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

“王誠!”

儘管憑張君武本身的威望與能力,並不需要依靠宗室之力來鞏固地位,可不管怎麼說,宗室的存在,對於張君武來說,還是有着一定的益處的,正因爲此,在看不清迷霧背後的真相的情況下,在處置此案上,張君武自是不得不謹慎從事,略一沉吟之後,這纔不怒自威地將視線落在了王誠的身上。

“老臣在。”

聽得張君武點了自己的名,王誠的臉上立馬便浮起了一層怪異之色,沒旁的,他雖是宰輔,可在政事堂中的排位也就只在中流而已,前些日子剛調整了管轄部門,如今已然不負責御史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等大案應該都與他王誠無關纔是,當然了,心下里狐疑歸狐疑,王誠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着便從旁閃了出來,高聲應了諾。

“朕令爾負責審明杜楚客彈劾張昭一案之真相,不枉不縱。”

張君武面無表情地看了王誠一眼,而後麼,只丟下句交待,也沒管王誠是怎個反應,起身便往後殿去了。

“嗡……”

這一見張君武只給出了這麼道口諭便即走了人,滿朝文武登時便全都轟然了起來,只是朝已散,衆臣工們就算再有甚想法,也沒做,只能是三三兩兩地退出了大殿,各歸本部去了……

“啓奏陛下,王誠、王大人在殿外求見。”

乘軟輦回到了兩儀殿之後,張君武直接便去了書房,這纔剛落了座,就見趙登高已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近前,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宣。”

對於王誠的到來,張君武一點都不感到奇怪,沒旁的,概因這正是張君武暗示之結果,倘若王誠連這麼點眼色都沒有,那他也就不配位列政事堂了。

“老臣叩見陛下。”

趙登高應諾而去後不久,就見王誠已是大步行進了御書房中,一見到張君武正自端坐在文案的後頭,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緊着便搶上了前去,恭謹萬分地行了個大禮。

“爾等全都退下。”

面對着王誠的大禮,張君武並未急着叫免,而是衝着隨侍人等一揮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了一聲。

“諾!”

聽得張君武聲線不對,衆隨侍人等自是不敢稍有耽擱,齊齊應諾之餘,魚貫着便全都退出了御書房。

“愛卿對張昭一案可有甚看法麼,嗯?”

待得衆隨侍人等退下之後,張君武也自無甚寒暄之言,擡手示意王誠免禮的同時,不動聲色地便發問了一句道。

“老臣並無定見,還請陛下明示。”

王誠之所以急匆匆跑來求見,爲的便是要搞清張君武對張昭一案的真正意圖,這當口上別說他本來就沒甚成見,就算有,那也斷不敢說將出來。

“滑頭,朕讓你說,你便說就是了。”

身爲帝王,自是須得有所顧忌,哪怕御書房裡已然沒有旁人在,可有些話卻還是說不得,當然了,暗示一番卻是無妨。

“陛下明鑑,老臣以爲此案怕是別有蹊蹺,終歸須得先查明瞭杜楚客上本之舉背後的究竟,方纔好下個定論,老臣懇請陛下準老臣從容部署一番,待得有所得之後,再來向陛下稟明。”

王誠理政的能力只是一般般罷了,之所以能位列宰輔之尊,一者是他足夠忠心,二來麼,便是此老極善觀言察色,這會兒哪怕張君武僅僅只是一個眼神而已,他立馬便心領神會了去。

“嗯,那就先去查好了,朕給爾五天的時間,將此案內情都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聽得王誠說出了自己想聽的話語,張君武自是不會再多言羅唣,揮手間便已下了逐客之令……

年關將近,本該是滿城喜慶之時日,可隨着馬周的摺子以及張昭一案之緣故,喜慶氣氛沒見多少,倒是滿城皆是風雨欲來之亂象,朝野間流言四起,莫衷一是,偏偏內廷對此二事皆無隻言片語出來,而奉旨查案的王誠也沒見在京師裡整出多大的動靜來,令人實在是搞不懂風究竟會往哪吹。

風會向哪吹?答案是悄悄地吹,就在朝野間還在胡亂猜測個不休之際,王誠早已奉張君武之令暗中動用了原御史臺的情報體系,着江蘇巡撫高士廉將孫銘南與張褒路控制了起來,嚴加審訊,已得出了張昭受賄之實證,不僅如此,還在京中秘密排查了一番,最終得出了杜楚客上本完全是因其看不過張昭大肆收受賄賂之惡行,背後並無他人指使。

在看過了王誠的調查報告之後,張君武既氣憤又不免有些爲難,氣憤的是張昭身爲帝國唯一的郡王(楚王杜伏威已辭去了王爵,改封爲安國公,保留太尉之榮銜,依舊位列政事堂宰輔。),居然如此罔顧君恩,安律自是當誅,問題是張昭又不是一般人,說起來可算是張君武的長輩,於帝國的締造也是有着大功勳的,若是就這麼毫不容情地砍頭抄家,張君武心裡頭也自有些過意不去,可要是不殺麼,那又該如何給天下人一個交待。

