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 新語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朕什麼時候徵過蕃之稅?”趙頊不解地問。

“河湟有許多水草豐美的場所,人口衆多,僅是古渭城一帶就有十幾萬帳蕃人,整個河湟六七十萬戶。陛下,當真不徵稅?”

“一百萬帳蕃人,朕也不徵稅。”

“陛下,不是不能徵稅,早晚得徵稅,最少徵收維持駐軍開支的稅務。但新得後,人心不安,因此臣說二十年不能徵稅。思安後,看到朝廷的好處,再派良臣適度的治理,引導,使他們生活變得更好。那麼就可以適度徵稅了。”

“朕記得這句話了,那這個策子……”

“陛下,王韶現在何官?”

“似乎初任新安主薄,後爲建昌軍司理參軍。考制科不中後,即在陝西遊歷,因此對河湟比較熟悉。但現在何官……”趙頊也茫然了,應當有職官吧,但差官沒有。如果如王巨所說,勝王巨十倍,自己卻不用,那太失誤了。

“不過朕即將授予他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之職。”

“經略司機宜文字?這是什麼官職?”王巨也綾亂了。雖說宋朝官職容易讓後人模裡又模糊,但還有一套規則吧。

“他資歷淺,授職高大家會反對,因此給了這個官職,許以便宜行事之權。”

“原來是這樣……”王巨啼笑皆非道,果然是天地有限,人的智慧無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對,應是反過來了,下有政策,上有對策。

“韓琦回鄉後寫了辭呈。朕準了,又賜他判大名府兼河北四路(真定、定州、高陽關、大名府四大戰區)安撫使之職,他連上二表辭去了四路安撫使之職。只接受了判大名府。”

“韓公離開陝西?”

“有什麼不妥嗎?”

“沒,沒。”王巨忽然會意,大約是韓琦堅持要綏州,卻遭到文彥博等人的屢屢反對。然而事實也如此韓琦所料,一年下來,西夏提都不提綏州,只要求換嵬名山。但反過來說,他已經完全失勢,所以文彥博纔不給面子。實際是給了面子。換他人,文彥博還能慢慢與你講道理?但就是這樣,韓琦心中也難受的。因此不如判一個大名府,這就是他的家鄉,葉落歸根,風風光光罷了。

做爲趙頊,韓琦有守綏州之功,但趙頊同樣給了韓琦面子,不再只判一個相州,即便是判了大名府。又給予了兼四路安撫使之職,重用了韓琦的兒子韓忠彥,也算對得起韓琦了。

這是一樁不用說明的公平的權利交易。

“朕派了錢明逸去知永興軍。”

“陛下授命。臣不敢插言,”王巨說道。錢明逸是一個無能的軟弱官員,但王巨卻很喜歡。最好是韓琦,畢竟韓琦是鄭白渠首倡者,其次就是這些軟弱的官員。最怕的就是司馬光,其次就是呂誨這些保守倔強官員。

鄭白渠修好了,地分下去了,各項措施安排好了,那麼不管誰來。王巨都無所謂了。但韓琦下王巨心中也開心,他一個勁的增兵。王巨壓力山大。下就下吧。

“王安石提議,由三司主持。再由廣東轉運使與福建路官員配合,於廣南東路置一木棉司。”

“木棉司?”

“就是打算從福建路分三年遷徙五萬戶百姓,由三司撥款,在廣南東路開墾出一兩萬頃耕地,專營木棉。卿以爲可以否?”

王巨差一點樂了,自己搶了王安石的坊場河渡與二八分制,王安石卻來搶自己的棉花。

“臣沒意見,不過既然三司插足,不一定就放在廣南東路,實際廣南西路同樣可以經營,現在不僅福建路有人口壓力,江南西路與兩浙路同樣有着人口壓力。”

“廣南西路多是蠻人……”

“陛下,蠻人不可怕,實際難以治理的就是生蠻,但他們多集中在邕州南部,宜州以西,邕州欽州以北,宜州以東,即便有蠻人,也多漢化了。而且國家不能抱有蕃蠻與漢人的區別。連遼國西夏都知道包融漢人,爲何我泱泱大國,不能包融蠻人與蕃人?”

