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

“沈!我就搞不明白了,爲什麼打下平壤就停止前進了?爲什麼不把朝鮮變成第二個越南?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講究?你應該不是瞻前顧後的人。”作爲沈從雲最親密的合作伙伴之一,斯蒂芬是第一次來到天津,在沈從雲的家裡面過的春節。

沈從雲掃了一眼另外的桌子上,那羣人在熱烈的討論着什麼,拉着斯蒂芬進了書房。

“朝鮮的冬天氣候太惡劣了,我離開的時候已經是零下40°了,新軍之中多以南方人爲主,短暫的偷襲一下還能得手,長期的攻堅作戰,在日軍尚有餘力一戰的情況下,不符合我的利益。”沈從雲說着從桌子上拿起一盒捲菸來,遞給斯蒂芬一支。

“另外還有一點我必須要考慮進去,中國政府的高層,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他們關心不是戰爭帶來的利益,而是戰爭帶來的消耗會影響他們繼續過着奢侈的生活,影響他們維持統治的能力。朝鮮對於中國政府的高層而言,僅僅是一個藩屬國,就算徹底拿下朝鮮,中國政府高層,也不會考慮從朝鮮獲得什麼經濟上的利益,甚至還會爲了所謂的面子,賠進去一點本錢。應該說,中國清政府在對待藩屬國的問題上,一直存在這個問題。朝鮮和越南不同,我可以肆無忌憚的利用軍事手段,把越南變成我個人的殖民地。而在朝鮮,這點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爲過了鴨綠江就是遼東半島,走幾天就能到奉天,奉天是清政府所謂的龍興之地。”沈從雲狠狠的吸了一口煙,慢悠悠的說着。

斯蒂芬聽着不由點了點頭道:“說的有道理,不過我從你的話語裡面,似乎聽到了別的一點什麼。比如,你提到中國政府的時候,用的是清政府這個字眼。能告訴我,這其中有什麼別的含義麼?”

沈從雲看了斯蒂芬一眼,意味深長的笑着說:“你對政治也感興趣?”

“政治和經濟,從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斯蒂芬笑着說道。

沈從雲皺了皺眉頭,點點頭道:“說的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就很喜歡用經濟手段來控制一個國家。”

斯蒂芬連連搖手道:“沈,別誤會。家族目前對東方的興趣,只是停留在如何收回投資,獲得更多的回報上面,而且東方事務都是由我的全權負責的。”

“好了,不說政治了,說說你這一次歐洲之行的收穫。”沈從雲趕緊轉移話題,再說下去就有點不是味道了。

“呵呵,你這個混蛋,關係的只有你的事業和利益。”斯蒂芬笑罵一聲後,從口袋裡摸出一個小本本來,打開後看了看才說道:“1890年的歐洲經濟危機,主要是由於電氣革命帶來的巨大生產力造成的。生產過剩,市場不足,尤其是德國、美國這樣的後起國家,大量的失業不可避免。根據你的意思,我已經向德國衆多企業,提出了購買最新技術的設備意向書,同時以每個月20馬克的薪水,簽下了三千多名熟練工人今後三十年的工作合約。由於這次計劃購買的金額高達三千萬兩,約等於四千多萬銀元,胡雪巖先生提出必須經過您的同意,他才能撥款。”

沈從雲輕輕的點了點頭,想了想道:“德國方面,對於這一次中日之戰有什麼看法?”

