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貴人

“黃中使,你想一想,就是我不說,難道西夏人就不知道嗎?”王巨反問。

“也是。”

“但我還不能立即撤軍回去,繼續駐軍於鹽州,一是保障橫山諸堡砦的順利建設,二是爲了鹽。”

小黃公公也無言。

宋朝的鹽太貴了,想一想一斤生鐵不過三十文錢左右,在這時候開坑成本有多高,況且還有將鐵礦石冶煉出生鐵的成本。

因此王巨這一放,幾乎整個環慶路百姓瘋狂了,不但環慶路,就連趙卨也默許了保安軍與延州的百姓過來運鹽,這不是運鹽,是在搶錢。

大軍在鹽州每多呆上一天,就意味着從西夏人手中搶走了三四萬石青鹽,甚至更多,化作錢幣,就是好幾萬貫錢帛,散落到各個將士、百姓的口袋裡。

所以王巨的軍隊能不撤最好就不撤,繼續在鹽州呆着。

王巨又說道:“我不說,他們也許想入非非,我說了,他們反而不敢想入非非。”

這太深奧了,小黃公公表示聽不懂。

黃驊將剛纔的記錄,重新整理,幾人的對話,包括各人的神情,全部寫下來。

王巨將整理後的記錄遞給了小黃公公看:“黃中使,你看是否如此?”

“是。”

“那就好,你將它也帶到京城去,交給官家,對官家說,暫時莫要將它拿出來,等到夏使覲見,諸位士大夫提出種種想法時,再將它給諸士大夫觀閱。”

小黃公公想了想,忽然眉開眼笑道:“妙,若此。再也不會有人敢諫議將橫山退還給西夏了。”

他想到了只是這一條,但沒有想到,王巨這麼幹。會讓一些人真正掉到臭糞坑裡了。

那邊,三個使者也在商議。

呂寧道:“是啊。如果他們大批的撤軍,前線兵力少,確實是有機可趁。”

嵬名科榮皺了皺眉頭道:“若此,他豈會告訴我們?還記得他讓宋吉送信給樑國相,說想要兩國和平,結果呢?切莫上當啊。”

“那他是何意?”

“依我猜測,恐怕是宋朝國內那些文臣反對戰爭,這小子無法打下去了。所以故意如此,繼續誘惑我軍出手。那麼不是他主動開戰了,又是我們大夏主動開戰,正合了他的心意。”

“還真是如此。”

“所以關健還是在我們進入宋朝京城一行上,看能不能說服宋朝那個皇帝,讓他下達詔令,逼這小子撤軍回去。否則讓他繼續將青鹽源源不斷地運向宋朝陝西,以後我朝經濟都無法恢復。”

宋朝一年消耗的鹽數量驚人。

但青鹽幅射的範圍有限,只不過是陝西路,要麼通過延州。幅射到河東路的北部地區,南邊不行了,有解鹽。或者一些權貴喜青鹽味美。有一部分流散到了京城與京畿地區。

然而象眼下宋軍這樣開採法,恐怕這些地區未來四五年內,都不再對青鹽渴求了。

沒有青鹽的經濟來源,西夏財政更難以恢復。

想到這裡嵬名科榮暗暗嘆口氣,心想,怎麼敗成這種樣子。不能說樑乙埋與樑永能歲數小,史上歲數小的將軍不要太多,也不說霍去病了,就說拓跋族的祖先。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十五歲便稱帝立國了,魏世祖拓跋燾十二歲便遠征柔然。況且隔壁的那個小知州歲數也不大。

想來想去。他嘆惜一聲:“此子不死,夏難不已。我們不要想那麼多了。寫信稟報給太后,由他們想辦法去。”

說着開始寫信。

並且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密集,放在蠟丸裡,又將這個蠟丸放在侍衛的鞋底,還有一個是公開的信。

這防止路上王巨派人搜查。

搜個鬼啊。

不過至於王巨說梁氏如何如何,這些話自動抹掉了。

第二天三人隨着大軍一路南下,這是有意不讓他接觸戰俘的。

至於地形保密的什麼,那都無關重要,嵬名科榮返回,肯定不會走慶州道,而是自國信道返回西夏了。等到那時候,整個橫山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邊梁氏也收到了嵬名科榮的密信。