“朕誤,朕誤。”趙頊道。與大臣們講不清楚的,動不動以夷制夷,連折繼世,折家軍都成了夷人,趙頊不能急了,王巨更不能急了。

但在王巨影響下,趙頊民族觀漸漸糾正過來。

夷人如何,只要忠心我的,就是我的子民。

“而且兩廣廣大,如今戶數包括生蠻不過七十萬戶,但耕地面積以臣計算,不會低於一百萬頃。”

兩廣多少戶數,還真不大清楚,特別是蠻人。

然而耕地面積肯定超過了一億畝,現在兩廣可比後世的兩廣還要大,嚴格地說,包括了雲貴東部的一些地區,北越的一些地區,與海南島,儘管這些地區多是羈縻區域。關健的是它能夠一年三熟,開發起來前景嚇死人的,最少能養活四百萬戶百姓。但到宋高宗紹興年間,兩廣戶數還沒有達到一百萬戶,也就是說那時還不及一個巴掌大的福建路人口多。

反正是搶錢,這筆錢搶在內藏庫,還是搶在三司,趙頊不在意了,王巨豈能在意?

事實馬上過年時,趙頊將宰臣們一起帶到內庫,內庫不是一個庫,好幾個庫,左藏庫,內藏庫,奉宸庫,僅是奉宸庫就包括宣聖殿庫、穆清殿庫、崇聖殿庫、受納真珍庫與樂器庫五大庫房。

然後趙頊說道:“曾聞太宗時,內藏財貨,每千計用一牙錢記之,名物不同,所用錢色也不同,它人莫能知曉。然後用匣裝之置於御閣,以參驗賬籍中定數。晚年嚐出其錢示真宗說,善保此足矣。近見內藏庫籍,只有文具,財貨出防,已無防備。去年朕曾用龍腦與珍珠販賣給了榷貨務,以資國用。也沒有記賬考覈。管理者僅是宮中中官數十人,只知謹扃鑰,塗窗牖。以爲固密,安能鉤考其出入多少與所蓄之數。”

幾個大臣看着空蕩蕩的內庫。心中想,這樣的內庫還關防個屁啊,連鎖也不用上了。

趙頊說完,讓戶部與太府寺於內藏諸庫檢察。

你們這些大臣不是很好奇內庫有多少錢嗎,有多少收入嗎,有多少支出嗎,讓你們來查!

當然,一個皇室用費肯定不少。但北宋幾個皇帝除了宋徽宗外,包括兩個女人當家做主時代,用費都不是很大。可以說宋仁宗時,整個皇宮正常的花銷,還不及兩府幾個宰相的薪酬多!

這個賬能拿得出來的。

收入不過是一些御莊,以及錢帛兌換以及榷香的收入,只是內藏經營得當,沒有那麼冗與浪費,因此保持着盈利狀態。

但在這短短五六年裡,兩個皇帝大行。兩次南郊大祭,四年大災害,加上龐大起來的宗室。內庫空空如也了,不然也不會連龍腦香與珍珠也要便賣。

這纔是趙頊帶宰執們看內庫的原因。

但看了也不管用,王安石只提了兩個字變法,還沒有講如何變法呢。

大臣們又忘記了空蕩蕩的內庫,立即瘋子一般的咬將起來。

“朕等會再與王卿相議。”

王巨默然。

王安石也有王安石的智慧,他來到京城後,並沒有進入三司,也象司馬光一樣,做了翰林學士兼侍講。先做帝師。給皇上洗洗腦子。再積攢資歷與聲望,然後才上臺。

都是好人哥啦。

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

“陛下。但有一條,請切記。百姓以規勸爲主,讓真正想離開的百姓離開遷徙,不可強遷,以免發生騷動。”王巨說道。地的問題真不大,兩廣有太多的真空地帶了,不要說一萬來頃,就是十幾萬頃耕地,只要派幾個得力官員查一查,也能立即變出來。主要就是這個遷民。

當然,如果順利的話,未來幾年,能爲三司迅速積攢一筆可觀的收入。不求一牀棉被二十五貫,只要能保證三四貫錢從三司內庫脫手,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這個無妨,聽說去年廣南東路木棉收入激增,許多百姓自發涌入到廣南東路,蘇利涉寫了一份急奏過來,他在那邊叫苦不跌,無法安排了。對了,他對你家那個傔客葛少華萬分推崇。”

“還行吧,當初我們延州八人來科舉,居然有三人中了省試,事後聽聞程勘在延州刻意大擺酒宴,以彰文功。”