“我接觸的德國工業巨頭們,都對中日之間的這次戰爭表示了關注,原則上他們是不贊成英美俄三國的干預的。這一次三國聯手干預中日戰爭,英國人的策略是繼續維護其在中國長江中下游的利益,美國人則是希望利用干涉,達到中國對其全面開放的目的,俄國人的注意力則是在遼東半島上。俄國人干涉的目的,就是爲了獲得在中國東北的控制權。以上是德國朋友給我提供的情報。”

斯蒂芬說的這些,沈從雲早就知道了,歷史上俄國聯合德國和法國逼着日本人退還遼東半島後,強行租借了遼東半島的大連和旅順,最終導致了1910年日俄戰爭的爆發。

“平壤戰敗,黃海大戰之後,中國政府中的主和派,就已經提出了議和的建議。慈禧太后啓用了被她罷免的恭親王支持總理衙門的事務,向美、俄、德、法等國提出了調停的建議,不過沒有被響應罷了。照我的看法,各國觀望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中國這支肥羊,到底能宰割到什麼程度。遼東半島失陷後,恭親王再次請美國人調停,這一次美國人出面表示願意調停,還決定派出總理大臣張蔭恆、湖南巡撫邵有廉赴日談判,結果日本人開出的條件太苛刻,朝野清流甚至提出處死李鴻章。可笑的是,張、邵、兩人到達廣島後,日本人竟然藉口二人全權不足,拒絕和談。伊藤博文揚言要李鴻章親自去談判。結果我新軍東北、遼東橫空出世,連戰連捷,現在日本人倒過來要和談了。英美俄主動要求干涉了,聽說日本人和張、邵兩人已經談上了,要不是李鴻章一再堅持要談就到中國來談,恐怕合約已經簽署了。”沈從雲說着冷笑連連,斯蒂芬苦笑着聳肩攤手道: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場失利的一方,總是會急於求和的。”

“斯蒂芬,我需要德國、美國的支持,我現在授權給你,用一億銀元的歐美訂單,換取歐洲國家對我的支持,記住,是對我個人的支持,而不是對清政府。”

……………………………………

天津,廣東會館內。夜已經深了,房間裡的燭火還是亮着的,窗戶上倒影出兩個人影在竊竊私語着。

“乾隆年間,經過工業革命之後,已經成爲世界第一號強國的英國,派出了使團,打着爲乾隆祝賀80大壽的名義,存的卻是和中國別一別苗頭的心思。在正常的貿易手段無法獲得貿易上的平衡時,英國大量往中國輸入鴉片。道光年間,英國人用槍炮羞辱了中國。咸豐年間,英法兩國燒了皇帝的行宮圓明園。到如今,日本人也敢對中華動手。即便是這樣了,放眼望去,漫漫中華大地上,又有幾個人睜開眼睛去看世界?中日之戰我們打贏了,卻要停下來和談,這些都是拜清政府的無能所致。所以我以爲,要徹底的救中國,就必須採取武裝起義的方式,推翻清政府腐朽的統治,實行共和。”

“逸仙,說的好!不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中國就沒希望。”

“皓東,我有一個想法,明天去拜見沈從雲,說服他在東北、山東發動兵變,進而佔領北京,推翻清政府。如果不成,我打算到檀香山去,集合一羣志向相同的愛國的仁人志士,建立一個政黨,以推翻滿清爲宗旨。我想可以提出這麼一個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同一時間內,廣東會館的另外一個房間裡,幾乎上演着同樣的一幕,在昏暗的燭光下面,兩個人正在低聲的交談着。

“卓如,京師會試在即,爲師希望在此之前,面見沈從雲,他是主張變法的,如果能得到他的引見,能見着皇上,爲師的抱負就有了一展之地。”

“先生,沒準這次會試,老師您高中狀元,也未可知呢。”

先生得意的笑了笑,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的樣子,微微的點頭道:“如此最好,即便不能,也要尋機一見皇上,闡述變法圖強之道。”

……………………

沈從雲接受《新快報》記者的採訪,提出了變法是強國的根本之道後,朝野上下對於沈從雲的言論,可謂一瓢水下了滾油鍋。

軍機處、總理衙門、六部、光緒、慈禧,對於沈從雲說的這番話,居然異口同聲的保持了緘默。沉默之後的爆發是恐怖的,李鴻藻一份奏摺,參了沈從雲三項大罪。一是抗旨出兵朝鮮,引起各國不安,破壞議和。二是擁兵自重,圖謀造反。三是妄議國策,宣揚變法,違背了祖訓祖宗之法不可改,此罪等同於謀反。

