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突如其來的大案

短短兩個月時間便已滅掉了吐谷渾,張君武的心情自是相當之不錯,哪怕善後事宜頗多,他也自不曾有絲毫的不耐,每日裡皆與政事堂諸宰輔們就此交換意見,甚或也提到了下一步軍事革新的一些想法,並就此事與此番留京的徐世勣詳加探討了一番,小日子過得可謂是充實無比,然則他的好心情並未能保持多久,便被一封彈劾奏本給攪亂了去——右武衛中郎將高甑生狀告李靖欲反,言稱其在伏俟城大肆收刮王宮財貨,並屢屢向吐谷渾諸部酋長示好,又言稱李靖暗自收藏吐谷渾國璽,反意已明云云。

高甑生其人,張君武只有些許的印象,依稀記得其原本是李淵手下一名校尉,在關中一戰時隨李仲文歸降了帝國,其後被編入齊郡軍中任隊正,因作戰勇敢,故而累功晉升到了中郎將之位,外放天水爲鎮守使,一直在牛進達手下效力,從其生平來看,並無甚出彩之處,若不是其晉升中郎將時曾來京師覲見過,張君武怕是根本就不知道其人究竟是誰來着,很顯然,似這等無名下將狀告李靖這等重臣,可信度顯然高不到哪去,再者,張君武對李靖之忠心素來不疑,本待將此事置之不理,可轉念一想,卻又改了主意,詔令在朝之從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皆到兩儀殿中商榷此事。

“諸位愛卿聽過了高甑生的奏本,那就議議好了。”

張君武既是有旨意,諸般臣工們自是不敢有片刻的耽擱,很快便全都趕到了兩儀殿中,見禮一畢,張君武也自沒甚寒暄之言,揮手示意趙登高將高甑生的奏本宣讀了一通,而後方纔面無表情地吩咐衆文武們對此事加以商討。

“陛下,微臣以爲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今,李靖掌控二十餘萬大軍,若別有異心,實難制之,當須得早作綢繆方好。”

事涉政事堂宰輔,又事關謀逆大案,諸般臣工們自不敢輕易發表意見,唯有蕭瑀一向耿直,毫無顧忌地便站出來開了頭炮,雖不曾明言要拿下李靖,可話語間明顯就是這麼個意思。

“陛下,微臣以爲此事恐別有蹊蹺,那高甑生不過中郎將之銜,位與李公相隔甚遠,又非親非故,何得以知曉李公密事,且高甑生所言諸般皆不見軍中衆將之佐證言辭,故,竊以爲此恐是誣告之成分居多。”

魏徵同樣也是個敢直言之人,只不過他所提出的觀點與蕭瑀正好反了過來,認定高甑生此折乃是誣告之本章。

“玄成(魏徵的字)此言差矣,自古以來,上位者之私密事被撞破往往皆是小人物之所爲,光從高甑生位卑而言其誣,實太過臆斷了罷?此社稷大事也,豈可輕忽了去,陛下,微臣提議急召李靖回朝,所部姑且由秦大將軍與兵部蘇尚書共同署理,如此,方可儘快釐清事實真相。”

蕭瑀一向固執得很,只要認定的事,他根本不會管旁人的感受如何,於朝議時,可是沒少當庭頂撞張君武,自然不會輕易被魏徵所言折服了去,這不,魏徵話音方纔剛落,也不等張君武有所表示,蕭瑀便已是慷慨激昂地扯了一大通。

“不可,陛下,微臣以爲蕭大人之提議實不可爲,如今吐谷渾初定,人心未安,倉促易帥,恐軍心有所不穩,一旦其國中有變,後果實不堪設想。”

一聽蕭瑀這等提議,主管軍政的徐世勣可就有些穩不住了,儘管他對一直屈居於李靖之下深感憋屈,也自沒少想着要超越李靖,然則落井下石之事,他徐世勣還是做不出來的,尤其是關乎到此番征戰吐谷渾的最終戰果一事時,徐世勣只會從有利社稷與否的角度來思忖問題。

“陛下,微臣以爲徐大人這是杞人憂天了,我朝大軍所向無敵,區區一吐谷渾而已,不說已被我軍徹底擊垮,就算全盛時期,都難擋我軍之兵鋒,何來不能易帥之說,且,自古以來,謀逆大案皆須得從快從速查處,爲防有異,非須得斷然措施不可,故,微臣與蕭大人一般想法,還請陛下聖裁。”

徐世勣的話語方纔剛說完,就見一身着紅袍的青年官員昂然從旁閃了出來,朗聲提出了反對的意見,赫然正是因張昭一案得以晉升爲御史中丞的杜楚客——御史中丞,正四品上,因言官的特殊性,無論大小朝會,皆可參與其中。

“好了,諸公都不必爭了,藥師之忠心,朕素來是知曉的,朕自不信其會反,倒是這個上本的高甑生頗是可疑,朕意已決,兵、刑二部即刻趕去伏俟城,將此人押回京師嚴查,另,將朕的佩刀送去軍中,交予藥師,但凡有不服其令的,將軍以下者,皆可先斬後奏。”

