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以誠相待(一)

瑞明五年九月二十三日,華軍一戰而克建成縣,盤亙在豫章郡數年之久的張善安所部全軍覆滅,其本人也被華軍生擒,並被送到了豫章城中,張君武旋即詔令王誠、杜如晦等隨行大員明定其罪,處大辟,於行刑之日,飽受張善安蹂躪之豫章郡中百姓爭食其肉,不數刻,幾成骨架,足可見其民怨之深。

張善安既滅,張君武也自不曾再在豫章城多呆,着左濤爲豫章刺史,令其綏靖地方,自己卻是率主力回到了江州,而後麼,也沒甚旨意,既不曾向江淮軍的地盤開拔,也自不曾班師回朝,甚至不曾召杜伏威前來覲見,就這麼在江州駐紮了下來。

“雄兒,陛下盤亙江州,究竟是甚意思來着?”

張君武屯兵江州的舉措一出,江淮軍上下無不爲之惴惴,沒旁的,江淮軍雖是早已宣佈歸附帝國,可實際上卻還是自主行事,如今天下羣雄皆已盡滅,唯有江淮軍獨存,在這等情形下,以張君武素來之狠戾風格而論,顯然不可能坐視,如此一來,江淮軍何去何從也就成了道繞不過去的坎,對此,諸將們有言戰者,也有言退守丹陽者,也有言乾脆解散江淮軍者,衆說紛紜之下,攪得杜伏威頭昏腦漲不已,實難遂決之下,不得不將最信任的心腹王雄誕單獨叫了來,也自無甚寒暄之言,見禮一畢,便即直奔了主題。

“父王明鑑,孩兒以爲陛下這是在等父王表態。”

杜伏威此問甚是敏感,然則王雄誕卻並未諱言,直截了當地便給出了答案。

“表態?這……”

王雄誕此言一出,杜伏威不由地便是一愣,沒旁的,他實在搞不懂還要如何表態,要知道自打前年歸附了帝國之後,他杜伏威一直都在按着張君武的部署行事,無論是剿滅李子通還是攻打張善安,江淮軍從無二話,要多恭順便有多恭順,在這等情形下,杜伏威實在不知自己還能表甚態了的。

“父王可還記得陛下給張善安開出的歸降之條件麼?”

儘管是義子,又是嫡系心腹,可有些話,王雄誕還是不敢說得太明,只能是委婉地提點了一句道。

“雄兒說的可是入朝爲官麼?”

杜伏威的記憶力並不差,只一聽王雄誕這般說法,立馬便反應了過來,只是微皺着的眉頭不單不曾有所舒展,反倒是更皺緊了幾分,顯然對入朝爲官一說有着濃濃的忌憚之心。

“父王英明,如今天下一統之勢已成定局,我江淮軍若是再獨行其是,必遭聖忌,民心不可逆啊。”

這一見杜伏威滿臉的陰霾之色,顯然不甚情願入朝爲官,王雄誕心頭不由地便是一沉,趕忙從旁委婉地進言了一番。

“嗯……”

杜伏威雖無甚雄心壯志,可也斷不是蠢人,自不會不清楚王雄誕所言乃是正理,也不會不清楚江淮軍的實力遠不是帝國主力的對手,膽敢抗拒天威的話,那一準是自取滅亡,問題是一旦入了朝,那就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交到了朝廷手中,萬一要是張君武起意要卸磨殺驢,那此一去豈不是自投羅網了?有鑑於此,杜伏威左思右想了良久,都沒能下定最後之決心。

“父王且放寬心好了,陛下乃英明之主,斷不是濫殺無辜之人,似蕭銑、李子通之流,陛下都能寬待之,更遑論父王功勳卓著,斷不會有事的,若是父王不放心,孩兒願陪父王一道去江州一行,若陛下得允,孩兒便隨父王一道進京,不爲官,但求能爲父王之馬前卒。”

王雄誕乃是江淮軍中少有的明白人,自是清楚張君武耐性有限,若是杜伏威遲遲不表態,那等待江淮軍的一準是霹靂一擊,真到那時,江淮軍上下必將皆成齏粉,而這,顯然不是王雄誕所樂見之事,正因爲此,哪怕明知此際出言會有犯忌之嫌,他也自顧不得那麼許多了,緊着便又出言進諫了一番。

“雄兒有心了,也罷,爲父便儘快去江州一行好了,只是我江淮軍二十餘萬兵馬還須得有人掌總,雄兒且自率部撤回丹陽,總攬軍務事宜,陵兒(闞陵)陪爲父去便好。”

這一聽王雄誕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杜伏威也就沒再多猶豫,但見其咬了咬牙關,就此下了最後的決斷。

“父王英明,孩兒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杜伏威此言一出,王雄誕的臉色不由地便是一苦,沒旁的,張君武要杜伏威入朝的用意只有一個,那便是要江淮軍徹底歸順,而今杜伏威本人雖是準備入朝了,可兀自還想着保持江淮軍的獨立性,這無疑是犯大忌之事來着。

