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冒泡 下

萬石稻米到來,當然解救不了所有災民。

畢竟受災姓數量過龐大,除非調來千多萬石糧食,再加上朝廷想一想辦法,這場災害才能化解。但它的到來,多少能解決一些燃眉之急。

如果是災棚賑粥形式,至少這麼多糧食,可以使一多萬姓得活。

雖然救不了這場重災,但有了它,與沒有了它,性質可以說完全兩樣。

以前因爲王巨姓去海外,還有一些官員很是不滿的,但怕了王巨這個瘋再拼命,皇上不說話了,他們也就裝作看不到了。

然而這次,卻是很歡喜。

就算遷走了一些姓,憑藉這個糧食得活的姓,也能彌補了。

但與章惇說的奢侈無關,章惇所指的便是運輸成本。

宋朝大型海船能載貨五千料,也就是載貨量六噸以上,可載人五六人。中型海船則是一千到兩千料,可載人二人。還有一些特殊場的小型鑽風海船,可載人。

以及一種特大的海船木蘭舟,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上,舵長數丈,一舟數人,︽中積一年糧,養豬釀酒於其中,置生死於外。也就是乘座此船,再也不用害怕大風大浪了,唯獨怕的就是擱淺。

那是誇張的說法,這種特大海船同樣也害怕大臺風。

只能說船越大相對而言越是安全,這也是後世發掘的沉船多是五噸以下的中型海船原因。

這種海船載重量就達到了一千噸,若是加重。可載一千五噸左右。

但船越大。成本就越高。象一般中型海船成本需幾千貫。這種大型木蘭舟的成本能達到兩萬貫以上!

然而船造出來,也要保養的,兩年保養一次,又要花一些錢,再加上水手船伕的薪酬,打算使用二十年,一年一次,不過航行二十次。以及海上的風險,一次最少得獲利七八千貫,才能維持着其成本。

王巨說兩餘艘船,裝載着餘萬石糧食,無疑都是大型海船,甚至有那種特大的木蘭舟。

如果按成本計算,這麼多船裝一次糧食過來,僅是海船的成本,就達到了一多萬貫,甚至近兩萬貫。

確實奢侈了。

更讓人驚奇的是。這麼多糧食,海商們是無償捐獻給朝廷的。

其實這個航海。大也知王巨摻了一腳進去,但相信,王巨只摻了一腳,不可能全部是王巨的,僅是這麼多船隻的成本,王巨也支付不起。

不知道王巨如何說服這些海商的。

究竟如何說服的,王巨未寫,但寫了這些糧食的來源。

從去年時,王巨看到旱災持續,害怕出事,因此暗中籌備,但也不僅是那個海外,就遷徙了這些姓,那怕有無數“無主之地”,也不可能生產出這麼多糧食。因此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又從嶺南交趾籌集了大量糧食。然後號令海商義舉,將這些糧食發向中原。

然而因爲船舶較大,一般港口無法進去,只能分成兩批,一批前往潤州,沒有去杭州,節約程了。然後搬向河船,渡過長江,從大運河運向各地。

還有一批則是運向密州港,再從密州運向各災區。

這個王巨則不管了,讓朝廷立即派人手去安排。

最後則寫道,如果災情再持續,可能秋天到來時,還能從倭國與高麗那邊調來一批糧食,但這兩個國家非是產糧大國,因此數量就不會象這次那麼多。

王珪說道:“此有先見之明哪。”

不管他用什麼手段說服海商的,但去年冬天,大家正忙着斂財呢。誰會想到防止旱災持續,而籌備糧食?況且這個說服海商主動做善事,也是一個本事。

商賈逐利而行,讓他們花費那麼多錢帛,捐贈了這麼多糧食,王巨雖未說,但想來也不容易。

這樣的人才放在泉州,無疑過浪費。

最好玩的是王安石似乎是有意一般的,自從王巨去了後,幾乎就當沒有這個人存在一般。

反正我不惹你,但你也不要想我提撥你。

不論怎麼說,國家用人出現了失誤。

王安石沒有作聲,也許他根本就沒有將王珪的話放在心上,而是盤算着如何安排這萬石稻米。

曾布則打了一個圓場,挑開話題,說:“海外是南方,那來的粟米與羊肉?”

