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

“父帥明鑑,孩兒以爲此人乃當世豪傑也,非甘居人下者,若輔助得人,必可潛龍昇天,今若歸之,則是雪中送炭,較之錦上添花勝出百倍。”

面對此問,文仲明沒有絲毫的遲疑,但見其深吸了口大氣,緊着便給出了個判斷。

“好,開營出降!”

文振顯然對文仲明這個文武全才的長子有着絕對的信任,也沒再多猶豫,一揮手,就此下了最後的決斷……

隨着文振的舉軍投降,慘烈的鄭州大戰就算是告了個終了,月餘的苦戰下來,齊郡軍以傷亡五千餘人的代價,一舉擊潰了無上軍與瓦崗軍的聯手進攻,不僅如此,連番作戰下來,陣斬近五萬敵,生擒二十七萬之衆,戰果可謂輝煌至極,消息傳出,天下爲之震動,遠在江都的隋煬帝接到張君武所上之捷報,爲之大喜過望,詔令嘉獎三軍,晉張君武爲左武衛大將軍,並着張君武率齊郡軍再接再厲,一舉蕩平黃河以南諸寇,儘快與王世充所部形成夾擊黎陽倉之勢。

隋煬帝既是有所封賞,上本謝恩乃是必然之事,只不過張君武卻並未照着詔令行事,以鄭州匪情尚須徹底敉平爲由,全軍駐紮在了新鄭,既不去追擊倉皇率殘部逃回許昌的盧明月,也沒去攻取力量空虛無比的汴州,於整軍的同時,以軍需以及賑濟災民之理由,着令柴孝和從洛口倉裡調運出大批的糧秣,接連不斷地運到新鄭大營中,此舉一出,洛陽方面大爲恐慌,上本彈劾張君武擁兵自重者不在少數,甚至連在黃河北岸征戰的王世充都明顯沉不住氣了,連下數道命令,要求張君武儘快攻取汴州,然後渡河北上,以共破瓦崗賊寇云云。

面對着各方的非議與壓力,張君武根本不爲所動,該如何照舊如何,不僅搶運糧秣的行動不曾稍緩,以綏靖地方的名義大肆整軍的行動也依舊開展得如火如荼,當然了,眼下還不到真跟朝廷徹底撕破臉的時候,張君武所編練的新軍既不以齊郡軍的名義開展,也不拿鄉兵的名頭來當幌子,打出的是輜重運輸隊的旗號,玩的麼,自然是掩耳盜鈴的把戲,這麼一整蠱,本來與張君武私下有盟約的東都留守越王楊侗也穩不住神了,緊急着皇甫無逸到軍中探問個虛實。

“大將軍請了,下官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將軍賜教。”

皇甫無逸文武皆能,自然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只一到新鄭,立馬便看破了所謂輜重運輸隊的真面目何在,然則皇甫無逸卻並未當場發作,直到次日一早,監軍御史蕭懷靜從虎牢關趕了來,皇甫無逸這才與蕭懷靜一道聯袂去了中軍大帳,寒暄方畢,問罪的架勢可就端出來了。

“皇甫大人言重了,但消是本將之所知,自無有不可言者。”

用不着去聽,只消一看蕭懷靜的臉色,張君武便知此二人的真實來意,可也不甚在意,笑呵呵地便給出了個承諾……

“那就請恕下官直言了,大將軍既已擁兵近十萬,緣何又假以輜重運輸隊之名再行聚兵,此事恐與律不合罷?”

皇甫無逸今日就是來興師問罪的,言語間自然不會太過客氣,一上來便將核心問題點了出來。

“皇甫大人有所不知,我軍看似兵強馬壯,然,欲橫掃河南諸州,後勤輜重之轉運勢必漸艱,若是分兵押運糧秣輜重,卻恐兵力不敷使用,故而也只能預做綢繆,此運輸隊便是張某專一用於調糧之用的,一旦河南諸州光復,自當一體遣散。”

所謂的輜重運輸隊說起來就是齊郡軍的補充兵團,張君武並沒指望這支新編之軍立馬便能上陣作戰,卻可用來整補各部之戰損,待得拿下了南陽之後,只消整訓上一番,齊郡軍也就可順理成章地完成擴編,從而爲下一步進軍關中做好兵力上的準備,從此意義而論,甭管他人如何反對,張君武都不可能做出自斷臂膀之蠢事,當然了,表面文章終歸是須得做上一番的。

“大將軍此言恐難服衆罷,蕭大人,您看呢?”

饒是張君武說得天花亂墜,可皇甫無逸卻根本不相信,當然了,他也沒打算直接跟張君武翻臉,側頭便將蕭懷靜給推了出來。

“大將軍明鑑,朝廷自有法度,你我皆是朝廷之臣,所行諸事自當以律法爲準繩,還請大將軍切不可行差踏錯纔好。”

蕭懷靜可以說是全程見證了張君武的崛起,這才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而已,重建的齊郡軍便已成了支戰無不勝的強軍,身爲監軍御史,蕭懷靜自是與有榮焉,對張君武之能,也自佩服得很,可與此同時,對張君武種種與律不合之舉措,蕭懷靜也自不滿已久,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被皇甫無逸慫恿着一道前來興師問罪了的。

在如何對待蕭懷靜一事上,張君武正自頭疼得很——齊郡軍能得以重建乃至發展壯大,蕭懷靜在其中出力甚巨,若不是有其之大力支持,齊郡軍也不可能有眼下之規模與威勢,要知道當初張君武連直奏之權都沒有,對上的渠道只有蕭懷靜這麼一條,若非其不斷上本與洛陽一系官員拼死抗爭,只怕齊郡軍早被扼殺在萌芽狀態了的,從此意義來說,蕭懷靜於張君武是有着大恩的,加之此老在整頓軍規軍紀上不遺餘力,也省了張君武不少心,唯一的問題便是蕭懷靜忠心的是朝廷,而不是他張君武本人。

“蕭大人說得是,我輩身爲朝廷大員,確須得爲天下人之表率,只是眼下戰事正急,從權之事實也自難免,今,河南糜爛已久,若不以雷霆掃穴之勢橫掃諸寇,卻恐難有綏靖之日啊。”

甭管對蕭懷靜的觀感如何,就眼下之局面而論,張君武還是不打算與其真鬧出了生分,哪怕他眼下的官階已遠在蕭懷靜之上,可張君武在應對之際,卻依舊是往昔的謙遜之態度。

“大將軍打算何時出擊,又將如何橫掃諸寇?”

不止是張君武對蕭懷靜的感情複雜,蕭懷靜在面對張君武時也同樣如此,這一聽張君武如此解釋,他雖是將信將疑,卻並未再出言問責,一見及此,皇甫無逸不得不緊着接過了話題。

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319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取霍邑(二)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555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一)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266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戒之戰(六)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10章第十章 大路朝天(二)第474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身一擊(一)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鐵血南陽(三)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11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有罪(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506章第五百零六章 詐降計(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457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584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血戰襄陽(四)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587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勇取九宮山(二)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
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319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取霍邑(二)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555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一)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266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戒之戰(六)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10章第十章 大路朝天(二)第474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身一擊(一)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鐵血南陽(三)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11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有罪(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506章第五百零六章 詐降計(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457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584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血戰襄陽(四)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587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勇取九宮山(二)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