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

“報,稟大都督,慕容大將軍與渾大將軍前來求見。”

大震關的城守府後堂中,華軍西線大都督徐世勣正自盤坐在大幅沙盤邊上,雙眉微鎖地凝視着盤面,眼中不時有精光在閃動着,顯然腦筋正自飛速運轉之中,冷不丁卻見一名親衛匆匆從堂下而來,緊着湊到了徐世勣的身旁,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請罷。”

慕容羅睺與渾幹都是大將軍之職銜,二將既是聯袂前來,徐世勣自是不敢輕慢了去,但見其隨手將手中拽着的一把小旗子擱在了沙盤邊,拍了拍手掌,於起身的同時,語調淡然地吩咐了一聲。

“末將等參見大都督!”

徐世勣既是有所表示,前來稟事的親衛自不敢稍有遷延,緊着應諾之餘,匆匆便退下了堂去,不旋踵,便見慕容羅睺與渾幹肩並肩地從堂下行了上來,衝着徐世勣便是一禮。

“二位將軍不必多禮,且自坐下說好了。”

只一看二將的臉色,徐世勣便知二將之來意,無非是來請戰的罷了,對此,徐世勣雖是心知肚明,但卻並未說破,僅僅只是笑着一擺手,將二將讓到了沙盤邊,各自落了座。

“大都督明鑑,蘭州、鄯州、涼州都已是數次發來告急文書了,我軍既已兵至大震關,當須得早去救援纔是,若不然,只恐河西有失,萬一要是陛下怪罪下來,那後果須不是好耍的。”

二將雖都是來請戰的,然則相較之下,曾轉過文職的慕容羅睺明顯更沉穩些,並未急着進言,而馬賊出身的渾幹雖是武藝卓絕之輩,在心性上,就明顯差了許多,這纔剛落座呢,便已是急吼吼地扯了一大通,當然了,也怨不得他着急,近十萬大軍都已在大震關停駐了三天了,一直不曾再往前行,而河西那頭的告急文書卻是不斷涌來,軍情已是危機萬分,身爲軍中重將,渾幹又豈能不急的。

“渾將軍莫急,本都已着黃河舟師趕至榆中,我軍明日出關,時間上應不至有差,解蘭州之圍當不算難事,然,若欲儘快綏靖河西局勢,卻尚須得好生綢繆纔是,不知二位將軍對此可有甚見教否?”

要說急,身負儘快平定西線之重任的徐世勣其實比二將更急得多,只不過在沒萬全把握之下,徐世勣也自不敢輕舉妄動,別看他三日來都不曾出城守府半步,但卻並未閒着,除了加派偵騎去哨探敵情之外,更是通過情報體系,調動了潛藏在吐谷渾境內的諸多探子,以全面掌握吐谷渾之軍情,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經此三天的情報收集以及冥思苦想之下,徐世勣其實已有了破敵之良策,然則他卻並未急着說破,而是將難題丟給了二將。

“這……”

渾幹乃是突將,縱橫沙場沒問題,可在軍略上麼,本事一般得很,哪能拿得出甚章程來,一時間竟不知該說啥纔好了。

“大都督若是已有定策,還請直言,末將等自當聽命行事。”

慕容羅睺在軍略上的能力雖比渾幹稍強一些,卻也強得有限,同樣也拿不出甚好主意來,可慕容羅睺觀言察色的能力卻明顯比渾幹要強了許多,哪怕徐世勣不曾明說,慕容羅睺也已猜到了徐世勣心中必然早有定策,自是不會在此時說甚高論,僅僅只是恭謹地表明瞭願聽令而行之態度。

“慕容將軍客氣了,徐某在東都調兵之際,陛下曾着人傳來了道口諭,箇中只有一句話,那便是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徐某原本不解其意,連日苦思之下,終於明瞭了陛下之良苦用心,二位將軍請看,河西之亂無外乎是因西突厥與吐谷渾受東突厥之挑唆而起的,箇中西突厥與東突厥之間本是死敵,此番雖是聯手攻我帝國,彼此間其實舊怨尤存,故,阿史那麋魯所部雖多達八萬之衆,於玉門關之攻勢卻並不甚猛烈,明顯有坐觀之勢,此一路完全可以放到最後解決,如此一來,也就只有吐谷渾兩路大軍須得設法除之,倘若分別破敵,我軍行程不下千里,大軍輜重轉運艱難,所耗之時日也多,倘若因此誤了陛下與東突厥之戰事,我等怕是萬死難辭其咎啊。”

徐世勣顯然很是滿意慕容羅睺的表態,但卻並未急着說出心中的所謀之策,而是先從戰略層面上分析了一下河西之局勢。

“大都督所言甚是,然,敵分兩路攻我河西,一南一北,其中距離不短,我軍便是兵分兩路,怕也一樣難避免輜重轉運之礙難罷?”

對於徐世勣的分析,慕容羅睺自是別無異議,只不過他卻是想不到甚解決之妙策,無奈之餘,也只能是將棘手的難題又丟回給了徐世勣。

“分兵禦敵固然可行,卻並非上策,如此行了去,我軍勢弱不說,轉運之難題也自一樣難免,故,當須得另行設法纔是,竊以爲當攻敵之必救,方爲上上之策!”