南方有麥,但南方能種粟嗎?況且那是海外,比廣州還要南,能牧羊嗎?

沈括說道:“這個我都知道一些,這兩年我與王巨來往了幾封書信,談了一些數上的話題,因爲大地是圓的。往南會更熱,而且叢林密集。不過再往南則不同了,氣溫漸漸降低。只不過與我朝恰恰相反,我們這裡是冬天,那邊則是夏天。我們這邊是夏天,那邊則是冬天。因爲經營蔗糖,王巨將幾個傔客派上南方,而且他也關注了海外,他家傔客與海商們交談時,說出了王巨的理論。有的海商竟然相信,於是派了鑽風船一直向南。然後尋到一片大陸,似乎有我朝倍大,但上面罕有人煙。這便是王巨所說的無主之地。不過盛產珊瑚,以及一些玉石,還有銅鐵等礦藏。這纔有了南方遷徙的故事。大約這些粟米與羊就是來自那片土地。”

“這麼大?”趙頊問。

“陛下,大雖大,而且王巨說不止一個大島,有很多島面積都不小,上面雖生活着一些土著人,因爲落後,不足爲害。只是離我朝遠,多在萬里之外。”沈括一本正經地說道。

海商用之疏散姓壓力,沈括很贊同,但派官員去海外經營。沈括並不贊成。天下那麼大。宋朝能管得過來嗎?之所以經營河湟與西北,那是爲了國家的安全着想。大洋的彼岸,與宋朝安全有何關係?

可是趙頊繼續想了一想,還是有些怏怏不樂,這麼大塊地方,現在遷徙的姓是少,可繁衍後,早晚必立國。

由宋人組成的國家。卻不是宋朝。

這怎麼高興得起來呢。

然而這還早,又遠了,趙頊無法說出口。他心中想到,真不行,讓王巨進京,問一問吧。這一回沒有人責問他,大約能進京了。於是換了一個話題,問:“大地真是圓的?”

“可能吧。”沈括說道,不然不能解釋。

“難怪王巨鼓勵遷徙姓。”章惇說道。既然是無主之地,又是那麼大。爲何頓土地越發緊張的宋朝姓。

歪了一會樓,正事要緊。開始商議如何安排這筆糧食。

但實際大地是圓的,那麼就佈下了一個梗。

馬上王安石會被司馬光整得很慘。

可在司馬光眼中,是“國有,天下必亡”。

然而爲什麼司馬光能整倒王安石,天災!

如果能用科去解釋旱澇現象,那麼就破開司馬光的命題。但想要大家承認這個科論證,必須有一些有力的證據。

那麼這個天方地圓就是最好的證據。

最少它能論證王巨的那本即將出來的中級數書理論是正確的。

這是後招,得放在秋後,隨着第二批糧食抵達,一道施放。

王巨冒泡後,又潛水了。

司馬光也冒泡了。

準確地說,這萬石糧食到來,解決了一部分難題。可災害在繼續,糧食依然危機着。

司馬光上了一奏。

廣散青苗錢,使民負債日重,而縣官無所得。

姓負擔是重了,可官府居然無所得?那麼這一年四萬貫收入是從哪裡來的?四萬貫哪,可不是小數字,問一問西夏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免上戶之役,斂下戶之錢,以養浮浪之人。

這句話如果推遲九年說出來,能活活讓大夥將司馬光嘴巴抽腫了。難道將上戶從差役中解脫出來,給無業姓創造就業機會,做錯了嗎?

置市易司,與細民爭利,而實耗散官物。

市易法確實是倒退,不過它同樣斂了財,何來的實耗散官物?