梁氏沒有看到王巨對她的評價,因此長鬆了一口氣。只要使者成功進入宋朝京城,那就好辦。

不過王巨所說的兩條對西夏有利的,第一條梁氏自動忽視了,她在後方沒辦法,只能看三個使者如何在宋朝京城爭取。

第二條她還是很慎重的,不過想了想,也是枉然,仁多零丁還在瘋狂地與董氈交手。

這次董氈與史上的相比,先是幸運,後則是有些悲催。

因爲天冷,集結大軍速度慢,等到他入侵河西時,已經屢屢聽到西夏慘敗的消息,因此大軍深入到河西入侵,擄掠遠勝於史上那次擄掠。

但沒想到西夏猛然就潰敗了,然後仁多零丁帶着敗軍也是哀軍,與他拼命。董氈只想撈好處,那想與他拼命,只好匆匆忙忙將擄來的物資向湟州轉移。

仁多零丁更加急切,這一戰過後,西夏很慘的,現在物資就是人命!特別是董氈一部,在涼州帶走了許多吐蕃人,也就是原來的六穀部遺民。相比於物資,現在西夏人口更寶貴!

一個想將擄來物資立即轉移,捨不得放手。一個拼命地想將物資留下。

因此打着打着,就打出了真火。

整個靈州到興慶府,兵力都十分空虛,梁氏擔心都來不及呢,哪裡還想着兵伐夏州?其實西夏這時真的很慘,比王巨派出去的斥候回饋的情報,所反映的還要慘。

不過王巨就是知道了,他也不會發兵了。

這叫適可而止,其實還可以以進爲退,趁這個機會。發動一些中型規模戰役,不過再打下去,宋朝財政也會吃不消。

因此王巨已經暗中將重心轉向了內治。只不過他本人繼續呆在鹽州罷了。

…………

楊柳開始有些青色,姚大蟲又來到祖陽的家。

嵬名科榮與梁氏是聰明人。聰明人反而想得多。王巨說什麼,他們未必會相信。就象前段時間,王巨寫信給樑乙埋,咱們不打,和平吧。結果只有三四天,天都山大營與行宮一起和沒了,幾十萬大軍和得只有幾萬人逃回來。

但普通老百姓只有靠觀察去分析,王巨只要橫山修堡砦。一個堡砦沒有跨過橫山,因此說明王巨並沒有對鹽州產生想法。

特別是幾萬保捷大軍撤回去,雖然無數慶州百姓夾道相送,但他們反而認爲不久後,宋軍就要從鹽州撤回來了。

因此一個個瘋掉了,沒錢的涌到前線拼命地運鹽。

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等於在搶錢。

而且官府甄別登記後,還抽調了一些輜重車與大牲畜,借給他們拉鹽。只要勤快一點,一個月輕鬆地就能賺十幾貫錢。

十幾貫錢。如果在泥巴里摳,得摳多少時間才能摳出來?

因此無數百姓將小孩子交給家中的老人,甚至連春耕生產也交給家中老人負責。涌到了前線登記,再進入各個鹽道。特別是前線一帶的百姓,他們種植的少量冬小麥,全部讓西夏人當成馬草料,放馬吃掉了,沒有冬小麥的拖累,幾乎連老人婦女也上了鹽道。甚至到了三更時分,還能在路上看着一隊隊百姓在拉着鹽趕路。

至於有錢的,則在瘋狂地蒐集錢帛。準備大肆囤積青鹽,也不用他們零售。只要鹽道一關閉,他們一轉手就可以獲得三分以上的利潤。

一起瘋掉了。這讓姚大蟲如何不向祖陽逼債?

祖陽這一回膽氣壯了,說道:“姚哥子,你放心,十天後我保證償還。”

“十天後,你用什麼償還?”姚大蟲譏諷道。

“知州前幾天刻意來到我家,承諾以一分利借給我幾千貫錢,然後我去了慶州城,見到了通判,章通判也同意了,並說十天後,讓我帶着里正前去慶州寫下契約,然後就可以帶四千貫錢帛回家了。”

“哈哈哈,”姚大蟲大笑,笑完後道:“你是在說天書嗎?人家若大的知州通判,爲什麼幫助你啊?這世上那有一分利啊?那個青苗法半年一還,還要二分利呢。”

