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

趙桓清了清嗓子,看着下面如臨大敵的諸位大臣,就連連搖頭,自己就講個故事而已,用得着嚴陣以待嗎?

“有一隻小毛驢馱着鹽過河,它滑了一下,摔倒在小河裡,一些鹽融化在水裡了,當它起來時覺得輕鬆了許多,這件事使它很高興。”

“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小毛驢又馱着一些棉花過河,它心裡想上一次馱着鹽過河,摔倒了,起來很輕鬆,這次也一定會過。”

“這個時候,他爲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這時它覺得天彷彿也更藍了,太陽悠閒地漫着步,樹更綠了,花兒也更鮮豔了,小河嘩嘩啦啦地流着像是在唱歌,到處充滿了喜悅。就這樣,它越想越起勁,竟放聲歡呼起來。”

“然後小毛驢走到河裡,故意摔了一跤,就跌倒了水裡,當他起來的時候,發現身上的棉花又重又沉,他很吃力的走了兩步,被河水沖走了。”

“天變得又黑又暗,太陽也躲進了雲朵裡,樹變得沒有一點兒精神,花兒垂頭喪氣的,小河嘩嘩啦啦地流着好像是在哭泣,到處死氣沉沉。”

趙桓講完了這個故事,朝堂中的衆多大臣們有幾個人笑了。

這是一個給小孩子講的故事!

一個漏洞百出的一個故事!跟前面官家講的兩個故事根本沒有可比性!

一名言官臉上掛着志在必得的笑容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臣有一言……”

“不!你沒有!”可惜這名言官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宇文虛中粗暴的打斷了。

宇文虛中反而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臣御下無方,還請恕罪。”

趙桓示意言官和宇文虛中坐下說話,他沒有生氣,本身這個故事講給小孩子聽,小孩子都會問一句,驢這麼聰明嗎?

講給朝中大臣們聽,朝中大臣能找出一萬個理由,來反駁這個幼稚的故事。

但是這個故事真的講的毛驢嗎?

“景德元年,大宋與遼國簽訂了澶淵盟約,互相約爲兄弟之國,百年承平直到遼國被金所滅。”

“當是時,遼國已經建國八十八年,兵鋒不利,即使坐擁燕雲十六州,依然對我大宋無可奈何。和驢背上的鹽一樣。當時國內百廢待興,也需要休養生息。”

“但現在,靖康元年,金國建立剛剛建國十一年,就已經把遼國打的只剩下一口氣。”

“當時與遼國議和,正是基於遼國無力南下,當時的寇相已經看出了遼國的後繼無力。”

“但是敢問朝堂諸公!金國建國僅十年!開國之兵!滅國悍將俱在!金國是無力南下嗎?”

“澶淵之盟的遼國和金國,就如同毛驢身上的鹽巴和棉花一樣,他們的危害不同。金人滅我大宋之心,已經路人皆知。宋金之間唯有一死,才能結束這場戰爭,這是殊死之戰。”

趙桓從御案上站了起來,他走到了御下羣臣身邊,說道:“朕知道百姓苦,朕親眼看到過河東路家破人亡,百姓爲了躲避金禍住在懸崖峭壁之上。”

“但是國沒了,民還能安嗎?甚至連懸崖峭壁都沒法住了。”

並不是大臣們看不到澶淵之盟的局勢和今日的不同之處,而是趙桓站的角度是皇帝,是大局。

而朝臣們,比如柳成卿,他的目光就落在了戶部上,終日所思所想,侷限在戶部之上。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生在盛世之中,經歷的戰亂也僅僅是完顏宗望圍困汴京城那一戰。

但是趙桓卻深知,金人還會南下,在金人統治下的漢人,比現在要苦楚萬倍!

老瘦男子廋詞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爲‘不羨羊’,小兒呼爲‘和骨爛’,又統稱爲‘兩腳羊’。

他們沒有看到過那種殘忍,自然無法知道金人的殘暴比他們想象的更甚!