“雄兒有話只管直說好了,爲父聽着呢。”

這一見王雄誕面色不對,杜伏威不由地又是一愣。

“父王明鑑,孩兒以爲光是入朝爲官,尚嫌不足,竊以爲當須得上本辭去王爵,並提請陛下對我江淮軍行改編事宜,如此,方可保得杜家萬世永榮。”

儘管所言頗爲犯忌,然則出於忠心,王雄誕最終還是硬着頭皮提出了兩條建議。

“這……”

杜伏威是沒啥大志向,可要他就此捨去多年打拼下來的基業以及王爵,杜伏威一時間還真就接受不了。

“父王讀過史書,應是知曉自古以來,異姓王便無一人有好下場的,縱使陛下聖明,不會對父王不利,然,陛下若是千秋之後,繼任者之品性可就難說了,父王萬不可爲子孫後代遺禍啊,孩兒懇請父王三思。”

杜伏威這等遲疑的態度一出,王雄誕可就站不住了,趕忙一頭跪倒在地,滿臉誠懇之色地爲其剖析了一番。

“嗯……此事且隨機應變好了,雄兒只管統好軍,待爲父去江州面聖之後再行定奪也不爲遲。”

杜伏威到底不是有大智慧之人,儘管明知王雄誕所言不無道理,可心中依舊還是放不下權勢,思忖了片刻之後,最終還是不曾下定決心,僅僅只是含糊其辭地吭哧了一聲,對此,王雄誕也自不敢強勸,只能是無奈地稱頌了一句了事……

“啓奏陛下,楚王杜伏威上本言稱欲來江州覲見,現有奏本一份在此,還請陛下聖裁。”

杜伏威行事倒也果決得很,既已決定要去江州面聖,很快便上了本章,茲事體大,接到奏本之後,杜如晦自是一刻都不敢耽擱,緊着便將奏本呈送到了張君武處。

“哦?好麼,杜楚王要來,朕可是不能失了禮數,傳朕旨意,着禮部相關人等準備迎接事宜,克明且代朕去迎候好了。”

張君武陳兵江州的意圖便是要逼杜伏威就範,而今,其既是如此知趣,張君武自是樂得給其以尊榮,在看過了奏本之後,也自無甚遲疑,笑着便下了道旨意。

“陛下聖明。”

在該如何對付江淮軍一事上,君臣間早就已有了共識,眼下事情的進展完全在預料之中,自是無須再議,杜如晦緊着稱頌之餘,匆匆便退出了臨時行宮的御書房,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報,稟大王,前方江面上發現大量朝廷戰艦,正高速順江直下。”

瑞明五年十月初三,杜伏威從銅陵趁船,在二十餘艘江淮軍水師戰艦的護衛下逆江而上,一路平安無事,直到進至離江州碼頭尚有三十里之處時,上游江面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帝國水師戰艦,速度奇快無比地順江直下,這等情形一出,當值的水師將領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緊着便將異常情況報到了杜伏威處。

“哦?走,看看去!”

杜伏威雖是不太相信張君武會行下作手段來對付自己,可心下到底還是有些不安,膽氣不願當着手下諸將的面露怯,眉頭一揚間,便已就此起了身,緩步走出了船艙,來到了旗艦的前甲板上,果然瞅見上游處近兩百艘大小戰船正自急速而來,杜伏威的臉色登時便有些個陰沉不定了起來。

“帝國第一艦隊都督趙戈奉旨前來迎候楚王殿下大駕。”

帝國水師的艦隊船速雖快,卻並未直衝如臨大敵般的江淮軍水師,而是在離着江淮軍水師還有裡許之地處便即落了帆,很快便見帥旗所在的旗艦上放下了道繩梯,一名身着大將服飾的中年漢子在數名親衛的護衛下,從旗艦下到了一艘赤馬舟上,無視江淮軍的森嚴之戒備,緩緩地行到了近前,而後便見那名大將拱手衝着杜伏威所在的江淮軍旗艦便是一拱手,很是客氣地自報了家門。

“有勞都督大駕前來,小王慚愧,還請上船一敘可好?”

這一見趙戈身爲水師大都督,居然乘小舟前來拜見自己,杜伏威詫異之餘,也自不免大受感動,自不敢失了禮數,緊着便排衆而出,來到了船頭處,拱手還了個禮,朗聲發出了邀請。

“王爺既是有令,末將從命便是了。”

趙戈膽氣向來足得很,根本沒在意江淮軍戰船上那些緊張戒備的衆多兵將,昂然應諾之餘,竟是就這麼領着幾名親衛順繩梯攀上了江淮軍的旗艦……

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643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日(六)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402章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倒(八)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623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灘登陸(一)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許昌會戰(五)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576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與人情(三)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183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智賺敵騎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476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身一擊(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434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特種戰(二)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29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強取伊闕關(一)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
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643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日(六)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402章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倒(八)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623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灘登陸(一)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許昌會戰(五)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576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與人情(三)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183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智賺敵騎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476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身一擊(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434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特種戰(二)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29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強取伊闕關(一)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