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

“克明也是這般想法麼?”

張君武並未急着對房玄齡之所言加以評述,而是淡然一笑,將問題丟給了默立在一旁的杜如晦。

“陛下明鑑,微臣確是如此想法,如今天下方纔初定,正該是休養生息之時,倘若體制大變,卻恐遭致不應有之亂,不若且緩上三兩年,待得萬衆歸心之後,再行計議革新事宜,似乎更佳。”

杜如晦儘管有些不太明白張君武此問的用意究竟何在,可還是老老實實地給出了答案。

“嗯,二位愛卿皆是老成持國之人,所思所慮皆不無道理,然則朕卻別有計較,其一,長痛不如短痛,如今正值我大軍橫掃江南,數十萬精銳甲士列陣江南江北,朝廷之威隆已盛極,誰敢抗命,便以抗旨不尊論處,朕倒要看看何人敢跳將出來;至於其二麼,東西突厥始終是我帝國之大患,朕之臥榻旁,豈能容之鼾聲如雷,之所以不討之,非不願,實不能爾,不單是因草原亂局尚自未烈,更因着我帝國尚有內憂未除,依朕算來,五年後便是出兵橫掃草原之良機,是時,朝廷要對外用兵,實難騰出手來革新政體,一旦時間拖延下去,慣性之下,各地擁兵自重之格局怕是更難更易矣,朕又豈能留禍患於子孫哉,此二條,便是朕決意革新之初衷,二位愛卿皆國之棟樑也,當須得助朕一臂之力纔是。”

朝廷宰輔雖有多位,可在治政上,張君武最爲信任的便是房、杜二人,正因爲此,爲了統一認識,張君武自是不吝口舌,很是誠懇地將政體革新刻不容緩的理由詳述了一番。

“陛下打算花多少時日完成此番革新事宜?”

這一聽張君武如此說法,明顯是主意已定了的,房、杜二人雖都心中存疑,卻也不好再強勸,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由着房玄齡先開了口。

“二位愛卿應知曉此事幹系重大,拖得愈久,麻煩便會愈多,故而,朕打算在兩年內完成調整,先從淮河以南開始着手,而後逐步北推,另,朕還打算兩年後開始大規模推行科舉,以爲國選才,如此,不單可穩天下人之心,朝廷也可得合用之人手,二位愛卿以爲如何哉?”

於政體革新一事上,張君武並非是心血來潮地亂折騰,而是早就已有了周全之謀算,不單考慮到了收軍政大權,也綢繆了收買天下士子之心的辦法,那便是大開科舉取士之門,兩者兩結合之下,穩定天下局勢原也算不得太難之事。

“科舉?陛下莫非是打算恢復隋制麼?”

房玄齡與杜如晦都是久居京師之人,對科舉一事倒是並不陌生,只不過對此其實並不甚在意,此無他,概因前隋雖是開了科舉之先河,然則科舉時間並不固定,只是偶爾爲之罷了,取士也少得可憐,對天下局勢根本無甚影響力可言,這會兒聽得張君武拿科舉來說事,房、杜二人還真不是太看好,再度交換了個眼神之後,這才見杜如晦滿是疑惑地發問了一句道。

“不然,隋制太過簡陋,難堪大用,朕打算在各縣設縣學、府設府學,而各省則設學政,於朝廷則重新構建國子監,昭勸天下士子向學,能在縣學科舉合格者,便是童生,能過府試者即爲秀才,而能於省試高中者,則稱之爲舉人,但凡中舉人者,便已有入仕補缺之資格,而於國子監高中者,則爲進士,當科進士皆入殿試,由朕親自主考,高中第一者爲狀元,次者爲榜眼,其三爲探花,此前三爲一甲,前二十爲二甲,餘者皆爲同進士,每科取士暫不設限,每三年爲一科,逐步增加取士之名額,以鼓勵天下士子進學,至於科舉之科目麼,朕早已擬了個大致章程,然,時機尚未成熟,暫不公佈,且待政體革新開始後,再行朝議決之也罷。”

科舉乃是篇大文章,不光是爲國選才之用,更是皇權之體現,此乃帝王手段,自是不足爲外人道哉,張君武自是不會詳細說明此舉對天家的好處之所在,論述的重心則是着落在了科舉的分級取士制度上。

“陛下聖明,臣等別無異議。”

儘管張君武並未詳細說明科舉的真實內涵之所在,可以房、杜二人之才智,自是一眼便看穿了此舉背後的奧秘,當然了,二人都是靈醒之輩,自是不會當着張君武的面將此事說破,也就只是心悅誠服地稱頌了一聲了事……