若是不知道內情,十人就有十人不會相信的。

“姚哥子,我真的不騙你。”

“我管你騙不騙,將他娘子與女兒拉走抵債。”

“姚哥子,你不能這樣做。”祖陽急了,這能拉走麼?前面拉走,後面妻子準得被糟蹋了。於是他上前阻止。

但他哪裡是姚大蟲帶來的家僕對手,幾腳就將他踢翻在地,踢得鼻青臉腫,然後將他妻子與大女兒拖走。

祖陽欲哭無淚,正好村中一名村民從淮安鎮回來,剛纔他在邊上不敢插手,等姚大蟲拖走了人,纔過來說道:“陽哥子,你說的可是真的?”

“是真的。”

“那個章通判就在淮安鎮,你立即去找他。”

其實祖陽也嚇傻了,不然章楶縱不在淮安鎮,也要立即去慶州城。雖然從淮安鎮到慶州城略有點遠,他又沒有馬,一來一去要耽擱不少時間,但比坐在這裡發呆強吧。

祖陽聽這個村民說完,一骨碌爬起來,衝向淮安鎮。

章楶確實就在淮安鎮,這個慶州發展基金,其實就是初級的銀行,當然更高級的銀行,在宋朝也不可能實施。不過它不僅屬於初級銀行,也是屬於最低版本的那個初級銀行。

當然,就是這個版本,也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了。

不過它必須先吸納百姓手中的錢,然後才能放貸,最少現在獨此一家,沒有其他銀行轉過來資本,而官府的錢帛又不便挪用的情況下,必須有一個先存後放的過程。

寫露布那是來不及了,況且還有許多百姓不識字呢。

而且章楶還要面臨着兩大難題,一是朝廷的信譽問題,放不怕,主要就是存。然而朝廷詔令朝秦暮楚。更改不休,談何信用?

其次問題更大,信用倒是小事。宋朝的國家信用再壞也不比民國時更糟糕吧,主要是百姓現在可能根本不習慣。

確實許多百姓手中有着餘錢。即便沒有這次青鹽,慶州百姓手中的餘錢數量也不會少。但有了錢之後呢,除了置地置房屋外,然後就往地下埋藏了。

因此宋朝市場上嚴重缺少流通的貨幣,但後世出土時,往往從地下挖出幾千幾萬貫的銅幣,並且八成就是宋朝的銅幣。

所以章楶放下了身架,將政務先行交給其他官員處理。他本人帶着一大羣胥吏親自來到前線,慶州前線有三大青鹽交易地點,章楶第一步則來到淮安鎮。

一是張貼露布,二是他本人親自向百姓解說,甚至不惜動用了王巨在百姓心中地位勸說百姓,然後就在淮安鎮設立一個分點,當場寫契約畫押,存放百姓從官府手中發放的運費錢。其實這只是走一個過場,主要是得到百姓本人的同意後,直接在官府內部就可以將錢帛轉到這個發展基金裡了。

不過這個過場得要走的。不然就會落人話柄。

他正在苦口婆心地向大家遊說時,祖陽便找了過來,聽祖陽將事情經過講完。又看着祖陽被打的樣子,章楶一下怒了。

當天王巨爲了引起大家重視,刻意做了一個比喻。不用多,只要將這次青鹽的運費錢,能動員百姓將一半存儲到發展基金裡面,雖然有點難,不過知州是王巨,朝廷的信用未必管多少用,但王巨的信用還多少管一點用。

那麼一年最少可以謀利一萬五千貫以上。帶動的稅收更是無法估量。

有人質疑動員百姓存難,但放同樣也難。因爲王巨設定的條件有點兒挑剔。

王巨又用祖陽舉例。

以前祖陽是小作坊式生產,也僱人。但只僱了幾個短工,可是祖陽終是商人出身,一旦得到西夏頂尖技術,官府又配合他,會不會大規模生產?

那怕一年生產一萬張毯氈,僅是成本就可能需要七八萬貫以上,但它又非是竹紙蔗糖那樣的獨一門物事,可以先收一部分訂金,因此只能先交貨,後得利。

以一萬張氈毯做例,他最少短缺三四萬貫資金,如果銷路更好,一年能售兩三萬張氈毯,短缺的資金會更多,並且銷量越大,所短缺資金越大。

然而現在官府向他暢開借貸,貸息又不重,爲了謀利,他會怎麼做?