張君武任由豬般臣工們爭執了一番之後,這才一壓手,止住了衆臣們的爭議,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便下了最後的決斷,不單不打算降罪於李靖,反倒是格外恩寵地賜予了“尚方寶刀”。

“陛下聖明。”

聽得張君武這般言語,蕭瑀明顯有所不服,張嘴欲辯,然則沒等他將話說出,羣臣們已是齊齊稱頌了起來,而張君武更是起身回後殿去了,一見及此,蕭瑀也自沒得奈何,只能是隨大流地退出了大殿,只是回去後卻是緊着上了本章,長篇大論地重申了廷議時的主張,對此,張君武並無任何表示,將其奏本來了個留中不發……

果然不出張君武之所料,派去伏俟城提調高甑生的刑部侍郎諸遂良只花了半天的時間,便已查明瞭真相——高甑生因在軍中酗酒,被李靖當了典型,重打了數十軍棍,以儆效尤,此獠懷恨在心,故而捏造罪名構陷李靖,所言所述無一真實,張君武聞知奏報後,雷霆震怒,着即下詔將高甑生流放雷州,遇赦不免。

瑞明十三年十二月初九,天降大雪,李靖率新一軍等西征軍主力凱旋迴到京師,張君武親率文武百官到灞橋郊迎,並下令犒賞三軍,於宴席中,對李靖更是頗多賞賜,格外恩寵,李靖雖是坦然受之,然,次日一早便即上了本章,言稱足有疾,不便於行,請辭政事堂之職,張君武接到奏本之後,並未有甚批語,而是親攜一支龍頭柺杖去了李靖府上,李靖聞訊,大驚,趕忙率府中人等跪伏於府門處迎駕。

“藥師不必如此,來,陪朕一道去廳堂裡敘話好了。”

張君武下了馬車之後,幾步便行到了李靖的身前,很是和煦地伸手將其攙扶了起來,笑呵呵地提議了一句道。

“諾。”

李靖素來寡言,儘管對張君武親臨一事誠惶誠恐得很,卻並無多的言語,也就只是恭謹萬分地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陪着張君武便進了廳堂。

“藥師之軍功彪炳,當屬開國諸將之首,有大功而不驕,知進退,古之賢臣亦不過如此罷,朕能得藥師,實是生平之幸也。”

張君武並未急着道明來意,而是一上來便好生嘉許了李靖一番。

“陛下謬讚了,老臣實當不起啊。”

這一聽張君武給了自己如此高的評價,李靖不單不曾沾沾自喜,誠惶誠恐之色反倒是更濃了幾分。

“朕向不虛言夸人,此一條,卿隨朕多年,應是知曉的,罷了,不說這個了,卿之請辭摺子,朕已閱過,依朕看來,卿之所以急流勇退其實不過是畏懼人言罷了,如此,又將置朕於何地哉?後世之人若言朕卸磨殺驢,又叫朕該如何自辯了去方好?”

張君武心下里雖是很欣賞李靖的知進退,可從口中說出來的話卻未免太誅心了些。

“老臣不敢,老臣不敢,老臣死罪,死罪。”

這一聽張君武如此說法,李靖可就坐不住了,趕忙一頭跪倒在地,連道着不敢。

“卿且請起,朕非因言而罪人者,卿之心,朕其實明白得很,必是以爲如今天下已太平,周邊也已大體綏靖,將軍難有用武之地,故而方纔想着馬放南山罷,此般想法倒也不能說錯,此乃爲臣應有之謙遜,然,朕卻以爲國之長治久安光文治實如瘸腿之人,忘武者,數代必亡,爲後世子孫計,朕不得不謹慎綢繆,武備之不斷革新只是治標,卻不能治本,朕日思夜想,終歸有了一得,那便是設立軍事學院,以源源不斷地培訓軍旅人才,如此,方可保得我帝國將才不致有斷層之虞也,此軍事學院關乎帝國萬事之基業,朕自當兼任院長,只是朕政務纏身,實難有餘裕管理學院之常務,卿若是就任副院長之職,一來可爲我帝國之永昌而盡一份心力,二來也可不負卿一身之所學,此是朕之私心作祟了,倒叫卿不得安享晚年,朕當向愛卿道個不是,還請愛卿助朕一臂之力可好?”

張君武先是言語和煦地安撫了李靖一番,而後方纔話鋒一轉,長篇大論地道明瞭此來的目的之所在。

“陛下聖明,老臣遵旨。”

好話歹話都讓張君武給說盡了,到了這麼個份上,李靖除了恭謙稱頌之外,也真沒啥旁的路可走了的……

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消息壞消息(三)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29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強取伊闕關(一)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328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殲敵於野(三)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38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三)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338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喋血宛洛大道(六)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34章第三十四章 強取洛口倉(二)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58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戰襄陽(三)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635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橫掃舒州(五)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639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輔公佑的末日(二)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637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橫掃舒州(七)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
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消息壞消息(三)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29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強取伊闕關(一)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328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殲敵於野(三)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38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三)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338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喋血宛洛大道(六)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34章第三十四章 強取洛口倉(二)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58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戰襄陽(三)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635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橫掃舒州(五)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639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輔公佑的末日(二)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637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橫掃舒州(七)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