果然不出房、杜二人之預料,朝廷對設省而治的章程尚未正式出臺,朝野間的亂議便已大起了,江南還好些,畢竟平亂大軍還在江南坐鎮着,又有着輔公佑等一大批人頭爲警示,江南世家們對政體革新一事雖很是牴觸,可一來無法上達天聽,二來麼,也是懾於平亂大軍之鎮壓,也就只敢私下議議罷了,根本不足以影響朝局,然則早年歸降朝廷的諸多刺史們卻是反彈頗烈——卞州刺史王要漢、鄭州刺史魏陸等紛紛上本,表示政體革新不利於綏靖地方,請求暫罷此議,箇中又屬周紹德這個周法明的兒子鬧騰得最兇,其他刺史的反對也就只是隱晦暗示而已,此獠卻是公然高唱反調,言辭激烈地上本反對政體革新不說,私下裡更是沒少罵張君武過河拆橋云云。

諸多歸降刺史們這麼一鬧騰,孟武、萬雲飛等坐鎮各地的都督們也都有着蠢蠢欲動之心思,雖不敢真的上本反對,可私下裡卻是沒少向朝中好友們表達對此事的關切,如此一來,朝廷中對政體革新的爭議頓時便大起了,不少原本就不太願意變革所謂祖制的朝臣們紛紛上本請求張君武暫緩實施劃省而治,到了末了,甚至宰輔中也有人表達了不同之意見,對此,張君武根本不爲所動,於再度下詔明確表示政體革新一事刻不容緩之外,更給坐鎮舒州的段德操去了份密旨,着其率軍尋機進黃州,拿下週紹德。

接到了張君武的密旨之後,段德操可就不免爲之頭疼了,倒不是怕了周紹德,別看周家父子在黃州經驗多年,握有水陸大舉五萬餘,可說到戰鬥力麼,其實根本算不得甚事,哪怕段德操所部只有兩萬步騎,可有着強大的第一艦隊之配合,縱使是強攻,拿下黃州根本不成問題,麻煩的是若是就這麼將黃州打成了渣,回頭可就不好向張君武交待了,再說了,密旨裡可是明確要求了儘快儘速,戰事一旦遷延不決,那樂子可就真要大了去了,就算張君武不見責,也難保言官們不給他段德操來上幾份彈章的。

“父親,您這是……”

段德操越想越覺得心煩,茶飯不思,天都已黑透了,他兀自還在書房裡發着呆,那滿臉的陰霾之色生生令前來延請其前去用膳的段戎嚇了一大跳。

“嗯……戎兒且先看看好了。”

聽得響動,段德操總算是從愁眉苦思中醒過了神來,擡頭一看,見來的是自家長子,段德操這才長出了口大氣,指點着供在文案上的一份詔書以及一份密旨,語調澀然地吩咐了一聲。

“父親可是擔心周紹德三兄弟扯旗造反麼?”

段德操這般言語一出,段戎的好奇心登時便大起了,趕忙搶上了前去,伸手雙手,恭恭敬敬地將詔書與密旨分別捧了起來,飛快地過了一遍之後,心下里顯然已是有了些計較,但卻並未急着道出,而是謹慎地發問了一句道。

“唔,周家自其祖算起,於黃州一帶已是經營了四代人,根深蒂固啊,若是周家三兄弟就此反了,縱使能順遂平滅,黃州少不得也會被打殘了,如此,於陛下面前,可就不好交代了,萬一……唉……”

投鼠忌器乃是難免之事,自打接到密旨與詔書時起,段德操都已是苦思了大半天了,卻依舊找不到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會兒說將起來,臉色自不免便愈發難看了幾分。

“父親所慮甚是,然,陛下之旨意也自不可違,孩兒倒是有一策,當得……如此,或可得兩全。”

這一見自家老父苦惱若此,段戎可就不敢再賣啥關子了,緊着便將自己所謀之策娓娓道了出來,直聽得段德操眼前不由地便是一亮。

“好,吾兒所獻之策大善,爲父看着可行,事不宜遲,爲父這就修書一封,戎兒儘快着人送往黃州,不得有誤。”

雖說對其子所言之策甚是意動,然則事關重大,段德操倒是沒敢急着下個決斷,而是揹着手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步,而後方纔一擊掌,就此下了最後的決斷。

“父親放心,孩兒知曉該如何做的。”

這一聽自家老父採納了自己的計謀,段戎也自興奮得很,當然了,興奮歸興奮,他卻是不敢掉以輕心了去,躬身應諾之際,臉上滿滿皆是慎重之神情……

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251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強權就是真理(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353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唐的覆滅(三)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曲徑通幽(三)第11章第十一章 大路朝天(三)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瞬息萬變(二)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埋頭準備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灞水之戰(一)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280章第二百八十章 只要人不要地(二)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540章第五百三十章 戰和由我(二)第99章第九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勝(四)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530章第五百三十章 巧取居庸關(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499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誘敵入彀(四)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非川陷阱(二)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過河擊賊(一)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234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敗西秦軍(二)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
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251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強權就是真理(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353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唐的覆滅(三)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曲徑通幽(三)第11章第十一章 大路朝天(三)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瞬息萬變(二)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埋頭準備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灞水之戰(一)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280章第二百八十章 只要人不要地(二)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540章第五百三十章 戰和由我(二)第99章第九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勝(四)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530章第五百三十章 巧取居庸關(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499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誘敵入彀(四)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非川陷阱(二)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過河擊賊(一)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234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敗西秦軍(二)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