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惡婚 下

王巨說道:“你聽說過蘇子瞻的《水調歌頭》吧?”

儷兒搖了搖頭。

這個也讓王巨很無語的。

蘇東坡在後世名氣很大,一李一蘇,二人幾乎站在了整個華夏文學的巔峰。然而在宋朝,蘇詞卻一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相反的,後來反將周邦彥的詞推爲宋詞第一。如果對宋朝歷史不大清楚,或者對宋詞不深入瞭解,都未必知道周邦彥與他的詞。

王巨說的就是蘇東坡在密州作的詞,那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蘇在密州還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獵》,另一首更優秀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有人將它列於蘇東坡的《念嬌奴.赤壁懷古》之上。

直到這時,蘇東坡纔開始漸漸脫變。

但這是對於後人而言的,在北宋時,這幾首詞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晏殊的幾首小令地位……

原因很簡單,蘇詞不易唱,非是關西大鼓來伴奏,而是現在詞的地位僅是業餘附和之作,甚至多在大家請幾個**喝着花酒聊着天時,興趣來了,作一首小令,再讓**們唱一唱吧。因此它地位不高,其次它着重的不是文字意境,而是能不能唱,唱在文字意境之前,因此詞必須押長短押韻還要押律。加上過於奔放的風格,對於性格相對內向的宋人來說也不喜,因此蘇詞在宋朝一直不被人視爲正統。

不過也不要緊,王巨想了想說:“王介甫公的《桂枝香.登臨送目》聽說過吧?”

“少保,奴婢聽說過,聽說過,也會唱。”

這個太有名氣了。在古代,很長時間內,有人將它列爲兩宋第一詞。

當然。這首詞與奔放無關,但主要就是大氣。不忸怩。

王巨又說道:“熱情奔放是一種性格,未必它就是壞的,更不是代表着下流,不知羞恥,這個區別你得把握好。”

但這個說起來很複雜,難道濁倌人就一定是下流的?或者說清倌人一定就是高尚的?

於是王巨又說道:“這樣,勝之,一路西行時。你帶着儷兒去幾個蠻寨轉一轉,讓她看一看那些寨中女子的舉止。”

王巨又囑咐了很多。

一夜便過去。

第二天王巨讓段正明回去,段正明也不好說什麼,而且王巨說的事關重大,他更不敢做主,也不能做出一個選擇。正好王巨派了使者,那麼他將王巨所說的情況一起通知伯父,由他的伯父來決定。

王巨送到城門外,然後說道:“醇之兄,一路保重。”

又對段正明說:“世子。這位雖是我聘請的傔人,但隨我西上慶州,東下泉州。南征北戰,吾視之爲兄,爲友,爲師,望貴國善待之。”

“那是,”段正明道。他心想,即便你不說,現在大理誰願意招惹你派過去的使者?

但也看到王巨對黃驊態度的尊重,並且聽到一口一聲醇之兄。想來這人在王巨心中地位確實不低。

正要離去,一個亮麗的少女從邊上竄出來。說道:“爹爹,我也要去。”

黃驊喝道:“胡鬧。”

“爹爹。我要去嘛,”少女拽着黃驊的衣角撒着嬌。

黃驊更加生氣,王巨走過來說道:“醇之兄,你此去,儷兒只好一人在家中了,不如將她一道帶上,大理非是中國,沒有那麼多規矩。”

段正明無語,心想,誰說大理沒有規矩!

