這些物資承運商來說,是否有可能從這些移民身上獲取到比較直接的好處。

而金平接下來的說明就給了他們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按照海漢的規劃,在完成東江鎮移民回遷的任務之後,頂多只留下一兩千人屯田,東江移民區所需的糧食今後主要靠自給自足來完成供應。而其他的勞動力就將被分配到海漢控制區內的各種建設項目,其中自然也會包括南方商人們將在遼東投資的買賣。不管他們是要經營種植園還是別的什麼項目,海漢移民署將會跟東江移民區協調安排人手去滿足南方商人們的勞動力需求。

“那如果勞動力還是有缺口又當如何?”何禮追問道。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出現,畢竟本地沒有什麼流動人口可言,就這麼一點人口基數,短時間內似乎也很難有大量增加的可能。一旦各種開發項目鋪開,一萬多的人口看着似乎不少,但算算其中的適齡勞動力,也未必能滿足本地的需求。

劉尚接過話題應道:“今後我們會設法不斷從北方接應漢人難民迴歸,如果操作得當,本地每年增加一兩萬人口應該是有保障的。”

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第1036章 遭遇戰2394.第2394章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1905章 陸軍基地2699.第2699章第2273章第1326章 兩難境地第217章 對越策略第1465章 招商會2846.第2846章第2033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3303.第3303章第1935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000章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1326章 兩難境地2706.第2706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2128章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2760.第2760章第1635章 征途漫漫2876.第2876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2805.第2805章第2184章第3432章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畢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253章 占城形勢2494.第2494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1601章 陰魂不散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1414章 伏殺第2060章2749.第2749章第1018章 苗栗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2356章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1561章 絞盡腦汁第3457章第2079章2797.第2797章2662.第2662章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2204章第1520章 三國聯盟3065.第3065章2891.第2891章2476.第2476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2930.第2930章第1645章 重要情報第2324章2561.第2561章3345.第3345章第2205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2782.第2782章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2519.第2519章2642.第2642章第369章 新移民第2237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3129.第3129章第3448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第1639章 速戰速決3267.第3267章第3495章3382.第3382章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3224.第3224章第1850章 政敵3213.第3213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3409.第3409章2598.第2598章第1743章 各有目的2560.第2560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2818.第2818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1774章 人情往來
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第1036章 遭遇戰2394.第2394章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1905章 陸軍基地2699.第2699章第2273章第1326章 兩難境地第217章 對越策略第1465章 招商會2846.第2846章第2033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3303.第3303章第1935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000章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1326章 兩難境地2706.第2706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2128章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2760.第2760章第1635章 征途漫漫2876.第2876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2805.第2805章第2184章第3432章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畢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253章 占城形勢2494.第2494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1601章 陰魂不散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1414章 伏殺第2060章2749.第2749章第1018章 苗栗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2356章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1561章 絞盡腦汁第3457章第2079章2797.第2797章2662.第2662章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2204章第1520章 三國聯盟3065.第3065章2891.第2891章2476.第2476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2930.第2930章第1645章 重要情報第2324章2561.第2561章3345.第3345章第2205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2782.第2782章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2519.第2519章2642.第2642章第369章 新移民第2237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3129.第3129章第3448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第1639章 速戰速決3267.第3267章第3495章3382.第3382章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3224.第3224章第1850章 政敵3213.第3213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3409.第3409章2598.第2598章第1743章 各有目的2560.第2560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2818.第2818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1774章 人情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