徐世勣顯然是早有成竹在胸了的,言語間滿滿皆是自信之意味。

“攻敵之必救?唔,大都督莫非是打算沿河湟谷地殺進吐谷渾國中麼?”

慕容羅睺的軍略能力雖只是一般,可畢竟久鎮隴右,對河西之地形地勢頗爲熟稔,只一聽徐世勣這般言語,立馬便猜到了徐世勣之算路。

“不錯,徐某調舟師前來,不過只是爲了迷惑正急攻蘭州之賊軍罷了,實則我大軍卻是走臨洮,攻積石山,一路向西南攻擊前進,擺出直取伏俟城之架勢,必可調敵緊急回援,如此,我河西之圍不解自解,且敵千里回援,難以齊至,陸續而來,恰可各個擊破,逼敵與我帝國籤城下之盟,待得吐谷渾兵敗,阿史那麋魯也自獨木難支,面對我大軍之進逼,除退兵之外,怕是再無其餘選擇,若是諸事順遂,月內必可綏靖河西之亂!”

聽得慕容羅睺點破了關鍵之所在,徐世勣也就沒再賣甚關子,笑呵呵地便將整體戰略安排詳述了出來。

“妙啊,大都督英明,末將願爲先鋒!”

渾幹在軍略上雖能力平平,可畢竟不是門外漢,聽到了此處,也自能領悟到圍魏救趙之精髓,於擊節叫好之餘,緊着便自請了起來。

“好,明日一早兵出大震關,渾將軍爲先鋒,率三萬步騎直奔臨洮,後日凌晨急攻積石山,先拿奚道宜老兒的人頭來祭旗!”

渾幹乃是西線第一悍將,又曾在隴右縱橫多年,由其爲先鋒,徐世勣自是放心得很,自不會有甚猶豫,緊着便下了道將令。

“末將遵命!”

渾幹早年在薛舉手下爲將之際,本就與奚道宜有着舊怨在,這會兒聽得徐世勣將擊破積石山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精神立馬便是一振,但見其霍然而起之餘,已是緊着應諾了一聲……

積石山,位於河湟谷地的南端,屬崑崙山系,山體色紅,傳說頗多,有言此山乃是女媧補天剩下之神石所化,又有言稱此處乃是大禹治水的起始點,更有當地羌人稱積石山爲神山,言辭灼灼地宣傳山上有神仙居住,當然了,這些傳說都只是傳說而已,實無據可考,真正能凸顯積石山重要性的其實就一條——此山乃是帝國與吐谷渾的交界處,山下的積石關橫斷了河湟谷地,封死了帝國與吐谷渾之間最爲便捷的通道。

積石關並非古來便有的雄關,實際上,在隋末大亂之前,積石關所在處只是座名爲積石鎮的小鎮罷了,隸屬臨洮縣所轄,其作用也僅僅只是爲往來的商旅提供食宿而已,原本並無太大的軍事價值,可自打前西秦大將奚道宜率部歸降吐谷渾起,積石鎮就成了其抵禦帝國的橋頭堡,生生將一座小鎮子修築成了橫亙河湟谷地的雄偉關城,屯兵四千於其中,更有周邊之諸多羌人部落爲援,不時侵擾帝國邊境諸縣,此番吐谷渾雖是兵出兩路攻掠河西,但卻並未動用奚道宜的部隊,而是嚴令其調重兵扼守要地,以防帝國大軍之突襲。

奚道宜本是羌族兀骨部落頭人,薛舉一起兵,他便舉族歸附了西秦,受封爲柱國,藉此大肆吞併了幾個隴右羌族小部落,擁兵兩萬五千餘,在薛舉被華軍剿滅之後,奚道宜轉而投靠了吐谷渾,伏允封其爲西平王,本意是要其屯兵積石山,以爲抵禦帝國之用,卻不料奚道宜野心勃勃,靠着手中掌握的原西秦軍兩萬餘衆,四下征討不服其管轄的羌族部落,很快便在兩年時間裡聚集起了近七萬部族戰士,崛起的勢頭極快,已然引起了伏允的猜忌,正因爲此,此番吐谷渾分兵攻伐河西之際,伏允方纔會下令奚道宜嚴守積石山,除了是在擔心華軍會從河湟谷地殺進吐谷渾國中之外,更多的其實是不想給奚道宜借勢發展之機會,卻不曾想奚道宜竟是來了個陰奉陽違,在聚兵積石山之際,派出大批遊騎,四下劫掠隴右各縣,猖獗不可一世……

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202章第二百零二章 肱股來投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216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正統之爭(二)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166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人魔軍(三)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625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灘登陸(三)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七百零六章 突如其來的大案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26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懲戒之戰(四)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579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186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步步爲營(三)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630章第六百三十章 奇襲望江城(二)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七百零三章 大追殺(一)第638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輔公佑的末日(一)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梟雄(一)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
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202章第二百零二章 肱股來投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216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正統之爭(二)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166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人魔軍(三)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625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灘登陸(三)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七百零六章 突如其來的大案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26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懲戒之戰(四)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579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186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步步爲營(三)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630章第六百三十章 奇襲望江城(二)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七百零三章 大追殺(一)第638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輔公佑的末日(一)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梟雄(一)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