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一盤棋(二)

“陛下,微臣以爲蕭大人所言謬矣,李密大勝宇文化及之下,其威望已隆,若再任由其吞併東都,大勢頓成,於我帝國而論,實有百害而無一利!”

蕭瑀話音剛落,還沒等張君武有所置評,王誠已是昂然站了出來,高唱起了反調,所言雖也有理,可針對之意味卻未免太濃了些。

“嗯,玄齡對此事可有甚看法麼?”

以張君武之睿智,自不會看不出王誠此番唱反調對人意味明顯超過了對事,可也並未去點破,也不給蕭瑀出言辯解之機會,緊着便將問題丟給了默然立在一旁的房玄齡。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李密如今勢大,其內部雖有所不穩,然,若給其一定之時間,以其之能,撫平恐非難事,至於王世充其人雖有曹操之心,卻無曹操之能,縱使大勝李密,要想吞併其所部爲用,恐非其所能也,故,依微臣看來,若王世充勝出,於我帝國更有利些。”

房玄齡雖也同樣不贊成蕭瑀的意見,可其之所言卻與王誠有別,完全是對事不對人,渾然出自一派公心。

“玄齡此言雖不中卻也不遠矣,依朕看來,李密與王世充皆梟雄也,然,品性卻大不相同,前者看似寬仁,實則卻是妒賢嫉能之輩,雖小有才學,卻非明主,一旦大敗,其部衆必分崩離析,再無重起之日矣,至於王世充麼,此人生性堅韌狡詐,雖屢敗卻能屢起,確非等閒之輩可比,只是其個性多疑且善變,又愛浮誇,一旦得勢,必會稱帝無疑,如此,其所謂的大義名分必蕩然無存,縱使能收李密之部衆爲用,也難持久,實不足爲慮,且讓其得勢又何妨,來年我大軍一出,其必死無地也。”

有着怪夢裡得來的信息,再加上跟王世充與李密之間數年來的交戰對峙,張君武對這兩位老對手的根底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的,這會兒分析起來,自是能說到點子上。

“陛下聖明。”

從齊郡軍復興以來,張君武始終算無遺策,羣臣們對其之能自是都信服得很,此際一聽張君武將李密與王世充的個性都剖析得如此分明,羣臣們自是都不會有甚異議,齊齊稱頌自也就屬題中應有之義了的。

“李密若敗,以其之心性,斷不肯雌伏王世充之下,也斷不會來投我帝國,更不會去轉投竇建德等草寇,唯一之可能便是去投太原李淵,如此,朕即可順勢攻伐山西,先破李淵,再滅東都,而後橫掃江北諸敵,奠定我帝國橫掃天下之根基!”

張君武並未在意諸般臣工們的稱頌之言,笑着揮了下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定下了平天下之先後順序。

“陛下,太原李淵如今剛剿滅了劉武周所部,兵威大振,又有突厥爲援,我大軍若是攻入山西,卻恐突厥汗國發兵救援,且山西境內多溝壑,恐難遂平,不若且先掃平東都之敵,再行進剿太原爲宜,此微臣之淺見耳,還請陛下聖裁。”

羣臣們顯然都沒料到張君武最終的謀劃居然不是衝着王世充去的,而是要先滅李淵,不由地全都愣在了當場,好一陣沉默之後,卻見刑部尚書安興貴率先站了出來,朗聲進諫了一番。

“陛下,微臣以爲安大人所言甚是,王、李相爭,必有一傷,我帝國在此時大可坐收漁利,一舉蕩平二賊非難事,待得河南綏靖之後,再攻山西也不爲遲。”

“陛下,自古以來,關中乃是龍興之地,然,欲平天下者,無不須得先逐鹿中原,得中原者,方可定天下,今,戰機已現,舍易求難,恐有不妥,還請陛下三思則個。”

“陛下,微臣也以爲安大人所言正理也,先易後難當不失爲穩妥之道。”

……

安興貴話音一落,蕭懷靜、張昭等老成持重之輩也全都站了出來,紛紛表示附議,就連文振這個軍中大將也在其列,至於房玄齡等宰輔們麼,雖不曾出列附議,可臉上顯然都是贊同之意,唯有兵部尚書李靖卻是若有所思地皺起了眉頭。

“諸位愛卿之意,朕已知曉,然,在朕看來,如今之天下就是一盤棋,能有資格與朕下棋者,非是王世充、蕭銑之流,唯太原李淵勉強夠格而已,餘者不過棋子罷了,蕩平不難,朕意已決,明年夏收之後,即刻兵進山西,一舉滅掉李淵,再回師東都,如此,何愁天下不平哉。”

儘管自關中一敗後,太原李淵已沒了剛起兵時的銳氣,然則張君武卻始終不曾放鬆對太原的警惕,尤其是劉武周被李世民一舉掃平之後,張君武便知斷不能再坐視太原再度興起,之所以不曾即刻發動攻伐,非是不想,而是不能,一旦有了動武之資本,張君武頭一個要滅的便是太原一方。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我大軍若進山西,突厥汗國恐不會坐視不理,戰事一烈,卻恐有所閃失,還請陛下明鑑則個。”