“兩人就足矣。”趙頊微笑道。這兩人不是指熊禹方,而是指葛少華與王巨,在王巨提醒下,趙頊也漸漸意識到科舉的真正作用,對科舉同樣看得有些淡了。

“不敢,不過葛少華等五人落第,不過臣在杭州那個紙作坊裡有些產業,平時與他交談,見此人頗有些思謀,於是勸了勸,又用讓他可以抽空讀書蠱惑,最後終於同意幫助我。”

“哈哈,你太小了,想要人拜服你,很難的,”趙頊哈哈樂道:“不過朕寫了一封密信給了蘇利涉,讓他通知葛少華,讓他好好做,朕能恩蔭一個無能的權貴子弟,同樣更應當提撥一個真正的人才。”

“子深兄聽了會樂得不行的,”王巨也笑道。考功名幹嘛的,還不就是當官的。

“因此這個百姓不擔心,而且王安石與章惇又聯名上書,既然有了生機,那麼福建路自此以後,任何百姓不得將自己的子女溺死,否則律法處執。”

章惇差一點被自己父母溺死,所以這此現象恨之入骨。

但王巨不大好說話,爲什麼呢,這個人口增漲起來真的很快。兩廣是沒有開發,一旦有了棉花資金,開發起來同樣會很快,人口同樣會膨脹。這時代又沒什麼計劃生育,只知道胡亂生,象二叔與二嬸那樣,宋朝不用多,二十年人口就會翻上兩番三番!

一個兩廣能塞得下多少人口?

不過王安石這麼快就與章惇搭上了線?

王巨擰緊眉頭,他說道:“陛下,臣斗膽借筆墨紙硯用一用。”

“行。”

王巨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張地圖。

“這是我朝,這麼小?”趙頊盯了大半天,有些不確切地問。

“反正沒有漢唐大吧。”

“遼國北方還有這麼廣大的土地?”

“是很廣大,可太寒冷了,不適合人類居住,有人,但人類很少。”

“那這邊是天竺、大食、大秦?”

“是。”

“那這邊呢?”

“這邊就是崑崙奴的故鄉,哪裡的人類比較落後,相當於堯舜禹湯之時。”

“堯舜禹湯,豈不是大治之時?”

“誰說的,陛下,神話是神話,真實是真實。這樣吧,臣做一個比喻,就象江東圩,原來是澤鄉溼土,一旦江東圩開墾出來,將會是我朝最富裕所在之一。再如瓷器,以前只有陶器,後來出現粗製的瓷器,到了我朝瓷器越來越精美,連雅約的冰裂紋都燒出來了。再如小道數學,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進步,到了微臣手中,又是一個進步。”

趙頊綾亂了。

怎麼王巨說的與王安石所說的恰恰相反了。(未完待續)

...

第631章 不過第857章 割土 下第二六六章 龍手 上第726章 微調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470章 動援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457章 拿捏 下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三一九章 加強版韓琦 上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四五一章 聖斷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764章 進京第623章 自保第502章 驚喜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563章 羞侮第537章 會戰 2第691章 不滿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三一四章 錦袍第三四五章 天下第一女 下第559章 替死鬼 下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459章 空談嗎?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十八章 折服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91章 不滿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二三三章 此堡不能拿第631章 不過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682章 嚇一嚇第731章 假像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691章 不滿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726章 微調第644章 長城 上第四十八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五章 斬首第753章 找骨頭 下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二八五章 還不會吵架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第591章 良臣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859章 落幕第592章 修房子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661章 自曝第838章 願望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5章 存在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730章 兩顆心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08章 聖儒 上第560章 請功
第631章 不過第857章 割土 下第二六六章 龍手 上第726章 微調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470章 動援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457章 拿捏 下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三一九章 加強版韓琦 上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四五一章 聖斷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764章 進京第623章 自保第502章 驚喜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563章 羞侮第537章 會戰 2第691章 不滿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三一四章 錦袍第三四五章 天下第一女 下第559章 替死鬼 下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459章 空談嗎?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十八章 折服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91章 不滿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二三三章 此堡不能拿第631章 不過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682章 嚇一嚇第731章 假像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691章 不滿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726章 微調第644章 長城 上第四十八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五章 斬首第753章 找骨頭 下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二八五章 還不會吵架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第591章 良臣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859章 落幕第592章 修房子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661章 自曝第838章 願望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5章 存在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730章 兩顆心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708章 聖儒 上第560章 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