中國未治而侵擾四夷,得少失多。

也就是中國得實現四個現代化後,才能對外用兵。

團練保甲,教習兇器以疲擾農民。

種地纔是姓的本份,不應當習武藝,不應當去摸兵器。難道漢人還不夠溫順嗎?其實是司馬光是中國古代權貴的典型代表,他眼中的聽話姓必須做勤奮的兔,牽線的木偶。所以不能碰兵器,不能穿羅襪……

信狂狡之人,妄興水利,勞民費財。

農田水利法乃是王安石變法中最無爭議的,如果不是王安石這條變法,很可能到了北宋末,兩千兩萬戶姓時,不用金人南下,因爲養不活那麼多姓,宋朝自己兒就亂了。

但就是這些歪理,許多人認爲司馬光居然說得對。

正是王安石你這麼做,才引起的天降大災。

不過這份奏章雖然引起轟動,王安石還是不大在意,因爲萬事得說出來一個理兒,而不是司馬光的強辨之理。

當然,司馬光也沒有指望這份奏章將王安石扳倒。

然而他的殺着也不是這道奏章,而是一個人,一張圖。人一是王安石的生,所以這個人就會有無比的說服力。圖,那會是一張無比悽慘的圖。

並且王安石在去年又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那就是免行錢。

王安石想用市易法打擊團行的弊病。

但是不可能的,況且天下生意那麼多,官府如何去經營?當然,王巨所想的,提高科配和買的官價,使得姓自發地將商貨賣給官府,那麼不需要團行存在了,直接取締就是。王安石不是想不到,可那樣國家是倒貼的,如何斂財?

因此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執行免行錢。

國家實行市易法了,可以自己兒買賣,那麼不需要向你們這些團行攤派和買科配,因此呢,你們得將以前的科配和買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折成錢,上交給國庫。

王巨知道這條變法後,在泉州是真心醉了。

當然,國庫是充盈了,內庫也充盈了,但是所有姓一起掉到坑裡,特別是國家的精英——大商人大地主達官外戚宗室,一道免行錢執行下去,一個沒有逃掉。

因此只要這個人,這張圖出現,王安石馬上就得完蛋!

ps:爲天津祈福,另外再詛咒那些幸災樂禍的人天天去吃翔。(未完待續。。)

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二三二章 又打臉了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831章 降第521章 蔣幹第四二一章 新世紀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三一章 迷惑第525章 心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24章 縮影第488章 泄露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838章 願望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704章 殺母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二三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下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558章 替死鬼 上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738章 哭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四一八章 神臂弓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843章 朔正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851章 雙保險第604章 幾振 下第四章 伏擊 下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778章 瘋了第四二一章 新世紀第715章 犧牲品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三八六章 謠傳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585章 東明縣 下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701章 場務第二一〇章 謀事在人第644章 長城 上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741章 裂車 下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六章 上岸第697章 芒種第571章 貴人第一七六章 新私商 下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564章 退一步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554章 一路向北 下第823章 值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694章 一天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859章 落幕第三九二章 合資第466章 笑話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740章 裂車 中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575章 錦衣晝行 上
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二三二章 又打臉了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831章 降第521章 蔣幹第四二一章 新世紀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三一章 迷惑第525章 心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24章 縮影第488章 泄露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838章 願望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704章 殺母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二三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下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558章 替死鬼 上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738章 哭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四一八章 神臂弓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843章 朔正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851章 雙保險第604章 幾振 下第四章 伏擊 下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778章 瘋了第四二一章 新世紀第715章 犧牲品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三八六章 謠傳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585章 東明縣 下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701章 場務第二一〇章 謀事在人第644章 長城 上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741章 裂車 下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六章 上岸第697章 芒種第571章 貴人第一七六章 新私商 下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564章 退一步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554章 一路向北 下第823章 值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694章 一天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859章 落幕第三九二章 合資第466章 笑話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740章 裂車 中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575章 錦衣晝行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