這就涉及到大理主體百姓的種族問題,或者又有一個名詞,漢人蠻化。

大理的主體就是白蠻,唐朝《蠻書》記載,西爨,白蠻也,東璺,烏蠻也。漢武帝開僰道,通西南夷道,今敘州(四川宜賓)屬縣是也。故中慶(滇中地區)、威楚(雲南省楚雄)、大理、永昌(雲南省保山)皆僰人。

再到西晉動亂,胡人亂華,河東路安邑人爨氏帶着大羣河東漢人逃避戰亂,不遠萬里,來到雲南,然後與夷帥們兼併鬥爭中,壓倒了雍闓、孟獲家族,成了滇王。

隋末動亂時,又有一批漢人南下,接着便是南詔臭名昭著的侵略巴蜀事件,擄走了大量巴蜀百姓,這些漢人全部融合到白蠻這個羣體當中。因此白蠻這個羣體就是漢人與當地蠻人的結合體,並且漢人佔據着主要的血脈。

至少現在白蠻與漢人生活很接近。

這也是王巨用兵的一個原因,否則全部是生蠻,就象占城,或者蒲甘那樣,以後想治理,會很頭痛的。

王巨發話,黃驊無奈,只好帶着這個“女兒”上路。

走在路上,黃驊又解釋道:“世子,我就這一個女兒,讓我慣得不成樣子。”

“黃使者,無妨,令女天真可愛,反而讓這一行憑添了一道春色。”段正明不以爲意地說道。

一行人向西越行越遠。

王巨站在邕州城邊久久的凝視,陶弼說道:“少保,決定好了嗎?”

對於王巨想經營大理,陶弼態度也不是很堅決。

道理簡單,現在大理對宋朝雖不是那麼友好,但也沒有太多敵意,危害不大。然而經營大理,則就有很多問題了。

第一個就是用兵。

在朝廷支持力度不大的情況下,以王巨手中的力量用兵大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難度還不及後面的難度,那就是管理。

王巨既然用兵大理,那肯定不會完全的羈縻,因此打算適度的管理。管理就要派駐官員,官兵。其實自杞州的設立,就是未來大理的一個模式之一。

可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成本。

即便是自杞州,朝廷也不指望獲利,只能說略徵一點稅務,保障官員胥吏的支出,都不能保障官員的薪酬支出。況且大理。

不是大理沒物產,是這些物產如何運到京城?

這與交趾不同的,交趾因爲有了海船。即便將交趾所出,用海船源源不斷送到京城。雖然成本高一點,但不會比從荊湖南路運輸物資到京城成本高,雖然有風險,可從湘水、贛水再運到大江之上,難道沒有風險。巴蜀的布帛運到京城,自三峽而航行,風險豈不是更高?

加上交趾人對廣南的傷害,兩相結合。朝廷雖有人反對,不過也等於是默認了王巨的做法。

然而大理物產又用什麼方法運到京城?

因此只能徵一些比較昂貴的物資,用以保障管理大理的支出。如果是平常時期,還是可以做到的,終不是中原,能派駐多少官員與官兵?

但只要有一場大的動亂與大的戰爭,那麼朝廷就會補貼無數錢帛。

就象這次王巨經營兩廣交趾,用的錢帛遠不是朝廷所想像的那麼少……

朝廷撥了一千萬錢帛下來,用掉了。

王巨在兩廣徵來的一千多萬稅賦用掉了,不過這個稅賦是石是束。是稻米是草,加上嶺南米價低,實際數額並不大。不過四百萬貫左右。但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王巨派了許多管事經營,雖然繁榮了兩廣經濟,互補有無,推動了兩廣商業發展,不過開始的宗旨還是爲了斂財,兩年多來,前後斂得三百多萬貫,但這個數額陶弼就不大清楚了,不過知道斂了不少錢帛。也用掉了。

燕達帶着大軍到彼岸那個大島上訓練,有人就有首領。一些首領同樣收藏了金銀珠寶,雖然有的首領將一些莫明其妙的東西。如貝殼也當成寶貝收藏,不過燕達那次碾推,以及後面呂何良帶着百姓在各個島嶼上席捲,還是有些收穫的,前後也有三四百萬貫收益,又用掉了。