柴孝和顯然也有些不理解張君武對太原李淵的重視,在他看來,李淵攏共也就只有山西一地而已,四面閉塞,自守有餘,卻難以對外發展,且又有突厥爲援,並不是那麼好攻下的,與其將精銳全都耗在山西,還不如先取易得的中原之地,整合各地之力後,再去攻打山西也還來得及。

“義明此言乃老成持國之道也,然,在朕看來,李淵纔是心腹大患,正因爲其與突厥關係太密,故而朕纔會先破此獠,擋住突厥人南下之道路,至於突厥援兵麼,打就是了,唯有將突厥人打疼了,方纔有與之媾和之基礎,也算是爲平天下奠定個基礎罷,待得天下大定之後,朕自不會容得突厥人在北面猖獗。”

張君武欲先滅李淵,防的便是其引突厥大軍進犯關中,唯有消除了這個後患,帝國才能真正抽調出主力去橫掃天下諸雄,正因爲此,哪怕明知山西一仗不好打,張君武也不打算更改前議。

“這……”

儘管帝國已是幾次跟突厥騎軍交手了,每次都是大勝之結果,可畢竟那些突厥騎軍都是小部落之兵,並不是突厥汗國的主力部隊,戰鬥力本身都不算太強,加之指揮與溝通上的不利因素頗多,這才連連敗於華軍手下,縱使如此,根本就不曾傷到過突厥汗國的根基,真要是跟突厥汗國直接爆發大戰,柴孝和自不免會有所擔心的。

“義明且自放心好了,朕心中有數,突厥汗國看似強盛無比,其實內部隱憂頗多,遲早必大亂,朕只消敗其幾回,其必不敢再輕犯我帝國之威,是時,朕再許其些好處,和議也就差不多能定下來了,若能爭取幾年之和平,我中華帝國崛起之勢再無阻礙!”

張君武早從那場怪夢中得知始畢可汗命不久矣,待得帝國出兵山西之際,突厥汗國正處在新舊政權交替之時,自顧不暇之下,就算會派兵支援李淵,也斷不可能傾巢而出,無疑正是滅掉李淵的最佳時機,當然了,這消息此時顯然不能說將出來,張君武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是從大局上分析了一番了事。

“陛下若是決意要對山西用兵,那王、李之爭又該是怎個章程爲妥?”

見得無法說服張君武更改戰略方向,柴孝和也自不好再多勸,這便話鋒一轉,又將話題引回到了即將爆發的中原之戰上。

“李密雖大勝宇文化及,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外強中乾,師老兵疲,早已不堪一戰,王世充緊急從南召撤兵,目的就一個,便是要趁機一戰大破李密,所慮者,無外乎是我帝國大軍在側虎視眈眈罷了,今,我大軍若是先兵進潁川,王世充斷不會放過這等滅李密之大好機會,一旦王、李之戰再起,着張士貴所部即刻北上弘農,朕自會令特戰隊配合行事,務必確保拿下函谷關,東線秦瓊所部則以全殲盧明達所部爲目的,至於潁川、陳郡麼,取或不取皆可。”

張君武並未打算在河南大動干戈,自是不會緊着向河南增派援兵,也沒打算多搶佔地盤,所求的就只有兩條,一是挑起王、李之決戰,二麼便是爲收攏李密潰散之部衆,尤其是徐世勣、魏徵等賢才做好準備,當然了,爲保密之故,此一條卻是不能公然說破的。

“陛下聖明!”

張君武既是都已下了最後的決斷,諸般臣工們不管心中究竟是作何感想,此時都不好再提出反對之意見,只能是齊齊稱頌了一聲了事。

“諸公若是別無異議,今日便先議到此處,朕有事先回內禁,諸公且都自去忙好了。”

議事既定,張君武急着要去看望王窈,自是不願再多言羅唣,丟下句交代之後,緊着便起了身,腳步匆匆地轉入後殿去了,一見及此,趙登高自是不敢稍有耽擱,扯着嗓子呼喝了聲“散朝”之後,亦步亦趨地便跟在了張君武的身後……

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89章第八十九章 大破無上軍(三)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419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挫敵鋒銳(二)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180章第一百八十章 末路窮途(一)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570章第五百七十章 樑師都的末日(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直搗黃龍(二)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346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隴右鐵騎揚威(二)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降神兵(三)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六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五)第634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橫掃舒州(四)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290章第二百九十章 國營工業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598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急襲江陵(五)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452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決戰桑園(四)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396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506章第五百零六章 詐降計(四)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384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襲巴東(四)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
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89章第八十九章 大破無上軍(三)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419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挫敵鋒銳(二)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180章第一百八十章 末路窮途(一)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570章第五百七十章 樑師都的末日(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直搗黃龍(二)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346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隴右鐵騎揚威(二)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降神兵(三)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六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五)第634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橫掃舒州(四)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290章第二百九十章 國營工業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598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急襲江陵(五)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452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決戰桑園(四)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396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506章第五百零六章 詐降計(四)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384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襲巴東(四)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