李鴻藻這一動手,接下來徐用儀、孫毓汶紛紛上書符合,提出一定要對沈從雲進行嚴厲查處,以安定民心。

清流中的保守派露出猙獰的面目時,翁同龢奇蹟般的選擇了沉默,也就是說帝黨選擇了沉默。復出的恭親王也選擇了沉默,光緒皇帝一直沒有表態,慈禧也沒有表態。

帶罪立功的李鴻章,這時候選擇站了出來,一封奏摺洋洋數千言,批駁保守派的同時,力保沈從雲。李鴻章在奏摺中強調“沈從雲所言雖有所過之處,然其對朝廷之忠誠,憂國憂民之心天地可鑑。沈從雲所言者,正是李鴻章想爲而不敢爲者也。”

湖廣總督張之洞,居然也站了出來,上奏朝廷道:“沈從雲雖有妄言之嫌,然其所言不無道理。所謂忠言逆耳,聽聽何妨,不必大驚小怪,喊打喊殺。”

兩廣總督李翰章,上奏稱:“沈從雲所率新軍,於戰局糜爛之際,挽狂瀾於即倒。此時因一言而處置之,似乎欠妥。”

此刻的京城,正是天下學子匯聚之時,彈劾沈從雲的摺子一出,立刻等於捅了馬蜂窩。

“李鴻藻、徐用儀、孫毓汶國賊也!危難之計不思爲國,反而算計立下不世功勳的朝廷重臣!人人得而誅之!”茶館裡一個讀書人憤怒的大聲疾呼之時,店小二拎着茶壺過來,手指掛在柱子上的牌子道:“幾位先生,幫幫忙!”

桌子上的幾個舉人扭頭看牌子上寫着“莫談國事”。

“壯飛兄,不如我等聯合各地學子,到此三國賊門前痛罵之!”

被稱爲壯飛兄的年輕人笑着搖頭道:“在下打算去一趟天津,見一見這位沈從雲大人。”

………………………………

天津,暴風雨中心的沈從雲,此刻正悠閒的在後花園裡曬太陽,幾個老婆陪着愜意的很。

沈府門口,孫先生和陸皓東出現在門前的時候,留着八字鬍的康某人和學生樑某人,也同時來到門前。

兩下里不期而遇,互相微微的頷首後,樑某人走到門前,手捧準備好的帖子走到門口衛兵的跟前笑道:“二位軍爺,家師廣東南海舉人康有爲,求見沈大人,這是拜貼。”遞上拜貼的時候,樑某人還夾帶着一塊銀子。

衛兵接過帖子,推開銀子,看了看穿着長袍馬褂,帶着瓜皮小帽的康某人。無視樑某人的尷尬,扭頭朝孫先生道:“你們兩位呢?”

“呵呵,煩請通報一聲,廣東中山孫文,求見沈大人。”孫先生只是微笑着拱手,沒有準備拜貼。

“等着!”衛兵扭頭進去了。

沒一會的功夫,正在後花園哈皮的沈從雲,正把手伸進阮孝貞的懷裡時,盛小七進來了,重重的咳嗽一聲,把頭扭了過去。

“小七是吧?啥事?”

沈從雲不爽的把手縮了回來,接過青弦遞上的茶杯。

盛小七上前低聲道:“老爺,門口來了四個人求見,其中兩個一個是廣東中山的孫文,一個是廣東南海的康有爲。”

“噗嗤!”沈從雲一扭頭,一口茶全噴在了地上,嗆的連連咳嗽。

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隨便說兩句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五部第四章 “查緝海盜”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六部第四十五章 英格蘭!請別爲我哭泣!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VIP上架通知!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一部結束之感言!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猶豫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
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隨便說兩句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五部第四章 “查緝海盜”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六部第四十五章 英格蘭!請別爲我哭泣!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VIP上架通知!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一部結束之感言!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猶豫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