還有推平交趾,以及占城的收益,前前後後可能達到了一千五百萬貫,還是用掉了。

另外從海外這幾年補助,又有一千多萬貫,還有從朝廷“借”了幾百萬帛錢至今未償還……

這纔是王巨真實的用度,而非是什麼一千萬。

當然,其中有一部分用在開發兩廣上,不過主要還是用在軍費上。

就象現在十幾萬土兵,僅是兵餉以及士兵吃住,還有訓練時的各項損耗,一年用費就會達到驚人的五六百萬貫。

如果是戰爭,那怕那個所謂的“實戰訓練”,每一場打下來,獎勵撫卹,以及武器糧草物資的損耗,更是嚇人。況且還有龐大的裝備支出呢。

因此只要一場大規模的平叛,又是遙遠的西南,用費就可能以千萬貫計算。

若來上好幾次大規模的叛亂,必然就會嚴重地拖累了宋朝,說不定逼得宋朝主動又放棄這片土地。到時候王巨這次開邊,還會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

“看情況吧,”王巨說道。實際上當斷不斷,必是後患,猶豫不決,未必是一件好事,這也是郭逵南下沒有建全功的原因。不過王巨同樣清楚想經營大理,有許多難處的,因此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了。

…………

出了自杞,就是烏蠻三十七部:普摩部(曲靖)、磨彌部(沾益)、納垢部(馬龍)、羅鳩部(羅平)、夜苴部(富源)、磨彌殿部(宣威)、落溫部(陸良)、落蒙部(路南)、師宗部(師宗)、仁德部(尋甸)、閟畔部(東川)、嵩盟部(嵩明)、際鹿部(瀘西)、維摩部(丘北)、彌勒部(彌勒)、陽城堡部(晉寧)、強宗部(陽宗海)、步雄部(江川)、羅加部(澄江)、寧部(華寧)、休臘部(河西)、因遠部(元江)、羅婺部(武定)、華竹部(元謀)、羅部(羅次)、屈中司部(開遠)、納樓部(蒙自)、教合部(文山)、矣尼迦部(馬關)、王弄山部(河口)、烏蒙部(昭通)、乃娘部(彝良)、芒布部(鎮雄)、烏撒部(威寧)、於矢部(普安)、休制部(玉溪)、嶍峨部(峨山)。

也就是烏蠻幾乎控制了整個滇東地區,而且烏蠻人強悍好鬥,英勇善戰,“遇戰鬥,視死如歸”。

如果王巨想經營大理,三十七部烏蠻。就是他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大理官制與南詔差不多,國主稱瞟信、摩訶羅嵯。接着是相國。再接着便是九爽,慕爽、琮爽、慈爽、罰爽、勸爽、劂爽、萬爽、引爽、禾爽。另有督爽、天駟爽等等,具體的就相當於唐朝的三省六部。以及各寺監等補充機構。

地方上便到了各府郡,長官乃是節度使或都督,軍事長官則根據府大小名稱各不同,大府爲演習、演覽,中府則是敞宇、敞覽,小府則是淡酋、淡覽。軍府之下還有首領、鎮長、部長、甸長之類。所以這個行政劃分有很強的軍事色彩。