這僅是一個作坊。

但章楶聽完了,卻想得更多。如果條件成熟,能在全國推廣,那會是如何?

宋朝有三百多個州軍,慶州以戶數計算,只能排在中等行列。當然站在軍事角度考慮,那它會很重要的。但若以經濟角度考慮,甚至中等都排不上。

象杭州、鄂州這樣的大型商業城市,可能經濟量會是慶州的幾十倍,京城就不用說了,皇城東邊的那個金帛行,往往一筆交易就能達到幾十萬貫,甚至上百萬貫。

也不要拉動什麼稅務了,就是這個利潤的本身,那就可能超過現在宋朝的商稅、或者榷鹽、榷酒的單項收入。

所以他才放下了身架,親自來到淮安鎮遊說百姓,未來幾天還打算去白豹城與大順城。

但王巨爲什麼看中祖陽,一是平時爲人不惡,二就是這個人有想法,有想法才能經營成功。可能祖陽自己不知道,但王巨暗中派人摸查了一下,整個慶州象祖陽這樣的人並不多,不過十幾個人而已。

章楶能讓一羣吸血鬼逼向祖陽家破人亡麼?

他立即下令,讓衙役去那個姚大蟲家,讓他立即釋放人質,並且帶着借款的契約前來淮安鎮。

衙役來到姚大蟲家。

姚大蟲一聽章楶親自過問,也傻了,在他們眼中,一個通判,特別是慶州的通判,那已經是登天的大官了。愣了半天才問:“衙哥子,怎麼章通判親自過問?”

“那個祖陽碰着貴人了。”

“貴人?”

“姚大郎,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不過新知州可是指名道姓,說了好幾次扶持祖陽的,你事兒大了。”

姚大蟲事兒真攤大了,比章楶想的還要大。姚大蟲打死了,也不相信祖陽說的話,因此將祖陽的妻子女兒搶到家中,祖陽妻子就在王巨看了,都以爲有幾分姿色,況且姚大蟲。

反正打算將她們母女賣掉抵債,因此褲子鬆了鬆,便將祖陽妻子糟蹋了。但在宋朝這也正常,每年因爲欠下高利貸,不知道有多少良家婦女被高利貸主糟蹋了,但這一回卻不同,且不說祖陽是王巨即將扶持的重點對象,以王巨的秉性,對這種事是最痛恨的……但對於姚大蟲來說,這纔是攤上了大事。(未完待續)

提供無彈窗全文字在線閱讀,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質量更好,如果您覺得網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高速首發暗黑大宋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爲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羣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

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三五五章 驕傲 下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586章 值得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641章 文臣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682章 嚇一嚇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572章 提醒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七章 路窄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四三八章 求親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830章 反轉第627章 動心第三八六章 謠傳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524章 夜聲第一四七章 東華唱名 上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599章 白衣 下第489章 慘戰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55章 你不懂第一二七章 先帝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779章 土豆宴第十一章 圍殺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 上第510章 雪祭第四章 伏擊 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764章 進京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〇四章 空頭支票第801章 後手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一八六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下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 上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821章 一家人第625章 有過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730章 兩顆心第608章 下馬第九十六章 放榜 上第561章 扯皮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二章 黑蜂盜第二八七章 實話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510章 雪祭第853章 囚籠 上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一六八章 坦白第753章 找骨頭 下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519章 天上 上
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三五五章 驕傲 下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586章 值得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641章 文臣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682章 嚇一嚇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572章 提醒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七章 路窄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四三八章 求親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830章 反轉第627章 動心第三八六章 謠傳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524章 夜聲第一四七章 東華唱名 上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599章 白衣 下第489章 慘戰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55章 你不懂第一二七章 先帝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779章 土豆宴第十一章 圍殺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 上第510章 雪祭第四章 伏擊 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764章 進京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〇四章 空頭支票第801章 後手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一八六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下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 上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821章 一家人第625章 有過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730章 兩顆心第608章 下馬第九十六章 放榜 上第561章 扯皮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二章 黑蜂盜第二八七章 實話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510章 雪祭第853章 囚籠 上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一六八章 坦白第753章 找骨頭 下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519章 天上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