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武死戰

韶州湞水碼頭,一名紫袍官員踩上踏板,向碼頭上聚着的人潮拱手道別。

“巴經略,江西就靠你了!”

“少銀子少糧草咱們一鄉鄉湊!怎麼也要把韃子趕出江西!”

“韶州義勇也是能打的,經略爲什麼不要咱們!?”

因清兵江西大動,廣東巡撫巴旭起被緊急委任爲江西經略,統管江西防務。十一月二日領命面君,當日出發,三日就到韶州,在韶州佈置好後方轉運之事,繼續北進,纔是十一月六日。一路風塵僕僕,毫不停歇。

田文鏡犯建昌府僅僅只是雍正南侵的前奏,這事不僅《中流》說得仔細,其他報紙的焦點話題也都從邊壽民的洛參娘飛天圖轉到了這上面,戰雲陰影終於罩住了一國上下。巴旭起前往江西,數千韶州民衆自發聚到了碼頭上來送行,還吵嚷着要出力出物,感動得巴旭起紅了眼圈。

“國家養官養兵,就是用在此時,若是官兵都頂不住了,諸位鄉親再出力不遲。陛下有言,民衆鄉親,各安其道,各守其職,就已是出了大力……”

壓住翻騰的心緒,巴旭起安撫了衆人,乘船朝北急進。

巴旭起格外感慨:“若是昔日國民,也能如今日一般萬衆齊心,神州又怎麼會陸沉於建虜……”

幕僚卻道:“往日國民未必心異,廟堂諸公卻從未心齊,這纔是失國的關鍵。經略此去江西,跟主政廣東可不同,事涉軍政兩面,還不知江西大員是什麼心思。”

英華地方體制現今依舊是兩套並行,兩廣、福建、貴州、湖南、雲南幾省是政務爲先,巡撫主理。而在四川和江西,因爲佔土不全,都是安撫、招討和防禦三使分管軍政。巴旭起這江西經略,就是架在三使的頭上,統領各方,協調資源。幕僚的擔心,也是巴旭起的擔心。

英華動兵,都以軍領政。例如南洋和西北,都有大都督和都督統管。但江西方向,朝廷一時無大軍可調,就只能以政統軍。江西的三使如果不齊心,這仗可不好打。

十一月九日,巴旭起趕到贛州,然後發現自己的擔心全無必要。

“經略來了,咱們江西的事終於好辦了。”

江西安撫使是侯同均,早年天王府時代的知縣,那一屆的知縣,都曾遭過李肆的嚴厲調教,以天子門生自居,彼此也當是同窗,交情很好。現在巴旭起從廣東而來,壓在了侯同均的頭上,侯安撫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如釋重負。

巴旭起看得出,這傢伙怕是幾晝夜沒睡了,兩眼腫得跟熊貓似的。

“陳防禦正率衛軍往援建昌,貝招討去了臨江府峽~江縣,提防田文鏡的後手,韃子的武昌大營也有大動。看《中流》報上說,雍正的西山大營正分批南下,到明年年初,怕有二三十萬大軍壓到江西,經略,朝廷許了你多少人馬?”

侯同均滿懷希翼地看向巴旭起,後者苦笑搖頭:“年初?怕是一兵未有!官家有言,會調回三五個新編師,可那是分在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省,而且年初未必會到。”

侯同均楞了片刻,昂首望天,淡淡道:“明白了,朝廷顧着南洋和西北的大局,咱們就只能盡棋子之力……”

巴旭起還想勸慰,侯同均卻道:“經略勿多心,咱們爲官之人,不都是這般權衡輕重麼?同均非怨朝廷,而是聞得朝廷底策,心中豁朗……”

他看向巴旭起,語氣決絕地道:“我大英開國,有死戰武人,無殉國文臣。經略既來了,還望坐鎮贛州,總領全局,同均要去吉安府督陣,此事經略可千萬不要搶!”

巴旭起心中激盪,手下三使全都跑去戰場了!?

建昌府廣昌~縣,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縣衙裡,知縣何聞瑞穿着一身典禮才用的大紅朝服,頭戴進賢冠,腰側掛着寶劍,手裡還握着短銃。在他身邊,不僅有通判等官員,還圍了一圈縣院的院事,都是一臉驚惶。

“諸位是民,平日納稅養官,已盡本分。田賊潛兵急進,來不及守城,本縣大勢已去,罪責在我,在縣中文武官員。本縣決意盡國事,縣民卻不必再作無謂之爭,徒傷性命。眼下就望諸位帶着民衆出城避難,若是走不動的,不願走的,到時就向田賊呈情。那田文鏡以聖賢徒自居,希望他能以仁爲本,不傷百姓。”

院事們淚眼相對,無奈地向這位三十來歲的年輕知縣拜別。在這江西,南北兩面已相安多年,廣昌又沒在邊地,對大軍來襲毫無準備。

田文鏡不知從哪裡探得了撫州府至廣昌的小徑,遣發數千人急襲廣昌。趁清晨縣城剛開城門之機,大軍一擁而入。縣中巡警和鄉勇拼死抵抗,但大勢已經無力挽回。

院事們剛走,部下急急來報:“林縣尉戰死,劉典史請知縣和諸位速速離城!”