議和之後,真的會天更藍,樹更綠,花兒更加鮮豔,小河真的會歡快嗎?

趙桓就坐在衆人面前,朝臣們在思考趙桓講這個故事的深層次的含義,很幼稚的故事,卻讓朝臣們無比沉默。

“況且就是不議和,河東、燕京、河北路也不會是戰區。只有雲中路是戰區,金人沒有翅膀,他無法飛過燕山山脈進入燕京路。”

“趙都知,把沙盤擡過來!”趙桓大聲的喊道。

沙盤是趙桓讓趙英根據《天下堪輿圖》堆疊出來的,趙英是個心靈手巧的人,根據圖例把這個沙盤捏的很是直觀。

“守住了雲中大同,就守住了河東路的大門,守住了奉聖州的張家口軍堡,就守住了從居庸關進入燕京路的口子。而這裡……”趙桓手中拿着圓木棍,指着雲中的方向說道。

自己手下的大臣,他們並沒有上過地理課,這個沙盤他們是真的第一次見到,他們是文臣,對於兵事實在是瞭解甚少,他們對於地形的瞭解,地利的理解甚至還不如趙桓。

趙桓由衷的感謝九年義務教育,雖然自己在古文經典上遠遠不如寒窗苦讀的古人。

但是自己在天下局勢的理解上,特別是對地利的理解上,超過了古人。

“也就是說,只有雲中路會成爲戰區?”柳成卿愣愣的問道。

如果真的如此,那議和不議和,還不是順着官家的意思?自己才懶得說這事。

他擔心的是不議和,北地大部分地區都要陷入過去的河北路和河東路的死循環。

爲了防備遼人南下,河北、河東共三路,民不聊生。

李綱點了點頭,對着柳成卿說道:“正是如此,否則爲何我大宋心心念念收復燕雲?”

李綱見過那張精細無比的《天下堪輿圖》,這種機密的圖紙,其實就只有幾個官家的真正的心腹見過。

趙桓的這幅地圖,一直在文德殿放着,而文德殿現在除了沈從、程褚、趙英甚至連朱璉都不可進入。

趙桓甚至連宮人都不讓進,朝臣們自然也沒見過這地圖,而這次擡出來的沙盤,更是讓衆臣們大開眼界。

信息不對等帶來的認知差異啊。

趙桓終於明白了自己手下這羣能臣,明明治國安邦一把好手,怎麼突然聯袂想要議和了。

大宋、中原王朝失去燕雲十六州的時間太久了!

以至於他們都忘記了,這燕雲在中原王朝手中,就是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

“官家文韜武略令人敬服,謝官家教誨。”柳成卿俯首說道。

既然不影響北地大部分地區的民生,順了官家的意就是。

柳成卿看着這沙盤,官家手裡五花八門的東西是真的多,讓人大開眼界。

“官家金使到了陳橋,今天要見嗎?”李綱看柳成卿不再進言議和之事,知道此事已了,輕聲問道。

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升級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六百九十四章 韓四忽悠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規的火槍不太優秀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皇帝面前展開地圖,怕不是不想活了!第七百一十章 一個不該出現的名字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三百九十九章 行軍拉歌提士氣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當認臣已死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進如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三百三十六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六百零八章 岳飛和趙英到底誰厲害?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告訴朕,這怎麼輸?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鍘刀落,人頭滾滾!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完顏婁室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招好難接!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王無罪歲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六百四十五章 他要體面?那就讓他體面!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
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升級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六百九十四章 韓四忽悠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規的火槍不太優秀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皇帝面前展開地圖,怕不是不想活了!第七百一十章 一個不該出現的名字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三百九十九章 行軍拉歌提士氣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當認臣已死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進如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三百三十六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六百零八章 岳飛和趙英到底誰厲害?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告訴朕,這怎麼輸?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鍘刀落,人頭滾滾!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完顏婁室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招好難接!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王無罪歲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六百四十五章 他要體面?那就讓他體面!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