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孝陵衛造反!

嘉竟二十三年,臘月二十七。

紫禁城內,幹清宮。

黃錦跪伏在地上,將昨晚的所見所聞一一說來。

他說的極爲細緻,尤其是李淼和建文帝交戰的痕跡,當中誰出了什麼招式、誰被擊退了多遠、現場有多少被撕扯下來的血肉布帛等等等等,沒有遺漏一絲細節。

待到他終於說完,已經是日上三竿。

黃錦等了一會兒,見皇帝沒有開口,便繼續往下說起了自己的結論。

“陛下,此事,不只是明教賊子的手筆。”

“哦?”

皇帝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

“若只是明教和陽家,絕對做不下昨晚的事情。”

黃錦斬釘截鐵地說道。

“明教有多少斤兩,自開國至今百餘年殺下來,已經被摸的清清楚楚。若非如此,汪公公也不會提議撤去守軍、帶十位供奉設伏。”

“昨晚的事情,實是陰差陽錯之下,被明教鑽了空子。”

“若皇陵守備如常,明教的天人闖進孝陵,只要被陰大人和王大人攔下盞茶時間,守軍和孝陵衛就會趕到,他們必定不能得逞,連命都要留下。”

“但,汪公公的謀劃也不能說是有問題。”

汪治既然已死,黃錦也沒有落井下石,實事求是地說道。

“此事會出岔子,原因有三。”

“一:皇陵守軍撤出,孝陵衛遵旨一時沒有前去支援,這纔給了明教賊子突入墓穴的時間。”

“二:自三十年前陽厲軒身死、籍天睿謀奪了明教以後,陽家人便少有現世,少數幾次出現也是在與明教爲難,顯現出一副勢不兩立的姿態。”

“卻不知爲何兩邊又走到了一起,平添了一位能拖住陰大人的老者,這才讓那女子得以進入墓穴、喚醒了建文帝。”

“三,則是因爲一個人。”

黃錦緩緩說道。

“此人先是闖入了陛下的陵寢。與此同時,明教賊子突入孝陵。汪公公聽到動靜,見對方只有一人,便分去了五位供奉支援孝陵。”

“那時汪公公顯然是打着先殺了此人,而後馳援孝陵的打算。”

“卻不想,五位供奉,竟是敗在了此人手裡,連汪公公本人都以身殉國。”

Wωω◆ttka n◆¢o

皇帝沉吟半晌,開口說道。

“在天壽山與建文帝爭鬥的,也是此人。”

“正是。”

黃錦說道。

“也正因如此,臣推測,此人與明教賊子並非是一路人。”

“明教賊子的謀劃是放出建文帝,但此人卻在明教離開以後,追上了建文帝,與其惡鬥了一場。”

黃錦從懷中掏出了布包,在皇帝面前的桌子上攤開。

“這是臣在現場蒐集的物什。”

裡面是兩塊血肉,和兩塊布帛。

“血肉和布帛分屬那人和建文帝。”

黃錦說道。

“從現場痕跡來看,此戰兩人都沒有留手,斗的極爲兇狠,險些便要分出生死。”

“最後是建文帝率先罷手逃離,而此人追了一段,期間兩人又拼了幾記,及至天亮,此人方纔停手離開。”

皇帝掃了一眼桌上的東西,將屬於建文帝的兩份掃了一邊,擡手將屬於李淼的兩份拿了起來。

他看了黃錦一眼,黃錦立刻俯身低頭,額頭緊緊地貼住了地面。

一片寂靜之中,黃錦聽到了吞嚥的聲音。

他不寒而慄,死死地閉上了眼睛。

半晌,頭頂傳來皇帝詫異的聲音。

“奇怪。”

“此人到底是什麼境界?這筋骨血氣,到底是不是金剛?”

“還有嗎?”

黃錦立刻回道:“還有。”

他從懷中又掏出一份,放到皇帝面前的桌子上,而後再次跪伏在地。

半晌,皇帝再次說道。

“又變了,這份是須彌。”

“呵,有意思。”

皇帝掃了黃錦一眼。

“此人的身份,有頭緒嗎?”

黃錦頓時冷汗直冒,戰戰兢兢地說道。

“臣無能,只有一些猜想,還需要些時日驗證。”

“說來聽聽。”

“是。”

黃錦緩緩說道。

“此人與建文帝交戰之時,使了數十門極爲精深的武學,其中不少都是各家大派的不傳之秘。”

“就算此人是介子,沒有功法的原本,只靠看他人出手暗自解析,也是無法練到這般精深的。”

“天下間收集如此廣博的地方,臣一時之間只能想到三處。”

“宮內、錦衣衛、孝陵衛。”

“宮內自不必說,錦衣衛多年巡查江湖,庫內存放着不少流落出來的秘籍殘本;而孝陵衛則是當年太祖皇帝定鼎天下、收繳各家大派的秘籍之後,將原本留在宮內,抄本則送到了孝陵衛供其修煉。”

“所以,此人應當與錦衣衛或孝陵衛有關。”

皇帝嗯了一聲,問道。

“你覺得,是哪邊呢?”

“孝陵衛!”