何聞瑞緩緩搖頭:“縣尉已盡天職,我身爲知縣,又豈能棄責而逃!?”

他環視身邊的同知、通判,以及縣區主薄,沉聲道:“我等食民之祿,身居官位,守境安民乃是天職!今日不僅是忠君之日,更是忠民忠國之日!諸位可願與本縣同盡這天職!?”

通判高聲道:“武死戰,文死難!也要讓韃虜,讓我一國知道,聖賢道最重的就是名節,我守聖賢道,我願跟從何知縣!”

同知和主薄們也紛紛開口,往日這些官員各有自己的道,到了這關鍵時刻,都願以死證道,盡忠殉職。

被這慷慨激昂之聲驚動,一羣家眷涌了進來,何聞瑞看住自己的年輕妻子,苦笑着朝她搖頭,眼裡滿是歉意。妻子淚光盈盈,就要向地上軟去,他趕緊一把扶住。

不想死啊,可是不死的話,怎麼對得起那數百倉促應戰的巡警和鄉勇?怎麼對得起死戰到底的縣尉?更重要的是,怎麼對得起這一國?

往日種種,在何聞瑞心中極速淌過,他本是湖南小吏世家,若是還在滿清,一輩子大概也就是當個刀筆小吏,混吃混喝,懵懵懂懂到死。英華佔湖南之後,他先讀縣學,再考入黃埔學院,不僅眼界大開,也早正了華夷之心。數年間從主薄升到知縣,就覺這一國是個恢弘舞臺,足以容他躋身爭先,一展抱負。

現在夢想未展,就要死了,不甘心。要逃的話,英華官律並未嚴苛規定官員的守土之責,而是以具情作專案審理,看官員是否失職,也還是有卸責的希望。可何聞瑞知道,他若逃了,就是英華一國曆史上第一個棄城知縣,縱然他能活命,這輩子也再擡不起頭來。

向清兵投降呢?

這個念頭剛露了一絲,就被他自己的憤怒之火焚滅。投降?要像那個曾靜一樣,被滿清皇帝當作招攬人心的幌子,引得華夏之人紛紛唾棄,註定要遺臭萬年?不,這樣的前景,比逃掉還可怕。

不管是逃跑,還是投降,想到自己的大名會落在史書上,何聞瑞後背瞬間汗透冠服。而再想到自己若是盡忠死難,史書又是另一番寫法,一顆心終於安定下來。

“可惜啊,我大英如日中天,不知未來還將是怎樣一番盛景,而我卻再見不到了……”

心意堅定,何聞瑞沉靜地看向妻子,妻子也在他一番神色變換中找到了依憑,雖然身子還在哆嗦,卻已能站穩,手還把住了何聞瑞腰間的寶劍。

“妾要相公動手……”

妻子決然地道,旁邊其他官員也都喝住了正抽泣不止的家眷。

“怎麼還不走!?南門清兵少,還能衝殺出去!”

一個穿着七品常服的官員衝了進來,一手長槍一手短銃,正是縣裡的典史劉定邊。

“劉典史,你怎麼不殺出去?”

何聞瑞的反問,引得劉定邊一聲冷笑。

“我?十年前我就跟韃子打上了,殺了不知道幾十上百,今日死了,這輩子也算值了。”

這問題的確夠蠢,劉定邊可是紅衣軍老兵,參加過郴州之戰和長沙會戰。

“今日是叫韃子佔了便宜,不過放心,陛下和朝廷,會給咱們報仇!”

槍聲已近到縣衙外,劉定邊一副即將解脫的自若神色,平靜地講述着必定會實現的願景。

“沒錯……這一國,必定會爲咱們報仇!”

何聞瑞跟衆人寬慰地笑了,接着他緩緩拔出長劍,憐愛地看向妻子。

蓬蓬槍響,其他官員已用短銃將家眷送走,血水飛灑,縣衙正堂頓時躺滿一地屍體。

“諸位,何知縣,你們先走,我老劉還想再撈幾條韃子一同上路!”

劉定邊扯過一個袋子,奔出了正堂,何聞瑞看得清楚,那袋子裡裝着手榴彈。

手中用勁,感受着劍刃穿透柔軟軀體的阻力,聽着妻子瀕死那一刻的低呼,何聞瑞流着淚,舉起短銃,指住了自己的太陽穴。

轟的一聲巨響,煙塵噴灑着斷裂的人體,劉定邊上了路。緊接着是清兵的身影,畏畏縮縮地靠近。

“華夏不死!韃虜必亡!”

何聞瑞從未如此冷靜,他覺得自己該說點什麼,於是喊了這麼一句,就在對面那幫清兵正嚷嚷着要活捉自己時,他終於扣下了扳機。

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703章 長江大決戰:最後的瘋狂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70章 我要軍隊!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737章 魚死網破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94章 閉關三折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50章 一語起風雷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
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703章 長江大決戰:最後的瘋狂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70章 我要軍隊!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737章 魚死網破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94章 閉關三折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50章 一語起風雷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