在民族聚集地,則以各部族的部長、甸長兼任郡縣職權,在郡縣之下則有監場、畿民長以及土官、土酋之類的官職。

各部族皆有很強的自立權。特別是三十七烏蠻部。

第一站便是夜苴部。

劉開與夜苴部的“部長”招羅毗十分熟悉。

烏蠻現在沒有姓氏,而是父子連名,也就是取父親名字中一個或兩個音節,放在自己名字的後面或前面,比如:散比裡─比裡鬆─鬆薩─薩特外─特外克龍─克龍猛……

招羅是招羅毗父親名字中的兩個音,毗則是招羅毗自己的名。

劉開負責替王巨買牲畜,主要就是馬,實際在史上南宋每年向大理買馬都在萬匹以上。

另外還有牛,大理有的地區開始出現了先進的農業,但畜牧業依然佔據着主體。以及“牛馬遍點蒼”。

廣南也有許多部族養牛,多是用來當食物的。

王巨花重金一一購買回來,不僅是廣南漢人地區缺少耕牛。未來還有交趾。

流民席捲了兩次,將交趾徹底催殘,隨着大規模的移民到來,宋朝也可以比較順利治理這一地區了。至少就是發生暴亂,規模也大不起來。

不過流民所過之處,糧食牲畜食之一空,包括耕牛。

現在王巨也不大清楚朝廷最後能遷徙多少百姓過來,反正是多多益善,相信朝廷也知道這個道理。朝廷動員,自己派人配合。加上那個換人方法,應當來的百姓數量不會少。

來了就要耕作。那麼會缺少大量耕牛,甚至其他的牲畜,因此王巨讓手下人大肆去大理購買戰馬,也包括驢牛。

交易規模之大,讓人咂舌。

夜苴部做爲邊境上的一部,從中也獲益非淺,正是這個交易,讓劉開與招羅毗十分熟悉,關係也不錯。

況且還有段正明。相對而言,現在三十七部烏蠻比較支持段氏,不過隨着高氏掌權,各部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算盤……但總的來說,對段氏仍保持着親近的態度。

於是招羅毗讓手下宰殺了兩頭肥牛,擺牛酒款待。

黃驊第一次來,好奇地看着這裡的一切,因爲毗連兩國邊境,商業繁榮,這裡出現了一座城池,不過風俗與廣南西路的許多地區相差不大。

就是許多蠻人如同劉開等人反映的那樣,赤腳,手面經年不洗,所以臉上有許多污垢,難道這就是烏蠻的來歷?

牛酒宴開始,雖然說是一個城,也沒有象樣的城牆,只能說是百姓比較集中的地方,開始出現了一些商業化的邸店。

城外便是大片的空地。

人多啊,段正明帶了幾十名侍衛,黃驊也帶了近百名侍衛,再加上夜苴部部族中重要的人物,好幾百號人。

於是在城外那片空地上烤着牛肉,又拿來夜苴人自制的米酒,大家吃喝。

黃驊做爲使者,帶着儷兒與劉開坐在中間,作爲尊貴的使者,夜苴部各個重要的人物一一敬酒。一會兒,黃驊不勝酒力,便醉了。將客人灌醉,纔是招待客人最高的禮節……

招羅毗讓人將黃驊扶下去休息。

酒過三巡,一些夜苴族的青年男女開始載歌載舞。

看到大家都在唱歌跳舞,父親也不大身邊,儷兒在邊上幾個青年邀請下,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也大着膽子唱了一曲,不過她用漢語唱的。

雖然語言不同,不過儷兒乃是“專業人士”,只是一曲,幾乎便將在場的大多數少女歌喉比了下去。

加上儷兒長相清秀脫俗,烏蠻民風開放,便有許多青年用愛慕的眼神看着儷兒,其中包括招羅毗的兒子毗合龍。

劉開看着這一對青年男女,便開玩笑地說:“毗部長,要不要我替他們報合一下?”

招羅毗欣喜地說:“行嗎?”

“不知道,黃醇之只有這一個女兒,吃多了,吃多了。”劉開看着招羅毗認真的表情,有些後悔地說。

段正明眼光閃爍,心想,這可是一個好事,如果這個王巨最親近的門客與夜苴部聯親成功,烏蠻又支持段氏,在這個黃驊勸說下,王巨說不定就能打消對大理的敵意。

於是他向招羅毗使了一個眼色,招羅毗會意,兩人悄悄走到一邊,段正明將利害關係說了一說,然後道,你努力勸說劉開,讓他勸黃驊,搭成這門親事,對大理有幫助,對你們夜苴部也有幫助,不然大宋用兵大理,你們夜苴部就會首當其衝,遭到宋軍的攻擊。

烏蠻比白蠻更落後封閉,不過夜苴部乃是在兩國商業要道上,當然招羅毗也聽說了這兩年來嶺南發生的事情,他臉色變了變問:“宋軍會用兵大理?”