黃錦斬釘截鐵地說道。

“其一,錦衣衛蒐集的秘籍基本都是殘本,遠不及孝陵衛那邊的齊全,若論可能性自然是孝陵衛更大。”

“其二,錦衣衛中沒有天人,而孝陵衛中則不少。這人的武功如此高深,一定是有高明的師承,最起碼不可能是一個區區絕頂調教出來的。”

“其三,孝陵衛,並不忠於陛下!”

黃錦肯定地說道。

“昨晚的事情,孝陵衛是一直等到建文帝被喚醒之後,才恰好趕到。”

“雖然陛下有旨意讓他們不許靠近,但時間如此湊巧,偏偏建文帝脫困之後他們恰好趕到,趕到之後又無所作爲,眼睜睜地看着建文帝和明教賊子逃走,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就是他們在監守自盜。”

“而動機,則更是不言自明。”

“孝陵衛所效忠的,從來都不是陛下,而是太祖陛下!”

“而太祖陛下……”

黃錦止住,不敢再繼續往下說。

因爲此事,已經涉及到了大朔傳承最爲敏感的一點。

當年太祖欽點的接班人,並不是成祖皇帝,而是建文帝!

當年成祖皇帝起兵靖難,一呼百應,最終攻入京城、逼得建文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

就算史書上再怎麼美化、說得再好聽,這也是造反!

真按太祖皇帝的意思,自成祖皇帝以降,之後大朔的所有皇帝,全部都是謀朝篡位的反賊!

第331章 堂下何人第316章 銀子第492章 傳信第122章 天人境第435章 捕殺第398章 江湖、逼宮第233章 所謂暗器第125章 夜裡殺(爲盟主?余余加更!)第165章 抉擇第60章 逃命第127章 老了第249章 常務副皇帝(六千)第500章 巨人第311章 追殺第455章 終戰第496章 定身第363章 金銀雨、殺意近第193章 參見第392章 母子第16章 了斷第39章 祭品第152章 掃地僧第489章 安置第388章 皇帝第236章 什麼武功第334章 七十九第457章 手段第385章 雲涌第472章 俠第386章 回京第349章 無暇無疵,常守常在第343章 惡氣第229章 意義第38章 慘敗第15章 往事第342章 閒事第84章 上山第202章 吃了嗎您內第136章 飛醋(4000)第246章 死鬥第462章 兩心第71章 救人第336章 不孝子第460章 我死第118章 盤算第258章 血漬第148章 時代變了第259章 六脈神劍第95章 卜磊第499章 呂孤鴻第405章 王恭廠第297章 三天第226章 口訣第137章 聖僧第122章 天人境第369章 廝殺第286章 在找我嗎?第97章 還債第489章 安置第137章 聖僧第19章 暫了第320章 玉山第183章 先奏後斬第351章 衙門第291章 歸位第353章 鄭安期第71章 救人第3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27章 忠臣第201章 砂礫第310章 野獸第417章 聚齊第344章 自卑第455章 終戰第137章 聖僧第427章 還給我第257章 七星海棠第166章 忒修斯之船第151章 兩處選擇第228章 爲敵第165章 抉擇第481章 冤情第404章 合作第476章 屍坑第115章 逃出第292章 屍體在說話第307章 終點第245章 破關第80章 趕到第4章 開玩笑第357章 分道第110章 洞葬第75章 心魔第483章 摘葉第450章 驚走第322章 發病第389章 東緝事廠第213章 賭局第467章 奶媽第41章 入魔
第331章 堂下何人第316章 銀子第492章 傳信第122章 天人境第435章 捕殺第398章 江湖、逼宮第233章 所謂暗器第125章 夜裡殺(爲盟主?余余加更!)第165章 抉擇第60章 逃命第127章 老了第249章 常務副皇帝(六千)第500章 巨人第311章 追殺第455章 終戰第496章 定身第363章 金銀雨、殺意近第193章 參見第392章 母子第16章 了斷第39章 祭品第152章 掃地僧第489章 安置第388章 皇帝第236章 什麼武功第334章 七十九第457章 手段第385章 雲涌第472章 俠第386章 回京第349章 無暇無疵,常守常在第343章 惡氣第229章 意義第38章 慘敗第15章 往事第342章 閒事第84章 上山第202章 吃了嗎您內第136章 飛醋(4000)第246章 死鬥第462章 兩心第71章 救人第336章 不孝子第460章 我死第118章 盤算第258章 血漬第148章 時代變了第259章 六脈神劍第95章 卜磊第499章 呂孤鴻第405章 王恭廠第297章 三天第226章 口訣第137章 聖僧第122章 天人境第369章 廝殺第286章 在找我嗎?第97章 還債第489章 安置第137章 聖僧第19章 暫了第320章 玉山第183章 先奏後斬第351章 衙門第291章 歸位第353章 鄭安期第71章 救人第3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27章 忠臣第201章 砂礫第310章 野獸第417章 聚齊第344章 自卑第455章 終戰第137章 聖僧第427章 還給我第257章 七星海棠第166章 忒修斯之船第151章 兩處選擇第228章 爲敵第165章 抉擇第481章 冤情第404章 合作第476章 屍坑第115章 逃出第292章 屍體在說話第307章 終點第245章 破關第80章 趕到第4章 開玩笑第357章 分道第110章 洞葬第75章 心魔第483章 摘葉第450章 驚走第322章 發病第389章 東緝事廠第213章 賭局第467章 奶媽第41章 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