“登高,去,將政事堂所有宰輔都請了來。”

思來想去了許久,張君武還是沒法下個決斷,不得已,也就想着將此棘手之難題丟給政事堂衆宰輔們去頭疼上一番了的。

“臣等叩見陛下。”

趙登高去後不多久,房玄齡等宰輔們便已聯袂趕到了御書房,這一見王誠已然在側,衆宰輔們自不免都爲之微微一愣,可也無人敢在君前失了禮數。

“都免了罷,朕今日請諸公前來,是有一事要議,這麼說罷,軒逸(王誠的字)已將杜楚客彈劾張昭一案徹查分明瞭,張昭受賄事實俱在,鐵證如山,若不處置,國法難容,只是張昭也確曾有大功於國,又是朕的長輩,朕也自爲難得很啊,卿等且都說說看,此事當如何個了局爲宜。”

張君武的心情不是太好,自是不會浪費脣舌去扯甚寒暄的廢話,一開口便已開門見山地將主題拋了出來。

“陛下明鑑,微臣與杜楚客份屬兄弟,按律須得避嫌,懇請陛下容微臣先行告退。”

張君武話音方纔剛落,還沒等衆宰輔們有甚言語,就見杜如晦已從旁閃了出來,滿臉誠懇之色地請示了一句道。

“愛卿不必如此,事實已然明瞭,杜楚客彈劾有功,於論功行賞之際,愛卿避嫌也就是了,至於此時麼,朕還須得愛卿善加綢繆方好。”

諸般宰輔中,房玄齡善於謀劃統籌,而杜如晦則擅長在亂局中找出最佳之方案,似眼下這等難題,張君武還真就離不得杜如晦的協助,自是不肯放其離去。

“陛下聖明,微臣以爲律法無外乎人情,今,張昭確有大罪,自是當罰,然,念其昔日曾有大功於國,應可免於一死,不若且就廢其爲庶人,罰沒一半家產,着其閉門思過便好。”

杜如晦顯然很是理解張君武的爲難之處,於稱頌的同時,緊着便給出了個寬鬆的處罰意見。

“不妥,陛下,微臣以爲律法之道在於嚴,若是上不行,下必效,長此以往,朝綱必敗壞無疑,此誠不可以不慎。”

杜如晦這麼個意見一出,都還沒等張君武有所表示,蕭瑀便已昂然從旁站了出來,慷慨激昂地抗辯了一番。

“嗯……卿等可還有甚看法麼,且都說說好了。”

儘管蕭瑀沒明確說出要砍張昭的頭,可意思無疑便是那麼個意思,對此,張君武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問題是真要殺的話,那他又何必召集衆宰輔們前來議事,直接一道旨意下去也就是了,毫無疑問,蕭瑀的提議顯然不合張君武的口味,當然了,因着忌諱之故,不殺的話卻是斷然不能先從他張君武的口中說將出來的,正是出此考慮,張君武並未對蕭瑀的提議有所置評,而是將問題又丟給了房玄齡等人。

“……”

幾位宰輔中,房玄齡一向老成持重,在不明聖意之前,素來是不會輕易表態的,而李靖麼,錯非是軍事,否則的話,他一般不對政務之事發表看法,至於杜伏威,基本上就是個湊數的,他在朝堂上從來都是順大流的主兒,這會兒見得蕭瑀與杜如晦對上了,而張君武又無甚表示,他自是不敢輕易表態,如此一來,御書房裡自不免便是好一陣令人窒息的死寂。

“軒逸,卿乃是主審,且由卿就對此案下個判決好了。”

見得衆宰輔們都不願在此案上多言,張君武雖是頭疼不已,可也不好強逼,無奈之下,也只能是一腳將皮球踢到了王誠的腳下。

“陛下明鑑,老臣以爲此案證據確鑿,事實俱在,張昭大肆收受賄賂,現已查實之所得已多達萬貫之數,影響惡劣,按律當處抄家滅門之罰,然,念其有開國之大功,或可稍減其罪,只是此非老臣可以置喙者,還請陛下聖裁。”

王誠就一老滑頭,這一看張君武將球踢了過來,立馬來了招先抑後揚,看似說了一大通,可其實跟沒說也自無啥區別了,最終還是又將球踢還給了張君武……

第615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強勢碾壓(三)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97章第九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二)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15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變而變(一)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28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春季攻勢(二)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第325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驕兵照樣勝(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98章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495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警訊連連(二)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631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橫掃舒州(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428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戰於野(四)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236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情突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60章第二百六十章 鐵血南陽(四)第3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輕取雁門關(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不對稱戰爭(四)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許昌會戰(五)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343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王敗寇(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
第615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強勢碾壓(三)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97章第九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二)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15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變而變(一)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28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春季攻勢(二)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第325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驕兵照樣勝(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98章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495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警訊連連(二)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631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橫掃舒州(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428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戰於野(四)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236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情突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60章第二百六十章 鐵血南陽(四)第3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輕取雁門關(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不對稱戰爭(四)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許昌會戰(五)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343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王敗寇(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