“不一定,我們只能努力勸說那個少保,讓他打消這個念頭,所以這門親事如果成功了,其意義非同小可。”

“好……”招羅毗心事重重地回來,這一回是當真了,努力地勸劉開,承諾了若干好處。

畢竟兩人以前打了好些回交道,相處得不錯,劉開也讓他逼得煩躁,說道:“我來試一試。”

第二天黃驊酒醒了,段正明找了一個藉口,逗留在夜苴部,黃驊只好也留在夜苴部。劉開開始勸說了,至於說了什麼,段正明與招羅毗不大清楚,反正他們看到劉開象一隻蒼蠅一般,圍着黃驊轉了一天。不知道他怎麼勸說的,黃驊居然同意了。

段正明大喜,說道:“毗部長,黃使者不日要去大理城,擇日不如撞日,立即替他們舉行婚禮。”

黃驊有些猶豫不決,劉開又開始說服,並且主動配合着招羅毗灌黃驊的酒,喝得半醉半醒,黃驊最後同意了段正明的說法,又說了一句:“某隻有這一個女兒,望毗部長善待我儷兒。”

招羅毗連連點頭。

婚禮開始。

不過雙方都產生了疏忽,可能劉開對烏蠻各部習俗還不大清楚,因此沒有囑咐招羅毗與黃驊。

於是招羅毗便按照了烏蠻婚禮去操辦的,不過再說了,他知道漢家婚禮是如何操辦的嗎?

這個黃驊也沒有排斥,然後開始洞房。

問題便來了。

因爲按照烏蠻的婚禮,尊貴青年成親,皆由大奚婆(男巫)主持婚禮,這也沒有關係。主要就是在洞房這裡,白天結束,夜晚洞房開始,但第一個與新娘子xxoo的不是新郎官,而又是大奚婆,大奚婆與新娘xxoo後,還沒有完,還有一大指諸房昆弟接着排隊來,直到新娘吃不消時,這個混亂的洞房這才結束……

怎麼辦呢,畢竟是落後地區,總比南海一些島嶼上大吃活人肉強吧。但隨着文明漸漸進化,這些醜陋的惡俗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不過儷兒哪裡知道,她進了洞房,看不到丈夫,反而看到一大羣陌生的男人,正準備排隊對她輪着上……(未完待續)

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606章 冒泡 中第703章 大事 下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756章 第一步第476章 鼓聲 下第五十章 滿意第622章 都在變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570章 戲耍 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47章 蘇茂蠻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534章 小孩子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22章 是他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二〇四章 空頭支票第645章 長城 中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上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453章 三十萬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531章 斬第561章 扯皮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四四五章 二王 中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章 背騾子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21章 一家人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822章 是他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816章 響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660章 漁翁第七章 路窄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594章 長子第640章 前世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793章 大捷 下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九十三章 第一躍 三第486章 買安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 下第676章 藉口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457章 拿捏 下第816章 驚喜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625章 有過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631章 不過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一七〇章 大功績 下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698章 第三個 下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三二三章 吃柿子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二〇〇章 動手
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606章 冒泡 中第703章 大事 下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756章 第一步第476章 鼓聲 下第五十章 滿意第622章 都在變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570章 戲耍 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47章 蘇茂蠻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534章 小孩子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22章 是他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二〇四章 空頭支票第645章 長城 中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上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453章 三十萬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531章 斬第561章 扯皮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四四五章 二王 中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章 背騾子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21章 一家人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822章 是他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816章 響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660章 漁翁第七章 路窄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594章 長子第640章 前世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793章 大捷 下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九十三章 第一躍 三第486章 買安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 下第676章 藉口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457章 拿捏 下第816章 驚喜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625章 有過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631章 不過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一七〇章 大功績 下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698章 第三個 下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三二三章 吃柿子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二〇〇章 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